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工业大学体育理论考试乒乓球.docx

    • 资源ID:1061356       资源大小:37.83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工业大学体育理论考试乒乓球.docx

    1、河北工业大学体育理论考试乒乓球1、乒乓球运动起源于-A 荷兰 B 美国 C 英格兰 D 中国 2、乒乓球运动是由什莫运动演化而来- A 台球 B 羽毛球 C 网球 D 壁球 3、“乒乓球”有什莫而得名-A 声音 B 形状 C 质量 D 材料 4、横拍握法需要手的什莫部位贴住拍肩-A 大拇指 B 小拇指 C 虎口 D 手腕 5、横拍握法在正手攻球时那个手指用力,并向上移动-A 中指 B 大拇指 C 食指 D 小拇指 6、横拍握法在反手攻球时那个手指用力,并向下移动- A 中指 B大拇指 C 食指 D 小拇指7、直拍削球形食指和拇指扣拍,其他三指自然 放松 B伸直 C 弯曲 D 紧张-8、准备姿势

    2、身体应A前倾 B后仰 C 竖直 D无所谓9、准备姿势脚应该A 前脚掌着地 B 后脚跟着地 C 全脚着地 D 无所谓10、准备姿势腿应该A 外展 B 内扣 C 平行 D 伸直11、握拍不宜 A 太浅 B 太深 C 太死 D 太活12、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的作用A 手腕 B 手指 C 肘 D 腰13、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学者,更应注意 A 不应经常 B 经常 C 偶尔 D 定时_14、移动方法 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A 单步 B 跨步 C 并步 D 跳步 _15、移动方法 一脚蹬地,另

    3、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单步-跨步 -并步-跳步 16、移动方法 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A 单步 B 跨步 C 并步 D 跳步 17、移动方法 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A 单步 B 跨步 C 并步 D 跳步 _18移动方法 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A 交叉步 B 跨步 C 并步 D 跳步 1

    4、9、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A 前倾 B 后仰 C 垂直 D 平行20、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引拍-A 稍后 B 提前 C 不变 - D 任意21、反手快推特点 A 站位适中 B 站位远 C 站位近 D 站位随意22、加力推特点 A 回球力量重,速度快 B 回球力量轻,速度慢 C 不能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力量 D击球点较低23、加力推要点A 球拍后撤上引是为了减小用力距离-击球点适当离身体近一点B 击球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C 要有效地把身体各部分的力分散在击球的一瞬间24、减力挡特点-A回球弧线高 B 落点低 C 速

    5、度快 D 力量大25、慢搓特点A 慢搓动作幅度小 B 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 C 回球速度快 D 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26、慢搓要点:A 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前倾角度B 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C 搓加转球,在向上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D 拍形应保持不变27、快搓特点A 动作幅度小 B 回球速度慢 C 借来球的后退力将球搓回 D拍面前倾28、快搓要点:A 身体重心后退,身体远离来球 B 前臂主动后退搓向球的中下部 C 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D 快搓一般是主动发力29、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方法与要点 A 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

    6、时机B 使自己防而不备,出现失误C 不用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D 可以随意倒拍30、远削特点 A 击球动作小 B 球速快 C 弧线短 D 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31、不是近削特点的 A 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B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C 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 D 一般用来对付前冲拉球和一般的下旋球33、不是近削要点的-A 向上引拍比肩略高 B 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 C 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 D击球后有前送的动作34、不是削弧圈球要点的A 应在来球的上升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B 击球点一般选在 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

    7、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C 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35、正手近台攻球特点A 站位中台 B 击球时间晚 C 球的速度快 D 动作幅度大,是我们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之一36、正手近台攻球运用A常用于还击反手位的发球B常用于还击正手位推档球、一般的下旋球等C 使对方措手不及,在对攻中以线路、落点变化相结合,调动对方,伺机扣杀D 无论什莫发球都可以用正手攻球接发球37、正手近台攻球要点A 充分利用全身协调用力(蹬地、转腰、移重心)B大臂发力为主,手

    8、腕辅助用力 C击球点在身体左前侧(大约为前臂的长度)D 触球瞬间向后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38、正手中远台攻球特点A 站位稍近 B 动作幅度大、力量重 C 进攻性弱 D步法移动的范围较小39、正手中远台攻球运用 A 多用于对攻中,以力量配合落点变化间接得分或为扣杀创造条件B 用于侧身后扑反手打回头C 防御时,在进攻中寻找机会D削球选手的削中反攻40、不是正手中远台攻球 要点的A 加大向右手方引拍幅度,是为了增大击球的动作半径B 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上臂向后,前臂和手腕向上发力为主C 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用力不可缺少 41、正手扣杀特点A 动作幅度小 B力量重 C 球速慢 D攻击性弱,是得分的重要手段

    9、42、击球过程中对身体的协调配合要求主要有:A 要放松 B 身体各部分不要协调配合 C 要紧张 D手腿脚一致43、发出符合规则的球应A 抛球手在击球点上方 B抛球路线不能过斜,过前 C身体位置与球台端线夹角小于90 D身体不要过于前倾44、直拍横打拉下旋球的技术主要包括拉加转弧圈球和A 拉前冲弧圈球 B 拉下旋球 C拉高吊球 D攻球45、直拍横打拉下旋球的动作的基本要领是A站位远台,右脚稍前B 引拍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高低确定起板位置,一般情况下,球拍高于球,或者低于台面C肘部向前突出,手自然放松,拍头向上D迎前击球时,用手腕的力量加力摩檫球的中上部.同时注意用腰控制手臂,转腰带臂迎前46、拉

    10、前冲弧圈球时要注意击球时间的调节,尽量在A下降期 B 上升中期 C 高点期或上升期击球 D下降中期47、拉加转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则通常是在 A 下降期- B上升中期 C 高点期或上升期击球 D下降中期48、加转弧圈球主要在哪种情况下使用 A 对方来球速度较慢,自己来不及向后拉手引拍,只好加快节奏,用拉加转弧圈球的办法先把球打过去B 对方回球较长,而自己站位又比较靠前,来不及迎前击球时,用拉加转弧圈球的办法,击球的下降期,把球先过度回去C自己主动改变击球的节奏,来破坏对方的击球节奏,迫使对手回球失误或为自己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任意情况49、发下蹲式右侧上旋和下旋球的要领 A站位一般是右脚稍前,左脚

    11、稍后,身体略向右侧偏斜。持球手将球向下方抛起,持拍手将球拍提至肩部,手腕放松以便击球时使用脘力B抛球后,两膝弯曲成下蹲状,当球下降到头部以下的高度时,持拍手迅速由左向右挥拍,球拍触球的左上部并向右侧上部摩檫,使球具有一定的右侧上旋,过网后向对手的右边偏斜前进C发右侧下旋与发右侧下旋的主要区别在于:拍面从球的正中部向右侧下部摩檫,使球具有一定的右侧下旋,过网后向对方的右边倾斜前进-随意发50、发下蹲式左侧上、下旋球的要领 A站位较平,身体侧对球台。持球手将球向下抛起,持拍手将球拍提至肩部或以上,手腕放松以便圾球时使用脘力B抛球后,两膝弯曲成下蹲状,当球下降到头部的高度时,持拍手迅速由右向左挥拍,

    12、用球拍反手一面触球的后中部并向左侧上部摩檫,使球具有一定的左侧上旋C发左侧下旋与左侧上旋的主要区别在于:拍面从球的前部向左侧下部摩檫,使球具有一定的左侧下旋-随意发51、正手拉加转弧圈球的技术要领是 A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膝直立。引拍时,身体稍向右扭转,手臂自然下垂,手腕做外展动作,将球拍引至身体下方B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膝直立。引拍时,身体稍向右扭转,手臂自然下垂,手腕做外展动作,将球拍引至身体下方C击球瞬间,缓慢收缩前臂。加转弧圈球的击球时间是在下降前期,拍面稍向前,摩檫球的中部或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主,略带向前D 发力的关键是球拍触球前动作要逐渐加快,到触球时达到

    13、最大速度52、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是由A 击球点 B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决定的. C 击球时间 D击球部位53、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A 拉手适当紧张 B摩擦球不宜过厚 C腰部放松 D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54、球台的表面叫做比赛台面 A 上层 B 中层 C下层 D侧面55、球台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A 66 B 76 C 86 D 9656、比赛台面球台台面的侧面A 包括 B不包括57、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厘米A 13 B 23 C 33 B4358、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

    14、,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A 1 B 1.5 C 2 D 2.559、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木柜-铁丝-网线-网柱60、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毫米 A 36 B 37 C40 D4261、球重克 A 1.5 B 2.5 C 3.5 D4.562、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毫米.A 1,2 B 2,3 C 2,4 D 3,463、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

    15、鲜红色,另一面为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A 白色 B 褐色 C 黑色 D 橙色64、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叫做 A 比赛状态 B 回合 C 比赛中 D一分65、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叫做A 球处比赛状态 B 回合 C 比赛中 D 一分66、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叫做 A 拦击 B回合 C 阻挡 D失误67、不予判分的回合叫做A 拦击 B回合 C 阻挡 D重发球68、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叫做A 裁判员 B 裁判助理 C运动员 D发球员

    16、69、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叫做A 连击 B 击球 C 失分 D得分70、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叫做A 发球员 B 接发球员 C裁判员 D 裁判助理7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A 抽签 B 裁判 C 教练员 D 运动员72、在获得每两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A 5 B 6 C 10 D 1173、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1

    17、0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A 发球 B 接发球74、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A 继续 B 立即暂停75、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 A 有效 B 无效76、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A 继续 B 立即暂停7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分时,双

    18、方应交换方位 A 5 B 6 C 10 D1178、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A 发球员 B 接发球员79、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接发球员.A 发球员 B 裁判员 C 运动员80、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另一个选择的权力-A 有 B没有试题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标准答案乒乓球运动特点; 速度快旋转强球体轻变化少乒乓球地握拍法分为 直拍握法斜拍握法综合握法横拍握法横拍握法

    19、要哪三个手指握住拍柄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横拍握法的特点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大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不便于拉弧圈横拍握法的缺点 正反手交替需变换拍面正反手交替需变换拍面易被对方识破握法灵活直拍握法的特点 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 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直拍快攻型打法拍前需要哪两手指扣拍食指 大拇指中指小拇指握拍有哪些注意事项握拍不应过紧不易握得太紧或太松调节拍面角度时不利用手指的作用应经常变化握拍方式准备姿势应两脚平行与肩同宽 上体略前倾持拍手自然伸直两膝微屈横握拍时手臂动作应肘向下 肘向上手臂自然平举手臂自然弯曲单步实际运用于接近网小球削追身球单步侧身攻击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

    20、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接长球跨步实际运用于: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远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并步实际运用于: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搓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跳步实际运用于: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

    21、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交叉步实际运用于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角变反手击球在走动中拉削球在跑动中攻球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正手发奔球 特点 对对方威胁较小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球速急、落点长正手发奔球要点抛球不宜太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特点球速快、弧线低有利于防守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要点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后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第一落点在本方

    22、台区的端线附近发短球 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击球动作大,出手慢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发短球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球速较快,前冲力大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主要用来防守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抛球不宜太低正手发左侧上(下

    23、)旋球特点对方挡球时向其左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右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特点要点: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外展,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上方摩擦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左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右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反手发右侧上(上)旋球要点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充分利用手

    24、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下蹲发球特点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7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下蹲发球要点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B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C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

    25、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D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正手高抛发球特点 高抛球抛球高度没有限制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正手高抛发球要点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反手推挡球特点球速慢力量轻,动作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力量大,动

    26、作复杂挡球要点: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形成正确的动作手法引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引拍时,上臂应远离身体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快推运用 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用于回击一般的搓球在相持中不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在相持中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快推要点击球后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外旋动作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加力推运用赛中运用加力推可迫使对方离台,陷于被动局面(如侧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线或大角

    27、度)它适用于对付速度较快、旋转较强的上旋球或力量较大、着台后弹起比网稍低的来球与减力挡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调动对方,获得主动能代替进攻减力挡要点击球前身体重心略降低,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加强来球反弹力的同时,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 回球速度快 搓转与不转球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搓转与不转球要点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搓不转时

    28、,要注意回球的弧线搓加转时,手臂爆发式用力为主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特点与运用倒拍动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完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使对方难以适应不易于进攻常用于对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现机会球时正手扣杀 要点:击球点离身体稍远;球拍应与球同高在高点期击球,不宜打落地开花球击球瞬间,整个手臂应发挥到最大力量,配合腰部转动及蹬地的力量如来球带有下旋,球拍略低于来球,触球瞬间手腕向上抖动发力正手拉球特点与运用 站位远、速度慢、动作小、线路活和稳健性好是回击发球、搓球、削球等下旋球的一种必备技术常用于接发球抢位,对搓中抢位对付削球时稳拉,以落点、弧线和旋转程度的变化,伺机进行突击正手拉球要点身体重心略下降

    29、,右肩稍下沉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不可过于低于台面触球时应尽量增大摩擦球体的面积和时间 用于任意球正手杀高球特点与运用 动作幅度小击球点高,力量重配合落点的运用,能给对方致命的打击多用于对付弹起较低的来球正手杀高球要点:要集中全身的力量于触球的一瞬间击球点适当离身体稍近一点(增大挥拍动作的半径)近网高球只需向下用力杀落点远、落点后有一定前冲力的高球,应保持足够的向前力量 反手快拔特点与运用反手快拨是横拍进攻型运动员常用的一项相持性技术具有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变化多的特点主要用来对付弧圈球、直拍推挡或反手攻球虽有一定的速度,但力量较差,应与侧身攻或反手突击技术等结合运用。 反手快拔要点上臂远离身体,前臂迅速前伸迎球手腕控制拍面后仰,借来球反弹力将球拨回掌握好击球时间注意线路落点变化并与突击结合运用,为进攻创造条件反手扣杀特点与运用 动作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性弱是还击机会球的一种方法,是得分的有效手段它一般在接发球、相持中取得机会后运用。 反手扣杀要点击球点不宜离身体太远要以整个手臂和腿的协调配合来增加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工业大学体育理论考试乒乓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