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docx

    • 资源ID:10661830       资源大小:36.6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docx

    1、湖北省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湖北省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自 评 报 告学 院 名 称: 三 峡 大 学 科 技 学 院 专 业 名 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负责人: 刘 会 家 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目 录1专业概况 11.1 办学实力与水平 11.2 建设与发展思路 42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 62.1 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 62.1.1 专业建设规划 62.1.2 人才培养方案 72.2. 专业基础条件 82.2.1 教学仪器设备分布 82.2.2 实践教学基地 102.2.3 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 112.2.4 教学经费 122.3. 师资队伍 122.3.1 师资队伍状

    2、况 122.3.2 主讲教师情况 132.3.3 科学研究水平 142.4. 课程建设 152.4.1 课程体系 152.4.2 教材选用与建设 162.4.3 教学方法与手段 172.5 实践教学 172.5.1 实践教学体系 182.5.2 实验、实习、实训 202.6 教学管理 212.6.1 健全规范教学规章制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12.6.2 建立教学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22.7. 人才培养质量 232.7.1 学生专业素质水平 232.7.2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242.7.3 社会评价 253存在的问题与拟整改措施 26为了进一步深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

    3、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保证教学质量,按照湖北省普通高等学院专业办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现对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况、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存在问题与拟整改措施三个方面予以自评。1专业概况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是2000年9月经教育部备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由三峡大学、宜昌市人民政府和宜昌教育实业开发总公司合作开办的一所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首批批准的5所分校之一,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认为高校独立学院。学院位于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学院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特色立校,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

    4、业结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对电气类人才的需求,学院在2002年开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并实现招生。电气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依托三峡大学相关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充分满足专业办学的需要。1.1 办学实力与水平经过几年的建设,本专业已成为我院具有一定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专业,具体体现在:(1)充足的硬件基础设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共享了三峡大学及相关学院优质办学资源,其先进而充足的教学、实验、实习等方面的硬件基础设施,为本专业提供了完备的办学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实验、实习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承担本专业课程的教师

    5、大部分在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从事电气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均具有较高学历,教学能力较强,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近三年里,本专业专任教师人数保持在2026人,其中,中青年教师的人数比率每年均在90%以上,硕士以上学位及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人数比例逐年增加。(3)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办学特色突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是: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等电气方面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使学生接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电气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领域工作,德、智、体

    6、、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突出办学特色方面,学院在教学理念上充分尊重规律,尊重个性,以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平台,形成了独特的以“整体培养四结合、基础实验五步走、专业实践重能力、知识视野跟前沿”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该专业自2002年开办以来,通过依托三峡大学的充足硬件办学资源,结合我院专业办学特色以及对就业市场需求的准确定位,该专业招生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人数从首届招生2个教学班共80人,逐年增长到目前23个教学班共987人,为办学初的10倍之多。(4)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落实毕业实习。毕

    7、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核心之一,为使毕业实习达到预期的目标,我院不断加大实习实训经费的投入,积极开拓实习实践基地,除常规的电厂参观、认知性实习外,2010年学院还选派部分电气工程专业优秀学生入驻湖北省黄龙滩电厂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这也是我院在办学过程中结合市场需求所进行的改革创新。另外,学院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所占比例,优化和落实毕业实习教学,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实践锻炼的机会。(5)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加强。近几年,我院学生在学科竞赛获奖、省优秀论文获奖、考研人数等方面屡创新高。自2007年以来,我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省部及国家级的大学生电子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8、竞赛、“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2007年,2004级学生王鸿、毛璐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三等奖;2008年,2005级于国齐、邓玉龙,2006级汪维、赵敏分别获“TI”杯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006级吴帆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湖北省三等奖;2009年,易思超、杨恒、龚康华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汪维等三人一组获得湖北省一等奖。在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2007年1人获奖,2008年2人获奖,2009年3人获奖。随着电力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加,我院鼓励优秀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2008年、2009、2010年分别有3人、6人、7人超过了国家

    9、分数线。(6)社会评价较好,就业层次较高。近几年来,我院电气专业招生状况良好,以录取生源以第一志愿,新生报到率平均达到98%以上。 2007年该专业录取分数线比湖北省三本线高出2分,2008年比湖北省三本线高出28分,2009年比湖北省三本线高出12分。进校后,部分其它专业学生受本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吸引申请转到本专业,其中07级转入28人,08级转入28人,09级转入39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以电力及相关行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各水电站、地市县级供电公司等发、供电系统,如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

    10、输变电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荆州供电公司、襄樊供电公司等单位。毕业生自我定位准确、踏实肯干、乐于奉献,为用人单位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如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宜昌供电公司、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等大型电力企业,原则上不录用三本院校的毕业生,但由于我院电气专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毕业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较强,上述企业每年仍破例录取该专业毕业生。1.2 建设与发展思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厚电气之基,广实践之路,育应用之才”的理念,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质量为生命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与实验室建设,

    11、根据社会对电气技术人才的需求,努力探索电气人才培养新模式,把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努力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成为优势和特色明显的专业。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具体举措:(1)以培养“强能力、重应用”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传统电气专业的特点是就业面相对较窄、学生就业的行业依附性强。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的运营机制陆续投入应用和推行,对电气专业类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院的电气专业顺应市场的要求,建立了以强电为主、强弱电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

    12、互渗透,以培养“强能力、重应用”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努力探索适应电气类行业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专业教学实践及摸索,形成了多种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最近更新的2009版中,重点提高了实践环节所占比例。(2)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学院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毕业实习模式,解决本专业普遍存在的“开设综合实验难、毕业实习效果差”的难题,构建水电特色鲜明的以“验证型、综合型”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高级实验三个阶段分层进行,循序渐

    13、进。继续推进本专业学生入驻水电站进行实践实训,熟悉和掌握水电站运行操作培训、水电站紧急事故处理操作、水电站过程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水电站综合反事故操作、电站运行方式的分析研究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3)以“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思路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在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学院在引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同时,强调和注重有行业背景和相关经验的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聘请教学及专业水平精湛的老教授指导自有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学历深造及专业进修,鼓励理论型教师深入专业工作一线开展实践锻炼。2专业建设过程及成效

    14、2.1 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2.1.1 专业建设规划本专业开办初期,借鉴了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相关专业的建设经验。2009年,学院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并制定了“2010-2014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该规划涵盖了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工作,目标明确,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总体目标定为:立足电力行业背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突出电力特色为宗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内容改革,抓好优质课程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改革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教学管理机制,面向电力行业培养合格人才,5年内建成特色较为鲜明的院级重点专业。为

    15、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1)按照“引进、共享、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学院在引进电气类专业教师、聘用富有经验的退休教师的同时,注重三峡大学电气类专业的优秀师资共享。近三年担任本专业专业课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9人, 2人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2)合理定位专业方向,精心构建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强能力、重应用”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整体培养四结合、基础实验五步走、专业实践重能力、知识视野跟前沿”的人才培

    16、养思路。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宗旨,改革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主干课程的比例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突破传统的以课程验证实验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为“专业基础实验+专业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综合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2.1.2 人才培养方案电气工程专业自创办以来,按照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认真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反复的

    17、论证,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学院提出了“学科专业知识外语应用能力现代实用技能”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规格定位为: 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等电气方面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电气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领域工作的“强能力,重应用”实用型高级专门工程技术人才。经不断修订,本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较好。从2002年至今,电气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历经了02、03、04、05、06、07、08、

    18、09八个版本,逐步构建起了“整体培养四结合、基础实验五步走、专业实践重能力、知识视野跟前沿”的人才培养思路和以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在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提高为26.1%。(1)总体培养四结合: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所培养的学生系统观念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2)基础实验五步走:专业基础实验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设置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 (3)专业实验重能力:新模式的专业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将专业实验按照能力培养目的分为课

    19、程实验(如电机实验、微型计算机技术实验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和独立开设的专业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水电站运行仿真培训等)。(4)知识视野跟前沿: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反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2.2. 专业基础条件2.2.1 教学仪器设备分布2007年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学院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820.27万元,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115.64万元,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室自有设备为118.98万元,专业实验室为205.36万元,总合计为1260.25万元;2008年度,电

    20、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学院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862.44万元,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115.64万元,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室自有设备为134.37万元,专业实验室为229.47万元,总合计为1341.92万元; 2009年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学院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888.56万元,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享基础实验室设备115.64万元,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室自有设备为150.65万元,专业实验室为257.75万元,总合计为1412.42万元;共享三峡大学的专业课程实验室包括:继电保护元件实验室、高电压实验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室和电力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室,分别承担电

    21、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系统分析四门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室包括:水电站仿真(部级)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室、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具有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合格证),分别承担了水电站仿真操作培训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计算与设计、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继电保护综合实验和电气设备检测实验等。各类实验设备先进,注重自主研发,实验室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更新及时,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师教学科研以及本专业学生学习的要求。实验室具体介绍如下:(1)水电站仿真实验室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教师以及学生研发了具有自主

    22、知识产权的大型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实现了面向“全站、全范围、全过程”的水电站生产过程实时仿真,建成了部级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实验室”,提供了与现场效果一致的基于水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实践教学环境,具有先进灵活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水电站仿真实验室用于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在我国属于首创,部专家组鉴定认为:该实验室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尽快推广应用。该实验室是本专业学生的水电站仿真培训实验基地,也是现场水电站运行人员的培训基地,对外承接水电站、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研制。(2)电气设备检测中心该中心已通过省专家组鉴定,具有湖北省计量监督局计量认证合格证,拥有先进的检测设备,该中心对外承接电气设

    23、备检测试验任务,是本专业的综合实验室。(3)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华大电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先进的PS-5G电力系统微机监控试验台一套及WDT-III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教学试验系统三套。很好地满足了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及研究。(4)电力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四十台电脑,1台服务器等。PSASP程序是国内通用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分析计算软件。(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我国电力系统通用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综合实验装置两套。集保护的整定计算、测试与在线实验功能于一体。(6)大学

    24、生科技活动实验室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是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参加全国及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实训场所;数学建模实验室则是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实验训练场所;近几年我院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以及数学建模比赛中均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学科竞赛成绩在湖北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2.2.2 实践教学基地与国内其他电力类院校相比,我院由于具有水电地域优势和广泛的校友资源,本专业具有优良的实习条件。借助优良的实习实践教学条件,我院电气工程专业体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大、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目前,本专业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1个校内实习基地和3个校外实习基地,所有实践教学基地均已签订协议,基地中

    25、校内指导人数14人,校外指导教师8人,实际接纳学生人次达642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各类实习及毕业实习的需要。校内实习基地为校办实习工厂,主要承担工科各专业的金工实习教学任务,兼顾科研实验及新产品开发。校外实习基地包括: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培训中心、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等。我院电气专业02-07级学生已先后在这些实习基地进行了实践、实习活动。2.2.3 专业图书与网络资源我院建有图书资料室,同时共享三峡大学图书馆资源。图书馆主要数据库包括:外文专业期刊:IEEE T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

    26、elivery,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Research;网络期刊资源:中文电子期刊库:超星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超星电子图书、维普资讯网、网上读书系统等多个中文类数据库资源,有IEEE/IEE资源库、EBSCO商业资源电子文献全文数据库等;教师在

    27、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图书资料的充分利用,在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要求任课教师推荐相关的专业参考资料;另外,学院于2008年自建图书资料室并每年拨发固定的经费用于购置图书,所购置图书中覆盖了电气专业的多个方向,能够满足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课学习、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资料查询的需要。2.2.4 教学经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活动经费由学院经费预算统筹安排,完全满足本专业教学日常管理、师资培训、实践教学、图书资料购买等活动的需要。2007年本专业实习经费1.50万元,毕业论文经费4.16万元;2008年本专业实习经费3.41万元,毕业论文经费16.04万元;200

    28、9年本专业实习经费1.84万元,毕业论文经费17.33万元;由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我院还得到了部分免费教育资源,为本专业的教学经费提供了有益的补充。2.3. 师资队伍2.3.1 师资队伍状况(1)专业负责人刘会家,副教授,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硕士,硕士生导师。1995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2009年10月到2010年3月在英国莱斯特大学访问。主要从事电力设备绝缘检测技术、配电网自动化以及配电网络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近三年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1)双江口110kv施工变电站技术服务;2)广东花都变电站扩

    29、建工程二次系统改造;3)110kv江坪河变电站设备及线路检修试验委托协议。主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电特色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获2009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刘会家副教授学术造诣高,教学效果好,能够将当代电气工程学科前沿动态、自己的科研成果有机融合到教学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好评。(2)师资队伍基本状况本专业师资由自有教师、外聘和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教师组成,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已基本满足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2006-2007学年拥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6人,讲师8人,助教1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2人

    30、;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符合资格比例为100%。2007-2008学年拥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5人,讲师8人,助教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2人;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符合资格比例为100%。2008-2009学年拥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9人,讲师14人,助教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1人;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符合资格比例为100%;55岁以下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达10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本着“引进、培养、共享和借智”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力争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本专

    31、业拟每年引进自有教师数量3-4名,学院或系每年邀请三峡大学的教授为我院教师或学生举办讲座。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自2006年起,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本专业的自有教师获得院二等奖的好成绩。2.3.2 主讲教师情况近三学年讲授专业课程的专业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达到100%, 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达100%。就主干课程任课教师情况而言,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06-07学年度主干课程共10门,任课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年龄结构为中年5人、青年5人;学历结构为硕士7人。07-08学年度主干课程共10门,任课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

    32、5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年龄结构为中年6人,青年3人;学历结构为硕士7人。08-09学年度主干课程共10门,任课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6人;年龄结构为中年8人,青年5人;学历结构为博士2人、硕士8人。从历次教学检查结果显示,广大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满意度较高,学生评教情况反馈优秀比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具体表现为:07-09学年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教学效果整体良好,学生评教情况反馈较好。2007-2008学年,受评课次为22次,其中,评教等级优秀1课次,评教等级良好17课次,中等4课次;2008-2009学年,受评课次为23次,其中评教等级优秀为2课次,良好为21课次。2.3.3 科学研究水平电气工程专业所依托的三峡大学电气工程与新能源学院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水电站仿真与控制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与分析研究、电能质量与新能源技术研究、电气设备检测与保护研究。其中,水电站仿真与控制研究方向处于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