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word版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0783355       资源大小:20.2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word版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完整word版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2.香农韦弗 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 卢因、霍夫兰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 施拉姆。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10.三论:信息论

    2、、控制论、系统论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名词解释1. 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2. “麻醉精神”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3. 受众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4.

    3、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5.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6.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7. 议程设置

    4、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8. 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启动传播过程的最初动力因素,信息的搜集者、加工者、制作者和传递者。9. 传播流:指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和影响,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制约因

    5、素环节。可以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后者是多级的,即媒介的影响需要经过各种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对一般受众发生作用。“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10. 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11. 两级传播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简答题1. 人类传播的

    6、第一套体外系统符合系统是什么?意义?文字;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得以积累、储存,不在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2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要变革。作为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大大推进了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在同样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

    7、的作用。2. 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1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2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之间互相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3. 材料对大众传播的内容作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a.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b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

    8、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c.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大多在内容是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4. 简述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a. 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b. 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的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c. 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性”d. 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5. 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a. 假说的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前者指对“思考对象”的影响,也就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来把他

    9、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问题上来。b. 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c. 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6. 简答媒介、符号、信息和意义四者之间的关系?媒介、符号、信息、意义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媒介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载送信息的代码。信息是符号的表现内容,是符号的特定意义。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符号、信息和意义离不开物质媒介这一载体。四者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但媒介是物质基础,符号、信息好意义都离不开一定的媒介,否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递和传达。7. 简述“议程设

    10、置”理论对舆论导向研究的重要意义。舆论导向包括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议程设置”则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系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因此,“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与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8. 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中最为发达的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学诞生的摇篮,除了具备基本的社会、学科前提条件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学科条件。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另外在战争时期,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

    11、显出来。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一方面,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垄断资本家向国内、国际市场扩展,须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和以后日益壮大。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再次,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一方面手中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9. 简答“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的

    12、三个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的形成。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三点?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

    13、)简答“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2意见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10. 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有哪些?1大众传播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2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或象征性的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11. 简答“知沟”假说的主要观点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12. 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

    14、论”的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作用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11简答“使用与满足”研究的重要意义1该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2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3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能够满足受众这样那样的需求),这对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13. 简答几种主要的受众观1.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着眼于“经营目标”2. 作为“市场”的受众与“宣

    15、传目标”关系更为密切3. 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与“公共性和公益性目标”紧密相关14.“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给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种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14. 什么是“象征性现实”?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1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2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3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传递上需要经过媒介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word版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