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讲义.docx

    • 资源ID:10750122       资源大小:83.8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讲义.docx

    1、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讲义【全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讲义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专题培训结合全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要求,经调研后我们根据海口市教师的实际需求,也为了支持海口市青年教师成长助推站和学科教研员部分必要的日常工作, 现将“如何提升海口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关问题和大家交流学习,其内容要点有:一、前言二、提升培训课程标准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四、课程建设要求五、课程实施要求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培训模式七、如何让培训变成我要学呢?八、熟习这些概念一、前言 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

    2、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对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简称“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任务及相关实施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该意见,自2014年起,相关机构将分年度组织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到2017年底将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的新一轮提升培训。 2014年5月30日,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教育部研究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4-6-

    3、20教师厅函20147号)。 近期我院应海南省教育厅文件要求组织文理科、艺术、技术等学科类型的骨干、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新一轮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正式拉开帷幕。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本质与内涵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二、提升培训课程标准提升培训课程标准设置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

    4、育教学能力。(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提升三方面能力:

    5、1、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学科教学能力3、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文件要求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要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教师“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选学服务平台,实现教师自主选学;各地要坚持“统筹规划、按需施训、应用为本、测评驱动、底部攻坚”。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级要求范围:海口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及45周岁(含)以下教师均应达到信息技术中级应用标准。(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初级)1.硬件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常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操作(如常用的键盘、鼠标、光驱、U盘、打

    6、印机、显示器等);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会正确开关计算机;能够正确使用校内所配备的各类电教教学设备。2.软件使用技能: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启动运行应用程序);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每分钟可输入15个汉字;掌握在计算机上新建、重命名文件夹及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文件等操作;会使用Winrar、Winzip压缩软件进行压缩与解压处理;会使用Word办公软件进行文字输入并进行简单的内容、格式编排和打印;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会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搜索教育、教学资源,会在网上进行上传、下载等操作。3.信息化教学素养:树立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意识

    7、;能够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与任教学科相适应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级)除具备初级能力外,还须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知道常用硬件媒体设备种类与功能(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每种设备适用于何种环境以及适用于传递哪一类型的信息);了解多媒体硬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趋势。2.软件使用技能:能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等)熟练编排所任教学科的试卷;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等)进行较高级的数据分析、筛选及其它数学运算;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能将声音、图片、视屏、动画等各类素材进行整合运用。

    8、能初步运用多媒体工具对信息加工处理(如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处理);熟练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BBS)、网络寻呼工具(QQ、MSN等)、个人博客(Blog)进行表达和交流;会安装与卸载常用的应用程序。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般特征也预防措施。3.信息化教学素养: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编制适于所任教学科信息化教案及课堂实施方案;将各类教育资源与日常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应用,善于利用教育资源突破教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化学习资源(如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或相关辅

    9、导材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三)信息技术能力应用标准(高级)除具备初、中级能力外,还应达到:1.硬件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架设所需的各类硬件知识;能对机房及电子备课室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简单故障排除;能对学校常用电教设备进行维护和简易故障排查;2.软件使用技能: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会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编辑,利用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等);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掌握1-2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能够制作网络课件;为

    10、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各类资源系统软件的架设和WEB发布提供支持等;3.信息化教学素养:认识网络教学信息的传递手段,以及教学媒体的类别和功能;能够根据不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特点,设计实现不同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模式(如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与案例学习等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开展教学交流和活动。培训课程主题及代码:类别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类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T5多媒体课件制作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T16网络学习空间

    11、的构建与管理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综合类T8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专题类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类T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T27

    12、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 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建设: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建设一批能够符合地方实际,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培训机构要注重与中小学合作,重点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典型案例资源、微课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一)要切实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探索利用测评工具,分析诊断不同地区、不同能力起点、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二)要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关键环节为重点,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为目的,将技术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

    13、育教学深度融合。(三)要适应开展混合式培训的需要。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根据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师实践任务,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学用结合。(四)要注重分学科(领域)开发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点,确定培训课程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五)要依据课程主题开发具体课程。按照课程主题说明,选择全部或部分内容要点,参照课程示例,设计具体课程。同一课程主题下,可根据需要设计多门课程。要特别关注实践任务、案例资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六)要遵循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的一致性。课程目

    14、标须体现课程主题描述的相关内容,具体可测。要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契合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要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和方式,确保有效评价学习效果。(七)要符合相关技术和格式要求。音视频、多媒体课件、文本、动画等课程资源要采用通用格式与标准,具有兼容性,保证学习者能够使用不同浏览器与通用播放软件进行学习。为便于课程规范管理,所建课程应按统一模板(附件2)进行说明。(八)要提供功能完备的课程运行平台。平台须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等研修功能,满足混合式培训需要。具有充足的网络带宽,能够有效实现多网联通。五、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实施(一)课程遴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审核遴选工作。要依据课程标

    15、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拟纳入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进行认真审核,遴选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要将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遴选的重要条件。要将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满意度,作为课程评审和培训机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二)培训菜单各地要在训前测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多套培训课程组合菜单,便于教师选学。要合理配置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和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技术素养类课程原则上不超过规定学时的三分之一。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教师培训服务信息,组织教师选学。(三)培训创新各地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推行将

    16、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重点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现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培训机构要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分工协作,分级建立培训者队伍,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要将培训重心下移,以校为本,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与方法解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4-6-20教师厅函20147号)后,大家来再认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设15

    17、个主题,由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课程主题构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设 9 个主题,由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课程主题构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设3个

    18、主题,对应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进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能力和伦理。它既包括一线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也包括一线教师将信息、通讯技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自身专业发展有机融合的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应该将“教师参与式培训”、“在线远程研修”及“教师实践社群”三种重要途径进行有机结合。三类培训方式方法:(三者各

    19、具特色,培训理念:“学习者为中心”)(一)教师参与式培训;(上而下模式,关键点:“参与式”而非“满堂灌”)(二)在线远程研修;(上而下模式,关键点:“我要学”“学什么”)(三)教师实践社群。(下而上模式,关键点:“我要学”“好不好”是教师自我学习与专业发展模式)教师参与式培训:倡导和鼓励一线教师带着自己源自一线的实际问题投入到培训活动之中,鼓励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以及被培训者之间的对话、沟通和交流,透过典型案例剖析,结合经验分享,在思想碰撞中启迪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参与式培训目前海口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培训师的水平和培训的组织能力。在线远程研修:这种形式的教师培训超越了教师培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降低

    20、了教师的学习成本,培训量大面宽,缓解了教师日常工作与学习培训之间的工学矛盾。海口的问题是,教师培训课程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不到位,在线培训质量监控缺失,教师在线远程研究培训质量堪忧。教师实践社群:是一种“我要学”的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模式。教师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自觉自发地聚集到教师虚拟实践社群中,分享彼此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智慧,共同在线研讨各自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享彼此的资源,广大一线教师通过长期的切磋琢磨、交流研讨、教师的学习和知识建构教师实践社群生发“我要学”。但海口目前教师的主动性、自觉性、自组性和持久性不够。七、如何让培训变成我要学呢?文件要求培训机构要依据课程主题,分学科(

    21、领域)开发课程,供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能力起点的教师选学。培训的内容,如何要让教师们受欢迎?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制作、白板操作、课件素材处理,评课上课说课,课题应用,许多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容,这些能力的提升确实会对教学有帮助,促进教师的成长。在线培训,远程研修,国培市培区培,教师实践社群等等,如何管理?这需要教育部门多方联动,如考核评优机制,奖励机制,有了表彰评优,有了更多的激励方式,培训就会有积极性。网络研修就是博客教研,博客写作,论坛交流,QQ群交流,要求有更好的博客平台或类似论坛的管理机制(如:我院38个学科教研平台、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工作室、19个海口市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助推

    22、站等等),有统计学习时间,评分,表彰,发表等,将会促进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教师数量和参与。只有这样的好局面打开了,才有可能支持全体教师“我要学”。如何激励?以全国、全市、区、校级评比为契机,结合校本培训来提高与拓展;请进来或走出去,利用网络,或参与全国大赛,就可以近距离的感受教育信息化的情况。我们作为海口市中小学教师,能亮出什么来呢?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表达能力,教学设计等。教师赛项,有课件、整合课、数字故事、微课程,通过这些赛项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提高,如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课件),就要去学习课件的制作和设计,表达,陈述答辩,教师就会在学习参赛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论文大赛、互动课堂、学生电脑制

    23、作活动、全国整合优质课大赛需要参与,多支持。如何培训主讲教师?(当前最重要)不能只指责与批评,多放协调,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从专家培训、教师培训、赛课培训、课件培训产生优秀主讲教师;人人年年要培训,参赛,成长,写作,再训,螺旋式提升。八、熟悉几个概念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2网络教学环境:是指由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简易或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以及其他学生终端(

    24、为每个学生或小组配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终端设备)构成的,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学科软件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3移动学习环境:是指由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构成的,能够使师生获得数字教育资源、学科软件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教与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4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软件、虚拟实验室等。6数字教育资源:是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

    25、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统称。7信息化教学:泛指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的教学形态。8技术资源:是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的统称。9网络教学平台:是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10移动设备:是便携式计算通讯设备的统称,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11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12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等功能,支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汇聚与生成研修资源,保障教师开展常态化研修。


    注意事项

    本文(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