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2018年版本.ppt

    • 资源ID:10654483       资源大小:3.83M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2018年版本.ppt

    1、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跨世纪发展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要点,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二、改革开放的起步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教学要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三、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的巨大进展,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二、改革开放的起步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3、对外政策的调整,1、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两个凡是”的提出“凡是毛主席作

    3、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提出“两个凡是”,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价: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思想准备,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的意义:1、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2、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3、开始了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二、改革开放的起步,拨乱反正的推进(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

    5、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2)采取措施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地主、富农分子、国民党投诚起义人员、小商小贩小手工业等劳动者,支持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二、改革开放的起步,国民经济的调整 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是八字方针的中心,主要是指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改革,即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整顿,指的是整顿现有企业;提高,指的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二、改革开放的

    6、起步,二、改革开放的起步,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1)“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2)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以上都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二、改革开放的起步,农村改革内容:(1)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他地方开始试行农村联产责任制。,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二、改革开放的起步,(2)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推广 小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视频)(3)“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

    7、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城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1)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利用外资,学习国外;(2)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的终身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二、改革开放的起步,对外政策是为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出访美国。图为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阳台上。,3、对外政策的调整,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背景:(1)党内外思想活跃,并需要努力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2)极少数人夸大和渲染共产党的错误,并从根本上否定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社

    8、会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给以支持。,1、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在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讲话,内容:,1、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1)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2)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2、全面

    9、总结新中国的历史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整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开幕词,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十二大的内容:

    10、(1)中国共产党新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3)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完成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工作,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的作出和实施,使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在一

    11、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5月,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整党 1983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整党任务:(1)统一思想,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2)

    12、整顿作风,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3)加强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改变党组织的软弱涣散状况;(4)纯洁组织,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理出去影响:全党在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进步,并积累了在新时期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问题的经验,推进了党的建设,4、整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基本方针;(2)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四个“坚定不移”(3)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

    13、整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3、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十三届一中全会:赵紫阳、邓小平、陈云、乔石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杨尚昆、万里、李鹏,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

    14、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思想。,温饱,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1980年,1990年,2000年,21世纪中,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单位:亿元 R MB,经过努力,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1986年,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

    15、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决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3、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1、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2、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3、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4、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5、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1)性质:1989年春夏发生的政治风波,是极少数敌对势力利用党在工作中的失误,利用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不满,掀起的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动乱。(2)过程,(3)平息:6月9日邓小平接见

    16、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并发表讲话。,1、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与平息,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举行: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务,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大会主席台,2、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邓小平,1989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接受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决定由江泽民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会高度评价邓小平对党和国家建立的卓著功勋;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17、,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向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背景:(1)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但也出现明显通货膨胀和物价幅度上涨的问题;(2)1988年夏季,推进物价改革,实行“闯关”,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治理整顿:(1)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3、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2)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启动了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举措;“七五”计划胜利完成和“八五”计划的开始实施,标志着国民经济治理整顿任务全面实现;(3)农业改革发展的

    18、“两个飞跃”思想:,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发展集体经济,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3、继续开展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工作,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目的:打破1989年政治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的“制裁”工作:1、1989年9月到1990年,邓小平多次接见美国政要和学者;2、中国政府积极开展睦邻外交,稳定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继续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3、中国政府继续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方针。,4、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4、对外工作在打破对华“制裁”中全方位推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关于近期做几件群

    19、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能否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第二版出版,5、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1、邓小平南方谈话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

    20、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南方谈话的内容:(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发展才是硬道理;(4)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5)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1、邓小平南方谈话,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邓小平南方谈话视频,南方谈话的意义: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

    21、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邓小平南方谈话,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十四大上发表讲话,中共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大会内容:(1)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召开的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意义: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

    22、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1993年11月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2)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加强宏观调控,提出了以紧缩银根、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的16条重要措施(3)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23、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等(4)1995年,“八五”计划胜利完成,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94年初,“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1994年5月,江泽民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三者相互促进1995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1)“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2)1993年11月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关于加强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民主法制建设,3、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3、祖国统一大业的前进4、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十五大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1、高举邓小平理论

    25、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考验,(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2)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等流域发生了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被炸后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在考验中前进(1)“三农”问题(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3)实施西部大开发(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26、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3)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袭击以及“两国论”“法轮功”,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现实,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解决台湾问题的“九二共识”、“汪辜会谈”,香港回归交接仪式,澳门回归交接仪式,3、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三讲”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 1998年11月21日,中共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关于加强和

    27、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4、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完整的概念,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三、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发展阶段,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1、新世纪前20年奋斗目标的确立(1)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2)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中央领导集体的平稳

    28、交接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3、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4、走和平发展的道路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 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

    29、展,五统筹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3、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联合国世界和谐钟,4、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十六届四中全会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0、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7月7日,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三、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1、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十七大 1、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3、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

    31、届中央委员会,三、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2、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 1、从2008年9月开始,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任务顺利完成。,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迅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制造的第一架返销国外的大型客机,上海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图为雄伟的宝钢炉群,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32、建设的巨大进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球500强CEO对话,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村民民主选举当家人,市民监督员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

    33、就,我国宗教状况,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台湾同胞反对台独,学习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阅读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4、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1997年9月12日)5、胡锦涛: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2018年版本.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