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隧道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

    • 资源ID:10767994       资源大小:186.1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隧道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

    1、隧道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6标段 隧道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国港湾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6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年十一月隧道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 编制目的明确路基隧道测量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原地面处理作业施工。2 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 10601-2009)(3)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杭长客专HKJX-6隧道施工测量,本作业

    2、指导书不包括隧道监控量测及沉降观测。4 作业流程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流程如图4.1所示:图4.15 洞外控制测量5.1 洞外控制测量应满足如下要求(1)洞外控制网采用GPS静态加密测量,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并与CPI、CPII联测构成附合网,且最短基线边长不小于300米。(2)控制点应布设在视野开阔、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方。(3)每个洞口的平面控制点布设不应少于3个,水准点不少于2个。(4)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宜短于500m。(5)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6)GPS网的加密测量每个连续观测时段不少于1小时,采样

    3、间隔设置为15秒。(7)洞外导线加密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测量的方法及精度应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5.2 洞外控制测量外业测量后应采用严密平差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计算出每个加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除此以外还应计算平差后的坐标中误差及向洞内传递方向的联系边的方位角中误差。6 隧道贯通误差的估算6.1 隧道贯通误差的规定隧道两相开挖洞口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横向和高程贯通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 目横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相向开挖长度(km)L44L77L1010L1313L1616L1919L20洞外贯通中误差(mm)3040455565758018洞内贯通中误差(mm)4050658

    4、010513516017洞内外综合贯通中误差(mm)50658010012516018025贯通限差(mm)10013016020025032036050表6.1本标段内的隧道的长度皆不大于1km,因此贯通误差的限差按照L4的标准执行。6.2 贯通误差的估算在洞外控制测量完成后,应估算隧道的贯通误差6.2.1 GPS控制测量所产生的横向贯通误差按照下式计算: (6.1)式中 x、y、xy由进、出口推算至贯通点的x、y坐标差的方差和协方差;F贯通面方位角。6.2.2 洞内导线控制测量 (6.2.2-1)my按(6.4.4-2)式计算: (6.2.2-2)myl按(6.4.4-3)式计算: (6.

    5、2.2-3)式中 my测角误差影响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mm)。myl测边误差影响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mm)。m控制网设计的测角中误差()。Rx控制网各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m)。ml/l控制网设计的边长相对中误差。dy控制网各边在贯通面上的投影长度(m)。6.2.3 洞内、外控制测量对贯通误差的联合影响用下式计算(6.2.3)在进行贯通误差估计时,洞内、外贯通误差以及综合误差不得超过表6.1中的规定6.3 洞外、洞内高程控制测量产生的高程贯通误差按下式估算: (6.3)式中 m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L洞外或洞内高程路线长度(km)。洞内、外高程控制测量对高程贯通误差的影响的

    6、估算值均不得超过表6.1中的规定。7 洞内控制测量7.1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7.1.1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导线控制测量的方法进行,洞内控制导线应从测量设计确定的洞外联系边引入,洞内洞外平面控制网宜以边连接7.1.2洞内导线测量精度应符合表7.1.2规定:表7.1.2 洞内导线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等级适用长度(k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9201.01/100000隧道2等691.31/100000三351.81/50000四1.542.51/50000一级1.54.01/20000由于标段内所有的隧道长度都不超过1km,因此可以采取一级导线测量。7.1.3洞内导线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7、1)导线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确定。(2)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便于设站的地方,导线边以接近等长为宜,不短于200米,点间视线应旁离洞内设施0.2m以上。(3)洞内导线应布设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环由46条边构成,以增加网的内部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7.1.4 洞内平面导线控制测量应符合如下要求(1)导线测量前,应对原控制点进行检测,检测较差应满足下式限差的规定: (7.1.4)式中 m1、m2分别为原测、检测的测边或测角中误差当检测与原测成果较差满足限差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不满足限差要求时,应分析超限原因。确因点位位移,应逐级检测至稳定控制点。(2)洞口站测角工作宜在夜晚或阴天

    8、进行。(3)洞内测量前应先将仪器开箱放置20分钟左右,让仪器与洞内温度基本一致。(4)测角时,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使空气澄清以后,能见度恢复时进行,根据测量的精度要求确定仪器类型和测回数(4)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受光均匀柔和、目标清晰,避免光线从旁侧照射目标。(5)完成规定测回数一半后,仪器和反射镜均应转动180重新对中整平,再观测剩余测回数。(6)边长测量时,反射镜应有适度照明且确保仪器镜头表面和反射镜面无水雾。7.1.5洞内平面导线控制网平差 导线网平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初次洞内导线测量的起算坐标和方位角应采用测量设计时确定的进洞联系边测量成果。2 洞内导线引伸测量的起算坐标和方位角

    9、应采用经检测合格的前一期洞内导线测量成果。3 洞内导线平差应采用严密平差。7.2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7.2.1 洞内高程测量的精度应满足表7.2.1的要求。表7.2.1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等级两开挖洞口间高程路线长度(km)每千米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mm)二321.0三11323.0四5115.0五57.5由于本标段内所有隧道的长度均小于1km,因此可按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施测。7.2.2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隧道贯通之前,洞内水准路线属于水准支线,故需进行往返多次观测进行检核(2)洞内应隔200米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以便检核,为了施工便利,应在导坑内拱部边墙至少100米

    10、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3)洞内高程点必须定期复测,测设新的水准点前注意检查相邻测段高差,测段高差的检验限差应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表4.2.1的规定。7.3 洞内控制点的埋设及保护洞内控制点由于受到施工和运输干扰不易保存,容易被破坏或移动,在埋设洞内控制点时,标石顶面应比洞内地面低2030cm,上面架设坚固护盖,然后填平地面,注意保护护盖不要和标石顶点接触,以免遭到机械或车辆的破坏。在施工中,测量员应告知施工员控制点埋设的具体位置,并叮嘱其在施工中注意保护。8 隧道施工测量8.1 隧道中线放样在放样洞内中线时,可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在洞内控制点架设仪器,利用线路参数计算所得的中线坐标进行

    11、放样。为了提高精度,可将放出的中线点进行高精度的测角,测距,并计算出中线桩的实际的的精确点位,并和理论坐标相比较,根据其误差,将中线点移到正确的中线位置上。为方便使用,中线桩可以同时埋设在隧道底部和顶部,底部采用混凝土包木桩,桩顶钉一小钉以示点位,顶板上中线桩点可以灌入拱部混凝土中或打入坚固岩石的钎眼内。中线点放样时一般测设不应少于3个,并且互相检核,确保无误。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宜每10m加密一点。直线上正倒镜压点或延伸,曲线上可用偏角法测设。8.2 开挖轮廓线放样在已放出的中线桩处架设仪器,在开挖断面上标示隧道中线、轨顶高程线和开挖轮廓线,开挖轮廓线可用断面支距法放样,具体方法如下(1)在线

    12、路开挖面上采集坐标,并利用线路坐标反算的方法计算出开挖断面的里程。根据该里程及线路设计纵坡参数计算出外拱顶高程,并实地放出外拱顶。(2)拱部断面:自拱顶高程起,沿断面中线向下每0.5米量出两侧外拱线的横向支距x左,x右,所有支距端点的连线即为断面的开挖线。为了提高精度,在拱顶附近时轮廓线可适当加密。如图8.2.1所示。图8.2.1(3)墙部断面:采用支距法放样,放样方法和拱部断面轮廓线相同。自起拱线高程起,沿断面中线向下每隔0.5米间隔、向左右两侧按设计宽度量支距。如图8.2.2所示。(4)仰拱断面:自断面中线起向左右每隔0.5米由轨顶高程向下量出设计的开挖深度,量测方法如图8.2.2所示。图

    13、8.2.2在隧道断面放样时,还应考虑设计加宽值及施工误差预留值。8.3 已开挖段的断面净空测量对于已开挖段,应及时测量开挖断面。可利用全站仪无棱镜测量的方法直接测量断面轮廓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利用线路坐标反算的方法计算出各点至线路中心的支距并依据测点支距和高程在CAD软件中绘制断面图。将所绘断面与标准断面进行比较,如发现欠挖现象,及时和施工员联系并对欠挖断面进行修整,直至开挖断面净空符合设计要求。相邻开挖断面的测量间距不宜大于20米。8.4 衬砌施工测量(1)立模前,应利用洞内控制点检查永久中线点或临时中线点位置及高程。检测与原测成果较差不应大于5mm。(2)检测合格后,在立模范围内放设不少于三

    14、个中线点及其横断面十字线方向,同时在断面上标定出拱架顶、起拱线和边墙底的高程位置。(3)立模后应检查校正模板。模板安装精度应符合表8.4的要求。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边墙脚平面位置及高程15尺量2起拱线高程103拱顶高程+100水准测量4模板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5相邻浇筑段表面高低差10尺量表8.49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量及调整9.1贯通误差的测定(1)洞内采用导线测量的隧道,应在贯通面中线附近钉一临时点,由两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其坐标较差分别投影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即为纵向和横向贯通误差。同时测量该点的水平角,求得方向贯通误差。(2)由两端高程点分别测量贯通面处临时点的

    15、高程,其高程差即为高程贯通误差。9.2 平面贯通误差的调整9.2.1 实际贯通误差宜在未衬砌地段(调线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9.2.2 调整方法隧道贯通误差测定后,如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可对调线地段按附合导线的测量及平差方法进行调整,具体如下:图9.9.2(1)以附合导线的测量方法对点g,t段落内的控制点进行导线测量;(2)内业平差时将g,t作为已知点,调整地段外侧与g,t连接的边为已知方向边进行严密平差,可计算出各测点的坐标;(3)将平差后的测点坐标作为调整地段施工放样的依据。9.3 高程贯通误差的调整(1)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应取两贯通高程的平

    16、均值作为调整后的贯通面高程;(2)高程贯通误差调整可按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以未衬砌段的线路长度按比例调整其范围内各水准点高程;(3)以调整后的水准点高程作为未衬砌段高程放样的依据;(4)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线路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10 竣工测量10.1 隧道二等水准贯通调整隧道二等水准贯通调整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洞内水准点每千米埋设1个,水准路线起闭于隧道进、出口两端的线路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长度小于1km的隧道至少应设1个,并在边墙上埋设标志。标志应符合附录A.3.4的规定。(2) 隧道洞内水准贯通高差闭合差满足时,以隧道进、出口两端的二等水准点为固定点进

    17、行高程平差。当隧道洞内水准贯通高差闭合差不满足时,应将水准路线向两头延伸,使之满足后,固定两端点的高程,对该段水准路线进行约束平差,并调整平差范围内的二等水准点,消除隧道高程断高。10.2 中线贯通测量隧道线路中线贯通测量应利用CP控制点测设,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中线桩的设置,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需要。(2)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和加桩,并宜钉设百米桩。(3)在曲线起终点、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隧道进出口、隧道内断面变化处均应设置加桩。10.3 断面净空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应以竣工测量的线路中线为准,采用测距精度不低于5mm+2ppm的全站仪或断面仪进行测量,断面点测量中误差应10mm.。断面测设

    18、要求如下:(1)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以及其它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净空断面。(2)净空断面测量以线路中线为准,测量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以及轨顶以上1.1m、3m、5.8m处的宽度。10.4 竣工成果资料竣工测量完成后需要求提供下列图表(1)隧道长度表(2)净空表(3)隧道回填断面图(4)洞内导线点坐标成果表(5)水准点表(6)中桩表11 注意事项在隧道施工测量中应注意如下几点:(1)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控制桩的保护,测量员应告知施工人员控制桩的具体位置,并叮嘱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确保控制桩不被破坏。(2)测量仪器必须经具备仪器鉴定资质的专业检定机构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在日常施工放样过程中应不定期对仪器的各项精度指标进行检查,若有超限则应及时校正。(3)在测量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洞内空气质量,测量前须在隧道通风后,隧道内空气澄清时进行,以降低烟尘和水汽对目标照准和测距的影响(4)在测量过程中,对所测数据应及时记录,记录应字迹工整,内业应复核各种测量数据的正确性。(5)对所放桩位应对作业层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清楚明确。(6)隧道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竣工测量,并做好相关记录。(7)测量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


    注意事项

    本文(隧道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