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 资源ID:10650128       资源大小:297.38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1、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2019-2020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2、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 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

    3、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答案】A【解析】种群中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每个个体不会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二者婚配后可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生物进化的特点为由简单到复杂,即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D正确。【考点定位】生物进化。【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库的含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区别,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2.下列关

    4、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 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详解】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植物的自交,A错误;B.由

    5、于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所以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B正确;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3.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突变和基因重组B. 是自然选择C. 是自然选择学说D

    6、. 是物种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由图可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B错误;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点睛】易错点: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 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

    7、变【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群体中的近亲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近亲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A正确;B、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多数是有害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材料,B错误;C、某种群生物产生新基因后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8、说明生物进化了,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D、虽然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5.人类的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某血友病高发群体有男女各1 000人,经调査,女性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血友病基因的频率为()A. 1.2% B. 0.9% C. 0.6% D. 1.8%【答案】A【解析】已知血友病是伴

    9、X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则1000个女生一共有2000个相关基因,而1000个男生只有1000个相关基因。其中女生含有的致病基因数=15+52=25个,男生含有的致病基因数为11个,所以这个群体中血友病基因的频率=(25+11)(2000+1000)=1.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计算,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计算种群基因频率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注意男生只有一个相关基因,而女生有两个。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 寒冷时出现寒颤B. 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减少尿的生成,以减少水的

    10、排出D. 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大量相应抗体以清除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常见的稳态失调: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详解】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颤栗可以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这属于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错误;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正常的调节已失去效果,需要外来药物的干扰才能回复稳态,B正确;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

    11、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以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是正常免疫反应,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7.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 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C. 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 a中细胞种类最多【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根据图中物质交换,推出a是淋巴,b是血浆,c是组织液。【详解】A、血浆中蛋白

    12、质含量最高,用于维持渗透压;故A错误;B、血浆中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B正确;C、组织液中含有激素,但消化酶存在于消化系统,属于外环境成分;故C错误;D、淋巴中生活的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而组织细胞的种类最多;故D错误。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物质C. 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答案】D【解析】【分析】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

    13、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详解】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此外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内环境的稳态是其中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等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仅仅是成分达到稳态,C错误;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14、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细胞内、外 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C.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 血浆渗透压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并结合选项分析作答,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详解】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会导致代谢旺盛而抵御寒冷,该过程不是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粟的原因,骨骼肌不自主战粟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的维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Na+、K+泵,该

    15、泵通过消耗能量把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把细胞内的Na+泵入细胞外,从而维持不平衡状态,B正确;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C错误;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而血红蛋白是位于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存在血红蛋白,D错误。【点睛】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发生变动,例如体温维持在37左右,血浆pH维持在7.35-7.45左右,血糖平衡等。10.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通过神经一体

    16、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B. 内环境中的C0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C. 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D. 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在重体力劳动时,神经体液调节可以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但是无法减少产热,故A错误;呼吸中枢不在大脑而在脑干中,故B错误;在进行长时间重体力劳动时,血糖降低,此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所以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故D错误。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

    17、糖浓度会升高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 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答案】B【解析】【详解】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因此血液流经肝脏时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寒冷环境下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热量和散热量都增加,故寒冷环境中产热量高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量,C错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则其上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即其细胞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能受其调控,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不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点

    18、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免疫调节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理解体温调节的相关过程。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

    19、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体内温差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多,由于人是恒温动物,因此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故耗氧量增多,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由于体温基本不变,故体内酶活性不变;寒冷环境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因此通过排尿排出水的途径增多,故尿量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

    20、情况。13.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 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 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C.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人饮水过少或者吃的食物过咸,均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加饮水;另一方面,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详解】A、该考生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可以维持体温稳定,A错误;B、该考

    21、生未进食,故血糖浓度会下降,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减少,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升高,来升高血糖,B错误;C、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C错误;D、由于该考生未饮水,故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会减少,D正确。故选D。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提高人体内所有细胞的代谢速率B. 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 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D. 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因此不能参与细胞中能量的供应【答案】D【解析】【分析】要维持内环境稳定,动物体就必须

    22、能及时感知内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加以调整,这些活动都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完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组成。体液调节又称为内分泌调节,是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的一种调节方式。【详解】A、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A正确;B、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从感受器效应器方向,B正确;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C正确;D、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须先分解生成乳酸,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再经肝脏转化成肝糖原或葡萄糖,D

    23、错误。故选D。15.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表示物质,促进或抑制的产生,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该器官为骨骼肌,可表示胰高血糖素,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B. 若该器官为胰腺,则可能是促胰液素,可能是胰液C.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体温调节,考查对血糖平衡、体温平衡调节途径的理解。明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

    24、原分解,肌糖原只供肌肉细胞利用,不能分解补充血糖,A项错误;胰腺分泌的胰液,属于外分泌液,产生后直接进入导管,不进入血液,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C项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不能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项错误。16.读高中的魏微对生物实验很感兴趣。他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 (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纤维 C. 传出神经纤维 D. 效应器【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25、、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详解】如果剥掉腿上的皮肤,反射弧的感受器被破坏,因此把有硫酸的小纸片直接放在肌肉上,不发生缩腿反应,说明破坏了青蛙的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反射,A正确。故选A。17.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 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答案】

    26、B【解析】【详解】A.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完成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A正确;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错误;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相反,C正确;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作为效应器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1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B.

    27、 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 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般情况下,前两道防线可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B、T细胞和B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B正确

    28、;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人体的三道防线一般是前两道防线先起作用,突破这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才会起作用,D错误故选:B。19.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B. 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 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D. 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体有三道防线,保护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

    29、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详解】A、浆细胞不能分裂,A错误;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C、T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2可以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C错误;D、感染病毒后,通常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病毒,D正确。故选D。【点睛】准确识记不同免疫细胞的功能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20.下

    30、列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B. 在细胞免疫中不需要吞噬细胞C. 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D.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体有三道防线,保护自身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又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31、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详解】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由特定的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A正确;B、在细胞免疫中需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B错误;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分裂分化,C错误;D、自身免疫病为自身的T淋巴细胞和抗体攻击自身的组织,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HIV病毒感染导致人类的免疫系统遭受破坏,不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故选A。21.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蛇毒的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