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言读本补充.docx

    • 资源ID:10666713       资源大小:24.8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读本补充.docx

    1、文言读本补充文言文阅读一、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长(zhng)百兽:掌管百兽。【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食 子 使 为 信 故 句子翻译:1子无敢食我也!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练习】1、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天帝使我长百兽( ) 子以我为不信”( ) 子无敢食我也 ( )( ) 故遂与之行( ) 吾为子先(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子无敢食我也!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2、,以为畏狐也。3、 “兽见之皆走”的原因是 4、 “狐假虎威”是个成语,读完全文后,请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30字左右)。 二、 陈晋之读书法清 陈善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注释】陈晋之:人名。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癖:毛病。 【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遂 惟 然 少 方 句子翻译:1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2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遂无书不读 ( ) 然旋

    3、读旋忘( )读书惟在牢记 ( ) 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 )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3、读了本文,你从文中悟出了 道理。三、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注释】雅:美好不粗俗。 偃蹇(yan jian):迂腐萎靡的样子。 假寐:

    4、打盹。大骇:非常吃惊。针黹(zhi):针线活。【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行 或 适 帮 走 觅 句子翻译:1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2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雅步行市上 ( ) 或指所在 ( ) 适在枯水井前 ( ) 故走觅兄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3、下列各句不能表现傅显性情迂缓的一句是( )A 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B 望之如偃蹇老儒。C 或指所在,雅步以往。D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4、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四、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

    5、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 窃 辄 痴 挞 曷 恬句子翻译:1王冕者,诸暨人。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 ) 、辄默记 ( )、儿痴如此( ) 、恬若不知 ( )、父怒挞之( ) 、曷不听其所为?(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王冕者,诸暨人。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

    6、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五、子路始学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 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 子路不说,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观之,何学之有?” 孔子曰:“不然。若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愿受教。”【注释】子路:孔子的学生。揉:用人力使竹木之类变形。括:箭的尾部;此指削出箭尾。 【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徒 及 说 以 然 句子翻译:1“吾非此之问也。2以此观之,何学之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徒谓以子之所能( ) 、岂可及乎 ( )、子路不说( ) 、不然 ( )

    7、、以此观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吾非此之问也。、以此观之,何学之有? 3、子路“不说”的原因是 4、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译文:子路见到孔子,孔子说:“你有什么喜好?” (子路)回答说:“喜好舞长剑。”孔子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只是说凭你所能的,又加上学问,(别人)怎么能比得上(你)呢?”子路不高兴,说:“南山有种竹子,不用变形加工就自己长得直直的,砍了它来用,能穿透犀牛的皮。这样看来,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呢?”孔子说:“不是的。如果削出箭尾再在它上面安上羽毛,安上箭头再把它打磨打磨,它穿透得不就更深了吗?”子路拜了两次(孔子)说:“愿意接受(您的)教导。”六、欧阳修论作文 顷

    8、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节选自东坡志林)【注释】孙莘老:人名。 乘间:乘机。【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至 之 唯 患 作 尝 句子翻译: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2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如此少有至者 多作自能见之 3、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4、世人患作文字少5、尝乘间以文字问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欧阳修认为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是 。(请用原句回答)4、读完本文给你的启示是:

    9、(想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唯有靠自己脚踏实地。)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才能写好。很多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人。文章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能发现。”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我认为特别有意义。七、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

    10、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注释】踵:到,走到。缪:“谬”,错误,荒谬。【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过 暴 固 窃 履 知 于 使句子翻译:1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2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 )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 )( )吾不能知子( )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

    11、害3、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逐与之绝。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4、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4、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 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译文:从前有个楚国人夜宿在朋友的家里,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恰好他让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仆人私藏了买鞋的钱把偷来的鞋子交给他,楚国人也不知道。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于是和他断绝了联系。过了几年有关

    12、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他的朋友来到这个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说:“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请让我们和好如初吧。”八、鹦鹉噪虎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注释:朴簌:小树。木末:树梢【知识点】重点掌握字词:行 故 居 于 之 对 句子翻译:1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2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虎行地者也( ) (2)故噪而去之( )尔穴居者也

    13、( )有虎出于朴簌( )女几之山( )鹦鹉无以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3、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4、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 。(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译文:女几山是喜鹊筑巢的地方。有老虎出没在树丛之中,喜鹊群聚向它大叫,鹦鹉听到后,也跟着聚集起来向老虎大叫,寒鸦见了问喜鹊:“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跟你们有什么瓜葛,而对它大叫?”喜鹊答道:“它拉长声音叫会产生风,我们怕风会把我们的窝从树上掲下来,所以才大叫赶跑它。”然后问到鹦鹉,鹦鹉没有话来

    14、回答它。寒鸦笑道:“喜鹊的巢在树梢上怕风,所以畏惧老虎;你们是住在树洞里,怎么也跟着乱叫呢? ”九、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弃去( ) 逢老媪方磨铁杵( )欲作针( ) 还卒业: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 答案:1、解释文中加

    15、点词的意思去:(离开 ) 方:(正 ) 欲 ( 想要) 还: ( 回去)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老妪) 2)学而时习之(以前的知识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十、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返为其患。(百喻经) 注释益:增加。爽:败坏(口味)。返:同“反”,相反。1解释加点词语。(1)主人与食( )(2)缘有盐故( )(3)便空食盐( ) (4)返为其患(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

    16、的事是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十一、迂公修屋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注释迂氏:姓迂的人。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迂,迂腐。适:嫁。雨兆:下雨的征兆。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妻子东藏西匿 ( )(2)妻且号且诟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旦日,延人治屋。 3、迂公家 “屋漏如注”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4、

    17、这则笑话讽刺了 的人。十二、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邻居有烛而不逮( ) 衡乃与其佣作( ) 资给以书( ) 遂成大学(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

    18、用这个成语形容 (用四字短语作答)【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答案:1.到,及雇用供给,资助大学问 2.见译文 3.D4.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勤学苦读。十三、投婴于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

    19、,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2)人问其故( )(3)其子岂遽善游哉(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3、读完上文,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十四、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兔走触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 ) 冀复得兔( ) 而身为宋国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

    20、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下列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宋人再得不到兔子的原因是 答案:1、 跑 放下 希望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十五、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回:回转,扭转。上:指唐太宗李世民。霁

    21、威:息怒。谒告:请假。鹞:猛禽。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固:故意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回人主意 ( ) (2)故中辍耳 ( ) (3)外皆严装已毕 ( ) (4)上尝得佳鹞 (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的原因是 【答案】2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

    22、记国家大事)。十六、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啖粥而读 ( ) 辄以水沃面(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以天下为己任: _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的作用。(2分)【答案】3. dn;吃.zh;往往,总是.吃 往往,总是 (4分)4.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以”、“已任”各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3分)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妻子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2分)5.岳阳楼记 揭示主题(各1分,共2分)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读本补充.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