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docx

    • 资源ID:10706466       资源大小:496.65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docx

    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专题九 资源 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开发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角度1资源的综合开发1(2017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如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2)分析20世纪9

    2、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解析:(1)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影响工业的具体区位条件,可从原料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二是工业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如工业可以促进就业、带来经济效益等。(2)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材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3)结合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

    3、运输特点,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本问为措施类设问,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措施。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

    4、题。(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角度2资源跨区域调配(高考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23题。2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 BC D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

    5、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解析:第2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说法正确;根据图中的地势特征,黄河以北段才可以自流引水,说法错误,排除B、C;京杭大运河丙段作为南水北调通道,调水会抬高其水位,改善航运条件,说法正确,故选D。第3题,南水北调作为国家级战略性大工程,其调水水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水使得长江下游入海水量减少,江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不可能促使泥沙向海洋输送;长江口入海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海水倒灌的可能性升高;潮汐规律主要与天体间的引力有关,与调水无关。

    6、故选A。答案:2.D3.A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问题的分析思路(1)一般的分析思路(2)具体的分析内容评价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特点、交通、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其区域开发的条件,注意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如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但水源不足。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如英国中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有过衰落的经历,原因大体相同,即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品成本上升、市场需求量下降或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环

    7、境污染严重,加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二是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2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1)调配原因:主要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

    8、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资源调配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促进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资源的开发和工程的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017威海模拟)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关于甲图中引

    9、水工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2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碛的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C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3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A农业景观 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 D径流量季节变化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引水工程为“引汉济渭”,为南水北调,中间穿越秦岭,秦岭以南需要逐级抽水,以北可自流入渭河。调水工程不能带动调出区产业的集聚。由于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人口容量可能增加。第2题,从图中海拔可知,古渡口位于碛的上游,位于干支流交汇处,碛使河道变窄,排水

    10、不畅,会使古渡水位抬高,水流变慢,故选D。第3题,调出区为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水田为主,为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汛期较长,径流季节变化大;调入区为渭河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以旱地为主,是断层陷落,泥沙堆积而成,汛期较短,径流季节变化大,故选D。答案:1.D2.D3.D(2017池州质检)甘肃省酒泉市的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因风能丰富被称为“世界风库”。近几年,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打造“风电三峡”工程阶段。据此完成45题。4甘肃酒泉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该地区()深居内陆,温差大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狭管效应,风力加大多草原,缺乏风力屏障A

    11、 BC D5甘肃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有利于()A解决甘肃能源缺乏状况B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C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D发挥甘肃劳动力丰富优势解析:第4题,甘肃酒泉的瓜州深居内陆,温差大,风力较大,正确;靠近冬季风源地,错误;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正确;多戈壁,植被稀少,错误。第5题,甘肃当地经济落后,对能源需求量较小,因此不存在能源缺乏问题;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因此利用风能发电可提高风能利用率;甘肃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少,因此对增加就业机会影响不大。答案:4.D5.B(2017广州测试)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如图所示),该

    12、市从事回收经营的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据此完成68题。6界首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兴起,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便利 B土地成本低C政策扶持 D接近消费市场7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尼龙绳、尼龙网、塑料彩条布的企业,其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原料 B交通C环境 D劳动力8界首被列入我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最主要的原因

    13、是()A矿藏丰富 B资源循环C绿色生产 D科技先进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该园区依托再生资源优势,培育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说明政策扶持是该地再生资源生产基地兴起的主要优势条件,故C项正确。交通便利、土地成本低均有利于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建设,但不是其兴起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故A项、B项错误;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较远,故D项错误。第7题,由题干可知,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生产尼龙绳、尼龙网、塑料彩条布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原料均来自于回收再生的塑料资源,而界首再生塑料年回收量

    14、约占全国的10%,可推断出原料是吸引此类企业在此集聚的最主要因素,故A项正确。交通便利有利于企业集聚,但对生产尼龙绳、尼龙网和塑料彩条布的企业集聚起不到关键作用,故B项错误;环境因素一般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对生产尼龙绳、尼龙网和塑料彩条布的企业影响较弱,故C项错误;生产尼龙绳、尼龙网和塑料彩条布的企业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故D项错误。第8题,“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注重对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故B项正确。“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的“矿产”并不是指煤、铁等矿产资源,故A项错误;绿色生产主要指减少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侧重的是减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故C项错误;该市工业园区中的

    15、企业并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科学技术要求并不高,故D项错误。答案:6.C7.A8.B(2017北京西城区模拟)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据此回答910题。9“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纬度高,全年气温低有高大山脉分布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A BC D10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B水源地海拔将随全球变暖降低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

    16、化形成解析:第9题,“世界黄金水源带”位于中纬度地区,并非全年气温低,错;有高大山脉分布,对;内陆地区降水稀少,错;内陆地区森林覆盖率不高,错;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下渗,形成矿泉水,对。第10题,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是高山冰雪融水下渗,经过滤和矿化而形成。答案:9.C10.D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角度1土地荒漠化1(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

    17、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2)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

    18、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4)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

    19、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角度2生物多样性2(2016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析:(1)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可通过图示

    20、信息获得,从栖息地的面积、连续性、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描述,注意要分别描述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2)材料说明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方式,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采伐作业,造成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缩小,碎片化严重。(3)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可知,人类在开发和建设时,应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同时加强对植被的保护等。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

    21、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如果材料中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

    22、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2)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区域特征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荒漠化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水土流失山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原耕作区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3)根据统计图表判断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

    23、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2生态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原因(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分别是()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2有关图中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年降水

    24、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位置可知,图中分别是荒漠化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河源区、云贵高原石质荒漠化区、森林地带,故A正确。第2题,图中功能区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地表侵蚀与冻雨无关。答案:1.A2.D(2017宁德质检)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东滩分布。读图完成35题。3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泥沙淤积 B形成沿海草滩C增加植株密度 D保护海岸滩地4崇明东滩利于互

    25、花米草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滩涂面积大 B水质条件好C土质肥沃 D开发历史久5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强势植被,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大型船只航行受阻 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C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具有促进造陆的功能,可以保护海岸滩地。第4题,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土壤肥沃,水盐条件适宜,使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强势植被。第5题,互花米草成为东滩强势植被后,导致东滩植被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3.D4.C5.C(2017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土壤有机碳(SOC)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最具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和植

    26、被覆盖率呈正相关。下图为赣南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6据图判断,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灌草地B在林草地,红砂岩花岗岩第四纪红土C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D在不同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红砂岩7在红砂岩广布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最宜选择种植()A林草 B灌草丛C乔木林 D牧草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 g/kg左右,而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8 g/kg左右,故A项错误;在林草地中

    27、,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故B项错误;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林草地含量最高,林下裸地含量最低,故C项正确;只有在林草地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于红砂岩土壤有机碳含量。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在红砂岩广布地区,在灌草地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说明其保持水土能力最强,故B项正确。答案:6.C7.B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000 m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喀什地区莎车县某地在不同风速下空气中某一粒径的沙子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89题。8读图可知()A同一高度含沙量

    28、与风速成正比B同一风速下,含沙量与高度呈负相关C任一高度含沙量与风速都有关D颗粒越大风力的搬运能力越强9为减少空气中的沙尘,莎车县应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A人工降水B种植高大乔木C沙源地地面全部覆盖地膜D恢复草地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高度在三线相交处以下,风速越小,含沙量越大,高度在三线相交处以上,风速越大,含沙量越大;同一风速下,含沙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图中三线相交处所在高度含沙量与风速无关;图中反映的是在不同风速下某一粒径的沙子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故不能得出颗粒大小与风力搬运能力的关系。第9题,人工降水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沙尘,但人工降水要具备一定的自然条件,且不经济;沙源地面积广阔,不

    29、可能实现全部地膜覆盖;读图可知,不同风速下沙尘含量都随高度增加而减少,所以恢复草地是最合理的措施;高大的乔木上部枝叶茂盛,但其对低处的沙尘阻挡作用弱。答案:8.B9.D热点交汇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角度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016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分析

    30、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1)需要注意题目实际上是问了两个问题:内格罗河为什么富含腐殖质,内格罗河为什么含沙量少。分析腐殖质含量大的原因要从腐殖质的形成条件(生物资源丰富且气候条件便于腐殖质的形成)入手。分析含沙量少的原因则要从河流流速、沼泽分布等角度入手。(2)本问实质上是考查交通建设条件的评价,可以从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交通需求,主要考虑经济活动规模和是否具有可替代性交通)和可行性(建造难度和环保因素)方面分析。(3)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再说明理由。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