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docx

    • 资源ID:10710937       资源大小:44.1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docx

    1、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 前 言为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新要求,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和技术,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新的治水思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水利建设方针、政策。2005年以来,水利部按照中央确定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从国情、水情出发,在认真总结治水经验,深入分析宏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这一思路主要将水利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治水中坚

    2、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强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治理、注重节约、加强保护、优化配置,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缺水地区水利发展重点是以节水、供水为主,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使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生态脆弱带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为重点,统筹解决水资源问题。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如何立足于我县实际情况,调整水利建设思路,使之适应国家治水方针和自治区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一部符合我

    3、县社会经济发展、又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提出我县今后水利工作的发展和建设重点非常必要。目 录1 基本情况 11.1 自然地理概况 11.2 社会经济状况 41.3 生态环境 51.4 林业建设 71.5 水利水保工程 81.6 水土资源评价 91.7 农业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22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62.1 规划的指导思想 162.2 规划原则 163 规划标准 174 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任务和目标 184.1 规划目标 184.2 规划分区与治理措施 194.3 建设任务 235 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 295.1 投资估算 295.2 资金筹措 295.3

    4、实施计划 296 效益评价 346.1 经济效益估算 346.2 环境影响评价 357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387.1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387.2 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387.3 做好前期工作,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398 我县农村水利今后发展方向 399 附件 401、 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概况1.1.1 地理位置及地质某县位于XX南部山区,六盘山西麓,地理位置东经10548至10615,北纬3521至3447,县域总面积为985.0km2,境内水系属葫芦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塘家河、什字河、好水川河、渝河、甘渭河、庄浪河、水洛河七条,无外来河流补给。东北和东南分别与原州区及泾源县接

    5、壤,西北与西吉县毗邻,西南分别与甘肃省静宁、庄浪两县相邻,东西宽约41km,南北长约47km,县城距固原市69km,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410km。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类型多样,大致可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区:第一类为六盘山石质山区,该区植被良好,占总面积的38.2%;第二类为土石山区,是石质山地向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区域,地面植被、土壤水肥条件较差,占总面积的5.4%;第三类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区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主要为旱作农田区,占总面积的30.2%;第四类为河谷川道区,该区地势平缓,水利设施较完善,是某县的主要产粮区,占总面积的26.2%。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陇西系,

    6、南、西华山六盘旋回褶带当中,褶带的特点是山脉北陡南缓。断裂以山体北侧较发育,断面南倾多,倾角一般较陡。褶带的山体之间为中新生代槽地或盆地相间。此构造体系近代还在强烈活动,为地质活跃地带。1.1.2 河流水系某县境内的水系均属渭河支流葫芦河水系,河沟密度为1.7km/km2,主要支流有渝河、什字河、好水河、甘渭河、庄浪河、水洛河、唐家河等七条,无过境河流,各支流概况见下表:表11 境内各河流概况表 河流名称发源地流域面积(km2)总长度(km)河沟密度(km/km2)均值常流水(万m3)年平均流量(m3/s)唐家河雷神梁10.63.02.0934.80.011什字河北联池127.829.01.8

    7、66630.209好水河大水沟121.327.02.074020.128渝 河月牙山481.247.11.542217.50.83甘渭河天爷顶110.335.11.466600.21庄浪河天爷顶93.617.52.017880.25水洛河六盘山40.24.01.708740.2731.1.3 水文、气象据有关水文、气象资料统计,境内降水量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递减,年平均降水量为502mm,最大降水量为685.3mm(1990年),年最小降水量为320.9mm(1982年),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1%, 46月是各种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这三个月降水仅为143.1144.1mm

    8、,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这种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导致季节性干旱,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多年平均蒸发量1313.0mm,年最大蒸发量为1588.9mm,分别为年均降水量的 2.6 倍和3.2倍。境内光热资源充足,气温由于受海拔的影响东冷西暖,差异较大,西部温堡、联财、张程一带年平均气温6.16.7,而东部峰台、山河、崇安一带则为4.34.7,县境内自西向东推进10km,气温下降0.570.63。全县年平均气温为5.1,年极端最高气温31.4(2000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25.7(1991年12月28日),0的积温为2582.3,5的积温2403.8,10的积温为2479。干燥度

    9、为1.26,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193.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22.04千卡/cm2。年平均无霜期为124天,最长158天(1966年),最短89天(1975年),各月气温及降雨分配见表12。表12 1970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mm月 份123456年平均气 温-8.1-5.13.06.611.414.85.1降 水4.35.512.426.045.069.5502.1月 份789101112气 温16.916.311.65.7-0.8-6.2降 水121.5107.463.234.79.53.11.1.4 土地资源及土壤全县土地资源

    10、总面积147.75万亩。土地类型可划分为耕地、林地、荒草地及其它三类。目前全县共有耕地面积64.3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9.76万亩,川台地面积0.3万亩,塬地面积0.1万亩,坡地面积9.09万亩,已修三田45万亩,林地55.17万亩,其它地20.0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76亩,旱三田2.63亩,水浇地0.57亩,林地3.23亩。主要土壤为始成土(占土壤总面积的46.49)、黑垆土(占24.67)、黑麻土(占15.4)、新成土(占7.38)、棕壤土(占2.36)、灰褐土(占2.14)、黝土(占0.73)、山地草甸土(占0.67)、草甸土(占0.15)、沼泽土(占0.02)10个大类。1.2 社

    11、会经济状况1.2.1 人口据2006年底资料统计,全县辖13个乡(镇),131个行政村798个自然村,总人口18.61万人,农业人口17.1万人。回族1.76万人,占总人口的9.3%。人口居住密度196人/km2。1.2.2 农业生产全县耕地总面积64.3万亩。粮食生产以夏粮为主,约占作物面积的50%,主要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是胡麻、蔬菜,约占作物面积的10%,2006年种植业播种面积为6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0.19万亩,粮食产量为7200.23万公斤,人均有粮421.07公斤。全县农业总产值5.44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56万元,第二产业1.04万元,第三产业2.85万元

    12、,人均收入1916万元。全县畜牧业生产以家畜为主,2006年大家畜存栏数为5.2万头,饲草以紫花苜蓿为主,2006年种植面积为6.5万亩。1.2.3 交通某县境内有312国道、隆张、隆秦公路穿越境内,全长93km,通往邻县的公路有7条,全长131km,县乡公路及乡乡公路全部通车,交通较为方便。1.2.4 电力近年来,全县实施电力村村通工程,各乡(镇)村都有220伏及380伏电力供应,全县电网电力供应充足。1.3 生态环境某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型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生物群落也相应地表现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外貌特征。六盘山是黄土高原上为数不多的几片绿岛之一,受其影响,境内年均降水量较

    13、丰,尤其东部沿山一带降水量均在550mm以上,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系统结构较完善,功能良好。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人口的过度膨胀,在气候波动的自然背景下,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过多的干扰了生态系统,破坏了其稳定性和平衡,使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主要表现在:1)水土流失状况全县水土流失面积733.2km2,占总面积的74.4,土壤侵蚀模数在12008000吨/km2年之间。水土流失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叠加效应的反映,但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第一,某县除六盘山林区外,大部分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地面黄土深厚,山髙坡陡,沟壑纵横,具备发生水土

    14、流失的地形条件。第二,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全年61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此时农地正值耕翻,造成雨水冲刷强度增大,易发生水土流失。第三,由于属于内陆型干旱半干旱气候,降雨量少,土壤水、气、热和养分条件差,加之人为破坏,地面植被稀少,而且分布不均匀,森林结构简单,功能差,基本起不到应有的水土保持功能。第四,由于人口过度膨胀,全县人口大部分聚居在黄土丘陵区,平均人口密度近196人/km2,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人们为了生产和生存的需要,大肆开垦,加剧了水土流失。2) 森林和草原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丧失据历史记载,某县从秦汉以来,直至本世纪初,全境乔木、灌木和草场资源十分丰富,宋代史料中曾

    15、有“葫芦河上游为黑松林所广覆,好水川一带可藏匿数万兵马而毫无踪迹”的记述。由于气候的波动以及人类为了生存在向自然索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破坏了植被,导致森林和草原退化,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因食源不足,栖息环境恶化而减少甚至灭绝,造成食物链断链,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不畅,系统平衡被打破,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今天,只有六盘山保存有较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植被类型有七大类,包括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竹类灌丛、落叶阔叶灌丛、草原、荒漠草原和草甸,32个群系,89个群丛。现存高等植物788种,其中苔藓植物41种;蕨类植物18种;种子植物729种。分属113科382属,

    16、其中种子植物为86科,树木共27科55属109种。各类动物 207种,隶属24目60科,其中以鸟类居多,共158种。1.4 林业建设2006年全县实有造林面积20万亩,其中天然次生林3.5万亩,人工林16.5万亩(其中经济林1.51万亩),木材总蓄积量 36.35万立方米。次生林主要分布在六盘山的阴坡和半阴坡地带,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上。海拔26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和灌丛,海拔2400至2600米为山柳、棘皮栎、红桦等乔木林,2000米至2400米为森林分布中心,生长山杨、白桦、辽东栎、山柳、椴树等树种组成的混交林。海拔2000米以下为农林交错带。据调查,东部寒冷而湿润,分布耐寒喜凉树种,树

    17、木易成活,但生长缓慢。西部温暖而干旱,树木生长快,但由于土壤水分条件差,乔木林生理性蒸腾耗水量大,容易造成死亡而不易成林。人工林组成,杨树占人工林面积的88,山桃占4,山杏占4,柳树占2,榆树占1.6,刺槐占0.4。人工林特点是成林少,疏林多;乔木多,灌木少;造林树种单一,以杨树为主;“小老头树”面积大。1.5 水利水保工程长期以来,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水利水保工作方针和治水思路,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与保护并重,建水库、打塘坝、修梯田、打井窖,截至2006年底,全县已兴建小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17座,总库容5013.

    18、34万m3,总有效库容3370.56万m3。打机井9眼,土园井8600眼,水窖2476眼;修建扬水站9座;兴建人畜供水工程31处,泉水改造76处,人饮水窖2470眼,解决了农村7.368万人和2.78万头大家畜饮水困难。全县流域综合治理面积476.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5%,修建水保骨干坝和淤地坝165座,控制流域面积309.4km2,其中水保骨干工程31座,塘坝和淤地坝134座,总库容5960.79万m3,现状有效库容4893.75万m3。治理小流域22条,总面积480 km2,其中治理面积350km2,流域治理程度73%。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1.3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7.02万亩。1.

    19、6 水土资源评价1.6.1 水土资源及特征某县东部为唐家河、什字河、好水川河、渝河、甘渭河、庄浪河和水洛河的发源地,为水资源输出区,无过境水流,降水是唯一的水资源。由于地处内陆深处,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大,降水与需水不同步,造成季节性干旱严重。3、4月份降水量为38.4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7.6,而这个季节正是春耕和需水期。7、8、9三个月降水量为320.9mm,占全年降水量的61,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这个季节正值农地耕翻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根据某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全县年总水资源量为5.24亿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9840万m3。按七大河流分配,唐

    20、家河64万m3,什字河894万m3,好水河849万m3,渝河4812万m3,甘渭河1378万m3,庄浪河1263万m3,水洛河582万m3。据水文地质部门资料,某县地下水动储量为4230万m3,按七大水系分配,唐家河区17万m3,什字河区224万m3,好水河区318万m3,渝河区2112万m3,甘渭河区574万m3,庄浪河区646万m3,水洛河区340万m3,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主要用于某县人畜饮水及工业生产用水,水位埋深为20200m,地下水矿化度为13g/l,单井涌水量为8001200m3/日。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7.75万亩,其中耕地64.3万亩,包括水浇地9.76万亩,旱地54.5万亩

    21、,水浇地主要为水库灌溉,只有少量的井灌区,旱作农田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受雨水的制约大,作物单产不稳定。1.6.2 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根据全县2000年以来水资料统计,某县年均生产和生活耗水量1805万m3,其中地表水消耗 1573万m3,地下水消耗量为232万m3,而地表水中可供水量中,保证率为50%、75%、95%的水库可供水量分别为1867.88万m3、1747.69万m3、1432.12万m3。生态耗水量(包括陆面和水面蒸发量、植被蒸腾量、维持一定的地下水位的入渗量、保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的输沙水量等)约为3.96亿m3。1.6.3 水土资源评价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水分成了作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

    22、水分的短缺造成土壤的其他养分因子不能正常发挥,因此水分条件是评价土地资源的主要依据,实质上各种地形因子就是土壤水分、养分和其他土壤因子的综合反映。依据上述各综合条件,对山川土地作综合评价:1)川地、坝地和有灌溉条件的台地,由于地势平缓,水源能够保证,加之土壤养分、结构和理化性质良好,可重点作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用地。2)旱地缓坡地和水平梯田,由于地面平缓,保土、保水、保肥性好,属基本农田,进行集雨节灌改造后,主要用作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亦可用作牧业用地。3)旱坡地,土壤水肥条件好的,在规划实施前期,为保证口粮,可采取保水、保土耕作措施,部分用于粮食生产,主要为林、牧业用地。4)陡坡地,采取各种措施

    23、,如整地、封禁等,实施退耕还林(草),尤其沿六盘山一带,要坚决退耕,结合实行封育治理。1.6.4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水资源本着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平衡分配的原则,水资源利用一定要保证生态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发展生产用水。根据我国专家研究估算,生态用水至少应占水资源总量的50左右,我县水资源总量为4.948亿m3,可利用水量为1.4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8.3,每年生产和生活实际耗水量为1805万m3,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6,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18.3。在水资源有效利用方面,除了利用工程措施拦蓄可利用水资源外,还可以通过覆盖等措施来减少地面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土地资源

    24、 某县的总土地资源为147.75万亩,其中耕地64.3万亩,占总面积的43.5,林地55.17万亩,占37.3,牧地8.22万亩,占5.6,其它用地20.06万亩,占13.6。农耕地可保证粮食需求,同时通过基本农田改造,提高单产后,仍有退耕的空间。荒地面积偏大,可为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布局提供充足的空间。1.7 农业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7.1 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态环境恶劣由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用地比例失调,加之一些工业和乡镇企业的污染,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主要表现在: 第一,过度破坏地面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第二,土地重用轻养。贫困农民对土地投肥不足,投肥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秸

    25、杆被用作燃料,有机质还田少。条件好的地区近年来因大量投入化肥,有机肥投入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不但无机肥不能充分发挥肥效,还因淋失作用使大量的无机盐富集,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2)农村生活能源短缺目前农村的生活用能形势一是短缺,二是浪费。农民仍以秸秆燃烧为主,热效率只有12.8。由于缺柴,农民不得不砍伐林木,铲草刮地,搜集畜粪来补充,造成植被被毁,有机质还田少,农业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3)水资源利用率低多年来,我县水利建设以开发性水源工程建设为主,形成了“工程型”水利建设思维定式,而忽视了节水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个环节,全县除“十五”期间建设的小部分节水灌溉工程外,大

    26、部分灌溉工程都采取传统的灌溉方式,输水环节渗漏和蒸发损失严重,灌水方式粗放,灌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无法合理调配,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综合灌溉定额高达360m3/亩左右,水资源总有效利用系数不足50%,这使得本来紧缺的水资源现状日趋恶化,造成恶性循环。4)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标准低全县28座水库有4座始建于六十年代,22座建于七十年代,均属于年调节水库。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水库淤积严重,有效库容减少,致使蓄水量严重不足,全县7大灌区实灌面积均达不到设计规模。其中三里店灌区只能达到设计面积的50%,桃山灌区仅为40%左右。除直峡、红堡、范峡3座水库外,其余水库输水工程和泄洪工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水毁现象

    27、,严重威胁着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灌区配套设施严重老化,现有的引水渠道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工程不能正常运作。加之缺乏必要的控制工程和量水工程,一些支、农、斗渠甚至没有砌护,导致有水不能灌的局面出现。5) 仍有很大部分农村人口生活用水极度困难已建成的人畜饮水工程,对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稳定社会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县人畜饮水点多、面广、线长,投入相对不足,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村人口生活用水得不到有效解决,加之近几年的持续干旱,生态环境恶化,很多群众赖以生存的泉水、土圆井干涸,加剧了群众饮水困难的程度。1.7.2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必要性第一,是实现我县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

    28、调发展的需要。经济欠发达,资源匮乏,人口过度膨胀对环境的压力,是我县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限制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顽症。在这种基础上,对农田水利和农业生态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第二,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加强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治理、注重节约、加强保护、优化配置,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对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制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是落实“发展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水利的需要。水利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29、重要因素。而建设现代化水利并最终实现水利现代化,将从最高层面上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夯实基础,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深入贯彻党的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做好新时期的水利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加强各项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标准,坚持质量,扩大和增加水利科技含量,建立一套人水和谐、旱洪无虞、配置优化、供水安全、山清水秀、管理高效、运行可靠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是当前水利建设最紧迫的任务。2) 可行性第一,在客观上可行。某县水土资源相比较原州区、西吉和海原等县区的要充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较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空间也非常大。同时,某县在劳力、物力和技术方面有

    30、很大的优势,可以保证各项规划措施的顺利实施。第二,主观上可行。常年来,由于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而群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建设水利的劲头十足。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可保证各项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县委、政府有带领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发展我县经济的信心和决心。2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1 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十一五规划”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大局,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保障农民和农村供水安全,提

    31、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2.2 规划原则(1)坚持水利建设格局和发展方向要符合“十一五规划”精神和国家的水利建设方针的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党的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水利部总结经验,适时地调整了水利建设思路。具体到我县而言,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为重点,统筹解决水资源问题。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保护,坚决避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又要考虑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某县是山区县,68.4的土地是山地,水资源有限,同时又是经济相对落后县,因而山川统筹,分类指导,量水、量财、量力而行是十分必要的。(3)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的


    注意事项

    本文(某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