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实验基础2.docx

    • 资源ID:10664554       资源大小:264.8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实验基础2.docx

    1、江苏省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实验基础2江苏省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实验探究(2)1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09届上学期综合练习三醋酸是重要的一元酸,在有机和无机反应中都有应用。 (1)在酯化反应的实验中,乙酸、乙醇的用量和平衡时乙酸乙酯的生成量如下表反应乙醇/kmol乙酸/kmol乙酸乙酯/kmol1221.332321.57342X4521.76该酯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由表中数据推测,数值X的范围是_。推断的依据为 假设乙醇的价格为500元/k mol,乙酸乙酯的价格为1600 元/kmol,同反应2相比,反应3的经济效益_(填:增加或减少)(2)1

    2、0 mL 0.10 molL1的稀醋酸中存在着平衡:CH3COOHCH3COOH。向稀醋酸中不断加水向稀醋酸中慢慢滴加0.10 molL1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醋酸电离度的变化图线已画出,请你在下图中画出过程中醋酸电离度的变化图线。答案(1)K(2分);(2)1.57X1.76(2分),在乙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条件下,增加乙醇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右移动,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增加,减少乙醇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左移动,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减少(2分);(3)减少(2分) (4)(2分)2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09届上学期综合练习三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Na2CO3含量的

    3、实验。 (1)甲组:沉淀分析法把m g混合物溶解后假如过量BaCl2,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w g,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为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如果原溶液中过量的Ba2+浓度达到0.01mol/L,则溶液中残留的CO32-的质量的量浓度是 。(Ksp(BaCO3)=2.5810-9) (2)乙组:气体分析法把m g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为减小CO2的溶,解,B中溶液应是 ,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还是不准确,原因是 。针对上述问题乙组同学改用测定反应结束后容器A中溶质质量的方法测定Na2CO3和NaO

    4、H混合物中Na2CO3含量,如果在加热蒸发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固体飞溅,则测出的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 (3)丙组:滴定分析法称量m g混合物试样于锥形瓶中,加水使之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c mol/LHCl标准滴定溶液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Na2CO3+HCl=NaHCO3+NaCl),消耗HCl 溶液V1mL,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液12滴,继续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NaHCO3+HCl=NaCl+CO2+H2O),消耗HCl溶液V2mL。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Ba2+CO32-=BaCO3,2.

    5、5810-7mol/L (2)饱和NaHCO3,CO2带出HCl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HCl+NaHCO3=NaCl+H2O+CO2 偏小 20081209 (3)3江苏省前中国际分校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8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是否一定等于0.2molL (选填“是”或“否”)。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 A

    6、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 酸(选填“强”或“弱”)。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c(Na+)c(A) molL答案4江苏省前中国际分校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Ca2+、A13+、Fe3+完

    7、全沉淀的pH:Ca(OH)2:pH13;A1(OH)3:pH5.5;Fe(OH)3:pH4.1。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 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1)步骤加盐酸的作用是 _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 _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4)写出步骤用A试剂生成血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5)步骤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猜测步骤的目的是 (7)已知:2Fe + 3/2O2 = Fe2O3,H = Q1 kJ/mol; 2Al + 3/2O2 = Al 2O3,H = Q2 kJ/mol ,则Q1 Q2(填“”,“”或“=”);答案(1)使茶叶灰分中的钙、

    8、铁、铝等难溶化合物转化成可溶性氯化物 (1)使Ca2+、Al3+、Fe3+浸出(或使Ca2+、Al3+、Fe3+溶解)(2)Ca2+(NH4)2C2O4 = CaC2O4+2NH4+(3)Fe(OH)3、Al(OH)3(共2分,只填一个的给1分)(4)Fe3+3SCNFe(SCN)3(5) 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使之与铝元素分离。Fe3+3OH-=Fe(OH)3Al3+3OH-=Al(OH)3(6)检验Al3+(或铝元素)存在。(7)。5、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09届上学期综合练习一、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

    9、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见右图。(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 (填字母)A、1 B、4左右 C、6(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 (能、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 (4)要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还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物质FeSMnSCuSPbSHgSZnSKsp6.310-182.510-131.310-363.410-286.

    10、410-531.610-24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 除去它们。A、NaOH B、FeS C、Na2S(选填序号)、配位平衡也是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存在着平衡移动,它同溶液的pH值、沉淀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形成配位物时,常常出现颜色的变化、溶解度的变化、PH值的改变等现象。Br-与Cu2+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就存在配位平衡。 Cu2+ 2Br- Cu Br2 Cu2+ 4Br- Cu Br4 2-已知: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Cu Br4 2-在水溶液中显黄色,蓝色与黄色并存时显绿色,Cu Br4 2-浓度越大

    11、,颜色越深。同时,温度可能对Cu Br4 2-的稳定性有影响。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浓度对Br-与Cu2+的配位平衡的影响,于是做了下列的假设与猜想(填写空缺的假设):【假设与猜想】1、增大配位离子(Br-)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配合物的浓度增大,溶液颜色加深;2、 3、温度变化可能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促进配合物的形成,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温度变化也可能使化学平衡向左移动,抑制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准备】(1)CuSO4溶液的准备:分别取3份8g无水CuSO4固体,各加入水稀释到100ml、50 ml、25 ml(第三种溶液已饱和);(2)NaBr溶液的准备:分别取

    12、2.06g、4.12g、4.12gNaBr晶体,各加入水稀释到50 ml、50 ml、25 ml。问题1:粗略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实验现象】表1、不同浓度的Br-溶液与某一浓度的Cu2+溶液反应编号5 mlCu2+溶液(molL-1)10 ml Br-溶液(molL-1)现象第一份CuSO4溶液a溶液由蓝色变为蓝绿色第一份CuSO4溶液b溶液由蓝色变为草绿色第一份CuSO4溶液c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表2、不同浓度的Cu2+溶液与某一浓度的Br-溶液反应编号5 mlCu2+溶液(molL-1)10 ml Br-溶液(molL-1)现象d第一份NaBr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蓝绿色e第一

    13、份NaBr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草绿色f第一份NaBr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表3、不同温度对配合物形成的影响编号5 mlCu2+溶液(molL-1)10 ml Br-溶液(molL-1)温度现象第一份CuSO4溶液第一份NaBr溶液25溶液由蓝色变为蓝绿色第一份CuSO4溶液第一份NaBr溶液60溶液由蓝色变为草绿色第一份CuSO4溶液第一份NaBr溶液75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问题2:上表中b= mol/L e= mol/L;问题3:通过表3得出的结论是 ;问题4:上述反应根据的原理是 。答案(1)Cu2+(2)B(3)不能;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4)Cu(OH)2+4NH3

    14、H2O=Cu(NH3)42+2OH-+4H2O(5)B【假设与猜想】增大Cu2+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配合物的浓度增大,溶液颜色加深;(2分)【实验准备】问题1:(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2分)【实验现象】问题2:0.8 1.0(4分)问题3:温度升高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促进配合物的形成,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分)问题4:勒沙特列原理(或化学平衡移动原理)。(2分)6、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09届上学期综合练习一近年来,江苏省酸雨污染较为严重,防治酸雨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治理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流程如下: ( I )将含SO2的废气

    15、通入电解饱和食盐水所得溶液中,得NaHSO3溶液。()将电解饱和食盐水所得气体反应后制得盐酸。(III)将盐酸加入NaHSO3溶液中得SO2气体回收,生成的NaCl循环利用。 写出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步骤(II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还有学者提出利用 Fe 2十、Fe3十等离子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氧化成SO42一而实现SO2的回收利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SO42一的转化率。 该小组采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测定模拟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X溶液可以是(填序号) 。 A碘的淀粉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

    16、溶液 若上述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的,X是已知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欲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SO42一的转化率,已知气体流速,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3) 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氨吸收烟气中SO2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再用一定量的磷酸进行反应,在反应回收SO2后的混合物中通入适量的氨气得到一种产品。该技术的优点是 。(4) 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人们正在探索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该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SO22CO2CO2Sx、COSxCOS、2COSSO22CO2Sx。其中COS中“C”化合价为 。(5)若生活污水中含大量的氮化合物,通常用生物

    17、膜脱氮工艺进行处理:首先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将NH4氧化为NO3:NH42O2NO32HH2O,然后加入甲醇,NO3和甲醇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请写出加入甲醇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SO2+NaOH=NaHSO3 HSO3-+H+=SO2+H2O (2) AB 实验时间和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 (3)变废为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污染(4)4(5)5CH3OH+6NO3-+6H+ =5CO2+3N2+13H2O7、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09届上学期综合练习一某学习小组用下图中装置模拟合成氨反应:实验中有以下操作:aA装置制备气体时,先用热毛巾捂平底烧瓶,反应开始后移去毛

    18、巾,反应继续进行;b加热D装置前,先通入B装置产生的氢气;c通过C装置控制气体流量;dD装置持续加热维持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制备气体时,反应开始后移去热毛巾,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 。(2)在对D装置进行加热前要先通装置B中的氢气,目的是 。(3)C装置除了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以控制N2、H2的流量外,还有的两个作用是: 。 。(4)B装置中硫酸铜的作用是 。(5)该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安全隐患是 。(6)利用该装置能否说明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答案(1)反应放热 (2)赶走D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3)干燥氮气、氢气; 充分混合氮气、氢

    19、气。(4)锌置换出铜,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5)没有防倒吸装置(6)不能 未进行定量分析或没有定量分析装置或未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氮气和氢气(合理即可).8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09届第一学期期末综合练习二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将干燥的氯气在110 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12粗品。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化学性质S112.8444.6略S2C1277137遇水生成HCl、SO2、S;300以上完全分解;S2C12 + C12 2SCl2设计实验装置图

    20、如下: (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 _ _。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2)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C、D中的试剂分别是_、_。(4)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F的作用是_。(5)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在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6)S2C1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_、_,为了提高S2C1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_。答案(1)用导管将A的上口和B相连(或将A换成恒压滴液漏斗)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2)MnO2 + 4 H +2 C1 = Mn2 +

    21、C12 + 2H2O 2 S + C12 S2C12 (3)饱和食盐水(或水) 浓硫酸 (4)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导气、冷凝 (5)产率降低 有固体产生(或其他正确描述) (6)SCl2、C12、S(任写其中两种即可) 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不要过快9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09届上学期高三化学第二次周练卷 (10分)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从文献资料上获得如下信息: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为了验证这一信息,该科研小组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NaHCO3样品混合均匀后,进行如下实验:(1)在一个质量为ag的蒸发皿中加入一些样品,称得总质量为bg。用酒精灯对其充分加热,

    22、冷却后称得其总质量为cg。残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是(填化学式)_。(2)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所选用针筒的最大刻度值应大于或等于_(mL)。(设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3)打开活塞逐滴加入稀硫酸,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针筒中收集到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mL(滴入稀硫酸的体积及针筒活塞的内壁的摩擦力忽略不计)。该科研小组设称取的每份样品中的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且没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就列出了如下算式:xyVmL/22400mLmol1,他们依据的原理是_。根据相似原理,请完成下列算式:2xy_。由上述两算式

    23、,该科研小组通过计算,得出了样品中的Na2CO3、NaHCO3的质量分数。答案(10分)(1)Na2CO3(2分)(2)(3分)(3)原子守恒(2分)2(3分)10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09届上学期高三化学第二次周练卷 (18分)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方案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步骤(1)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

    24、为使其反应完全,则NaOH溶液的体积V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方案二】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问题讨论(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待实验装置

    25、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 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mL。答案【方案一】2Al+2NaOH+2H2O=2NaAlO2+3H2(2分)(1)97mL(2分)

    26、(2)偏高(1分)【方案二】(1)EDG(2分)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2分)ACD(3分)(2)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4分) V1V2 (2分)11、江苏省南通中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高三化学 (A)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即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利用装置制取气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具备的条件是_。装置中仪器D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利用、装置制取气

    27、体(K2关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等气体,其理由是_。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也可以收集O2和NO等气体,但不能收集SO2等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利用装置再作简易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也可以收集SO2等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3)利用、装置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如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_,C中加_。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 (B)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_(填“能”或“不能”)能否选用上述装置来完成实验;如果不能,应该选用哪种装置并在此装置上作什么改进即可完成该实验?_.(2)实验室制取HCl气体可选用A,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共热而得;若仅有浓硫酸与浓盐酸,选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届高三化学各地名校月考试题汇编实验基础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