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最新.docx

    • 资源ID:10684692       资源大小:64.04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最新.docx

    1、智能小区系统集成最新鲁能智能小区系统集成设计方案目 录前言第1章 鲁能智能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概述 第一部分 信息网络子系统 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第4章 有线电视系统第5章 电话户线系统第二部分 安全防范子系统第6章 闭路电视监控及周界红外报警系统第7章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第8章 电子巡更系统第9章 家庭安防系统第10章 门禁系统第三部分 物业管理子系统第11章 三表抄送计量系统第12章 背景音乐系统第13章 停车场系统第14章 LED电子公告系统第15章 BAS楼宇自控系统第16章 一卡通系统第一部分 前言第1章 鲁能智能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概述1. 1设计思想 根据鲁能智

    2、能小区方面的要求和建设目标,通过智能化设计,将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监控技术和IC卡等技术,应用到鲁能智能小区的住宅和环境,将大大提高建筑的科技含量,创造新的买点,塑造更优美、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系统集成,达到小区智能化的功能,本着经济适用,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升级需要。保护投资利益,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 实用性 在有限的投资规模下,有效地引入高新技术。体现以人为核心,先进可靠的技术为根本的设计思想。本方案利用智能化小区集成思想和可靠的产品,紧密围绕开发商的建设目标实施设计和应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需求,兼顾智能化系统与小区整体环境的融合,达到为小区住户

    3、营造舒适优美、轻松和谐的居住环境。2、 先进性 本方案设计大部分选用先进的、进口或国产的行业中主流产品,满足小区报警、远传、监控、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等功能,完善各种配套设施满足节能和管理的要求,实现小区物业管理的科学化。3、 安全性 本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为智能化系统本身的安全、小区的周边安全、公建设施的安全、家庭居住安全及业主人身安全等提供有效的保障。采用有效的系统安全措施,选用可靠的安防产品,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的生活空间。4、 可靠性 本方案设计选用成熟的技术和配套的设备,每种产品都保证有完整的检验证明和应用案例,并配有商家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以确保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5、 经济性 本方案

    4、设计的基点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司的投资利益,智能化系统的投入对促销和提高住宅的买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引入,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故障,保证设备的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通过科学化的管理,节省物业人员的开支,最大限度的降低物业运营成本。6、 扩充性 本方案设计中各子系统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充分考虑设备的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子系统提供一定的标准接口,保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二次开发的基础。1. 2设计依据1、 来自我公司内部方面的设计要求。2、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规范工程建设大纲3、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规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4、 全国住

    5、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1. 3系统概述 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现代4C(即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家居 先进型。 为保证智能化小区达到所确定的智能化等级要求,应选择确定小区的智能化结构。小区智能化结构应在满足智能化等级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业主的投资规模,遵循科技先导、适度超前、易于改造的原则,构架智能化小区的蓝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优化的智能化结构和保证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及测算通过科学的

    6、管理和信息服务为园区物业带来的永久增值。 鲁能智能小区智能系统的功能结构分为三大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物业管理子系统。1. 4系统功能概述 鲁能智能小区智能化系统主要是由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组成。各系统通过物理介质将广域接入子网、物业管理子网、用户子网三个子系统有机地联接为一个高速信息交互的整体,从而体现鲁能智能小区住宅小区智能化管理水平和人居环境特点。1.4.1信息网络系统简介 鲁能智能小区的信息网络系统是以小区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由小区局域网、广域网、电话网和有线卫星电视网构成。 小区局域网采用1000M光纤主干,10M共享到住户桌面,住户通过局域网共

    7、享小区的信息资源和Internet资源,Internet的接入合作由ISP提供。1.4.2安全防范系统简介 鲁能智能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由周界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可视对讲、家庭安防、门禁等系统组成。1.4.3物业管理系统 鲁能智能小区的物业及设备管理系统由小区三表(水、电、气)远程自动计量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停车场系统、电子公告、楼宇自控系统、小区一卡通系统等系统组成。第二部分 信息网络系统第2章 综合布线2.1概述2.2 设计依据1) ISO/IEC IS 11801 国际标准化组织布线标准2)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3) G

    8、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4) 商业大楼通讯通路与空间标准ANSI/ TIA/EIA569(CSAT530) 5) 商业大楼通讯布线接地与保护该按需求ANSI/TIA/EIA607。6) 商业大楼通讯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A(CSA T52995)7) 家居布线标准 ANSI/TIAEIA570A8) 商业大楼通讯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ANSITIAEIA-606(CSAT528)9) 非屏蔽双绞线端到端系统性能测试 ANSVTIVEIA TSB6710) 传输延迟和延迟差规范ANSI/TIA/EIA-568-A111) 城市住宅和办公楼电话通信

    9、设施设计标准入12) 四川省城市住宅和办公楼电话通信工程施工及验收收技术 规范13) 成都市电信户线工程相关标准和文件:14) 深圳设计局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公司提出的要求2.3设计目标 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先进的、实用的、可靠的、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它应达到如下目标:a.先进性 用户对该布线系统不做任何更改,只需引入新网络的设备,便可用该布线系统支持更先进的应用,如1000Mbps千兆以太网、2.4Gbps ATM异步传输模式等。b.实用性 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够适应现在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及视频信号的传输。c.灵活性 布线系统应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需

    10、要,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等。 该布线系统应能只通过跳线,而无需对线路、插座做任何改动,便可在任何一间办公室为用户提供Unix终端、局域网工作站等不同性质的应用。也可对新的主机网络设备增加IBM3270、DEC、TOKEN RING等的应用。d.模块化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便管理和使用。e.扩充性 布线系统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特别快,因此在设计布线系统时,应考虑具有充分的扩展能力,以便将来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f.可靠性 该布线系统应能保证20年的使用寿命与性能可靠,并有一定的冗

    11、余接口以备应用增加或不可预期损坏时使用。g.标准化 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符合国际工业标准,并提供多厂商产品的支持能力。h.经济性 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2.4 系统方案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工作区管理子系统、水平管理子系统、垂直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大系统组成,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图如下:管理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垂直主干子系统2.4.1总体概要l 根据鲁能的实际需求,布线系统设计采用全球最大的综合布线产品制造厂商IBDN的结构化布线技术及产品。l 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应用的弱电系统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

    12、。l 考虑到综合布线是一次性投资、整体施工,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用更是日新月异, 因此,布线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和扩充性。在本方案设计中,采用IBDN的超五类布线系统。l 参照鲁能项目的设计图纸,本系统共有577户个超五类信息点。l 整个鲁能小区主配线间设置在四栋会所网络管理中心机房,各建筑物内分配线间位于各单元一层弱电井内;l 中心机房与各单元配线间采用四芯室外多模光缆相连;l 信息插座墙上暗装,底边距地0.3米,机房内则在防静电地板下明装;l 中心机房采用19英寸标准机柜,各处配线架均采用9U标准墙柜。2.4.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信息插座到小区用户终端设备这个区域称为工作区子系统。

    13、它包括有连接软线、适配器和其他电子器件。通过连接软线和适配器将终端设备同信息输入输出口相连,如图:工作区子系统示意图 数据信息插座器件选配的是IBDN单孔墙上式插座。正方形、白色、超五类、屏蔽插座套件。位置在家庭用户的书房和主卧内。2.4.3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该系统是从各个子配线间出发连向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子系统示意图 数据系统线路的水平部分均采用IBDN公司超五类系统传输数据,支持622Mbps的数据信息。2.4.4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是用来对鲁能小区每单元的线缆提供管理, 包括线缆的端接和跳接线的管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 管理

    14、子系统就是对各种信息提供一种流向管理, 使某种信息流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到达相应的控制和交换设备。 双绞线均端接到配线架上, 绝对不允许没有端接而散露的双绞线存在。因此该配线架的数量应根据I/O口数量来定, 以达到最大的灵活性。 配线架的型号及数量详见系统图。配线架设于19”标准机柜内和各个单元墙柜内。2.4.5主干子系统设计 该系统指从连接各IDF到MDF的线缆。数据主干采用四芯多模光缆,计算机机房主干采用25对大对数铜缆。具体配置详见系统图。主干线缆长度计算公式:H1.1+N其中:H -IDF距MDF的距离(水平和垂直部分);1.1-余量;N -端接余量.2.4.6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设备室子系

    15、统指设备间内与设备有关的系统。2.4.7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四栋会所网管中心与小区其它各栋之间采用4芯多模室内光缆或4芯多模室外光缆相连。 2.5安装工艺要求2.5.1设备间2.5.1.1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l 设备间应处于干线的最佳网络中间位置;l 设备间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的相互间隔宜15m;l 设备间的位置应便于接地装置的安装;l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7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60%至80%之间。l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l 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程控数字用户

    16、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整个建筑物用的交接设备等。2.5.1.2 设备间的室内装修、空调设备系统和电气照明等安装应在装机前进行。设备间的装修应满足工艺要求,经济适用。容量较大的机房可以结合空调下送风、架间走缆和防静电等要求,设置活动地板。2.5.1.3 设备间应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2.5.1.4 至少应为设备间提供离地板2.55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2.1m,门宽应0.9m,地板的等效荷载应500Kg/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2.5.1.5 设备间的一般照明,最低照度标准应为150lx,规定照度的被照面

    17、,水平面照度指距地面0.8m处,垂直面照度指距地面1.4m处的规定。2.5.2 交接间2.5.2.1 确定干线通道和交接间的数目,应从所服务的可用楼层空间来考虑。如果在给定楼层所要服务的信息插座都在75m范围以内,宜采用单干线接线系统。凡超出这一范围的,可采用双通道或多个通道的干线系统,也可采用经过分支电缆与干线交接间相连接的二级交接间。2.5.2.2 干线交接间兼作设备间时,其面积不应小于10m2。干线交换间的面积为1.8m2时(1.2mX1.5m)可容纳端接200个工作区所需的连接硬件和其它设备。如果端接的工作区超过200个,则在该楼层增加一个或多个二级交接间。2.6 测试验收方法 系统安

    18、装完毕后,按GB/T 50312-2000国家标准进行测试验收。采用EIA/TIA-568-TSB67 国际标准认可的专业仪器进行现场认证级测试,确保系统达到设计指标。测试指标包括:LENGTH、IMPEDANCE、NEXT、ACR、RETURN LOSS、ATTENUATION等。测试验收小组成员由施工单位代表、业主代表、主管单位代表等组成。由认可系统集成商安装的GIGASPEED SYSTIMAX SCS,Lucent Technologies将向用户提供十五年的产品及应用系统保用计划,并发给注册了编号的十五年保用证书。第3章 小区网络系统3.1网络概述 我部门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鲁能智能小区

    19、的网络建设总体要求如下:“新建设的小区网络将是最先进的局域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小区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安全性、经济性是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新的智能小区网络系统应满足小区的教育、生活服务以及办公自动化的信息交流,达到流畅地进行网上办公、网上多媒体娱乐、远程教育,同时要兼顾网络设备的平滑升级。在进行网络规划时要认真了解小区的现状,分析需求,切忌简单的设备罗列。对各类设备要进行合理配置、要求整体性价比高,同时要保证原有网络系统的投资不浪费,在保证网络性能的前提下,能利用的设备和线路尽量利用,减少网络建设费用。”3.2 设计原则 本方案的设计将在追求性

    20、能优越、经济实用的前提下,本着严谨、慎重的态度,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选择、系统应用、技术服务和实施过程等方面综合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力图使该系统真正成为符合鲁能智能小区的网络系统。从技术措施角度来讲,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我部门将严格遵守以下原则:3.2.1实用性和集成性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还是集成,均应以适用为第一宗旨,在系统充分适应小区需求的基础上进而再来考虑其他的性能。该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很多,系统设计者必须能将各种先进的软硬件设备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使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充分发挥作用,协调一致地进行高效工作。3.2.2 标准性和开放性 标准性和开放性的系统,才能支持与其他开放型系统一

    21、起协同工作,在网络中采用的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应支持国际工业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以便能和不同厂家的开放型产品在同一网络中同时共存;通信中应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以使不同的操作系统与不同的网络系统及不同的网络之间顺利进行通讯。3.2.3 先进性和安全性 系统所有的组成要素均应充分地考虑其先进性。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实用而忽略先进,只有将当今最先进的技术和我们的实际应用要求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最大的系统性能和效益。网络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某些情况下,宁可牺牲系统的部分功能也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3.2.4 成熟性和高可靠性 作为信息系统基础的网络结构和网络设备的配置及带宽应能充分地满足网络通信的需要。网络硬

    22、件体系结构应在实际应用中能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在运行速度和性能上都应是稳定可靠的、拥有完善的、实用的解决方案,并得到较多的第三方开发商和用户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支持和使用。同时,应从长远的技术发展来选择具有很好前景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以适应系统未来的发展需要。 可靠性也是衡量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确保系统网络环境中单独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网络整体的容错能力、安全性及稳定性,使系统出现问题和故障时能迅速地修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如对关键应用和主干设备考虑有适当的冗余。应急处理信息系统能够全天候工作,达到每周7x24小时工作的要求。一个高可用性的系统才能

    23、使用户的投资真正得到回报。3.2.5可维护性和可管理性 整个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互连设备,应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学,并便于维护。对复杂和庞大的网络,要求有强有力的网络管理手段,以便合理的管理网络资源,监视网络状态及控制网络的运行。因此,网络所选网络设备应支持SNMP、RMON等协议,管理员通过网管工作站就能方便地进行网络管理、维护甚至修复。在设计和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便于维护性,以使系统在万一发生故障时能提供有效手段及时进行恢复,尽量减少损失。3.2.6可扩充性和兼容性 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具有可扩展性即网络联结必须在系统结构、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物理联接、产品支持等方面具有

    24、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采用的产品要遵循通用的工业标准,以便不同类型的设备能方便灵活地联接入网并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为了使所实现系统能够在应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护原有开发投资,在设计系统时,应将系统按功能做成模块化的,可根据需要增加和删减功能模块。3.2.7其它 在系统集成的设计过程中,决定性的因素还有很多,需要结合小区住户需求综合考虑。遵从了如上的设计原则,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实用、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的设备,从而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起到示范工程的作用。3.3鲁能小区的网络需求: 鲁能智能小区网络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支持各种新的网络应用,所以我们在设计网络的时候应该先从

    25、应用的角度着手,分析网络的应用需求。鲁能智能小区网络的应用非常广,主要包括以下应用:l Internet应用:实现小区内外的WEB访问,建立小区的WEB站点及小区的网上社区;建立住户和物管公司的小区内外电子邮箱,同时也可以通过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建立小区聊天室,住户和物管公司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物管公司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住户对物管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加强自身管理工作,为小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居住环境。l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包括主要两层含意:一是进行网上教学;二是实施网上学历教育。通过连接Internet我们可以进行网上宣传,建立Internet上的小区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利用小区网络和

    26、Internet实现网上教学答疑。l 数字化(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建立小区多媒体网络的计算机电子阅览室,建设用于多媒体制作的计算机制作系统,实现小区视频点播系统(VOD)。l 实现基于WEB的小区办公/物管信息化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户籍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含后勤管理系统、水、电、气管理系统、房产管理系统等),物业查询系统等l 小区“一卡通”应用,包括:门禁管理子系统,机房管理子系统,小区消费子系统,小区保健就医子系统,小区物品租借子系统等l 其它应用:如校内IP电话等以上应用又可以划分为数据、语音、视频三大类,其中数据传输对网络的要求较容易满足,要满足语音和视频对网

    27、络的要求有较高的难度。 鲁能智能小区网络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主干网络与二级骨干网络,各楼栋由网络中心负责统一管理与接口。网络中心负责对各住户IP地址进行分配、管理。新组建的网络系统要求网络系统应平滑过渡,使各二级网络系统能顺利的接入主干网络。二级网络连入主干网络可以有多种方式:交换机或HUB方式、路由器方式、PC桥方式、代理服务器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我公司将采用交换机方式将二级网络及用户终端接入主干网。 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一方面保证新建骨干网络的高性能,另一方面尽量保障网络的可扩充性。l 提供小区WWW、电子邮箱、BBS以及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等服务l 支持小区家庭办公l 实现VOD小

    28、区实时视频点播l IP电话l 小区物业管理3.3 小区网络设计原理及依据IEEE 802.3 总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5 环形局域网标准ANSI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TPDDI 铜线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ATM 异步传输模式标准3.4 网络总体结构3.4.1网络技术选型 目前比较成熟的高速联网技术包括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ATM网络,其中ATM技术与以太网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ATM是基于定长信元(Cell)传输的技术,而以太网是基于帧(Frame)传输的技术。ATM不属于竞争和共享带宽的网络,而是分配带宽(Allocated Bandwidth Networ

    29、k)的网络,因此ATM具有支持实时的、交互式信息(语音和视频)传输的能力。若要将ATM支持多媒体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网络主机必须使用多媒体操作系统(MOs)来保证ATM为应用提供服务质量(QOS)的功能,而目前常用的操作系统都不是或不完全是MOs,因此该优点通常并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另外,由于ATM网络交换机和适配器的价格过于昂贵,大多数网络建设时无法作到ATM到桌面,还必须与以太网进行集成,实际应用中又无法作到ATM信元到以太网帧的无延时转换,因此进一步影响了该特点的发挥;最后由于ATM网络技术较为复杂,网络互连、系统扩展以及日常维护工作需要具备经验的专业人员,因此对智能小区的网络管理人员

    30、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综合下来,千兆以太网技术在价格和为应用提供的带宽方面都优于ATM技术,但是在支持多媒体方面和QOS方面略差于ATM技术;因此,我们根据鲁能的具体情况和应用需求,在本方案中采用成熟的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该智能小区网络的骨干;100M交换到桌面。3.4.2 总体结构概述 整个网络从主干到各支干部分我们均选用星型拓扑结构,因为星型拓扑结构具有灵活性强,速度快,易于管理、维护的特点,是当今网络界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之所以采用此种组网技术,是因为这种组网技术是目前网络界的主流,而且从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来看,以太网仍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特别是随着千兆以太网技术的成熟、推广,进一步

    31、加强了以太网的生命力。3.4.3 中心骨干网瓶颈的解决 在站点较多的网络环境中,服务器或中心交换机往往成为网络的瓶颈,随着站点的增加、应用的增强,这种瓶颈对网络的影响将日益严重,甚至直接导致网络的瘫痪!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利用串径功能(Port Trunking)即可加以解决。DES-5024TF是D-Link公司的一款主干级交换机(有关DES-5024TF性能的详细介绍,请见下文),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串径功能!一般来说,交换机与交换机,或交换机与服务器相互连接,在全双工(Full duplex)状态下,最大的网络带宽只能达到200Mbps;而利用DES-5024TF的串径功能,可以使交换机间的带宽达到1.6Gbps,交换机与服务器间的带宽达到800Mbps,如何实现?很简单:原本连一条线变成二条,四条甚至八条,因此可以轻易达到1.6Gbps 的带宽(8 X 100M X 2(Full duplex)=1600Mbps=1.6Gbps,如下图所示:3.5网络管理及安全系统3.5.1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解决方案是最关键的网络投资,管理解决方案越好,管理网络所花费的时间获得和资源就越少,也就越容易


    注意事项

    本文(智能小区系统集成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