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章矿产资源资产评估.docx

    • 资源ID:10707445       资源大小:368.31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矿产资源资产评估.docx

    1、第一章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第一篇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第1章 矿产资源评估基本概念第2章 矿业权及其价值构成第3章 矿业权评估第4章 较低勘查程度矿业权评估方法第5章 较高勘查程度及生产阶段矿业权评估方法第6章 我国矿业权及其评估管理第7章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案例第一章矿产资源评估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念与基本特征第二节 矿产资源可利用程度的表征指标第三节 矿床开发技术因素第四节 矿产资源评估基本概念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念与基本特征掌握:矿产资源定义与分类 矿产资源基本特征 固体矿床工业性质一、矿产资源定义与分类(一)定义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

    2、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区分以下概念:矿物:是天然的无机物,有一定化学成分。矿石、矿体与矿床:凡是地壳中的矿物集合体,在当前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称为矿石。矿石的聚集体叫矿体,而矿床是矿体的总称。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称为围岩。(二)分类按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成分及其用途,矿产资源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和能源三大类。1、金属矿产资源:根据工业用途及金属元素的性质,可以分为: 黑色金属ferrous ore (或称铁合金金属)矿产,如铁、锰、铬、钛、钒等; 有色金属矿产Non-ferrous ore ,如铜、铅、锌、锡、汞、镍、钴、钨、钼等; 轻金属

    3、矿产light metallic ore ,如铝、镁等; 贵金属矿产precious metallic ore ,如金、银、铂族金属等; 放射性金属矿产radioactive ore ,如铀、钍等; 稀有sparse ore及分散元素矿产,如钽、铌、锂、锆、铯、铷、锶等。2、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指的是除金属矿石、矿物燃料以外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种类的岩石、矿物或矿物集合体。 非金属矿床种类繁多,如磷矿床、盐类矿床、石棉矿床、石墨矿床、金刚石矿床和宝玉石矿床等等,并且分布广泛。 非金属矿石的利用方式与金属矿石不同在工业上,只有少数非金属矿石是用来提取和使用某些非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的,如硫、

    4、磷、钾、硼等等,这些矿石的工业价值主要取决于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矿石的加工性质。 而大多数非金属矿石则是直接利用其中的有用矿物、矿物集合体或岩石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技术特性。举例来说,金刚石大多利用它的硬度和光泽;云母是利用其绝缘性和透明度,它可作为电子工业的重要原料等等。 3、能源类矿产资源 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泥炭和油页岩等由地球历史上的有机物堆积转化而成的“化石燃料”。二、矿产资源基本特征1、有效性2、有限性、非再生性3、时空分布不均匀性4、投资高风险性5、矿产资源开发的破坏性6、资源储量的动态性7、多组分共生性8、质量差异性三、固体矿床工业性质(一)物化、力学性质矿石和围岩的物

    5、理力学性质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大的有:硬度hardness, 坚固性strength,稳定性stability,结块性adhesion氧化性oxidizing, 自燃性 flame, 碎胀性swell, 含水性water content1、硬度hardness :矿岩的坚硬程度,也就是抵抗工具侵入的能力。是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硬度越大,凿岩越困难。2、坚固性strength: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能力,这的外力是指机械破碎、爆破等等合力作用下的一种合成力。坚固性大小一般用矿岩坚固系数(f)表示,该系数指矿岩极限抗压强度、凿岩速度、炸药消耗量等指标的平均值。求平均值难度较大,

    6、一般用下式简化求取: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 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级法就是根据坚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如: 极坚固岩石 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 坚硬岩石 f=8 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 中等坚固岩石 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 不坚固岩石 f=0.83 (如黄土)3、稳固性stability:稳固性即岩石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的长短。矿床一般按稳固程度分为:极不稳固的:不允许有任何暴露面积。 不稳固的:允许较小的不支护暴露面积,一般在50以内。 中等稳固的:允许不支

    7、护暴露面积,50200 。 稳固的:不支护暴露面积,200800 。 极稳固的:不支护暴露面积在800 以上。4、结块性adhesion:高硫矿石、粘土类矿石崩落后,在遇水和受压并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重新粘结在一起,这一性质称为结块性。5、氧化性oxidizing:硫化矿石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转变为氧化矿石的性质,称为氧化性6、自燃性flame:煤、硫化矿石等在适当的环境中,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而产生热,当产生的热量大于向周围的介质散发的热量时,该物质的温度自行升高。升高的温度反过来又加快了氧化的速度,如此循环,当物质的温度达到其燃点后,就引起自燃。7、含水性water conten

    8、:矿岩吸收和保持水分的性能称为含水性。8、碎胀swell:岩石破碎后,碎块之间的大量孔隙使其体积增大的现象,称为碎胀性。 破碎后体积与原矿岩体积之比,称为碎胀系数(二)埋藏要素矿床埋藏要素是指矿床在地壳中的走向长度、埋藏深度、延伸深度、形状、倾角、厚度等几何因素。1、埋藏深度和延伸深度 矿体的埋藏深度是从地表至矿体上部边界的垂直距离,延伸深度是指矿体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2、矿体形状由于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不同,矿体形状千差万别,主要有层状、脉状、块状、网状、巢状等。层状矿床特点:这类型矿床多为沉积岩或变质岩矿床,其特点是规模较大,赋存要素和有用矿物成分组成稳定,品位比较均匀。多见于黑色金属

    9、矿床。脉状矿床特点:此类矿床主要是由于热液和汽化作用,将矿物充填于地壳的裂隙中生成的矿床。其特点是矿脉与围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有色、稀有金属及贵金属矿床多属于此类。块状矿床特点:矿体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块状产出,矿体与围岩的界限不明显。铜、铅、锌等有色金属(non-ferrous)矿床多属此类。3、矿体倾角(1)水平和微倾斜矿床,倾角小于5 (2)缓倾斜矿床,倾角为5-30。 (3)倾斜矿床,倾角为30-55。 (4)急倾斜矿床,倾角大于55。 4、矿体厚度矿体的厚度是指矿体上盘与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矿体上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垂直厚度或真厚度

    10、 (如图)。 矿体上下盘之间的水平距离叫水平厚度(如图)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A = B sin a 式中:A矿体的垂直厚度,m; B矿体的水平厚度,m; a 矿体的倾角,度。根据矿体厚度,可将矿体分为:极薄矿体:厚度小于0.8m; 薄矿体:矿体厚度为0.82m; 中厚矿体:矿体厚度在25m; 厚矿体:矿体厚度520m; 极厚矿体:厚度大于20m。第二节 矿产资源可利用程度的表征指标掌握:勘查程度资源/储量资源品质一、勘查程度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1、预查: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 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

    11、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2、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 ( 层 )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3、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

    12、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4、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 ( 层 )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半工业试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二、资源/储量(一)中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1、分类依据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类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和探明的四种。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

    13、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最低。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 ( 矿点 )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 ( 点 )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 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

    14、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2)根据可行性评价分类 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 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的。 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这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与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

    15、据估算的成本。 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 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确度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得的储量数及选冶性能试验结果。 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3)根据经济意义分类 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界经济的、次边界经济的、内蕴经济的几类。 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

    16、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 ( 或 ) 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研究或

    17、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2、分类及编码 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 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储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三维形式(图1)和矩阵形式(表1)表示 。表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 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 第2位数表示可行

    18、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3.相关概念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 储量

    19、: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16种类型(见表1)。储量:有3种类型。 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

    20、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

    21、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基础储量:有6种类型。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可采储量(11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

    22、同预可采储量(12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预可采储量(122)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 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当技术、经济等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 这部分基础储量可

    23、以是覆盖全勘探区的,也可以是勘探区中的一部分,在可采储量周围或在其间分布。计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是指在达到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连续性,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其分布特征同2M11,计算的基础储量的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是指在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

    24、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其分布特征类似于2M11,计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资源量:有7种类型。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己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

    25、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

    26、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的,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预测的资源量(334)?: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类比而估计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二)

    27、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1、基本术语(1 ) 石油: 自然界中存在于地下的以气态、液态、固态烃类化合物为主, 并含有少量杂质的复杂混合物。在工业界日常应用中, 往往与原油一词混用, 只指液态油矿物。(2 ) 原油: 它是石油的基本类型。存在于地下储集层内, 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此外, 在国际原油销售市场中还应用“ 轻质” 和“ 重质” 原油这些术语。以4温度下的水的密度为基准, 原油可以进一步分类: 密度大于1t/ m3 为超重原油; 密度10.92t/ m3 为重质原油; 密度0.870.92t/ m3 为中质原油; 密度小于0.87t/ m3 为轻质原油。(3 ) 天然气: 地层中存

    28、在的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 以及各种元素的天然混合物。这种天然混合物在地层条件下呈气态, 或者溶解于油中, 或者溶解于水中, 但在标准条件下只呈气相。(4 ) 天然气液: 气体处理工厂从天然气中回收的天然气液。在某些情况下直接从分离器内产出。包括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天然汽油和凝析油。(5) 储量: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工作的最终成果。按照勘探程序和勘探程度, 根据地质参数所计算的各种等级的油气储量。(6) 地质储量: 在地层条件下, 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总量。 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经济储量和非经济储量。经济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 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

    29、质储量。非经济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 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当石油和天然气销售价格上升或工艺技术改进降低了开采成本后, 某些非经济储量可以转变为经济储量。(7) 可采储量: 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 能从储油层中、气藏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量、天然气量。 (8)剩余可采储量:指油田、气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计采出量之差。(9)远景资源量:指依据一定的地质资料对尚未发现资源的估算值。(10)总资源量:指地质储量和远景资源量的总和。2、油气储量分类 油( 气) 田从发现起, 大体经历预探、评价钻探和开发三个阶段。根据勘探、开发各个阶段对油( 气) 藏的认识程度, 可将油

    30、( 气) 藏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和远景资源量四级。(1)探明储量 探明储量是在油( 气) 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 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 气) 田开发分析的依据。探明储量按勘探开发程度和油藏复杂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1) 已开发探明储量(简称类) 已开发探明储量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 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 已完成开发井钻井和开发设施建设, 并已投入开采的储量。新油( 气) 田在开发井网钻完后, 即应计算已开发探明储量, 并在开发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核。当提高采

    31、收率的设施已建成后, 应计算所增加的可采储量。 2) 未开发探明储量(简称类) 未开发探明储量指已完成评价钻探, 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后所计算的储量。它是编制开发方案和进行开发建设投资决策的依据, 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正负20%。 3) 基本探明储量(简称类) 含油气层系的复杂断块油( 气) 田、复杂岩性油( 气) 田和复杂裂缝性油(气) 田,在完成地震详查或三维地震并钻了评价井后, 在储量参数基本取全、含油( 气) 面积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所计算的储量为基本探明储量。基本探明储量的相对误差应小于正负30%。(2)控制储量 控制储量是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 在评价钻探阶段的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该级储量通过地震详查和综合勘探新技术查明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矿产资源资产评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