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docx

    • 资源ID:10576535       资源大小:24.4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docx

    1、浙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浙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题首页图版教材分析本册选取了传统雕刻工艺,有商朝的象牙雕杯,有明朝的犀牛角雕云龙杯、紫檀九龙纹笔筒,清朝的竹雕龙柄杯和象牙花插。这些雕刻工艺品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做工精致,是我国工艺品中的珍品。教学目标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民间雕刻,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直观地了解传统雕刻工艺的造型、色彩特点与制作方法。2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

    2、热爱本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前准备学生:收集传统雕刻作品图片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的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人备时间题第1我驾神舟游太空教材分析本以我驾神州游太空为题,通过了解太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神游太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创作能力。教材选了杨利伟驾“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航行太空的图片及其他飞船、卫星

    3、图片等,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另外,教材也选择了一些学生作品,更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创作灵感。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绘画或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图。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前准备(学生)准备蜡笔水彩画的工具,分创作组(4人一组),收集太空的有关图片资料(教师)、范作。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第一时1提问导入。(1)世界上除了鸟儿会飞外,还有什么东西会飞?(2)根据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2了解太空。(1)学生分组交流自己事先收集的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2)教师补充小结并板书:宇宙飞船、宇航服、太空、星球。3欣赏图片。(1)提问:说说宇宙飞船的组成部分并简述其设计的注意点。(2)教师小结,板书欣赏要点:形状;色彩;结构;其他因素。4学生创作。(1)主题:我驾神舟游太空。(2)提问:在太空遨游时你希望驾怎样的飞行器?穿怎样的宇航服?最想到哪个星球上去探险?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作品,教师指导。(4)启发:构思:与众不同,富有创意;构图: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创作:掌握技法,熟练表达。作业讲评。(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互评。(2)有时间的学生进一步修

    5、改作品。6外作业。(1)收集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2)准备小组创作比赛。第二时前准备创作小组内商讨创作方案有关绘画和手工的材料工具教学过程1强调要点。(1)事先商量好分工情况。(2)各小组在30分钟内创作一幅作品。(3)把大家对遨游太空的感受在创作中具体地表现出来。2学生制作。(1)主题:体验太空。(2)准备:交流2分钟,安排好分工。(3)建议:注意安全;要有创新;结合未来发展方向;最好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3教师指导。教师在构思、构图、技法及学生的合作方面作指导。4展示作品。让各组代表上台发言,并互相评价作品。外拓展。(1)要求各班进行作品展评。(2)举办有关太空知识的讲座。(3)鼓励对太空

    6、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探究太空的奥秘。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人备时间题第二我们爱劳动教材分析生活中的人物动态千变万化,在劳动时则会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动作。各项劳动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也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时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比如画家王文彬的油画夯歌是描绘一群姑娘在打夯。在夯悬于半空,若起若落的最紧张的瞬间,表现了年轻姑娘蓬勃的朝气和建设新农村的崇高理想。画面构图以倾斜的不稳定形式来加强打夯的动势,生动地表现出劳动的美感。本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动态美,

    7、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描绘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工具以及周围环境,不仅可以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还能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也是美术程的学习价值之一。教材还重点展示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拾穗,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外画家对劳动动态美的不同风格的描绘作品中进行比较、欣赏。同时还选择了一些素描、速写和版画作品,为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体验和想象人体活动时各部位的变化,体会各种劳动的动态。教材还演示了不同动作的动态线,让学生对人体的动态有直观的感悟。“试一试”和“提示”将本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一化解。“学生作业”的展示和“学习建议”都提示了对学生创作的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

    8、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第一时1欣赏揭题。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夯歌、拾穗,设问:欣赏了这两张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出示题我们爱劳动。2讨论研究。(1)欣赏书中第页的4幅示范图,小组内讨论:画中的劳动者是怎样的动态?(2)交流讨论意见,教师小结:人体运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3)学生模拟某一劳动动作,其余学生观察人体各部位的变化,教师适当

    9、示范动态线。3作业要求。尝试描绘自己从事过的劳动。(本时完成人物的描绘)4交流评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同学互相评价并提出建议。教师小结。第二时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表扬提示。教师表扬上节人物动态表现好的学生创作作品。2欣赏启发。(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2)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3)小组活动:欣赏分析学生作品,讨论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你认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4)汇报交流,教师小结:除

    10、画出自己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3作业要求。将上节的作品继续添加劳动的工具和周围的环境。4学生创作。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色彩的运用也应突出主题。交流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互评。6教师小结。建议学生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备人备时间题第3绿化家园教材分析新美术教育理念让我们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会欣赏美,会运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会实践创造的新一代。本就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美术应用能力及剪纸能力的造型活动。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感知不同树的造型美感,通过折剪、组合、美化等形式,

    11、装扮家园、社区。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装扮家园、社区。2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3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剪纸造型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难点: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前准备(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教师)剪刀、彩纸、彩色水笔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第一时1谈话引趣。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植树节?植树有哪些好处?2欣赏感知。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作品,谈谈感受。3分析剪纸树的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教材中的问题,研究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折剪方法。(1)对折

    12、法。(2)四连折法。4作业建议。用折、剪、添画的方法,设计制作各种树。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具体问题。6作业展评。展示:将剪出的各种纸树,用胶水粘贴在教室四周的窗玻璃上。讲评:师生互评。7小结下。教师表扬设计造型有新意的学生。小结本的学习情况。第二时前准备(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教师)剪刀、彩纸、彩色水笔教学过程1教师指导学生用彩笔画出“我们的家园”。(可以画楼房、学校、社区等。)2学生用折剪纸的方法剪出各种不同的树,在完成的画面上进行粘贴。3作业展评。4后小结。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人备时间题第4立体造型教材分析雕塑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以简洁明快的造型,逐渐

    13、步入人们的生活,并由其本身独特形象所带来的丰富、具体的内涵联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以说,雕塑作品是抽象与具象的完美结合体。教材选择了抽象雕塑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主观感觉表现期”向高年级“现实感觉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雕塑从陌生一步步走向熟悉,保留“主观感觉表现”的抽象意识,挣脱写实的束缚,获得对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教材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雕塑和中国的现代雕塑夺,引导学生比较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作品的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立体造型的兴趣。对两抽象纸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发现平面的纸材通过卷折、粘贴等方法可以构成立体形状,在玩乐中的拼拼凑凑

    14、、搭搭建建就能感受到现代雕塑的想象力,雕塑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原来与雕塑有了亲密的接触。书中的制作步骤图详尽地说明了一纸立体造型作品的完成过程,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图中的另3作品和“想一想”的提示语在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等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表现上则有板材和管材等多种形式。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进行纸立体构成练习。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难点:使纸立体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等(教师)立体造型范例、示范用纸、剪刀、胶水、学

    15、生用纸等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第一时欣赏感受。教师出示各种纸立体造型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其魅力。出示题立体造型。2了解感知。(1)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分析材料,研究纸立体的制作方法。交流汇报,教师小结:作品通过卷、压、折、剪、粘、穿插等方法来表现。3研究学习。(1)出示一张纸,设问:“谁有办法让它变成立体形状?”(2)学生上台展示各种纸立体的制作方法,教师进行适当提示、启发。4尝试练习。将一张铅画纸制作成多个纸立体形状。交流评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同学互相评价。第二时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等(教师)立体造型范例、示范用纸、剪刀、胶水、学生用纸等教学过程1欣赏启发。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分析其构成

    16、方法及造型特色。2感受体验。将教师提供的立体造型分解并重新组合。3联想创作。学生将上节制作好的各种纸立体形状用合适的方法组合,变成一完整的立体造型作品。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评价。学生将作品布置成一个“立体造型”作品展览,互相参观,互相介绍,互相评价。教师小结。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人备时间题第自行车的故事教材分析本属于“综合探索”领域,选择各种各样的自行车为表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在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自行车为教学主线,训练学生搜集、选择、运用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自行车的造型、功能演变中,了解自行车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感受工业设计

    17、的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款式,感受自行车的设计美,学习用各种工具材料绘画自行车,设计“个性化的自行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新精神教学目标了解自行车的演变过程、自行车的造型特点和功能作用。2通过对自行车的绘画、设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感受工业设计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画自行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中国画颜料、水粉笔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教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第一时1感受体验,分析讨论。组织全体同学到操场上,教师请会骑车的学

    18、生骑一骑自行车。讨论:为什么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行驶时不会倒?自行车由哪些部分组成?(车轮、车座、车把、车铃和车身)2欣赏图片,学习探究。分小组,看本第10页,说一说:自行车是怎样设计出来的?早期的自行车怎样演变成现在的自行车?3学生作业。对照刚才骑过的自行车,画一辆自行车或有关自行车的场景画。4作业展评。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第二时前准备(学生)油画笔、水彩笔、记号笔、中国画颜料、水粉笔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教师)优秀学生作业、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1佳作欣赏,导入新。展示上节优秀作业,激发学习兴趣。揭示题:设计新式自行车。2师生讨论,学习探究。新式自行车从哪些方面去设计?引

    19、导学生讨论。(从自行车的造型、色彩、轻便、用途等方面进行改造设计。)发挥学生想象,开展个性化自行车的设计。教师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请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思路、自行车的个性特征和给自行车取的名字。引导学生评选“最喜欢的自行车”,说说选择理由。评选“最佳设计师”。举办优秀作业展览。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组长备人备时间题第6四季歌教材分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杜甫眼中的春景,碧与白,青与红,色彩流溢,春天的美景历历在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天,碧绿的莲叶,茂盛而广袤,阳光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的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眼中的秋

    20、天,色调明朗、充满生气,充分展现了秋季的美丽;“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眼中的冬天,则因为有了梅雪争春而更显活力,色彩鲜明。那在儿童眼中的四季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本以四季歌为题,意在通过观察、欣赏一年四季的典型美景,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有关色彩的象征意义;学习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诗画融合创作的能力。教材提供了春天的樱花、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梅花的图片,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比较四季的特点,体会四季色彩象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诗画融合的名家大作或同龄作品,教材还提供画家笳咏的春江水

    21、暖、徐英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潘天寿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及一些学生作品,并以此激发创作欲望。那么,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加强生活感悟呢?让学生游览、观察,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这样,学生的创作才会更有生机,教师的教学也更显得有本有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2培养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材料表现四季,学习给诗配画或画配诗,体会画画与作诗互相融合的感觉;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的兴趣。

    22、教学重难点重点:画出四季的特点,进行四季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创作。难点:画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前准备(学生)蜡笔水彩画等工具、探索春季的秘密(花、叶等)、收集有关四季的资料(教师)范画等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第一时1交流发现。(1)提问:你心中的四季是怎样的?(2)交流在一年四季中花、草、树等景物的变化特点。2欣赏范画。(名作或师生范作)(1)出示范画,提问:画的是哪个季节,你怎么知道?(2)比较各季节范画的画面区别。(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1)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创作。(2)建议:要抓住这个季节的主要事物及色彩特点。(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评价。

    23、(1)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讲评。(2)同桌参考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互评。(3)评价标准:作品是否体现季节特点;作品是否更大可能地发挥工具材料的特性;作品是否在构图、意境的表达上富有创意;作品是否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4)学生修改各自作品。小结拓展。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第二时前准备(学生)蜡笔水彩画等工具、收集有关四季的诗词诗配画的范作等教学过程1深入交流(1)再次交流有关四季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教师小结,明确目的:本节要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品。2分析范作。(1)出示诗配画的范作。提问:你发现这幅作品的诗意与画之间有什么联系?画中季节的象征性景物是什么?(2)师生共同分析范作。(

    24、3)教师小结诗配画的特点。3尝试创作。(1)让学生讲讲自己准备为哪句诗作画。(文字资料没收集到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相关诗句。)(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4评价作品。(1)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2)展示作品:评出具有意境的作品。外拓展。设计四季故事,进一步探索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第三时前准备(学生)选用蜡笔水彩画或钢笔水彩画,水粉等绘画工具(教师)、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教学过程回顾总结。(1)师生共同总结上节所学的诗配画的特点。欣赏佳作。联系大自然的美景及图片(包括象征色彩的图片)进行赏析。3畅谈感想。学生间互相讲述四季的特点及色彩特征。4创作作品。(1)主题:画出四季的象征色彩。

    25、(2)技法:运用蜡笔水彩画、钢笔水彩画、水粉等形式作画。(3)配一句或几句表达自己感想的话或诗歌。外拓展。设计四季故事,进一步探索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教学后记三年级上册美术学科备人备时间题第7美丽的孔雀教材分析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教学,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创造美,并尝试美化生活。本美丽的孔雀就是典型的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孔雀羽毛的美感,并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和花边,装扮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教学目标1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或花边。2学会用点、线、面组成花纹图案,感受图案的装饰美感。3培养学生对美术设计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

    26、点、线、面元素设计绘制美丽的花纹或花边。难点:根据孔雀羽毛的特征设计花纹或花边。前准备(学生)水彩笔、油画棒(教师)、画笔教学过程设计共案个案1寻找生活中的孔雀图案,描述图案特点。教师可事先在前布置学生收集或寻找有孔雀图案的服饰、坐垫、帽饰、公益广告、活动海报等。中让学生对收集到的图案作品进行仔细地分析。2分析图案设计的基本要素。(1)形的概括和变形。(2)图案中点、线、面的运用。(3)图案色彩的搭配:和谐而有变化。3学生创作。学习色彩平涂、彩笔勾勒的方法。(1)起稿(2)设色(3)勾勒4、作业展评。教学后记备人备时间题第8山外有山教材分析本教学分欣赏和立体纸造型两部分。旨在通过大量的自然风光

    27、、名山图片的欣赏,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用纸雕拼贴组合的形式再现山的美感,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爱国热情。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全国各地各种名山大川的图片,感受山的造型之美。2了解简单的浅浮雕知识,尝试用各种纸材,学习撕、剪、拼、贴等纸造型技法,表现重叠的山峰。3进一步认识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不同造型的山带来的不同美感。难点:用立体纸造型表现重叠的山峰。前准备(学生)彩纸、剪刀、彩笔欣赏教材中的灵璧奇石图片,感受奇石自然美。揭示题:灵璧奇石。今天,同学们带来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老师也带来了用石头制作的作品。(出示教师范

    28、作)大家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把石头做成这么好看的小动物的呢?2深入研究,分析归纳。老师分解石头小动物:身体石头形状有很生动的动态;耳朵两块小小的石头;尾巴独特的石头。把其他卵石作品分发到各小组,供学生继续研究、学习。归纳卵石动物的造型特点。(夸张、概括又极具变化)。3学生创作。请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石头,进行卵石艺术品的创造。设计构思可以从较大的石头入手,也可以多块石头加以组合,对石头的原有形状加以想象。固定确定作品造型后将石头之间用AB胶或02胶固定。装饰根据表现需要,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制,也可以用实物,如铜丝、毛线等加以装饰。教师及时为学生提示、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4欣赏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想法。谈谈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后拓展。在周末或假期,同学们可以和父母亲一起到大自然中找一找造型独特的石头,并进行艺术创作。


    注意事项

    本文(浙美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