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docx

    • 资源ID:10565395       资源大小:164.32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docx

    1、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目 录1.工程概况 12.工程实物量 13.编制依据 14.施工前准备 25.施工方法 26.质量控制 137.HSE 控制 148.人力计划 209.机具计划 2010.进度计划 20 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1. 工程概括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一期工程厂区内的预留区内。氢气回收装置为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氢气回收项目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拟建装置(原场区仓库(二)范围内)位于常减压蒸馏装置和场区总变电所西侧,设备库房和维修站二北侧,环珠西大街南侧,整个装置区位置成倒梯形装,装置区属于填方区,未经过地基处理。氢气回收节能项目二期工程新增两

    2、股氢源,一是通过膜分离过程提浓催化裂化干气中的氢气,二是利用抽余油改质过程提供补充氢源。催化干气与抽余油改质产生的干气一起进入膜分离系统将氢气进行提浓,为氢回收项目一期提供约4000Nm3/h 的氢源,同时抽余油改质过程和催化干气乙烯叠合过程生产一部分高辛烷值的改质油进而提高全厂汽油池辛烷值提升效益。本方案主要是针对压缩机基础施工,而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2. 工程实物量压缩机基础实物量。序号施工内容工程量备注1K1011台2K102A/B2台3K103A/B2台4K1041台3.编制依据3.1中国石油广西石化氢气回收节能项目二期工程氢气回收装置(二)装置平面布置图。3.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

    3、术规程(JGJ80-2001)3.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13)3.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3.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3.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3.10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范(GBJ119-2013)3.11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2011)4.施工准备4.1本工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商品

    4、混凝土厂家必须具有相应资质,混凝土所有质保资料应齐全并符合规范要求,配合比、强度报告等应及时、准确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进场后,试验员应抽样做坍落度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能及时供应,在浇筑前提前预约两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以保证混凝土供应及时。4.2混凝土浇筑前,模板、钢筋工程必须已经检查合格,评定资料齐全,浇筑砼面标高已抄测,模板内已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浇筑现场施工人员已到位,施工机械已准备就绪,混凝土方可进场。混凝土运至现场后由泵车直接送入模板内,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高度,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500mm,并沿模板周边均匀上升浇筑,不得集中下料。4.3大体

    5、积混凝土施工降温措施。根据大体积施工规范及相关规定的措施,提前通知商品混凝土公司提供C30混凝土配合比单并提出要求在混凝土内参加减水剂、粉煤灰、矿粉和抗裂防水剂等,并要求提供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和相关的试验抗压强度报告等。根据大体积施工规范要求进行裂缝控制验算决定降温技术措施,按照商混厂家提供配合比做如下措施:4.3.1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按照每方混凝土中掺入44Kg;4.3.2混凝土中掺入泵送剂,按照每方混凝土中掺入23kg ;4.3.3混凝土中掺入矿粉,型号为S95,按照每立方混凝土中掺入58Kg;4.3.4混凝土中掺入抗裂防水剂KD-1,按照每立方混凝土中掺入23kg。4.3.5选用矿渣硅酸

    6、盐水泥,标号为P.S.42.5。每立方混凝土用量为265kg。5 施工方法5.1土方工程5.1.1基础土方开挖之前,应对基础范围内的地下隐蔽物的情况进行调查,避免盲目的开挖造成破坏。5.1.2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大面积开挖,因开挖深度较深并结合当地的土质情况,放坡系数按1:1,挖出土方外运至业主指定弃土区域。5.1.3基础土方开挖过程中,测量及技术人员应现场跟踪检查,对开挖深度进行控制,以及应对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等进行及时解决处理。基底预留200mm300mm余土采用人工进行清土。5.1.4基础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清槽,报相关单位进行联合验槽,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5.1

    7、.5土方回填要待基础混凝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前要将其基槽内杂物、积水清除,按要求分层回填,回填土采用机械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夯实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即夯实系数大于等于0.94。 回填土方由甲方指定的弃土场运至基础内进行回填。5.2垫层施工5.2.1基础验槽合格后,放线支模,模板采用50mm100mm木方,四周用300mm长10mm钢筋打入土中进行固定。5.2.2垫层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采用100mm厚C2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铁锹等整平后再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表面用木抹搓毛,并及时进行养护。5.3 钢筋施工5.3.1 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钢筋表面或每捆(盘)有炉罐(批

    8、)号、直径、强度等级等出厂标志,钢筋应平直、无机械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和油污,钢筋施工前着重检查钢筋锈蚀程度,做好表面处理。5.3.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混凝土设备构架,其纵向受力钢筋强度必须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当设计文件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的强度实测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得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的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得大于1.3。5.3.3 钢筋的制作、绑扎满足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符合下列规定:(1)HPB235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

    9、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作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5.3.4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必须作弯钩,弯钩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满足上述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规定外,不得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得小于90;对有抗震等级要求的结构必须为135(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10、对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5.3.5 钢筋调直可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5.3.6 应根据结构构件配筋详图,结合保护层厚度、接头形式、弯钩及弯折的弯曲直径等要求计算下料尺寸,绘制翻样图后,方可进行钢筋弯曲成型。弯曲成型后的钢筋,不得粘油、粘漆或粘泥土等。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受力筋的位置。特别是上层负筋,必须用马凳支撑,浇注混凝土时必须有专人护筋。5.3.7 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不得采用

    11、搭接,必须采用焊接连接。受压柱中直径大于32mm的受压钢筋接头须采用机械连接。钢筋焊接必须符合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焊工必须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以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成批焊接。成批焊接前,按规定作班前试焊,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再行施焊。5.3.8 动力设备基础受冲击力较大的部位,钢筋接头不得采用焊接接头,必须采用机械连接。5.3.9 钢筋绑扎(1)钢筋的交叉点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固,每一扎点要拧转二圈半。镀锌铁丝须符合:绑扎直径小于12mm的钢筋,用22号铁丝(直径0.711mm);绑扎直径1225mm的钢筋,用20号铁丝(直径0.914mm);绑扎直径大

    12、于25mm的钢筋,用18号铁丝(直径1.219mm),绑扎镀锌铁丝需要的最小长度见下表。绑扎镀锌铁丝需要的最小长度(mm)钢筋直径681012141618202225283261301401501601801902102302502703003208-15017017018020022025026028030033010-18019020022024025026028031034012-20022023025026027029031034014-23024025027028030032035016-25026028030031033036018-27030031033035037020-310

    13、32034036038022-34035037039025-37039041028-40043032-450(2)单向受力钢筋网,除周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可隔一点扎一点,但铁丝绑扎方向必须互相成八字形。双向受力钢筋网,所有钢筋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3)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要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搭接处须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并不得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4)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应检查配置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如有变形、松脱和开焊现象,必须及时修理

    14、完好。(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在竖向钢筋外侧和水平钢筋下方与模板的间隙处垫以水泥砂浆垫块,不得用石子乱塞,也不得采取边浇混凝土边提拉钢筋的办法。5.4模板工程5.4.1模板安装 :压缩机基础模板采用单层竹胶板模板,支撑加固采用木方,48钢管脚手杆及配件。5.4.2模板的支设安装,要遵守以下规定:a)对拉螺栓等预埋件必须安装固定牢靠。支柱立杆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加设垫板。b)模板端接头应尽量错开,模板接缝粘透明胶带,防止漏浆,形成麻面。c)模板要拼缝严密,表面平整,立面垂直。不得使用变形的模板,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少涂、漏涂。d)在底板基础上放出基础

    15、轴线和边界线,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模板拼装。5.4.3平面模板之间联接时,先将两块模板对接处边缘对齐,模板内部设对拉螺栓拉接。校板外侧设双排脚手架,脚手架外侧每隔lm设斜撑支撑在筏板混凝土预埋28的钢筋桩上;对拉螺栓采用18圆钢两端套丝制作,长度以超出两端支撑300mm为准,教扣长度不得小于100mm,螺帕与方木间加垫尺寸为100*10O*1Omm钢垫片。螺栓垂直和竖向间距都为400mm,在校板内侧和外侧测出顶标高(也可采用钢钉在标高位置上钉一圈),弹出混凝土上表面墨线,示意如下图。5.4.4.基础标高-2.8-1.6m 模板安装将侧面模板底部放置垫层上,内侧用HRB400-25钢筋间距800m

    16、m与垫层打孔,用钢筋将模板卡住,外侧用短钢管间距600用方木固定,用对拉螺栓连接,在钢管外侧每隔1m设置斜撑。-1.6m4.6m之间模板安装,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放样,将模板进行配模,在模板中部设置两道对拉螺栓,螺栓间距800mm,根据,模板的高度与对拉螺栓相对应的高度,在对拉螺栓高度处焊接钢筋头,防止模板下沉,并将对拉螺栓底部与底板钢筋连接,模板外侧用钢管方木对拉螺栓连接。在模板安装完毕后,在模板的中部,用切割机开200mm*200mm预留洞口,南北方向各2个,东西方向各4个,待砼浇筑完毕后将预留进行封堵。5.4.5模板制作质量标准项 目质量标准检测工具与方法1平面尺寸0,-2钢卷尺测量2板面平

    17、整度2mm2m靠尺,塞尺测量3对角线长3mm钢卷尺测量4模板翘曲L1000放置在于台上,对角拉线用直尺检查5模板边平直2mm拉线用直尺检查5.4.6模板安装质量标准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每层垂直度3mm用2m靠尺2位置2mm尺量3上口宽度2mm尺量4标高5mm拉线和尺量5表面平整度2mm用2m靠尺、楔形塞尺6墙轴线位移3mm尺量7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mm拉线和尺量8预留洞中心线位移10mm拉线和尺量9预留洞截面内部尺10mm拉线和尺量10模板接缝宽度1.5mm拉线和尺量11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3mm拉线和尺量5.4.7模板拆除工程1) 根据留置混凝土拆模试块的抗压强度,基础模板,应

    18、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25%或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并经我方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对梁板模板,当跨度小于8m时,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当跨度大与8m时,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即安排人员进行模板拆除施工,确保结构构件不被碰损。2) 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构件,后拆承重构件。3) 拆模后及时进行保养、清除表面污垢、灰渣等杂物,然后将表面清理干净。4) 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预埋件的清理和误差测量工作,并对成品进行保护。5.5脚手架工程:5.5.1外双排脚手架搭设:1) 首先将脚手架下的地基夯实整平,立杆放置在垫板上,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2

    19、) 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3m,步距为1.8m,立杆横向间距1.05m,内立杆距离基础300m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3m,距地面200300mm,搭设一层扫地杆。相邻立杆和大横杆的接头位置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纵横距和步距内,且距离不大于布纵横距和步距的三分之一处。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十字卡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5.5.2脚手架搭设要求1) 材料选用:钢管上打孔的严禁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钢管不得采用。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2) 纵向水平杆:a)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b)

    20、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能大于 0.53m;c) 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3) 横向水平杆:a)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内排脚手架的外伸长度 300mm;b)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1/2;c) 木脚手板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

    21、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 脚手板:a)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b) 木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c)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5) 剪刀撑:a) 每道剪刀撑跨越6根立杆,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b)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

    22、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0mm;c)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6) 斜道:斜道搭设在基础的东面设置。搭设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要求如下:a) 脚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b) 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人行斜道宽度1m,坡度1:3;c) 拐弯处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d)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180mm;e) 斜道外侧设置剪刀撑;f) 斜道脚手板横铺时,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接头采

    23、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g) 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行斜道上应每隔250300mm设防滑条;7) 作业层围护:a) 每道无板梁侧均搭设操作平台,满铺跳板,并设置围护栏杆。作业层外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b)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c) 作业层设双层栏杆,栏杆高度1.2m;d) 脚手架外侧在施工层及自施工层一下一步架体挂密目网封闭围护,每施工层下部设安全平网。8) 抛撑设置:脚手架搭设前应设置抛撑,再在2m以上设置水平拉杆进行连接双排脚手架。拉杆间距按照两步三跨进行设置。抛

    24、撑按照60度角度进行设置。9) 脚手架拆除a) 脚手架拆除顺序“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 b) 在脚手架拆除前,应做好交底工作,拉好安全警戒绳,挂好警示牌,派专人看护;c) 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d) 脚手架不得边拆除边清理,应在拆除后及时清理堆放整齐。e) 当拆至最后一根立杆高度时,应在适当位置加临时抛撑后再拆除连墙件;f) 拆下的杆件应以安全方式运出吊下,严禁向下抛投。在拆除过程中,应做好配合、协调工作,严禁单人进行拆除作业。g) 脚手架拆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划出工作区标志,拉设警戒标志,禁止行人进入。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高到低,先拆水平杆后拆立杆;坚持先搭设的后拆,后搭设的先拆。

    25、统一指挥,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告知对方,以防坠落。5.6混凝土工程5.6.1本工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厂家必须具有相应资质,混凝土所有质保资料应齐全并符合规范要求,配合比、强度报告等应及时、准确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进场后,试验员应抽样做坍落度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能及时供应,在浇筑前提前预约两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以保证混凝土供应及时。5.6.2混凝土浇筑前,模板、钢筋工程必须已经检查合格,评定资料齐全,浇筑砼面标高已抄测,模板内已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浇筑现场施工人员已到位,施工机械已准备就绪,混凝土方可进场。混凝土运至现场

    26、后由泵车直接送入模板内,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高度,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500mm,并沿模板周边均匀上升浇筑,不得集中下料。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防止出现冷缝。5.6.3混凝土振捣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方法进行振捣,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不少于50mm,以消除接茬。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不得过振,宜严禁漏振。振捣应以混凝土表面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5.6.4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模板位置,使混凝土均匀上升,不得触碰挤压模板。对一些特殊部位,如地脚螺栓、预留螺栓孔、预埋管道等,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混凝土

    27、上升速度,使其均匀上升,同时防止碰撞,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对于预埋套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用经纬仪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5.6.5混凝土应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将顺坡向集中在坡面下,应在侧模适宜部位留设排水孔,使大量泌水顺利排出。每浇筑一层混凝土都应及时均匀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接茬部位结合良好,防止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适当的时间内给与两次振捣,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混凝土应连续浇筑,特殊情况下如需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一层混凝土

    28、凝固以前将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5.6.6基础浇筑混凝土时,先在基础施工缝位置铺一层50100mm厚同配比水泥砂浆,因柱净高度为10.5m,在5.0m位置设700500mm门子洞口,砼下料振捣由门子洞口进行,浇筑到洞口底时用700500mm木模板堵严,并加柱箍箍紧,再浇筑柱上部混凝土。5.6.7木工、钢筋工在浇筑时设专人监护模板、钢筋的变化,如发现变形、移动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好。5.6.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瓦工随后严格按标高带线找平。浇筑完毕初凝后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按为减少混凝土受阳光照射采用覆盖养护,在浇筑完的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在上面覆盖棉被进行养护。

    29、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并安排专人进行养护。5.6.9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上人。预留孔洞内清理干净后覆盖严密,防止落物。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5.6.10混凝土试块留置:同期浇筑基础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试块现场成型后进入现场混凝土养护室养护,养护室要严格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作好混凝土的试块留置工作。混凝土试块制作:标准养护试块,每工作班浇筑量按每100立方一组留置,不足100立方的留置一组。砼试块拆模后标养试块应及时送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部位的

    30、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并记录每日平均温度,当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进行强度试验。5.6.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基础内外温差不得超过25,并选择下列降温防裂措施:1)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2)加缓凝型或微膨胀型外加剂;3)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4)水灰比不大于0.55;5)掺加15%25%规格为200mm左右的毛石;6)采用冰水搅拌;7)砂石采取降温措施等,以上几点由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8)加强保温养护使基础表面散热缓慢,混凝土终凝后可蓄水养护;9)基础内预埋循环水管散热(见下列实景图),具体施工方法: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冷


    注意事项

    本文(压缩机基础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