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班数学教案下.docx

    • 资源ID:10767089       资源大小:49.38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班数学教案下.docx

    1、中班数学教案下学期计划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810的形成,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2、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形状、大小的空间排列形式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3、认识梯形和椭圆形,能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和拼搭,体验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应用4、能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5、认识物体的轻重和高矮等,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6、感知集合概念,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7、能区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完整讲述操作过

    2、程和结果。二、学情分析 1、我班有十一名幼儿,其中男生七名,女生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 以下特点: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非常爱动,如,李鸿运、刘宗延、史鸿琪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非常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5、大部分幼儿都爱吃零食。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3、多与我的同行

    3、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 学前中班教学进度学计划 周次起 止时 间教 学 内 容 概 要节数备注13.23.61、看花灯 2、小猴玩杂技223.93.131、晾衣服 2、小鸟出壳233.163.201、熊猫的一家 2、拍手歌243.233.271、找相同 2、梯形在那里(一)253.304.31、梯形在那里(二)2、有趣的椭圆形264.64.101、图形娃娃 2、会变的三角形274.134.171、奇妙的三角形 2、去科技馆 284.204.241、高高的大树 2、谁高谁矮2914.275.11、看到了什么 2、他们在干什么2105

    4、.45.81、真快乐 2、运动场上2115.115.151、大树公寓 2、分一分 2125.185.221、 说一说 2、数海鱼2135.255.291、神奇的数字 2、画得对吗 2146.16.51、勤劳的小蜜蜂 2、谁重谁轻 2156.86.121、选标记 2、花开了2166.156.191、怎么走 2、5以内的相邻数2176.226.262第一课时活动名称:看花灯 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2、学习按数量摆放物品。3、培养幼儿可逆性思维。活动准备:1、大小不同的球各7个,数字卡片67各一张。2、操作材料若干。3、数学下P.1.活动过程一、比较多少

    5、教师将两种大小不同的球做出不同的排列,(如:相同的数量、不同长度的形式排列;不同数量、不等长度的形式排列;不同数量、相等长度的形式排列。) 幼儿观察后逐一说出三种排列形式中那种球多,那种球少。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7,幼儿指出相应数量的球,教师帮助幼儿建立物与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幼儿讲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一一对应排列,再次验证打球和小球的数量是一样多。二、给物品排队教师说出7以内的某一个数字,请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材料摆放出来,并点数。幼儿自选一定数量的操作材料,并按一定顺序摆成一排。引导幼儿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物品的名称、形状、颜色和排列规律等。让幼儿从另一个方向说出物品的排列顺

    6、序,并说出从两个方向看同一组物品的顺序有何不同。三、观察画册幼儿说出画面上有多少个花灯,分别叫什么名字。提问:从左向右看,乐乐和奇奇先看到了哪些花灯?引导幼儿将他们反回时看到花灯的顺序,用点子表示出来。日常生活教育:在排队或游戏时,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说出同伴的顺序培养幼儿思维的可逆性。第二课时活动名称:小猴玩杂技活动目标:1、能理解7以内数的实际意义。2、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3发展幼儿的分类和计算能力。活动准备:1、铃鼓一个。2、数学画册下P.2颜色数量3、不同颜色的操作材料若干;数字卡片17若干;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如;活动过程一、游戏“听听猜猜”玩法: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拍铃鼓,

    7、心里默数鼓声,然后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教师按着节奏型拍铃鼓,如:;);还可以请一名幼儿敲击铃鼓,其他幼儿数鼓声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小结听到铃鼓有几声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二、动手操作幼儿自由选取一组有两种颜色的插片,比较哪一种颜色的插片多。教师观察并帮助幼儿归纳比较无物品多少的方法。重叠法:把两种颜色的插片重叠后,比较多少。排比法:将两种颜色的插片,一一对应后,比较其数量。数数法:分别数一数每种颜色插片的数量,通过计数比较多少。幼儿任意选取有各种颜色的插片,先请幼儿按颜色将插片分类,然后数一数每种颜色的插片是多少,在记录在统计表上。三、观察画册说一说,画面上有谁?它们在做什么?数数,有几只小猴在

    8、玩杂技?它们手中道具各是几个?引导幼儿用点子或竖线表示出物品的数量。日常生活教育:在生活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物品,并说出其数量第三课时活动名称:晾衣服 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8,知道他们所表示的意义。2、能根据数字添加或删除多余的实物,使数字和实物的数量一样多。活动准备:1、画有数量18的实物图片8张。2、数字卡片18每人一套。;数字卡片的数量和实物相差1的幼儿操作图片若干。3、数学下P.3.活动过程一、感知数字8教师逐一出示实物图片,幼儿点数事物的数量。让幼儿从众多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的卡片。引导幼儿说一说数字8可以表示什么。启发幼儿说出数字8像什么。二、变成一样多幼儿自选图片,

    9、引导幼儿分别说出图片上物品的数量和数字各是多少。幼儿说出图片上的数字和实物的数量是否相等,教师启发幼儿用添加1个或删除1个的方法,使实物与数字一样多。三、观察画册请幼儿数一数乐乐先晾了几件衣服,又晾了几件衣服,一共晾了几件衣服。乐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各有几件?画面中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也是8?引导幼儿将画面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第四课时活动名称:小鸡出壳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9.感知数字9的实际意义。2、能根据数量取出相应的物品。活动准备:1、数量是9的物品若干。2、数学下P.43、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9若干活动过程一、学习9的形成教师出示8只 小兔,幼儿用点数的方式说出其数量,教师再添上1只小

    10、兔,提问:原来是8只小兔,又添上1只小兔,现在变成了几只小兔?教师出示8个萝卜,提问:怎样才能变成9个萝卜?启发幼儿想出办法。二、认识数字9教师提问:9个萝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引导幼儿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9,并学习认读。引导幼儿观察想象数字9像什么。,数字9表示什么?引导幼儿概括出:9可以表示出数量是9的任何物品。三、按数取物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9,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材料。两人合作,一人拿数字或点子卡片,一人拿出数量相等的材料。四、观察画册说一说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又有几只小鸡出壳了,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数一数画面中蚂蚁和小花的数量各是几个。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自编故事,自由地与同伴讲述。日常生活

    11、教育:学习儿歌拍手歌,练习唱读数字。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架飞机! 你拍一,我拍一,小孩少打游戏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洗手绢儿! 你拍二,我拍二,废物装进垃圾袋!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爬高山! 你拍三,我拍三,假冒伪劣一锅端!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四,我拍四,足球出线头一次!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跳花舞! 你拍五,我拍五,胡同抓贼两头堵!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种牛痘! 你拍六,我拍六,千万别买注水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下跳棋! 你拍七,我拍七,上网得学计算机!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 你拍八,我拍八,召开奥运在咱家!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抓泥鳅!

    12、你拍九,我拍九,先上户口再养狗!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不挑食! 你拍十,我拍十,发挥余热还不迟!第五课时活动名称;拍手歌活动目标:1、学念儿歌(重)2对童谣感兴趣,体验童谣的快乐活动准备:童谣录音光盘活动过程一、引入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但是游戏之前我们先要学一首儿歌二、教师示范儿歌教师第一遍示范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想不想学?三、幼儿学念儿歌幼儿跟教师有节奏地边拍手边念儿歌。四、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会念儿歌教师再用普通话示范一次,使幼儿能充分理解内容五、游戏在会念儿歌的基础上进行拍手游戏教师示范拍手动作幼儿两两进行拍手游戏第六课时活动名称:熊猫的一家活

    13、动目标:1、认识数字10,知道其实际意义。2、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活动准备:1、数字卡片和电子卡片110。2、操作材料若干。3、数学下P.5.活动过程一、猜谜语教师说出谜面,幼儿猜谜语。“十个好朋友,长短不一样,写字画画都靠它,样样事情学着做。”说一说每个手指的名称。提问: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两个手上攻有几个手指?小手有什么用处?比一比,两只手一样大吗?哪个手指最长,哪个手指最粗?二、认识数字10出示数字卡片和点子卡片10,幼儿认读。引导幼儿从众多操作材料中拿出数量是10 的物品,幼儿点数其数量。说一说,10像什么?它可以表示什么物品?三、数字像什么教

    14、师写出数字110,每出现一个数字引导幼儿说出像什么,然后编出一句儿歌。引导幼儿朗诵数字歌。练习续编儿歌,启发幼儿想象这些数字还像什么,并将其编成儿歌朗诵。四、观察画册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熊猫。说一说它们分别在做什么。数一数气球,呼啦圈、竹竿、竹笋各有几个,穿不同颜色衣服的熊猫各有几个。第七课时活动名称:找相同活动目标:1、能从众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的图案。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辨别能力。活动准备:1、表格一张。2、数学下。16273849510活动过程一、寻找相同的图形教师出示第一组图形,引导幼儿从右面的5个图形中找出与左格中完全相同的图形。教师逐一出示表格,幼儿分别找出相同的两个图形。

    15、二、观察画册看一看分别有哪些图案。找一找每条被子上相同的图案是什么,引导幼儿做出标记。三、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活动室有哪些物品是相同的。到教室外去寻找相同的物品,并作出记录。第八课时活动名称:梯形在那里(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能在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体。2、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3、发展幼儿对图形的知觉能力。活动准备:1、创设环境。2、几何图形卡片若干;长方形和梯形纸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图形分类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梯形1个),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导幼儿把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请幼儿操作后说出每种图形各

    16、有几个?教师拿出梯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比较,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二、认识梯形幼儿自选正方形和梯形纸各一张,教师引导幼儿将长方形和梯形重叠起来,发现梯形的特征。引导幼儿观察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提问: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哪一个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梯形?教师再出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这个图形是梯形吗?为什么?图形守恒练习。教师将长方形和梯形随意摆放让幼儿辨别,使幼儿不受排列方式的影响。小结:梯形有四条边,上下两条对边不一样长,但中间距离是相等的;它有四个角,但不一样大,这样的图形就是梯形。三、变梯形教师引导偶尔通过折叠等方法,将长方形纸变成梯形。鼓励幼儿表述折叠梯

    17、形的过程。第九课时活动名称:梯形在那里(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能在生活中找出相应的物体。2、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3、发展幼儿对图形的知觉能力。活动准备:1、创设环境。2、测量工具(小木棍)若干几何图形卡片若干;长方形和梯形纸片若干;剪刀若干。3、数学下P.8.活动过程一、发展异同幼儿自由选取长方形和梯形,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两个图形的边和角的特征。教师帮助幼儿归纳长方形和梯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出示梯形和长方形实物,让幼儿感知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二、第一组:变梯形。请幼儿拿一张正方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纸将它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使它们变成梯形。第二

    18、组:自由拼图形。幼儿几何图形卡片自由自由拼成各种物品,说说这些图形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各有几个。第三组:让幼儿用小棍摆出梯形等其它几何图形。三、观察画册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找一找画面中哪些地方有梯形。数一数不同颜色的梯形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第十课时活动名称:有趣的椭圆形活动目标:1、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椭圆形的特征。2、在日常生活中辨别椭圆形的物品。活动准备:1、在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半圆形和椭圆实物。2、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纸片若干;绳子每人一根。3、数学下P.9.活动过程一、观察画册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找一找引导幼儿在画面上找出近似椭圆形的部位。看一看活动室里有哪些物品时椭圆形的。二

    19、、比较异同幼儿自由取出圆形、椭圆形和半圆形纸片,然后找出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说一说两种形状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用重叠、对折或绳子测量的方法,比饺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引导幼儿大胆表述操作结果,说出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同,是怎样知道的。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椭圆形和圆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圆形和椭圆形都没有角;椭圆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痕不一样长。三、引导发现幼儿自选一条绳子自由地玩,教师观察幼儿玩绳子的方法。鼓励幼儿用绳子摆出喜欢的几何图形。启发幼儿用拉长或压扁的方法,使圆形变成椭圆形。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合作摆出不同的几何图形。第十一课时活动名称:图形娃娃活动目标:

    20、1、能将几何图形进行多角度分类,并用语言正确表述。2、引导幼儿对平面图形进行计数,体验数与图形的关系。3、感知图形的组合与变化,提高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2、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几何图形卡片若干。3、数学下P.1011.活动过程一、复习几何图形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卡片,幼儿分别说出他们的名称、颜色、数量、大小等特征。教师说出某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从众多图形中取出相应的图形。两人一组,一人拿出图形,另一人说出它的特征。二、给图形分类教师引导幼儿按几何图形的某种特征自由分类,并引导幼儿大胆探究多种分类方法。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并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过程。组织幼儿讨论各种分法

    21、,帮助幼儿形成分类的概念(名称、数量、颜色等)。三、观察挂图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两个娃娃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引导幼儿在统计表上记录图形的数量。数一数那种图形最多,那总图形最少,各有几个。第十二课时活动名称:会变的三角形活动目标:1、能辨别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征。2、学习用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创作造型各异的图案。 3、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1、正方形纸若干,几何图形卡片若干。2、数学下P.12。活动过程一、拼搭图形搭一搭,幼儿自选几何图形卡片,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图形组成某种图案,然后介绍自己的作品。数一数,这些作品一共用了哪几种图形?各用了几个?请同伴验证正

    22、确与否。二、变图形教师出示正方形的纸,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正方形变成不同的图形?变成两个图形怎么做?变成三个图形呢?能变成四个什么样的图形?每人取一张正方形纸,自由拼成不同形状的图形。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图形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变出其他的图形。三、感受图形的变化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中任选图形进行自由拼摆,做出简单的造型(让幼儿自我探索和创意)。鼓励幼儿说出拼摆的是什么图形。引导幼儿在已经摆好的图形中随意移动其中一块,然后观察图形的变化。四、观察画册看一看,三角形变成了哪些物品?数一数,每一种物品中有几个三角形?第十三课时活动名称:奇妙的三角形活动目标:1、

    23、感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其余的图形会变形。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活动准备:1、自行车、照相机的三脚架图片。2、已经用橡皮筋固定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若干;筷子、冰糕棍、橡皮筋若干;自制记录表若干。形状稳定不稳定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教师和幼儿已自动伸缩门为主题进行谈话:你见过什么样的伸缩门?它们为什么会拉长、缩短?二、操作尝试幼儿自由选择筷子、冰糕棍、橡皮筋等物品,分别组成三角形和四边形。幼儿说出所组成的是什么形状,然后做拉挤等动作,发现其形状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用不同形式记录操作结果。三、交流讨论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做了什么形状,是否稳定,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出示自行车、三脚架

    24、等物品的图片,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第十四课时活动名称:去科技馆活动目标:1、能用几何图形进行排序。2、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灰暗规律排列物品。活动准备:1、创设环境。2、数学下P.13.3、不同大小、颜色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卡片若干。3、数学下P.13.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幼儿戴头饰模仿不同的动物来到图形乐园,观察地上的轮廓线,幼儿说出几何图形的名称。教师念儿歌我学小动物,当幼儿听到某个动物的名称时,带着该动物头饰的幼儿就做相应的动作到指定的图形中站好。游戏做完后,幼儿互换头饰,反复进行游戏。二、图形接龙幼儿自由结成35人不等的小组。每组有一人任选一组图形摆出来,

    25、其余的幼儿按照几何图形的排列顺序进行接龙。谁先出完卡片的幼儿为胜,由该幼儿决定下次图形排列的顺序。重复进行游戏三、观察画册让幼儿说出,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引导幼儿按照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和半圆形的顺序进行排序。让幼儿画出奇奇去科技馆的路线。儿歌:我学小动物小兔跳跳跳,跳到长方形里去;小狗跑跑跑,跑到椭圆形里去;小鸟飞飞飞,飞到半圆形里去;小马跑跑跑,跑到正方形里去;蝴蝶飞飞飞,飞到三角形里去;小猫快快快走,走到梯形里面去。第十五课时活动名称:高高的大树活动目标:1、能判断两个以上物体的高矮。2、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活动准备:、测量工具木棍。活动过程一、观察大树教师带幼儿到

    26、操场上散步,提问:这里有许多树,这些树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用目测地方法观察不同的树,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干的光滑、粗糙、颜色、高矮和粗细等不同的特征。二、比较树的高矮教师引导幼儿将同类的两棵树之间进行比较。提问:这两棵树谁高谁矮,你是怎样知道的?鼓励幼儿选择两种不同种类的树进行比较。启发幼儿根据现场树的种类,比较23种树的高矮,并用比较词表述树的特征,引导幼儿将高矮不同的树进行排序。三、幼儿画树鼓励幼儿将看到的树画下来,要有高矮之分。引导幼儿在同伴中进行比较:谁画的树高些?谁画的树矮些?第十六课时活动名称:比高矮活动目标:1、能判断两个以上物体的高矮。2、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活动

    27、准备:1、布娃娃2个。2、数学下P.14.活动过程一、说一说出示两个布娃娃,让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较,说出它们谁高谁爱。教师用布遮住娃娃的下半身,然后再比较它们的高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两次比较的结果不同?教师将布拿开,幼儿发现:两个娃娃没有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小结:比较高矮时,两个物体应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二、和同伴比高矮引导幼儿两人一组比高爱,并正确说出:我比高我比矮。三人一组比高矮,让幼儿感知高矮是相对的。五人一组比高矮,说出本组中最高和最矮的幼儿。三、观察画册看一看,在上面的5福图中,奇奇和乐乐是怎样比高矮的,引导幼儿说出谁站得高些,谁站得矮些。比一比,在下面的画中,让幼儿说出谁高谁矮,是怎样比较的?想一想,乐乐说得对吗?怎样才能知道它们谁高谁矮?记一记启发幼儿根据他们所占格子数量,判断高矮并编出顺序。说一说,鼓励幼儿将画面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第十七课时活动名称:看到了什么活动目标:1、能判断两个以上物体的高矮。2、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活动准备:1、积木。2、数学下P.15。活动过程一、观察画册数一数画面中共有几间房子。看一看它们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想一想从上面往下看,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将房屋和从上面看到的图案连接起来。二、游戏“盖高楼”玩法: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发给幼儿相同数量的积木。每个幼儿轮流将积木往上堆叠。比一比哪


    注意事项

    本文(中班数学教案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