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模拟测试.docx

    • 资源ID:10649784       资源大小:404.1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模拟测试.docx

    1、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模拟测试期末模拟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草垛(du) 妥当(tu) 坍塌(t) 杞人忧天(q) B憔悴( jio) 莅临(l) 花苞(bo) 煞有介事(sh) C潜行( qin) 吝啬(ln) 嬉戏(x) 赫赫有名(h) D呈报(chng) 静谧(m) 澄澈(dng) 踉踉呛跄(qing)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熏陶、感染。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到了处理分( q) _的艺术;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 cu)_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闻到了酝

    2、(ning)_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 chn)_同学们,去阅读吧!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C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4(2018北京中考)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目的珍宝震惊了,

    3、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甲分号 乙冒号 B甲分号 乙破折号 C甲逗号 乙冒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5(2018侣山东聊城中考)按要求答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每到传统

    4、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仿句:_6(2019河南洛阳洛龙第一实验学校月考)古诗文默写。 (1)自古逢秋悲寂寥,_。 刘禹锡秋词(其一) (2)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告诉我们应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语句是:_,_。 (4)诗人常有描写江河湖海的诗作。曹操面对萧瑟秋风,描写大海的辽阔壮美的诗句是:_,_。(观沧海)王湾舟泊北固山下时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的诗句是:_,_。 (次北固山下)7名著阅读。(1)下列

    5、关于西游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其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B全书共100回,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历经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C唐僧在花果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收取沙僧,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去往西天取经。 D八戒是西游记中一个出彩的人物,他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但也不失忠勇善良、忠厚淳朴。(2)填空题。 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道:“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 选段中孙悟空称罗刹为“嫂嫂”是因为_;罗刹说的“寻你报仇”是因为_8(2018湖北潜江等中考)江汉中学拟开展“互联网与生活”的

    6、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1)下面是林志翔同学收集的两则资料,请仔细阅读后写出你的发现。资料一“我的一天”记载表资料二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比例(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调研) 我的发现:_ (2)学校决定举办一次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下面是学校办公室草拟的一份通知,请找出其中的不妥当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找出两处即可)通知 学校决定在本周五(6月15日)下午四点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请同学们届时莅临。 江汉中学办公室2018年6月13日 不妥当一(只填序号)_;修改建议:_。 不妥当二(只填序号)_;修改建议:_。二、阅读理解(一)(2019四川广安岳

    7、池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9诗歌的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情况? 答:_10.诗中哪一句是虚写?又是怎样同前面的现实描写衔接起来的? 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博学而笃志( ) (2)年与时驰( )12翻译下列句子。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译文: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_13乙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 ”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

    9、一个“_ ”字,对比鲜明。1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答:_(三)(2018天津中考)阅读片片蝶衣生一文,完成15-18题。 片片蝶衣生 镯耳 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移步花丛中,仔细

    10、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

    11、,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徙,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

    12、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15.依据文章第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答:_16.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答:_1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

    13、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第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 蝴蝶花作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第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18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四)(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

    14、,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哎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里。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

    15、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上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制止。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

    16、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了!”“啪”的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

    17、,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去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

    18、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19.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答:_ _20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答:_ _21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

    19、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答:_ _ _22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 _ _三、写作23.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期末模拟测试1C A妥tu。B憔qio。D澄chng。2答案 歧 粹 酿 忱解析 根据拼音,结合语境,确定字形。3.A “美不胜收”是褒义

    20、词,其他三项中的加点词语都是贬义词。4答案 (1)B(2)(示例)将“连抢带砸”改为“连抢带砸,并纵火焚烧”。解析 (1)甲处前后两分句为并列关系,所以用分号。乙处下文是对“被掠夺的文物”的懈释说明,所以应用破折号。(2)“连抢带砸”的破坏不是毁灭性的,属不合逻辑;可根据上文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这一行径,在“连抢带砸”后添加“焚烧”一类的短语(词语)。5答案 (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解析 仿写句子要仿句式、仿修辞,语

    21、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词,并做到语意连贯。本题中的例句已经给出了固定的格式:“无论,还是,都”,内容上要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如“清明节”要表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6答案 (1)我言秋日胜春朝 (2)枯藤老树昏鸦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解析 (1)(2)题是直接型默写题,注意“朝”“藤”“鸦”等字的书写即可;(3)(4)题属理解型默写题,要根据篇名及提示语中的关键信息,如“学习与思考结合”“萧瑟秋风”“大海的辽阔壮美”“青山”“小路”“小船”等确定所填诗句。还要注意“罔”“殆”“瑟”“舟”等字的正确

    22、写法。7.答案 (1)C(2)罗刹是牛魔王的老婆,牛魔王与孙悟空是结拜兄弟罗刹的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服之事(罗刹的儿子红孩儿因劫夺唐僧,被孙悟空请观音收服,不得还家之事)解析 (1)唐僧在五指山救出孙悟空。 (2)回答原因要结合情节,语言要简洁。8答案 (1)(示例1)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泄露个人信息的危险。(示例2)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也泄露了个人信息。(示例3)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会泄露个人信息。(2)(示例) 加入讲座具体地点将“届时莅临”改为“按时参加”将“2018年6月13日”另起一行移到“江汉中学办公室”下面,且居于有下角。解析 (1)观察

    23、“资料一”可知,林志翔同学一天的基本活动时间(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八点),从饮食(早餐、晚餐)、学习(社区“共享书吧”看书)、交通(回家)到休闲娱乐(打球、分享快乐),方式均与互联网或手机有关,生活因而大大方便,即互联网或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观察“资料二”可知,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且互联网或手机泄露个人信息的比重最高。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互联网或手机是把双刃剑,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泄露个人信息的危险。据此概括即可。(2)首先回顾通知的基本格式:标题(居中)、正文(首行缩进)、落款(含发文方及发文日期,各占一行,居右)和内容要求(通知方、

    24、被通知方、通知事件、时间、地点)。据此观察所给通知,可以轻松找出不当之处。即格式上第处,“江汉中学办公室”及“2018年6月13日”应各占一行,居于右下角;内容上第处缺少讲座的具体地点。另外,从措辞上来讲,“届时莅临”用词不当,“莅临”是敬语,此处的通知对象是学生,因此应改为“按时参加”。9答案 叙述他罢官后年老衰病,闲居荒僻故乡的情景和心情。解析“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诗人当时处境凄凉,生活孤苦,年老衰病,闲居荒僻故乡。“不自哀”写诗人仍然保持乐观豪放之气,还想为国杀敌,建功立业。10答案 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从“风吹雨”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

    25、与梦境自然联系起来,使梦境与壮志巧妙融为一体,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解析 第一问:首先理解全诗大意;然后根据虚写多是对由眼前景物引发的联想或想象的描写,或是对梦境的描述可确定写梦境的诗句“铁马冰河入梦来”是虚写。第二问:根据虚写的特点“对由眼前景物引发的联想或想象的描写,或是对梦境的描述”,结合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具体作答即可。11答案 (1)坚定 (2)疾行,指迅速逝去解析 可调动积累直接作答,也可结合句意推测词义。12答案 (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解析 要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饭”“肱”“广”“志”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13答案 静 躁解析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中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从“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上册语文 期末模拟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