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戏剧练习卷 粤教版必修5.docx

    • 资源ID:10571208       资源大小:32.42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戏剧练习卷 粤教版必修5.docx

    1、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戏剧练习卷 粤教版必修5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练习卷说明: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6题,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A伺(s)候 吮舐(sh) 言归正传(zhun) 缀(zhu)上B罗帏(wi) 腻(n)烦 玉骢难系(x) 朱砂(sh)C觊(j)觎 昧(mi)心 蜗(w)角虚名 憎恶(w)D惊愕() 敲诈(zh) 颠沛(pi)流离 蜥(x)蜴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暮霭 窟窿 虐待 阴谋诡计B贤惠 袖襟 淋漓 甜言蜜语C诗铭 联络 弃掷 郁郁寡欢D酣睡 无赖 宵夜 衰草萋迷3下

    2、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休斯敦火箭队客场对阵卫冕冠军迈阿密热火队,结果一改前几场虎头蛇尾的老毛病,整场比赛全队进攻合理,下半场突然发力大胜对手。B佛教的禅师往往答非所问,因为禅的意义是要自参自悟,经他人的解说,是他人的,与你的自悟无关,故不用语言文字解说也不直接解答你的问题。C过去,忠厚老实,善待妻子,孝敬老人,可谓百里挑一的好男人;既便日子过得很清贫,只要两口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就是一段好姻缘。D他反应很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做几个手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由守转攻。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当那幕戏正在串演的时候,我要请你集中你

    3、的全副精神,注视我的叔父,要是他在听到了那一段戏词以后,他的隐藏的罪恶还是不露出一丝痕迹来,那么我们所看见的那个鬼魂一定是个恶魔,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砧石那样漆黑一团了。B英子看到那个在草堆里认识的人笑嘻嘻地伸出手来,从学生手里接过了那份用红绸带系着的毕业证书。C他痛苦地站起身来,一瘸一拐地走向台的最左边,停住脚步把一只手遮在眼睛上朝远处张望,随后转身走向台的最右边,朝远处张望。D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极人臣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5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

    4、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创意的楼名“躬行楼”博得了全体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为“躬行楼”写出两条楼名诠释语句。(6分) 答: 6将下面一段对话中的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叙述出来,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删减词语,注意人称变化。(6分)鲁大海 董事长当然知道我是为什么来的。周朴园 (摇头)我不知道。鲁大海 我们老远从矿上来,今天我又在你府上门房里从早上六点钟一直等到现在,我就是要问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答: 二古诗文阅读(共7题,33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2小题作答)(4分)(1)愿陛下矜悯愚诚, , ,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2)

    5、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至人无己, , 。(庄子逍遥游)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9分)正宫 端正好(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1)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赏析这首元曲。(4分)答: (2)这首元曲用语简炼传神,请从炼字的角度为分析这一特点。(5分)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20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

    6、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

    7、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

    8、哙从良坐。 (鸿门宴选段)9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鸿门,谢曰 谢:道歉。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进入。C杀人如不能举 举:拿下。D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10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C亚父者,范增也 今者项庄拔剑舞D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1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与“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 常以身翼蔽沛公C 刑人如不恐胜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

    9、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邦到了鸿门,几句外交辞令就令项羽说出了出卖自己的人,他活着离开鸿门宴也由此可见端倪。B范增本与项羽商定好杀刘邦,但宴会中项羽却毫无动静,范增只好令项庄来执行杀刘邦的计划,但因项伯阻挠,计划失败。C樊哙闯进宴会中,凭借自己的豪气与威势震慑住了大家,甚至项羽也十分欣赏他,这让刘邦的活着离开鸿门宴有了保障。D沛公刘邦跟随项羽南征北战,首先夺取了咸阳,功劳很大,项羽不仅没有对他给予封赏,反而十分忌恨他,担心他功高震主,故有杀他之心。13断句和翻译。(8分)(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2分)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2)翻

    10、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译: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译: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18分)哈姆雷特人物性格分析(节选)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创作于1601年。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正是哈姆雷特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

    11、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的最突出表现无疑是他的优柔寡断。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我的运命在呐喊,使我全身每一根微细的血管都变得像怒狮的筋骨一样坚硬。”“安息吧,安息吧,受难的灵魂!好,朋友们,我以满怀的热情,信赖着你们两位;要是在哈姆莱特的微弱的能力以内,能够有可以向你们表示他的友情之处,上帝在上,我一定不会有负你们。让我们一同进去;请你们记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守口如瓶。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来,我们一块儿去吧”宣誓,哈姆雷特用这种毅然绝然的方式表达着自己

    12、复仇的坚定信念。但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他本来有好几次杀死仇人的绝佳机会,但在这种情结的作祟下,复仇计划一次次功亏一篑。当他偶遇到仇人在为自己的罪孽祈祷时,复仇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接着他就转入了时机价值的思索:“现在我正好动手,他正在祷告。我现在就干,他就一命归天,我也就报仇了。这需要算一算。一个恶汉杀死了我的父亲,我这个独生子把这个恶汉却送上天堂。”于是,哈姆雷特复仇首先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一面是杀父之仇的切齿之痛,父亲亡灵的声声追讨,另一面是对生命价值严肃思索,与生俱来的忧郁秉性。哈姆雷特在这二者之间苦苦的徘徊“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没

    13、有人回来的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怕那边还不知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因此便宁愿忍受目前的灾殃,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这样子,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也就这样子,决断决行的本色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由于这一点想不通,就出了别扭,失去了行动的名分。”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雷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手段来对付敌人;但是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本能的抵抗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思想冲突中,哈姆雷特进行着艰难的蜕变和抉择。“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可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

    14、止是多么端整,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之华!万物之灵!可是,对于我,这点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意儿算得了什么呢?”这里“哈姆雷特是以一种讥讽的口气讲的这段话”,这是哈姆雷特对人的地位的怀疑,也是哈姆雷特的一种时代秩序观念的反映。他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人性的虚伪,世态的炎凉,天道的不公,最后,终于到达了这种怀疑状态的顶点:“生存还是毁灭?”而他的当务之急是复仇,要重振国家。这种对于生命意义的超负荷的思考,无疑对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性格决定命运。这是真理。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在这种性格之下,他被复仇的意念苦苦煎熬。

    15、复仇成了他的全部。而这一切,导致他对懦弱的母亲冷语相向,对心爱女子的视而不见,导致他亲手杀死爱人的父亲,导致他最终落入仇人的布下的圈套。最后,复仇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是一切美好的东西也都破碎了:哈姆雷特的雄心壮志,爱人如花的生命,母亲脆弱的生存。这就是悲剧,其根源就在与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这就是性格的悲剧。14.“哈姆雷特复仇首先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为什么?(4分)答: 15.综合全文来看,导致哈姆雷特悲剧命运的自身因素有哪些?(4分)答: 16.从文中来看,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理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答: 1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判断错误的两项是:( )( )(6分)A.面对着

    16、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仇国恨,哈姆雷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但是由于他的优柔寡断和胆怯,多次复仇的好时机都让他放弃了。B.哈姆雷特用宣誓这种毅然绝然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复仇的坚定信念,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表现出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这令他的宣誓显得有些虚伪。C.回到祖国后,背负着复仇重任的哈姆雷特力图用与敌人同样手段来报复敌人,但他内心深处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本能的抵抗,这种思想的矛盾一直困绕着他。D.复仇、重振家业,这种时代秩序观念与哈姆雷特对个体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E.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当

    17、最终复仇成功的时候,他心中所有的美好东西也破碎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幻灭了。四选考题 【说明】选考内容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每一位考生只能选考其中的一类,不能跨类选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820题。 雷雨(节选) 曹禺午饭后,天气很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朴 (点着一枝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鲁 (看着他)大概是的。朴 (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就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鲁 嗯。朴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鲁 不知道,老爷。朴 你是新来的下

    18、人?鲁 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朴 你的女儿?鲁 四凤是我的女儿。朴 那你走错屋子了。鲁 哦。老爷没有事了?朴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鲁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户,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朴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侍萍停)你你贵姓?鲁 我姓鲁。朴 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鲁 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朴 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鲁 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朴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朴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

    19、,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鲁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朴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鲁 哦,好地方。朴 你三十年前在无锡么?鲁 是,老爷。朴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 哦。朴 你知道么?鲁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朴 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朴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可是这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鲁 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朴 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

    20、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鲁 姓梅的?朴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 不敢说。朴 哦。鲁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朴 哦?你说说看。鲁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朴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朴 (苦痛)哦!鲁 这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21、。朴 (汗涔涔地)哦。鲁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朴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鲁 我姓鲁,老爷。朴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得她的坟在哪儿么?鲁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朴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 亲戚?朴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 哦那用不着了。朴 怎么?鲁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朴 (惊愕)什么?鲁 她没有死。朴 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鲁 不过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朴 哦,救活啦?鲁 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朴 那么,她呢?鲁 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22、朴 那个小孩呢?鲁 也活着。朴 (忽然立起)你是谁?鲁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朴 哦。鲁 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朴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鲁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朴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鲁 嗯,就在此地。朴 哦!鲁 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朴 不,不,谢谢你。18周朴园为什么会向一个下人问起三十年前的事?(5分)答: 19本剧幕开头的环境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 20周朴园是否爱过侍萍?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820题。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电影城南旧事影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23、,夕阳山外山。送别 李叔同影片城南旧事是改编于台湾女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自传体短篇小说集,特别有一种缅怀旧日京华的伤感情绪。这首送别在片中或唱或奏,在影片中出现多次,透出了影片的情感线索: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上个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

    24、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迁居新帘子胡同后,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他被警局抓走。这个人也“走”了。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

    25、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的眼光,去展示二十年代旧北京的社会,展示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影片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三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具体历史风貌,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同时,影片

    26、又辅之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而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在影片最后的几分钟里没有一句对白,而且画面以静为主,没有大动作,也无所谓情节,然而却用色彩(大片的红叶)、用画面的节奏(一组快速的、运动方向相悖的红叶特写镜头)、用恰如其分的音乐以及在此时此刻能造成惆怅感的叠化技巧等等,充分地传达人物的情绪,构成一个情绪的高潮。影片从头到尾贯彻着淡淡的乡愁:北京的冬阳,黑沉沉雾朦朦的城门楼,骆驼队的驼铃,单调而复沓的街口的井

    27、槽,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我们看海去课文。在悲剧氛围中弥散着纤美的忧伤与诗意。值得一提的还有片中的角色。宋妈的朴实、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们带入那个痛苦的年代,而英子(沈洁)的那双明亮、纯真、迷人、探索的眼睛足以使语言逊色。据说林海音女士后来一直和沈洁保持着来往,维持了多年的“忘年交”,因为对于沈洁出演的自己的童年,她实在非常喜欢。孟庭苇有首歌,往事,颇具怀旧感,我愿录下歌词作为本文结尾: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欢笑那门前可爱的小河流依然轻唱老歌如梦如烟的往事散发着芬芳那门前美丽的蝴蝶花依然一样盛开小河流我愿待在你身旁听你唱永恒的歌声让我在回忆中寻找往日那戴着蝴蝶花的小女孩18从这篇文章来看,城南旧

    28、事这部影片有什么特点?(5分)答: 19文章开头引用李叔同的送别,结尾引用孟庭苇的往事,作用是什么?(5分)答: 20电影影片往往离不开激烈的矛盾冲突与紧凑的故事情节。从这点来看,城南旧事似乎说不上是好电影。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5分)答: 五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位哲人与门徒雨后走在土路上,哲人的新布鞋上沾了许多泥点儿。穿了雨鞋的门徒问他:“出来时为什么不换双鞋呢?”哲人望望连着村子与外界的泥泞的路,意味深长地说:“换鞋不如换路呀。”门徒顿觉心头一震。后来,在哲人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儿硬化了路面,从而一劳永逸,不必再受“换鞋”之苦。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

    29、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附命题明细表试卷内容题号分值难度主要知识点考纲要求层次易中难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探究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3字音23字形33词语运用44语病56 仿写65 得体二、古诗文阅读(33分)7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9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9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用法10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13常用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12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138断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现代文阅读(18分)144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15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6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76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四、作文2160作文选作题一(15分)185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95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戏剧练习卷 粤教版必修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