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资源ID:10649906       资源大小:184.4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1、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1年广东质检)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个条约使中国打破了和外国在通商方面的习惯,特别是行商的作用遭到削弱,所以应该是南京条约,出现五口通商,使行商的作用削弱。答案:A3(山东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9月诊断,8)“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

    2、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解析:关键信息:尽为寇兵分国占据。由材料可知日本为侵略者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此次侵华战争应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4(浙江省温州八校2012届高三9月联考,5)“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宰。”这项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题干引文大意是,皇帝命令永远禁止与列强对抗的行为发生,违令的都要斩杀。此规定是辛丑条约中的规定。答案:D5(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高三质

    3、检,15)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出现在北京近郊,其援引的条约签订于下列哪一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10月检测,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战后开放的商埠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

    4、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辛丑条约设立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的规定后,故应该排除B;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开放是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错误;西方列强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前一直以商品输出为主,故应排除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7(2012年青岛模拟)对下图中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A BC D解析:由于客观形势,两者都没得到真正的实施;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产物,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资政新篇是中

    5、国历史上最早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完全的农民阶级纲领,并且有很大的空想性,不代表历史的发展趋势。答案:B8(2012年福建卷)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故选D。答案:D9(山东省莱芜市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测试,36)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明确提

    6、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A BC D解析:联系所学,1851年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911年指辛亥革命爆发,两场旧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运动相似之处,第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反侵略的要求,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因软弱性、妥协性不敢反帝;第项说法符合辛亥革命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本题应选项,都在南京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十分明显,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答案:C10(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练习,11)“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天不怕来地

    7、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天子吓得发了懵。”以上歌谣反映的近代史实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朝廷快让位”“天子吓得发了懵”说明该历史事件是反清斗争,据此排除B、D,因为义和团运动是“扶清灭洋”,北伐战争是反对北洋军阀;然后根据“穷爷们”“杀到天津卫”“杀到杨柳青”排除C,因为这些词语反映的历史史实与辛亥革命不符。通过分析,歌谣反映的史实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11(浙江省台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统练,8)电影建党伟业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

    8、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你将从这部电影中看到哪些场景()1916年,袁世凯在复辟帝制失败后抑郁而终1918年,胡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白话文的优点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的纲领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到中共成立的十多年的历史,联系所学知识,项说法符合所学,第项错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二大”中确立起来的。本题选A项。答案:A12(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卷,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9、要历史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表材料解读能力。首先从时间信息“19281934年”就可以排除A(1919年)、C(1937年)、D(1949年)。1928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使得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所以B项符合题意。答案:B13(广东潮州市华侨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测试,22)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

    10、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解析:从“129师师长刘伯承”;“红军装、五星帽”换成“青天白日帽徽”等信息可知,这是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后,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时的情景。这从时间上可以排除A和B。另外,国共第二次合作后,共产党的军队主要是活跃在敌后战场上,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也应排除。答案:C14(山东潍坊诸城一中2012届高三10月测试,16)“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11、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A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B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C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D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解析:从材料“打东洋”可判断史实发生在抗战时期,B项可排除,“太行山上”等信息再联系所学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创建了太行山根据地(晋冀豫边区),史实应是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选C项。答案:C15(华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综合月考一,18)最符合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所戴军帽的帽徽的是()解析:1938年的八路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在华北地区的部队改编而来,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12、,统一使用国民政府的军队编制,故帽徽应该是国民政府的标志。答案:B16(安徽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1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解析:从材料所述可以判断出作战地点在华北地区,而打击的目标又主要是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符合要求的也就只有百团大战了,正确选项为D。答案:D17(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10月检测,13)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以国内战争为表现形式、同时肩负着反侵略斗争的

    13、是()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反封建和反对外来侵略;北伐战争的性质是反封建和反对外来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性质是反对外来侵略。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18(浙江省慈溪市2012届高三期中,6)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A: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B:此地建立了中国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D:延安、:瑞金、:遵义解析: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分别指南昌、井冈山、瑞金,D项说法错误;A项1927年南昌起义诞生了第一支人民军队,不是在抗日战争时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创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本题选B项。答案:B19(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12)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15、()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分析,说明即将取得民族独立,并且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是解放战争。C项不符合提高农民地位,A、B不符合取得民族独立。答案:D20(2011年高考天津卷,31)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

    16、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答案:B21(济南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9月质检,12)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时间信息:1945年8月、1948年12年,也可从“八路军”、“人民解放军”了解两幅图分别是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A、B、D三项都未发生变化,而中国革命对象由日本帝

    17、国主义变为国民党反动派。答案:C22(厦门市翔安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25)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历史场景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 BC D解析: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中的论点“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鸦片

    18、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进入现代时期。本题选D项。答案:D23(厦门市翔安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29)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战略中心的转移:大革命时期的广州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瑞金抗战时期的延安。“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是指革命中心从以瑞金为核心的长江流域到以延安为核心的黄河流域,19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放弃瑞金,开始长征,1935年胜利到达延安,故选C;北伐战争时革命中心还是位于珠江流域,故排除A;抗日战争胜利时革命中心已是陕北(黄河流域),故排除B;解放战争胜利,革命中心依旧位于黄河流域,排除D。答案:C24(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期中,8)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趋势。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工人运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时期;1927年后开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在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

    20、命根据地,革命形势好转;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转移;1936年红军长征结束,1937年后进入全民族抗战至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胜利。答案:B25(安徽六校2012届高三9月联考,19)今年是建党90周年,小王为中共发展的历程而感动,下列词语按时间顺序能够表达中国共产党正确发展历程的是()A同仇敌忾御强虏红旗漫卷长征路天翻地覆慨而慷改天换地新纪元B红旗漫卷长征路同仇敌忾御强虏天翻地覆慨而慷改天换地新纪元C红旗漫卷长征路天翻地覆慨而慷同仇敌忾御强虏改天换地新纪元D红旗漫卷长征路同仇敌忾御强虏改天换地新纪元天翻地覆慨而慷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红旗

    21、漫卷长征路”是指长征,“同仇敌忾御强虏”是指抗日战争,“天翻地覆慨而慷”是指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统治,“改天换地新纪元”是指新中国的成立。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广东省2012届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6)(18分)近代租界对中国的影响: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6月15日的申报载:“上海各租界内,街道整齐,廊檐洁净。一切秽物亵衣,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偶有遗弃秽杂等物,责成长夫巡视收拾。街面偶有缺陷、泥泞之处,即登时督石工为之修理;炎天常有燥土飞尘之患,则当时设水车为浇洒;虑积水之淹没也,则遍处有水沟以流其恶;虑积秽之熏蒸也,则清晨纵粪担以出其垢。”材料二同治十一年(18

    22、72)9月25日的申报载:居民王阿保等10余人,违反工部局关于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挑着无盖粪桶过街,经巡捕劝阻不听,被拿送会审公廨。各被拘留一天。同治十一年(1872)10月8日的申报载:同年,一位广东籍人在美国公馆门口便溺,被巡捕拿送会审公廨,会审公廨以其情节严重,“枷号三日,以示惩儆”。材料三“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租界内外的中国居民最初以为电灯照明“将遭雷击”,一时“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上海道邵友濂甚至下令“查明中国商人点用者共有几家”,“按户知照,禁止电灯,以免不测”。寝久人们渐悟电灯的优越,遂争相使用电灯照明,“戏园、酒馆、烟

    23、室、茗寮,更无不皎洁当空,清光璀璨”。材料四“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有新郎、新妇、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姓名),由证明人宣读、介绍人(即媒妁)、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新郎新娘则交换饰物、相对鞠躬、继谢证婚人、介绍人各三鞠躬,并行谒见主婚人及双方族人之礼;全体退席后,开茶点、筵宴。(1)中国近代史中的“租界”,最早是哪国、通过什么条约中的什么特权获得?(5分)(2)中国最早的租界出现在哪座城市?(2分)(3)阅读上述四则材料,概述租界对我国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6分)(4)你如何评价中国近代的租界?

    24、(5分)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从社会生活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危害和影响。第(1)、(2)问是简单识记题,特别要注意有三个小问题,不要漏答。第(3)问反映了作为列强侵华基地的租界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积极意义。材料一反映的是租界管理规范,社会环境好;材料二反映租界巡捕法制;材料三反映租界物质文明的先进;材料四反映社会习俗的近代化。第(4)问的评价从正反两个方面解答即可。答案:(1)国家:英国。条约:虎门条约(或南京条约附件)。特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的特权(2)上海(3)租界的市政管理非常规范,呈现出专门化的特点;租界内的市政管理呈现法制化的特点;租界成为近代物质文明的传播地;租界传播了

    25、新的社会习俗。(4)租界是近代史上列强在中国建立的侵略据点,干涉中国内政的大本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交易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同时,租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市政管理、物质文明、社会习俗和文化事业的现代化。27(2012年课标全国卷)(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

    26、,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式题目,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历史和现象的能力。对题中模式的评价可有不同观点,只要选择其一,结合史实论证即可。(1)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后,中国人的反应学习西方的层次性(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着手回答。(2)若“反对”,则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3)若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则可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角度予以否定。答案:(略)2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起点考试,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五十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27、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精神象征。2008年4月30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雕塑学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0周年活动“开篇大作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五十周年纪念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请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4分)(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6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单元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