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学概论.docx

    • 资源ID:10666850       资源大小:91.22K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学概论.docx

    1、社会学概论第一讲 什么是社会狭义的社会,可以只指群体人类活动和聚居的范围,例如是村、镇、城市、聚居点等等;广义的社会则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大范围地区或一个文化圈,例如是英国社会、东方社会、东南亚或西方世界,均可作为社会的广义解释,也可以引申为他们的文化习俗。 简单说:涂尔干认为社会是一个实体,客观存在,不管你信或不信我都在这里。 韦伯认为社会不过是一个名词,用来形容一堆人的名词而已。形成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区别。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运行论: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具体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人大出版社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

    2、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社会学家通常将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一起并列于社会科学来进行研究。因其兴起的历史背景,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是放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生活实态,或是当代社会如何形成演进以至今日的过程,不但注重描述现况,也不忽略社会变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 孔德奥古斯特孔德,开创了社会学这一学科,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 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1798年1月孔德出生于蒙彼利埃的一个中级官吏家庭,在其著作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整个19世纪,值得一提的法国

    3、社会学家屈指可数,但作为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社会学之父的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却当之无愧。他创立的实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毕业时的博士论文,是他赴伦敦之前在江村所做调查报告的一个结晶,被他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誉为社会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被后学称为“中国社会学派”的开山之作。即是说,在此之前,是没有一个社会学者从中国乡下的一个普通村庄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入手,来探讨中国基层社区(“社区”一词为费老创译)的一般结构和变迁的。 李银河、郑也夫、李培林、郑杭生等当代社会学家的研究领域和主要观点 斯宾

    4、塞的社会学赫伯特 斯宾塞(18201903),英国社会学的创始人,著社会静力学、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研究等。“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斯宾塞热衷于创立进化论的社会学,试图建立宏大的社会学体系。他提出了社会既是系统又是个人集合体的学说,主张社会学侧重于研究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发展演化。认为,社会跟有机体一样,是从无差异的功能单一状态向高度复杂的有差别的多功能状态发展进化的。社会通过其基本制度的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社会是一个以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合作为特征的结构。 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

    5、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直接影响了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以及英国的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功能主义社会学思想。 第二讲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著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论等,创办社会学年鉴。法国社会学家,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社会事实论:“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是一种个人外部的存在,是决定个人行为而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社会学方法论:给予社会学以具体的研

    6、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主张用经验的观察和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来代替理论的思辩和主观的玄想,根据事实材料来寻找社会现象的规律。 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社会事实的类型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 社会;政党;教会;组织等;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道德;集体表象(价值规范);社会潮流;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 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分成三种类型。利己型自杀:认为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意义。 认为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

    7、标和意义。 利他型自杀:利他型自杀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个人失去了自主。迪尔凯姆以欧洲军队为例说明利他型自杀。在军队里,士兵被训练得不看重自己的价值,使他们感到被一种“社会价值”所扼杀,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而军人的自杀率高于普通百姓。 失范型自杀:由社会混乱所导致,在混乱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失去了规范,增添了痛苦。迪尔凯姆认为,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动物的生理机制为其欲望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他占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获得的未能满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欲望。欲望有界限,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而欲望

    8、的限定只能来自社会。社会形成了一套等级秩序。不管这个秩序是基于世袭还是个人成就,正常社会中的秩序总是被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当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等级原则合理,自己应处在某一特定阶层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该阶层给予他的限定,欲望与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当社会发生动乱、变迁时,人们失去了种种秩序和规范,欲望与手段不协调,行为混乱而无节制,遂造成种种痛苦,导致自杀率升高。迪尔凯姆把工商业者在经济危机中的自杀现象视为此种类型的例证。 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学上的主要贡献在社会学领域,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为社会学这门学科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第一,社会的运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

    9、,不能仅仅停留在确认和记录社会事实的水平上,重要的是要找到社会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第二,应从经济条件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形成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三,重视社会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要把所有的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第四,提出了改造社会的对策,主张通过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最后达到社会的解放。 “芝加哥学派”在20世纪2030年代,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形成了社会学界著名的“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帕克(R.Park,18641944)、托马斯(Thomas,18631947)、伯吉斯(E.Bu

    10、rgess,18861966)。研究特色:强调实地经验研究,使用参与观察法、文献法、历史与统计方法,尤其是从生态学观点集中研究城市社区问题,创建了社会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城市社会学.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对新兴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托马斯和F.W.兹纳尼茨基合著的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181920)是该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都市社会学研究的范例。这一时期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

    11、术成果有:帕克等人著的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1925)、都市社区(1926),伯吉斯的家庭相互影响的个性之统一体(1926),L.沃思的都市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1938),H.佐巴夫的黄金海岸和贫民窟(1929),F.R.思雷舍的团伙(1927),等等。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社会学方向对后来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与流派(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流派。塔尔科特帕森斯: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体系、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经济与社会、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社会行动理论:社会行动

    12、最基本的单位是单元行动。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四个结构要素,即行动者、目的、情景(情境包含行动者能加以控制的手段要素和不能控制的条件要素)、规范。 社会系统理论:行动系统分为四种类型:即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从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 (二)社会冲突理论 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 特征:认为冲突现象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批判结构功能主义者忽视社会冲突的错误。对结构功能主义者忽视对社会变迁的研究,尤其是忽视冲突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进行了批判;强调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特别注重

    13、对权力、经济等因素的分析。冲突论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科塞, 美国社会学家;著作: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学思想名家主张:认为社会冲突是“由于争夺社会地位、权力和资源及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斗争”。这种斗争可以促进社会权力关系的改善、新社会规范的创立以及社会系统适应能力的提高,防止整个社会出现严重的分裂和瓦解。强调冲突的社会功能,认为冲突也是社会生活现实的重要方面,社会冲突对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都有积极的功能,它跟和谐一样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提出了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它让人们的不满情绪随着安全阀的排气孔排放出

    14、去,而不致让它们积累起来危害到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 (三)社会交换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关系,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主要特征:1、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研究2、直接借用了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交换概念并将其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当中3、把社会交换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表达,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4、重视权力和不平等在交换关系中的作用 (四)符号互动理论 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生活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上世纪60年代至7

    15、0年代,在美国及西方社会学界颇为流行。理论核心: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而人际互动是以运用符号以解释和确定相互间行动的意义为媒介的,因此,社会是个人借助符号互动的产物。强调社会互动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侧重于对社会微观行动的分析。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注重微观研究,重视人际互动的过程,重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理论,并且对于个人社会化、自我意识的形成、越轨行为等微观社会过程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第三讲 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

    16、科之一。主要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主线,介绍农村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分别就人地关系、农村经济制度、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农村民主与村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婚姻与家庭、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农民负担、农民扶贫和农村社会保障进行阐述。 中国民间信仰的特征功利性和世俗性;多神性和包容性;蒙昧性和神秘主义;地方性和统一性。第四讲 中国古代乡里结构及其行政组织特征1.聚族而居、依水而居的村落结构;封闭性2.乡统里,里临民3.乡里政权组织同家族组织的合一 乡间结拜和结义 中国古代乡里结社的类型经济救助信仰性质政治性质文化结社

    17、乡里互助与互救的主要形式1.生产协作与互助2.生活互助与救济3.经济救助会社4.互通有无的乡里墟市 义仓和社仓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中争讼的原因田地山林:先近亲房陂塘水利:水源短缺户婚财产风水坟地 乡村信仰与迷信1.血缘神迷信2.地缘神迷信3.其他迷信习俗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中“三老”的职责告谕乡民,尊长爱幼,邻里和睦,遵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负责劝民为善,课督耕织,理断乡里词讼向上级申报好人好事惩罚邪恶(一定范围) 祠堂读谱和会所读约祠堂读谱族内会所读约全体 古代乡村社会的文艺活动的类型1.祭祀文艺活动:族祭文艺活动、社祭文艺活动社稷神、醮祭文艺活动地缘神2.节令文艺活动:端午、元旦等3.农事文艺:

    18、祈报演剧、地方小戏秧歌、催功、劳动歌缓解疲劳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含义指个体在与社会的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始终的长期过程。三个角度理解:1、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认为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2、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3、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

    19、有社会性,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 社会化的类型1、初始社会化: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发生在青年时期3、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4、逆向社会化: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5、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社会化与社会运行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

    20、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1、 语言能力: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2、 思维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3、 学习能力: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4、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社会化的行为主体1、 家庭:是一个人社

    21、会化的开端,为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2、 学校:特点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是一个组织机构3、 同龄群体:指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4、 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5、 大众传播媒介: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 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一、 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1、 人格的含义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分为

    22、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简单地说,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2、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1 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2 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a、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b、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c、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作出下一步反应3 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3、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1 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 自我的

    23、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3 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4、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1 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2 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体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使,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

    24、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遵循的是完美原则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3 将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1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5、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 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 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 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亲密与孤独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二、 生命历程理论1、 基本思

    25、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2、 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3、 其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主题4、 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点: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相关性、生命的时间安排、人的能动性 社会化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1、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进行的主要是初始社会化2、 青年期: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问题,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

    26、,所作所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不一致 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3、 成年期: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在此阶段,个人扮演的角色比人生任何时期都要复杂,而且扮演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4、 老年期:主要问题是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 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1、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2、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两种表现形式:无效的文化传递: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27、如户籍制度3、 代差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正确认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 政治社会化: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作用:1、从个体角度而言,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 2、从社会角度而言,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责任感中国目前的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已经由以往简单地灌输意识形态转向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国

    28、家必须利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和政治组织等多种因素加强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工作二、道德社会化: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一致性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团结的基础美国科尔伯格将道德社会化分为三个层次:1、 前习惯层次:规避服从取向、工具相对主义取向2、 习惯层次:乖娃娃取向、法律与法令取向3、 后习惯层次:社会契约条文取向、普遍伦理原则取向第六章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理论(四个重要来源)1、 芝加哥学派的米德: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

    29、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2、 林顿:认为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3、 完形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通过整合模型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含义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4、 社会戏剧论:认为角色和角色扮演的概念有助于将人际关系的个人系统置于有意识状态 社会角色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所有这些就构

    30、成了角色集。有两种情况:1、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 2、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1、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自获角色、成就角色):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社会角色2、 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群众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

    31、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作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指那些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确认指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角色确定不当:1、不能胜任角色 2、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 3、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 社会角色的表现1、 布景与道具:作用有象征性和实用性2、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仪容、外表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起人们对其内在品质的联想。3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学概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