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宏观经济学常规知识点.docx

    • 资源ID:10744358       资源大小:33.7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宏观经济学常规知识点.docx

    1、宏观经济学常规知识点宏观经济学常规知识点什么是经济中的宏观问题收入与产出水平的高低;就业与失业的多少;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货币与银行对经济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要实现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什么?国内总产值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理解GDP概念须注意以下要点:(1)GDP是一个价值指标:说明它是以货币单位来衡量的,为了衡量价值,就要使用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的物品或劳务,不计入GDP。(2)GDP是一个流量指标:流量是一定时期内不断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已有的变量变动的数值;流

    2、量与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3)GDP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流量:即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进行加工与转售、最后直接进入消费和使用的物品或劳务,因此不计算中间产品。(4)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名义GDP即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PQ);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二者关系为: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指数x100例如在美国,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已知1933年的物价指数为75,名义GNP为480亿,则有1933的实际GNP=480亿75x100=640亿美元1933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反映了由大危机造成的实物和价格同时

    3、下降的后果;实际国民收入则排除了价格下降而只反映实物的减少,所以它高于名义国民收入。什么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实际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民收入总量是最重要的,也是经常用于表示经济成就的总量,一般讨论的是以下五个国民收入总量:国内总产值GDP、国内净产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GDP与GNP辨析多年来GNP一直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成效的主要指标,而今另一项略有不同的指标开始受到重视,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现行国民收入统计中,通常区分国民原则和国土原则。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常住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

    4、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NP;国土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国民收入,即GDP。二者统计内容一致,差别就在国外要素收入净额。从字面上看,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以国民原则计算的,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原则计算的GNPGDP本国国民在国外的生产要素所得外国国民在国内的生产要素所得GDP本国国民在国外的净要素所得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哪些?广义上核算体系五大指标都是国民收入;狭义上国民收入仅指NI,即要素所得。 经济分析中的国民收入是指GNP,而非NI。GNP可以从生产、收入、支出三方面进行考察,因而有三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什么是生产部门法(生产法)?即从国民生产的角度

    5、,按市场价格计算各部门商品和劳务的增加总值,各部门的增加总值之和即为GNP。按该方法计算国民收入,包括的项目有:农林渔业;采掘业;建筑业;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运输业;电讯和公用事业;服务业;政府和国营企业;国外获得的纯收入。这些项目的金额相加即得国民生产总值。其中:第一、第二产业的各部门,增加总值=总产出中间产品;第三产业中商业、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营利性部门,按纯收入计算增加值。政府、教育、卫生等非营利性部门,按工人的工资、职员的薪金收入计算增加值;有些不成其为部门的经济活动,如自产自用的食物、自有自用的住房等,也采用各种方法估算其增加值。什么是要素成本法(收入法)?即从国民收入的角度

    6、,按市场价格计算各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参加生产,分别取得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此外还包括折旧及政府取得的间接税净额。见下表:项目单位:10亿美元金额1.工资和其它补助(工资、薪金、补助)2172.72.租金收入62.53.净利息285.04.公司利润(股息、利润税、未分配利润、存货与折旧调整)284.55.独立业主收入154.7=国民收入2959.46.加间接税及零星项目307.2减统计误差8.2=国民净产值3258.47.加折旧402.9=国民生产总值3661.3以收入法计算的1984年美国的GNP.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什么是最终产品法(支出法)?即

    7、从国民支出的角度,按市场价格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包括个人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及净出口。见下表:项目(单位:10亿美元)金额1.个人消费支出(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2342.32.私人国内总投资(固定投资580.4、存货变动56.8)637.33.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联邦政府、地方政府)748.04.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出口363.7进口429.9)66.3得出国民生产总值3661.3减资本折旧402.9得出国民净产值3258.4减间接税307.2减统计误差8.2得出国民收入2959.4 以支出法计算的1984年美国GNP.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 怎么样

    8、理解五个国民收入总量之间的关系?前述三种方法计量的国民收入反映整个国民经济从生产、分配到使用的全过程。生产创造收入,收入形成支出,支出决定生产,三者相互联系,循环流动,这就是国民收入的“三面等值”原则。因此,只要计算出GNP总量,即可顺序得到其它四个总量。国民收入中各总量关系见下表(可参照前面例子)1.国民生产总值GNP3661.3减折旧402.92.=国民净产值NNP3258.4减间接税307.2;减统计误差8.23.=国民收入NI2959.4减社会保险305.9;减利润税和未分配利润206.8加转移支付+566.54.=个人收入PI3013.2减个人所得税435.15.=个人可支配收入DI

    9、2578.1 1984年美国的GNP、NNP、NI、PI与DI。资料来源: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三种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一致吗?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三种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从理论上说所得出的经过应该是完全一致的。支出法在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三种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从理论上说所得出的经过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其中支出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准。如果其余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数字与支出法计算所得的数字不一致时,应按支出法计算所得

    10、的数字进行调整。两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的均衡条件是什么?国民总收入国民总产出,即:家庭部门出售生产要素的总收入企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也就是:总产出消费支出有储蓄与投资时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则是:总产出(总供给)总购买(总需求),即:总产出消费投资即储蓄投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的均衡条件是什么?总产出(总供给)总购买(总需求),即: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储蓄税收投资政府支出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的均衡条件是什么?总产出(总供给)总购买(总需求),即: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储蓄税收进口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怎样用符号表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均衡条件?各经济变量的符号如下:C:消费支出;

    11、I:投资支出;G:政府支出;T:税收;S:储蓄;X:出口;M:进口;Y:产出水平经济均衡时有: 二方经济:YCI或SI三方经济:YCIG或STIG四方经济:YCIG(XM)或STMIGX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区别是什么?各中间产品与劳务的增值值之和就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国民净产值(NNP)/国内净产值(NDP)与GDP或者GNP的关系是什么?NNPGNPD(折旧)NDPGDPD(折旧)名义GDP和实际GDP有什么区别?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的值实际GDP:是用基年价格计算的GDP的值只有实际的GDP才是有意义的,而名义的GDP不能真实的反映生产活动的水平状况,因为它可能是价

    12、格变动造成的结果。Keynes的消费基本心理法则是什么?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人们消费支出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而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APC、APS、MPC、MPS的关系是什么?APC+APS=1;MPC+MPS=1;APCMPC;APSMPS。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节俭从来被人们视为美德,在中国尤其如此。但是Keynes却认为,在宏观经济水平尚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时候,如果经济社会中的全体公民都节俭、而不消费的话,对经济是有害的,它会使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从而国民的储蓄水平并不会因国民节俭而上升,有时甚至会下降。这被称为节俭的悖论。计算:

    13、有关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计算例题(1)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产5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200,C买2000,其余2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其中3000由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解:(1)价值增加: A厂商的价值增加:500030002000B厂商的价值增加:500200300C厂商的价值增加:600020004000总的价值增加:200030040006300 (2)GNP最终产品价值280050030006300 (

    14、3)国民收入GNP折旧63005005800计算:有关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计算例题(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 单位: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 (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民生产净值48005004300。 (2)、从GNPCIGNX中可知NXGNPCIG,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

    15、80096040。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SYDC33103000100。 “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不对。购买新机器属投资行为,不管这种购买使资本存量增加还是不变。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

    16、法对吗?不对。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净投资。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增加,而只有净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才能增加。例如,某国某年总投资是1000亿美元,重置投资也是1000亿美元,则净投资为零,资本存量并未增加。消费、储蓄与投资函数中有关概念的理解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f(Y),方程:CabY,其中a为自发性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收入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Sf(Y),方程:SYCY(abY)-a(1b)Y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总消费支出:APC=C/Y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总消费支出MPC=C/Y=b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每单位可支

    17、配收入的储蓄量:APS=S/Y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MPS=S/Y=1b因C+S=Y;C+S=Y所以APC+APS=1同理MPC+MPS=1举例: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计算设C=100+0.80Y,求当Y=1000美元时的C、APC和MPC以及S、APS和MPS。C=900;APC=0.9=90%;MPC=0.80=80%;S=100;APS=0.10=10%;MPS=0.20=20%。请简要评论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在国民收入中,总支出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构成。E表示总支出,那么E=C+I(1)总收入Y有两个用途:消费C和储蓄S,所以Y=C+S(2)产品市场

    18、均衡条件是总支出等于总收入。于是有C+I=C+S,那么投资等于消费,即I=S。只要这个均衡条件得到满足,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就能解决,社会总产品的流通就能顺利进行。这一均衡条件并没有真正触及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关键问题。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关键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生产成比例。同时,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混淆了储蓄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发生在企业内部而不是发生家庭部门。信用制度固然打破了企业货币资本量的限制,然而即使在信贷关系相当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投资仍然主要源于资本积累。至于家庭储蓄这不过是补充。此外,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中的投资和储蓄,是经济主体依据自己的心理规律进行决策

    19、的结果,因而它们都是捉摸不定的东西,很难对二者真正加以讨论。举例: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原因,并简要说明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一般来说,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定的:(1)资本市场状况。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从而降低储蓄率。(2)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就会增加消费比率,从而储蓄水平会较低。(3)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收入有较强的保障,则储蓄率就会较低,反之较高。(4)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2)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20、(3)将来收入没有保障。我国居民中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只能靠储蓄积累资金。(4)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低,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必然要提高储蓄率。(5)消费习惯使然。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政府购买乘数发生作用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政府购买,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产品的需求,从而使得所购买商品增加相同的数额。这种商品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政府购买引起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关于国民收入决定条件的总结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

    21、两部门:总需求:Yd=C+I总供给:Ys=C+S均衡时有:Yd=Ys得到I=S三部门:总需求:Yd=C+I+G总供给:Ys=C+S+T均衡时有:C+I+G=C+S+T四部门(也称开放经济):总需求:Yd=C+I+G+X总供给:Ys=C+S+T+M均衡时有:C+I+G+X=C+S+T+M关于乘数公式的总结。投资乘数:K=Y/I=1/(1-b)有税收时的投资乘数:K=1/1-b(1-t),t:税率开放经济的乘数:K=1/1-b+m,m:边际进口倾向一般有税收又开放乘数:K=1/1-b(1-t)+m怎样理解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是决定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如果投资使用的是借贷资本,则支付的贷款利息是

    22、投资成本;如果投资使用的是自有资本,则损失的利息收入是投资成本。因而,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相应减少;利率越低,投资成本越低,投资需求相应增加,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怎样理解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任何一项资本品的价值都来源于它的生息能力。如果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来考虑,即资本品的价格等于未来各期的预期收益的净现值,这个贴现率r就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只有当资本的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企业才会进行投资。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增加,在短期

    23、资本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另一方面投资的增加必然带来产品供给的增加,在短期产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根据上面公式可知,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凯恩斯主义认为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几种?(1)交易动机。这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无论是厂商或家庭都如此。(2)谨慎动机。这是指为防止意外支出,必须有一部分货币,如为了应付事故、防止失业和对付疾病等意外事件,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有时也称为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这是指为了遇到投资能获得巨额利润的有利时机,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用于投资,包括兴建效益好的项目和购买获利多

    24、的证券等。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需求,可用L1表示;投机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可用L2表示。L=L1+L2什么是凯恩斯陷阱?凯恩斯陷阱的含义是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那些?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如物价下降)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货币供给减少、货币需求增加(如物价上升)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举例:有关货币需求的计算下面给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对货币的投机需求 收入(美元) 货币需求量(美元) 利率(%) 货币需求量(美元)500 100 12 306

    25、00 120 10 50700 140 8 70800 160 6 90900 180 4 110(1)求收入为700美元时,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 (2)求600,700和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 (3)根据上述数据,写出货币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4)根据(2)做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怎样移动?(1)收入Y=700,利率r=8时的货币需求L=140+70=210收入Y=700,利率r=10时的货币需求L=140+50=190 (2)收入Y=600,利率r=12时,L=120+30=150利率r=10时,L=120+50=170利率r=8时,L=

    26、120+70=190利率r=6时,L=120+90=210利率r=4时,L=120+110=230收入Y=700利率r=12时,L=140+30=170利率r=10时,L=140+50=190利率r=8时,L=140+70=210利率r=6时,L=140+90=230利率r=4时,L=140+110=250收入Y=800利率r=12时,L=160+30=190利率r=10时,L=160+50=210利率r=8时,L=160+70=230利率r=6时,L=160+90=250利率r=4时,L=160+110=270(3)从上述数据中可知,货币需求函数L0.2y150-10r(4)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举例:有关ISLM曲线的计算问题。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为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1)IS曲线


    注意事项

    本文(宏观经济学常规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