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修改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docx

    • 资源ID:10554312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10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修改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docx

    1、最新修改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二O一四年元月目录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2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1课时 2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2课时 7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11第三节 人口迁移 16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20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4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 24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 28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三课时 32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36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1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47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47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 51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二课时) 543

    2、.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一课时) 57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二课时) 61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 66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课时) 69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三课时) 71第四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3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73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76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79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81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 辅助环节1、 板书课题:人口增长模式(一)2、出示目标(一)导入:同学们,从本节课

    3、开始,我们来学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二)出示目标:1 、了解历史上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制约因素2、 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3、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教材P2-P5内容,8分钟后 回答下列思考题:1、人口增长的快慢与哪个因素有关?什么叫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人口增长的快慢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出生率是指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2、 看P3的表格,计算埃及、日本两个国家的自然增长率答案:埃及:1.

    4、85% 日本:0.12%3 、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归根到底取决于哪个因素?为什么?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1)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2)受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高?答案: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出生率下降,不是经过社会或政府有计划的干预,而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

    5、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并最终导致生育行为变化的结果,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和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多子多福仍是人们普遍的生育观念,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较快。即: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民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出生率明显降低。5、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讲解:“高-高-低”模式的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目前的分布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这种人口增长模式又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原始社会),

    6、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受自然条件的制约。(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其基本特点:高出生、高死亡、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高-低-高”模式的特点: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其形成条件: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口死亡率下降。代表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8分钟后,老师示意学生停止看书,进行口头检测,先请一名同学回答上述思考题,其他同学认真听。

    7、随时准备更正,若有学生举手提出疑问,先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若还不能解决,教师重点讲解。三、合作学习讨论:有同学对“发达国家任课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不理解。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该题,2分钟后请同学发言。2分钟后,老师让学生回答题,老师最后总结。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高-高-低”模式的人口增长类型,下面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背诵以上思考题。10分钟后老师示意学生停止背书,抽3名后进生进行检测。四、自主运用附:当堂训练题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12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

    8、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读M、N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口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完成34题。年龄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总计M人口数20006500150010000死亡率(%)0.60.62.5N人口数3500600050010000死亡率(%)0.80.72.20.813.M地人口死亡率总计是()A0.775% B0

    9、.675%C0.885% D1.333%4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AM地表示发展中国家,N地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组死亡率M小于N,因此死亡总人口也是M小于NC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M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主要原因是M地老年人口比例高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读图完成56题。5图乙中的三种人口类型中,增长特点与图甲中的阶段一致的是()Aa Bb Cc D都不是6图乙中,a图所示人口类型的增长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材料

    10、,完成79题。7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8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9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A人口基数大 B经济迅速发展C资源分布不均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二、综合题10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处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是_,人口增长主要受_制约;该时期,人口增长较快的是_地区。(

    11、2)B时期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双选)()A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B机器化大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C国家的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提高(3)C处人口增长模式是_,该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_年前后达到最低值,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_。(2)在1990年前和2030年后,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均超过了50%,试

    12、分析它们形成的不同原因。(3)日本、韩国均抓住了“人口机会窗口”期,促进了经济的腾飞。“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4)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抓住“人口机会窗口”的良好时机,促进经济发展?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2课时教学过程 一 、辅助环节1、板书课题:人口增长模式(二)2、出示目标(一)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二)出示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人口增长过渡型和现代型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分布国家和地区2、 理解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类型以及我国采取的措施3、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教材P5-P8内容,8分钟后 回答下列思考题:1 、人口增长过渡

    13、型的特征是什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模式在欧洲的基本终结时间以及这种模式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或地区?2 、人口增长现代型的特征是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或地区?讲解:“三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大致相同,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零甚至为负;人口总数基本稳定,有些甚至减少。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3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是什么?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讲解: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

    14、间实现了人口增长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新中国人口总量变动的特点:建国后50年,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波动幅度大;人口增长速度与世界人口增长基本相同;中国的人口转变速度较快,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低-高”向“三低型”的转变。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有三个:社会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计划生育因素。目前我国人口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因此,实行计划生育应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

    15、策,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前者属于“三低”的现代型,后者属于“高-低-高”模式的过渡型。其实在发达国家内部也存在差异。欧洲:0.1;日本:0.2;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0.40.8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差异。大洋州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其它国家、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属于“过渡型”。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现代型”,如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和乌拉圭等。二、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8分钟后,老师示意学生停止看书,进行口头检测,先请一名

    16、同学回答上述思考题,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准备更正,若有学生举手提出疑问,先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若还不能解决,教师重点讲解三 、合作学习讨论:有同学对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不太理解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该题,2分钟后请同学发言。2分钟后,老师让学生回答题,老师最后总结。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其他类型以及我国的人口增长,下面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背诵以上思考题。10分钟后老师示意学生停止背书,抽3名后进生进行检测。四 、自主运用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

    17、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完成35题。3图中A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增长

    18、模式又属于“低低低”模式的是()A尼日利亚B德国 C韩国 D印度5近年来,A类国家中部分国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A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B人口老龄化C环境恶化 D战乱频繁6(2011年烟台高一期末考试题)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材料2: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

    19、.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 D城市化水平(2)读材料1,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3)读材料2,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第

    20、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过程一 、辅助环节1、板书课题:人口合理容量2、出示目标(一)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二)出示目标:1 、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2、 识记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人口容量的特点3、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教材P10-P15内容,10分钟后 回答下列思考题:1 、读图1-5,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趋势的特点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多,增长速度越来越快。2、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土地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矿产资源减少甚至枯竭淡水资源越来越少 导致环境恶化3、读图1-6分析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人口增长必然

    21、导致耕地总面积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下降。从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破坏等得出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4、 什么叫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有哪些特点?我国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各是多少?世界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讲解: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的特点:相对性、警戒性、临界性。我国的人口容量为16.248亿,合理容量为7

    22、-10亿,世界的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合理容量为60亿二、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8分钟后,老师示意学生停止看书,进行口头检测,先请一名同学回答上述思考题,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准备更正,若有学生举手提出疑问,先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若还不能解决,教师重点讲解三、 合作学习讨论:有同学对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不太理解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该题,2分钟后请同学发言。2分钟后,老师让学生回答题,老师最后总结。师:下面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背诵以上思考题。10分钟后老师示意学生停止背书,抽3名后进生进行检测。四、自主运用附:当堂训练题一、选择题下图是APEC成员国

    23、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读图完成12题。1图中表示的国家分别是()A俄罗斯、日本、美国、印尼B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尼C印尼、日本、俄罗斯、美国D美国、日本、印尼、俄罗斯2我国与、两国比较,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A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就业矛盾 D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下图为适度人口曲线变化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据此回答34题。3图中阶段表示的社会阶段是()A人类社会初期 B资本主义社会阶段C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时期4阶段适度人口增速变缓直至趋近一个定值(上限),出现该现象的关键制约因素是()A生产力水平 B社会体制C资源(土地、水等) D科技水

    24、平下图为“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完成56题。5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排列,三种模式顺序依次为()A、 B、 C、 D、6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乎自然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79题。 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

    25、米)长江中下游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7.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丰富土地生产潜力小A BC D8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消费水平迅速上升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自然灾害的增多A BC D9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限制外地人口进藏A BC D二、综合题10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关系图,A、B、C三条曲线一条表示世界人口曲线

    26、,一条表示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曲线,一条表示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B、C三条曲线中,表示世界人口曲线的是_。读图反映了人口增长过快引发的_、_、_的矛盾。(2)C曲线自_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_、_。(3)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积变化的趋势是_ _。(4)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世界可耕地开垦完毕的时间是_。(5)延缓可耕地开垦完毕时间的主要途径有_、_、_。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以上的环境承载力估算为什么存在如此差异?(2)研究环境承载力的意义是_ _ _。(3)读下面一幅漫画,此漫画的深刻含义是_。由此说明,_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第三节

    27、人口迁移教学过程 一、 辅助环节1、板书课题:人口迁移2、出示目标(一)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三节人口迁移(二)出示目标:1 、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 、从吸引力和排斥力两方面来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点是环境应诉及其影响3、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默读教材P16-P21内容,10分钟后 回答下列思考题:1 、什么叫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哪几种类型?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分为国际、国内两种。2、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有二: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二是经济因素3、 环境和人口迁移的关系如何?4、 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如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

    28、: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从山区向平原从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城乡之间收入是促使人口大量迁移的根本。国家政策允许人口迁移。5、 20世纪80年度我国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原因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8分钟后,老师示意学生停止看书,进行口头检测,先请一名同学回答上述思考题,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准备更正,若有学生举手提出疑问,先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若还不能解决,教师重点讲解三、合作学习讨论:有同学对20世纪80年代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不太理解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该题,2分钟后请同学发言。2分钟后,老师让学生回答题,老师最后总结。师:下面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背诵以上思考题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修改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