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海伦.docx

    • 资源ID:10599280       资源大小:35.69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海伦.docx

    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8海伦 8.海伦凯勒教学设计共计 3 课时第一课时课题 8.海伦凯勒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会用“如饥似渴、倾注”造句。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会用“如饥似渴、倾注”造句。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等。板书设计预习要求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图片和资料。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导入,揭示课题1 出示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有感情

    2、地朗诵。2 提问:(1)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 这种感情我们有吗?为什么我们没有?(3) 文中,让你最感动的语句有哪些?3导入谈话: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就是美国女学者海伦凯勒的心声。对于她,你们有什么了解?4出示课题。5过渡:那么,这位了不起的学者,是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成就这样辉煌的事迹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要求学生尝试充分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尽量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教师提示:“吮、霖”应读前鼻音;“挠、妮”声母应读鼻音“n”) (2)指名领读齐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3要求再读课文,尝试结合语境理解生词。 4齐读

    3、生词。5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小结1 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听写生词; (3)进一步了解海伦凯勒的故事,并阅读她的作品。一导入,揭示课题1、 听读欣赏。2一一指名回答。3指名补充。4指名回答。5指名补充。6齐读。二初读课文1按要求自读课文。2听读,正音。 3齐读。4听读,评议。5自读,理解生词。6指名回答。7指名补充。8齐读生词。9自读,思考。10同桌交流。11指名回答。12指名补充。三小结1指名交流。教后记第二课时课题8.海伦凯勒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4、。3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2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教具学具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等。板书设计遭遇不幸:烦躁 任性学盲文8.海伦凯勒 学说话 热爱生活 不屈不挠 坚持学习上大学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 检查复习1听写生词,并检查默写情况。2提问:(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2)课后,你阅读了哪些海伦凯勒的作品?有什么感受?二指导精读1默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提问:(1)海伦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如果是你,你觉得最可

    5、怕的是什么? (2)对于一个渐渐长大,渴望了解世界的孩子来说,这个打击怎么样? (3)海伦的脾气是对谁发的?她会怎样?3朗读指导:海伦是多么不幸啊!这座痛苦的大山压在她幼小的心灵上,连说都说不出来。你体会到了吗?4齐读第一节。5提问:小海伦此时最渴望的是什么?6过渡:就在这时,有一个人走进了她的世界,给她的心灵注入了清泉。她是谁呢?7轻声自读25小节,思考:沙利文老师是怎样帮助小海伦的?海伦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画出有关语句。8提问:(1)是什么让海伦对生活又有了希望? (2)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海伦是怎么学习的? (3)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4)她为什么能这样努力、坚忍不

    6、拔地学习? (5)她的努力有了什么样的收获?9要求再读第5小节,体会:从海伦的描述中,你体会到什么?10组织交流。11小结:知识打开了海伦地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一天天的过去,海伦在艰苦的学习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使她对生活更加热爱。12指导朗读:你被海伦感动了吗?你体会到了吗?13齐读第25小节。14默读67小节,思考:海伦又一次做了一个惊人的尝试。她是怎样做到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15出示海伦的话,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这一点?16提问:最后一句话能不能改成“我每天坚持着练习。”?为什么?17指导朗读:如果你是海伦,你会怎么去说这样的话?18尝试齐读第6小节

    7、。19引读:终于(学生齐读第7小节)三小结1小结:从这一节课中,你感受到什么?2、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造句:倾注 如饥似渴(3)完成课后练习4、5。一、 检查复习1 听写。2指名回答。2 指名补充。二指导精读1默读第一节,思考。2指名回答。3想象,一一回答。4指名补充。5尝试练读,体会。6指名读,评议。7齐读。8指名回答。9轻声自读,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10指名交流。11指名补充12指名一一回答。13指名补充。14再读,体会。15小组交流体会。16指名汇报,补充。17自己尝试朗读。18指名读,评议。19齐读。20默读,思考。21指名回答。22再读,思考。23指名回答,补充。24组织

    8、小组讨论。25指名回答,补充。26自己练习读。27指名读,评议。28齐读。29齐读三小结1、交流感受。教后记第三课时课题8海伦凯勒 课时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继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2、 朗读体会,整体感悟。3、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继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2、朗读体会,整体感悟。教具学具小黑板、投影片、等。板书设计预习要求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 检查复习1指名分节读27小节。2提问:(1)从上一节课中,你有了什么收获? (2)在完成作业时,你有什么困难?二继续指导精读1默读第8小节,联系全文思考:为

    9、什么海伦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3 齐读这一节。三、朗读体会,巩固提高。1、 海伦的做法哪些最让你感动?为什么?2、 有感情地朗读。3、你想学习海伦什么?你想对海伦说什么?四进行课堂练习(一)听写;(二)组词:躁( )霖( )喉( )挠( )燥( )淋( )候( )饶( )噪( )灵( )猴( )扰( )(三)反义词:喜悦( )干燥( )暴躁( )不屈不挠( )(四)造句:(1) 倾注如饥似渴(五)写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1) 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2) 海伦很快学会了用手指“说话”。(3) 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六)问答:

    10、(1)为什么海伦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一、 检查复习1 听读,评议。二继续指导精读1、指名交流。2、默读,思考。3、指名交流。4、齐读三、朗读体会,巩固提高。1、 有感情地朗读。2、 交流讨论。四进行课堂练习1抄写并完成课堂练习。教后记9、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共计3 课时第一课时课题9、二泉映月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及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生字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难点: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及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11、教具学具1、挂图或投影。2、配乐歌曲二泉映月。3、配乐朗诵带。4、搜集有关阿炳的资料。板书设计预习要求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解决浅显的问题。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揭题、导入。播放二泉映月。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出示华彦钧的挂图。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出示生字词小黑板。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小结,指导书写:锡、坎、坷、腾、跌、饶:左右结构,左小平齐上,左让右。葱:上中下结构,上下宽出,中间收拢。疾、厉:半包围结构,冲出包围。巡视。齐读生字词。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听写。交流。分自然段读课文。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2、?2、哪几自然段写了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3、小结分段及段意。三、学习第一段。1、 指读第一段,思考:你对二泉有什么样的印象?2、 讨论交流。3、 你喜欢这样的景色吗?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四、小结。1、 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1、 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一、 揭题、导入。1、听曲2、介绍曲子。3、介绍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二、 检查预习,初读感知。1、指读,正音2、齐读。3、讲解注意部分。4、进行补充。5、学生交流。6、描红。7、齐读。8、解释词语。9、听写并交流批改。10、轮读课文。11、回答补充12、默读思考13、讨论交流,进行分段。14、补充,提出不同意见。三、学习第一段。1、

    13、读第一段。2、 交流讨论,理解“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请泉”。3、 各自练读4、 指读第一自然段,评议。5、 齐读。四、小结1、谈本课收获。2、 补充。3、 五、作业1、 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教后记第二课时课题9、二泉映月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重点难点重点: 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4、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教具学具1、挂图、小黑板、投影片。2、配乐歌曲二泉映月。3、配乐朗诵带。4、搜集有关阿炳的资料。板书设计9、二泉映月 中秋夜 师傅 饱经风霜阿炳 听不懂又是中秋夜 阿炳 再次听泉 感悟坎坷、曲折 流泻琴声预习要求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解决浅显的问题。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检查复习。1、听写词语。2、读第一段,这段主要讲什么?二、学习第二段。1、读第二段,思考:这一年的中秋节,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生活经历2、 论:师傅在倾听什么?小阿炳听到了吗?为什么他没听到?什么是“饱经风霜”?3、 你对有什么感受?能用你的

    15、朗读表现出来吗?4、 这段讲了什么?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思考:十年过去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你认为阿炳是个什么样的人?3、能读出你的感受来吗?4、中秋夜,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这次他从泉水中听到了什么?5、 为什么以前没有听到呢?四、学习第四段。1、轻声自读第四段,勾画出对二泉映月旋律的描写。2、播放二泉映月,看文体会。3、你体会到了什么?4、有感情朗读。5、最后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是“享有盛誉”?二泉映月为什么会享有盛誉?6、 读本段。7、 有感情朗读全文。五、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2、听写。 激愤 哭泣 坎坷 享有盛誉富饶 无锡 经历 恩重如山3、组词。

    16、锡( ) 葱( ) 厉( ) 赐( ) 忽( ) 历( ) 跌( ) 饶( ) 强qing( ) 摔( ) 晓( ) qing( )解释。倾听、饱经风霜、泯灭、萦绕、倔强、升腾跌宕、势不可挡、享有盛誉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优美景色。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月光似水 静影沉壁 赏月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照耀一、检查复习。1、听写。2、概括段意。二、学习第二段。1、读二段,思考。2、小组讨论交流。3、代表汇报。4、 各自练读。5、 指名读,评议。6、 齐读。7、 概括段意。三、学习第三段。1、读第三段,思考讨论。2、交流汇报。3、练读本段,指名读,评议。4、齐读。5、“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愤怒的倾诉,

    17、倔强的呐喊”6、 谈体会。7、 有感情朗读。四、学习第四段。1、自读,勾画2、汇报,读句子。3、听曲,体会。4、谈体会。5、朗读。6、理解词语,体会本段。8、 齐读本段。五、作业设计教后记第三课时课题9、二泉映月课时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体会琴声的丰富内涵。2、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美好景象。重点难点重点: 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体会琴声的丰富内涵。难点: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美好景象。教具学具磁带或其他二泉映月乐曲。板书设计预习要求1、 试背课文4、5自然段。2、认真观察月夜景色。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复习导入1、

    18、 默读。2、 指读课文。二、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1、 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丽的二泉边,倾听着泉声,不由心潮起伏,他用琴声倾吐了满腔情怀。读4、5两自然段就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炳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把它背下来。2、 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1)理清顺序:环境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描写。 想起了想起了听到了(2) 按顺序练背。(3) 指名背,齐背。3、 指导背诵第5自然段。(1) 理清顺序:阿炳演奏的动作表现琴声变化想象内涵。(2) 引背,自由背。(3) 指名,齐背。4、 配乐背诵第4、5自然段。5、 总结: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

    19、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作斗争的精神。三、小练笔1、交流观察月夜景色所得。2、练习说话,可用上以下词语。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赏月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照耀3、 交流,评议。4、 把这段话写下来。四、总结一、复习导入1、默读。2、 指读课文。二、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1、交流讨论顺序。2、自由背。3、 配乐背诵。三、小练笔1、交流观察月夜景色所得。2、练习说话,可用上以下词语。3、交流,评议。4、把这段话写下来。教后记10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共计 2 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0 、郑和远航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

    20、: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等。板书设计10 、郑和远航共七次远航预习要求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解决浅显的问题。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2、揭示课题,质疑。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补充板书:10 郑和远航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

    21、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3、逐段指名朗读(同学之间相互评议)4、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2)反馈学习体会。5、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指名读,小组读,抽读。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三、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一、

    22、导入新课齐读课题,质疑齐读交流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课文,解决疑难交流指名读课文指名读生字词,正音交流齐读交流词义三、作业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教后记第二课时课题10 、郑和远航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2、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难点: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等。板书设计扬帆起航第一次远航友好交流10 郑和远航(详写)战胜凶险其

    23、余六次远航 (略写)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2、收集郑和的资料。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自读课文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3、组织反馈。二、精读课文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反馈,交流。指导朗读。出示投影片: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

    24、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b角色表演。2、自学第4、5自然段。(1)分组讨论: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2)指导朗读。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组织讨论,反馈。三、略读第6、7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四、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

    25、主要内容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3、分小组反馈,交流。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五、作业一、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尝试分段默读第一段,尝试分层交流二、精读课文自读第一段,思考交流齐读自由读,思考表演读,评议自学4、5小节。思考交流齐读默读,思考交流指名读,评议三、略读第6、7自然段自由读,思考交流交流四、总结全文齐读课文尝试概括主要内容交流五、作业教后记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

    26、计共计 2 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1、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教具学具挂图、投影片、录音带等。板书设计预习要求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解决浅显的问题。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备注一、揭题,解题1、介绍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板书:11、司马迁)2、介绍司马迁。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3、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著作呢?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查字典或联系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海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