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市綦江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 资源ID:10716630       资源大小:67.8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綦江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1、重庆市綦江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区内联考高一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项,作答时请将机读卡上的相应题号的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总计70分。1. 春秋左氏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 )A. 用神权强化王权 B. 嫡长子继承制C. 严格的等级关系 D. 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材料“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反映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用神权强

    2、化王权的特征,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嫡长子继承制,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王位世袭制,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曾朝贡周王三次,朝觐齐国十一次,朝贡晋国二十次,朝贡楚国二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分封制正逐步地瓦解 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 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答案】A【解析】鲁国国君不仅朝贡周王,还朝觐齐国、晋国、楚国,这说明当时分封制正逐步地瓦解,诸侯争霸,故A正确;材料主

    3、旨不是说明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故B错误;当时周天子权威衰落,故C错误;周王本就没有建立高度集权,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实质”,再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鲁国国君不仅朝贡周王,还朝觐齐国、晋国、楚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瓦解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 皇权至上 B. 皇帝独尊 C. 强化专制 D. 皇位世袭【答案】D【解析】材料“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反映了皇位世袭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皇权至上,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

    4、是强调皇帝独尊,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强化专制,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皇位世袭的特点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 程天相说道:“中国古代历史几千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者、革命成功者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有的甚至还是落第秀才。”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 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 选用的人才文化素养太低C. 考生的知识面有限 D. 选拔的人才为统治者服务【答案】D【解析】由于科举制选拔的人才为统治者服务,故改朝换代者、革命成功者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故D正确;考试内容与

    5、材料无关,故A错误;科举制选用的人才文化素养较高,故B错误;考生的知识面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故选D。5.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对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是“行其大公”的看法存在下列种种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 有利于打击专制皇权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废分封、行郡县并不能打击专制皇权,故B错误,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实现官

    6、僚政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郡县制的作用和意义,再从逆向思维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6.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根据材料中“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可知,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7、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7.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

    8、。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8. 某学者评价古代某项制度时表示,它是皇帝私人的顾问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并给皇帝提供奏章的处理意见。以下各项与“它”相关的是( )A.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C. “专擅票权,阁权至重”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答案】C【解析】材料“它是皇帝私人的顾问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并给皇帝提供奏章的处理意见”反映了明代内阁的特点,内阁“专擅票权,阁权至重”,故C正确;“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属于丞相职权,故A错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属于三省制,故B错误;军机处

    9、“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私人的顾问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并给皇帝提供奏章的处理意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内阁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9. 民主政治被看作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能证明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A. 人民主权原则使政府处于监督之下 B. 公民大会繁琐的辩论影响了行政效率C. 极端的民主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D. 奴隶社会施行民主政治违背社会规律【答案】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雅典民主的局限性的含义,再抓住题干关键词“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权力的滥用的角度入手,即可

    10、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0. “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A. 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B. 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D. 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可以联系万民法出现的原因,即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矛盾,为了处理罗马帝国境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万民法应运而生,故D项正

    11、确。A项是十二铜表法的作用;B项是公民法的特点,万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体现自然法原则不是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的原因;故ABC三项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万民法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结合所学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相关知识点即可得出答案。11. 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这些原则( )A. 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范围 B. 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C. 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D. 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答案】D【解析】

    12、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自由人”可以判断“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不正确,故A错误;罗马法具有阶级性,故B不正确;罗马法中确立的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说法不正确,故C错误;罗马法中确立了这些原则,为现代社会法律制度所借鉴,故D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影响12. “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王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这一现象发端于( )A.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

    13、案C. 1787年联邦宪法 D. 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国王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3. 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 )A. 标志责任制内阁正式形成 B. 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C. 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 使工业资产者获得更多议会席位【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项发生于18世纪中期,D

    14、项应为1832年议会改革,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7世纪90年代”,故排除;B项颁布于1688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7世纪90年代”,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可知此时的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故本题应选C项。14.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符合其观点的举措是( )A.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B.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C. 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D.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反映了分权制衡的主张,故C正确;材

    15、料无法体现君主立宪政体,故A错误;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不属于举措,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主张,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权制衡的作用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5. 美国宪法在前言的第一句话就清楚表明,制定宪法的主体是“合众国人民”,而不是君主或某个贵族阶级。这说明( )A. 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B. 立法权属于全体人民C. 联邦机构要对人民负责 D. 美国开近代民主先河【答案】A【解析】制定宪法的主体是“合众国人民”,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16、,故A正确;立法权属于国会,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联邦机构要对人民负责,故C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美国开近代民主先河,故D错误。故选A。16.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 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D. 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德意志本国的国情出发,照顾到统治阶级内不同阶层

    17、的利益,通过协调各方关系,最终将国家统治的基础固定下来,实质上是为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所以答案选D。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则,也可说德意志帝国宪法很好地调节了双方的矛盾;C项材料并未体现。17.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割地赔款的条款答应得十分“爽快”,但是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肯答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国地大物博的心理 B. 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C. 天朝上国观念的作祟 D. 华夷观念的彻底改变【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一拖再拖,这说明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观念,不愿让外国人进驻

    18、北京,故C正确;地大物博的心理与拒绝互派大使无关,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故B错误;材料说明清朝华夷观念没有改变,故D错误。故选C。18.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A.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答案】D【解析】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阶级局限性导致,故D正确;斗争的战略决策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统治阶层思想腐朽

    19、根源于阶级局限性,故B错误;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错误。故选D。19.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诗歌中“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指的是( )A. 台湾属于热带气候夏季气温较高 B. 荷兰侵略者趁明末动乱占据台湾C. 中法战争间法国侵略者攻击台湾 D.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答案】D【解析】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中“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指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故D正确;材料与台湾气候无关,故A

    20、错误;荷兰侵略者趁明末动乱占据台湾,与七子之歌台湾无关,故B错误;法国侵略者攻击台湾也不符合诗歌内容,故C错误。故选D。20. 日本人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日本就是按照这个顺序走的,最后成功了。由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斗志消沉,人心不齐 B. 武器落后,力有不逮C. 制度腐朽,误国误民 D. 倭寇力强,横行无阻【答案】C【解析】材料“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反映了变法的正确顺序,清政府没有表格政治制度,而是制度腐朽,误国误民,故C正确;斗志消沉,

    21、人心不齐,不属于根本原因,故A错误;武器落后也不属于根本原因,故B错误;倭寇力强属于客观原因,故D错误。故选C。21. 清末,义和团等各种自发性反侵略组织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势力。辛丑条约后,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反映了(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列强侵华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C. 列强由攫取经济利益为主转为对中国的瓜分D. 中国的反动势力变成为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答案】D【解析】辛丑条约后,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反映了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马关条

    22、约后列强侵华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故B错误;马关条约后列强由攫取经济利益为主转为对中国的瓜分,故C错误。故选D。22.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洲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 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 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 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 表明各自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太平天国主张剪辫蓄发是因为“当时人”破坏了传统,指的是清政府建立后对服饰的改变,破坏了汉族的传统,辛亥革命剪辫易服是为了革除清政府的藩篱,

    23、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为了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故B项正确;AD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提倡民主自由思想是辛亥革命的内容,太平天国时期还未强调民主自由的思想。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23. 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在( )A. 帝国主义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 B. 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 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D. 第一次国共合作局面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五

    24、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故C正确;当时帝国主义并未放弃对中国的侵略,故A错误;当时仍然处于民主革命时期,没有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故B错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局面正式形成,故D错误。故选C。24. 2011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要理由是( )A. 遵义会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B. 遵义会议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C. 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 遵义会议结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遥控【答案】D【解析】1935年遵义会

    25、议并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故A错误;中共二大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故B错误;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但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含义,故C错误;遵义会议结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遥控,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故D正确。故选D。25. 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B.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C.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D. 太原会战是抗

    26、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即可选出B项;太原会战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不能体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故排除A项;太原会战时期,抗战主力应为国民党军队,故排除C项;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应为平型关战役,故排除D项。26. 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两次革命( )A. 在革命的性质上完全不同 B. 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国内的反动势力C. 都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特权 D. 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答案】

    27、B【解析】国民大革命和解放战争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A错误;两者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国内的反动势力,故B正确;国民大革命没有打击资产阶级的特权,故C错误;国民大革命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B。 27.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学生可以了解( )A. 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 B. 世界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 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答案】D【解析】共产党宣言没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优越的,故A错误;共产党宣言指出了

    28、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B错误;共产党宣言未涉及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故C错误;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故D正确。故选D。28. 1871年3月,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运动,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但是很快公社运动就失败了,说明( )A. 欧洲工人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 B. 只有取得农民支持才能取得革命胜利C.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尚未成熟 D.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答案】C【解析】巴黎公社时期资本主义仍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尚未成熟,故很快公社运动就失败了,故C正确;当时欧洲工人阶级已经形成独立的

    29、力量,故A错误;“只有取得农民支持才能取得革命胜利”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当时无产阶级已经建立国际联合组织,故D错误。故选C。29.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发表这一言论的背景是( )A. 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全部结束 B.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C. 七月流血事件使人民群众觉醒 D. 俄国遭受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答案】B【解析】材料“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反映了四月提纲的主张,当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故

    30、B正确;“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全部结束”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于四月提纲之后,故C错误;俄国遭受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发生于十月革命后,故D错误。故选B。30. 某报道称:“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的政府。”该报道中的政权建立(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 改变了亚洲地区的政治格局C. 拉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序幕 D. 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答案】B【解析】材料“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的政府”反映了新中国成立,这改变了亚洲地区的政治格局,故B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故

    31、A错误;国共两党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错误;十月革命胜利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故D错误。故选B。31. 第二十一届全国政协好新闻评选揭晓,参评主题特色鲜明,政协特色突出,充分展现了各级人民政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材料中“政协特色”理解正确的是( )A. 审核并通过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 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的管理C.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D.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权力与职责【答案】C【解析】全国人大审核并通过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故A错误;各民主党派并不是直接参与政府的管理,故B错误;人民政协制度下各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故C正确;人民政协并不具有人民代表的权力与职责,故D错误。故选C。32.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 )A. 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C. 巩固祖国统一局面的主要手段 D. 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答案】B【解析】新中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綦江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