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光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 资源ID:10706864       资源大小:33.8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光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1、电光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 光学工程英文名称 OPTICS ENGINEERING专业代码: 0803一、学科简介 光学工程学科主要研究利用从软X射线到亚毫米波段之间特别是紫外至红外具有光学共性的电磁波段,以成像或非成像方式,实现辐射信息探测、传输、处理与显示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装置。主要研究光电成像理论与技术,光学测试理论、光电一体化理论与技术,激光对靶材与对生物组织作用的物理机理和激光对抗技术,激光应用与光电测试,光电信息与混合图像识别处理以及光纤技术与应用。就其实质而言,本学科属信息科学范畴,它是现代光学与电子学综合交叉形成的新兴前沿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

    2、科为国家一级学科,98年、9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1、光电信息探测与图像处理;2、光学测试与光电智能仪器;3、激光物理与应用技术;4、信息光学理论与技术;5、光电子物理与器件;6、红外物理与红外工程;7、生物医学光子学;8、光通信与光纤应用技术二、培养目标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

    3、开发及管理工作。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以四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6。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理工科总学分41学分,其它学科总学分43,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四、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1、2、3、4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2考试必修学科基础课070111B24小波分析31或2考试070111B31随机数学31或2考试070111B33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31或2考试070111B27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21或2考试考试考试选修课外国

    4、语(英、德、日、俄)2必选任选学科专题研究现代光电信息技术进展21或2考核限选4学分现代光学测试新进展2考核激光物理进展2考核信息光学理论与技术进展2考核光电子信息物理与技术进展2考核生物光子学进展2考核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考查必修注:1、学科补选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直接攻博生), 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补选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 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 表二、直接攻博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1、2、3、4)考核

    5、方式备注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考试必修010115A05自然辨证法1010115A0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2考试外 国 语硕博基础外语(英、德、日、俄)4考试必修一门学科基础课070111B24小波分析3考试17学分070111B31随机数学3考试070111B33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3考试070111B15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2考试070111B03现代分析基础2考试考试080304B01光学原理32考试080304B02成像系统分析导论33考试080304B04近代光学测试技术32考试080311B02激光技术31考试080304B06量子光学导论3

    6、1考试选修课选修课硕博选修外语(英、德、日、俄)24学分080304C01纤维光学与光纤应用技术32考试080304C04红外成像阵列与系统33考试080304C05光学辐射探测学31考试080304C06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技术34考试080304C07光学遥感技术21考试080304C08数字视频处理22考试080311C02非线性光学23考试080904C06物理电子发射理论44考试080904C16图像电子学31考试080304C09成像原理32考试080304C10成像系统噪声理论33考试限选课学科专题研究现代光电信息技术进展21或2考核限选4学分现代光学测试新进展21或2考核激光物理

    7、进展21或2考核信息光学理论与技术进展21或2考核光电子信息物理与技术进展21或2考核生物光子学进展21或2考核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考查必修注:1、直接攻博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3学分;2、直接攻博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五、资格考试 在课程学习结束、课题开始前进行中期考核,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平时表现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包括综合知识和若干门核心课程考试。考试可以为笔试或者口试

    8、、笔试相结合。学科成立博士生考试资格委员会,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5名专家组成。学生写出总结,导师写出评语,委员会给出考试成绩。六、开题报告在完成了课程学习计划以后,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结合具体科研项目,确定研究课题,收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重点阅读其中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著作和论文50100篇,写出5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开题报告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的进行,并由以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

    9、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七、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结合科学研究课题进行,必须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学位论文必须阐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学位论文主要工作、创新点和主要成果。语句通顺、结构严谨、论点鲜明正确。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包括已录用)与学位论文有关论文若干篇(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补充规定)。博士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名称 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英文名称 PHYSICS ELECTRONICS/ Microelectronics And Solid State Electronics

    10、专业代码: 080901/080903一、学科简介物理电子学是电子学、近代物理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超导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本学科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和优势。物理电子学的一级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为二级学科博士点。主要研究粒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物理等物理前沿对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产生的影响,及由此而形成新的电子学的新领域和新的生长点。物理电子学同时也针对现代大型科学实验和新兴物理学科发展中提出的极端条件下,处理小时间尺度信号技术和有关信号采集和信息处理的基础课题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

    11、先导和基础。本学科主要研究半导体与传感器集成工艺与设计,半导体与固体器件理论与数值计算,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路组件与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芯片化技术,光电混合集成固体电路等。它涉及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理论,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与控制,并且和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进入了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标志的发展阶段;21世纪,微电子与固体电子系统集成技术、微结构技术将成为本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研究方向:物理电子信息探测与处理、物理电

    12、子器件与系统、传感器与信号处理、介质光波导与信息传输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薄膜电子材料制备与测试分析。二、培养目标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及独立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实行以四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6。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学制一般为5-6年,优秀者可提前毕业;理工科总学分41学分,其它学科总学分43,博士生最长学

    13、习年限不超过8年。四、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1、2、3、4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2考试必修学科基础课070111B24小波分析31或2考试070111B31随机数学31或2考试070111B33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31或2考试070111B27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21或2考试考试考试选修课外国语(英、德、日、俄)2必选任选学科专题研究物理电子信息探测与处理进展21或2考核限选4学分物理电子器件与系统进展2考核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进展2考核介质光波导与信息传输技术进展2考核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进展

    14、2考核薄膜电子材料制备与测试分析进展2考核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考查必修注:1、学科补选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直接攻博生), 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补选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 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 表二、直接攻博生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1、2、3、4)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1、2考试必修010115A05自然辨证法11、2010115A0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

    15、2考试外 国 语硕博基础外语(英、德、日、俄)4考试必修一门学科基础课070111B24小波分析31或217学分070111B31随机数学31或2070111B33数学规划理论与方法31或2070111B15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21或2070101B21有限元方法理论及其应用22080904C06物理电子发射理论44080904C15半导体器件物理与数值分析33080904C17固体光学31080904C18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析与计算机设计41选修课选修课硕博选修外语(英、德、日、俄)24学分080904C16图像电子学31080904C03厚膜集成电路设计及工艺32080904C04CMOS集

    16、成电路与系统33080904C08固体电子学31080304C04红外成像阵列与系统33080904B02薄膜电子技术34080904C01半导体光电子技术33限选课学科专题研究物理电子信息探测与处理进展2考核限选4学分物理电子器件与系统进展2考核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进展2考核介质光波导与信息传输技术进展2考核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进展2考核薄膜电子材料制备与测试分析进展2考核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考查必修注:1、直接攻博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3学分; 2、直接攻

    17、博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 五、资格考试 在课程学习结束、课题开始前进行中期考核,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平时表现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包括综合知识和若干门核心课程考试。考试可以为笔试或者口试、笔试相结合。学科成立博士生考试资格委员会,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5名专家组成。学生写出总结,导师写出评语,委员会给出考试成绩。六、开题报告在完成了课程学习计划以后,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结合具体科研项目,确定研究课题,收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重点阅读其中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著作和论文50100篇,写出5000字

    18、左右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开题报告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的进行,并由以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七、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结合科学研究课题进行,必须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学位论文必须阐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学位论文主要工作、创新点和主要成果。语句通顺、结构严谨、论点鲜明正确。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包括已录用)与学

    19、位论文有关论文若干篇(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补充规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Microwave Theory/Circuits and Systems(专业代码:080902/4)一、学科介绍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在1980年被首批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获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所在一级学科获博士点授权,2007年“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国防科技工

    20、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大部分教师曾在国外高校进修或获得博士学位,师资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学科科研团队实力雄厚,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本学科有多项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支撑,每年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大量的学术论文,享有一定的国际声誉,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能力,曾获得多项省部级与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同时,本学科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方向始终与学科前沿同步。主要研究方向为: 电磁理论与计算方法,射频集成电路与天线,智能天线与射频信息处理,电磁兼容,射频/微波毫米波系统(通信/雷达

    21、),光电集成电路,通讯网络VLSI,纳米电子技术,太赫兹理论与技术。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宽厚的电磁理论与射频技术基础,扎实的射频电路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知识,具备从事移动通信的射频设计,各种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雷达等电子系统高频前端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熟练英语的读说写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要求毕业生在军民用雷达,通信及射频识别(RFID)等领域能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技管理工作。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中央部委及下属的大型研究院所,IT行业内的大型公司,及海内外高等院校等。就业现状和前景良好,目前就业率达100%.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博士生学制一般为4年;总学分要求

    22、不低于16学分。硕博连读生和直接攻博生学制一般为56年;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41学分,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8年。四、课程设置表一、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1,2,3,4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2考试必修学科基础课070111A24小波分析31考试选择学分6070111A25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及应用22考试070111A20矩阵分析与计算31考试070111B08高等数值分析32考试选修课050214C12-15外国语(英、德、日、俄)21限选课研讨班21,2限选学科专题研究电磁理论进展A 080904C

    23、5723,4限选电磁理论进展B 080904C58现代微波毫米波技术A 080904C59现代微波毫米波技术B080904C60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8次学术会议考查必修注:1、学科补选课: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非硕博连读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选择23门本学科硕士生的核心课程作为补选课,并列入培养计划,计成绩,不计学分; 2、博士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表二、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建议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政治理论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1、2考试必

    24、修010115A05自然辨证法11、2010115A06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1、2考试外国 语050214B11-14硕博连读基础外语(英、德、日、俄)41,2考试必修一门学科基础课070111A03现代分析基础21考试选择学分12070111A24小波分析33考试070111B03现代分析基础2考试070111A20矩阵分析与计算34考试070111B08高等数值分析34考试专业基础课080904B06高等电磁场理论31考试选36学分080904B07计算电磁学32考试080904B12现代电路导论33考试080904B08射频电路理论与技术31考试080904B07天线理论与技术32考试

    25、选修课专业选修课050214C16-19硕博连读选修外语(英德日俄)23、4考试080904C08EDA技术与应用33考试080904C09射频与微波电子学32考试080904C18电网络理论23考试080904C10现代无线系统导论33考试080904C11微波/毫米波工程中的优化设计23考试080904C12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智能天线31考试080904C13微波与天线测量32考试080904C26电磁兼容与电子对抗33考试080904C28超宽带无线电技术23考试限选课学科专题研究课程电磁理论进展A080904C572限选4学分电磁理论进展B080904C58现代微波毫米波技术A0809

    26、04C59现代微波毫米波技术B080904C60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考查必修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18次学术会议考查必修社会实践1注:1、硕博连读生课程应硕博贯通设置,理工科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其它门类要求完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43学分,其中必须课程至少28学分; 2、硕博连读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需要选学其它课程。五、资格考试 为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完善质量控制机制,增强和提高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对硕博连读生实行转入博士资格考试制度,以期全面考核素质和能力,实现优胜劣汰。考核内容包括从事本学科研究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


    注意事项

    本文(电光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