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铁血晋察冀晋察冀第二团征战历程罗版02.docx

    • 资源ID:10551663       资源大小:43.8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铁血晋察冀晋察冀第二团征战历程罗版02.docx

    1、铁血晋察冀晋察冀第二团征战历程罗版02铁血晋察冀:晋察冀第二团征战历程(罗版)02 组建第二团 红一师编为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参谋长熊伯涛,政治处主任罗元发,供给处长董永清。副官李光汉。全团1500余人,又补充了200名陕甘籍新战士。红一师编为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参谋长熊伯涛,政治处主任罗元发,供给处长董永清。副官李光汉。全团1500余人,又补充了200名陕甘籍新战士。 红一师改编的顺序是一团、三团、十三团分别改编成一营、二营、三营。 一营营长曾保堂、教导员张文松、副营长袁升平。一连连长张德仁。三连连长宋玉琳。郑三生调四连任连指导员。 二营长季光顺、教导员张襄国。独立团过黄河时

    2、,来了二营副营长肖思明,原红一师作战参谋。二营七连长王茂全,二排长沙玉祥,改叫陈玉祥,全国解放后,他还见过老连长王茂全。 三营营长黄寿发、教导员李水清、副营长邱蔚。 曾保堂是原三团团长,团政委肖锋的搭档。改编之后,曾保堂改任一营营长,肖锋则不在独立团任职的干部名单中。在杨成武回忆录中,曾保堂带领的一营在腰站阻击战中打得不错,但冯家沟伏击战中表现不佳。 黄寿发、邱蔚的职务是原十三团团长和副团长,此时改任三营长和副营长。 担任二营长的季光顺,长征时期是杨成武在红二师四团团政委时期的一营长;1939年初被提拔为一团三营营长,1940年初被提升为一团团参谋长、一支队参谋长的杨上堃,长征时期也在杨成武手

    3、下,在季光顺的一营担任连长。 二营长季光顺、教导员张襄国。独立团过黄河时,来了二营副营长肖思明,原红一师作战参谋。三营营长黄寿发、教导员李水清、副营长邱蔚。王道邦是团宣传股长,肖应棠是作战参谋,马辉是侦察参谋,被派去担任团直属特务连连长。朱遵斌是连指导员。张英辉副指导员。 郑旭煜是独立团四个特派员之一(每营一个)。张杰是卫生队队长,黄连秋是卫生队指导员。平型关战役结束后,独立团向东面的河北发展,团长兼政委杨成武、参谋长熊伯涛、政训处主任罗元发亲率独立团一营、三营去蔚县;二营单独活动,向涞源县发展,10月下旬由奉调独立团的六八五团政委邓华、六八五团副团长陈正湘等会合。 9月24日,毛泽东发给八路

    4、军总部的电报中说:“山西地方党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之游击战争,而重点在五台山脉。” 10月20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留一一五师独立团在恒山、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一一五师主力转移到汾河以西吕梁山脉;总部应该转移至孝义、灵石地区。 10月22日,集总决定聂荣臻率第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的两个队、集总特务团直属大队以及三四三旅和三五九旅工作队一共3000余人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 10月23日,八路军总部撤离五台,聂荣臻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三千余人奉命留守五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积极创建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10月27日,

    5、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城成立。11月2日,聂荣臻担任一一五师政委,11月5日,聂荣臻就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11月7日,五台县石嘴的普济寺贴出军区正式成立的布告。军区司令部驻在金岗库,政治部驻在大甘河,供给部驻在耿镇,卫生部驻在河北村,军政干校驻在镇海寺、白头庵一带,野战医院驻在松岩口,抗敌报社驻在大甘河。11月18日,军区领导机关抵达阜平县城,12月18日,军区机关迁驻河北平山县。 这时候,聂荣臻决定成立独立一师,杨成武身边的出自红一军团的独立团一营、三营主力组成独立师一团、二团;在涞源的出自红三军团的二营组成三团。1937年11月独立团升格为独立师,原一营改编为一团、三营改编为二团、二营改编为三

    6、团(二营恢复了红三团的番号)。 11月到达阜平后,聂荣臻对唐延杰说:“在五台时,我向总部 报告,将杨成武的独立第一团扩编为独立第一师,下面成立三个团,先把架子搭起来,干部配备好,兵员和装备可以慢慢充实,得到了总部和毛主席的批准。独立师成立后,动员群众参军,收编杂色武装,收集枪支弹药,部队得以迅速壮大。现在抗战局面发展很快,杨成武、邓华他们先走了一步,是不是另外三个军分区也改称师,下面各成立三个团,除一分区的一、二、三团外,以下依次编为四至十二团。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看可以。”唐延杰作了肯定的回答。 “那就立即向军委、总部发电,同时把军区的实力和平汉路两侧的斗争情况等也报告一下。” 报告

    7、送出后没几天,中央军委和总部复电指出:“为避免目标(太大),晋察冀军区之第一独立师改为第一支队外,其余各分区准备所编组之三个师现即改为支队,每支队以三至四个大队(大队即团)。”聂荣臻接到复电后,于12月12日遵照军委的指示发布了军区部队整编的命令。 11月14日,聂荣臻就向总部和中央发电报告说,收编溃兵问题大有希望,散在晋察冀军区范围内的散兵约有万人可以收编。 聂荣臻回忆: 1937年11月7日,中央军委任命我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不久任命唐延杰同志为参谋长,舒同同志为政治部主任,查国祯同志为供给部长,叶青山同志为卫生部长,在山西省五台县河东村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当时一一五师主力己由林彪

    8、带领转往晋东南。留下的部队,只有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的两个队,还有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一五师三四三旅、一二0师三五九旅等单位工作团的部分同志,总共约三千人。这就是日后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基本力量,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红军时期的骨干。 留下的部队,有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和师教导队的两个中队。还有总部特务团的三营两个不完整的连,由留下的总供给部副部长赵尔陆负责,在山西、河北交界地区活动。此外,有三四三旅派往平山、井陉、平定地区的工作团,一二0师三五九旅派往平山、盂县地区的工作团,六八五团的一个连和孙毅带领的随营学校,随营学校底下还有些干部,总共三千多人。这就是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全部人马

    9、。 独立团从出发时的1700多人,10月底,发展到7000多人。杨成武等驻在杜村。 到达阜平后,聂荣臻对唐延杰说:“在五台时,我向总部报告,将杨成武的独立第一团扩编为独立第一师,下面成立三个团,先把架子搭起来,干部配备好,兵员和装备可以慢慢充实,得到了总部和毛主席的批准。独立师成立后,动员群众参军,收编杂色武装,收集枪支弹药,部队得以迅速壮大。现在抗战局面发展很快,杨成武、邓华他们先走了一步,是不是另外三个军分区也改称师,下面各成立三个团,除一分区的一、二、三团外,以下依次编为四至十二团。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看可以。”唐延杰作了肯定的回答。 “那就立即向军委、总部发电,同时把军区的实力

    10、和平汉路两侧的斗争情况等也报告一下。” 报告送出后没几天,中央军委和总部复电指出:“为避免目标(太大),晋察冀军区之第一独立师改为第一支队外,其余各分区准备所编组之三个师现即改为支队,每支队以三至四个大队(大队即团)。”聂荣臻接到复电后,于12月12日遵照军委的指示发布了军区部队整编的命令。 独立团团部与初建师部设在灵丘下寨南孟祥国院内,后迁往涞源。委派侯国梁、刘羽卢等组建灵丘抗日民主政府。帮助晋东北地方党建立特委,由王国权任特委书记,并派地方工作团帮助地方组建游击支队和县大队。 1937年10月30日,在察哈尔省蔚县,独立团奉总部命令恢复师的建制,改称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委为杨成武,

    11、不久邓华接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谋长熊伯涛,供给部长董永清,卫生部长张杰。第一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罗元发,第二团团长黄寿发、政委袁升平,第三团团长季光顺、政委张襄国。杨成武率一团、二团在蔚县,邓华率一分区政治部机关和三团在涞源县。 11月6日,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毛泽东等:拟编独立第一师,杨成武任师长,邓华任政委,下辖三个团:第一团,陈正湘任团长、罗元发任政委;第二团,拟由最近收编的王天存任团长、袁郭庞任政委;准备在一个月内编成第三团。 11月13日,毛泽东致电集总和聂荣臻:聂荣臻军区以杨团为基础成立第一独立师是很对的,还应以总部特务营为基础准备成立第二独立师。 这期间,独立团发展很快,据杨

    12、成武1938年6月24日在抗战一年来战斗与工作总结说:第二次收复广灵时,第三营营长黄寿发能机动、果敢的扩张战果,乘胜占领广灵、蔚县、西河营,并在该地区进行一个半月的群众工作,截断了张家口至平型关公路,配合了忻口作战,该部在扩军和筹款也取得很大成绩,扩大兵员三千人。 在报告中,杨成武再次表扬黄寿发:“当然我们大多数指挥员对敌情判断比较正确,作战中又有坚强的决心。如三营营长黄寿发能在上级意图下机动灵活的使用部队,创造了不少模范战例。有一次一个班伏击日军五辆汽车,取得成功;岩阁崖战斗,以三个连兵力猛袭百余辆汽车,10余辆装甲车,与日军一个联队苦战一天,结果把日军击溃,击毁汽车二十多辆,乘胜追击占领广

    13、灵、蔚县、西河营。肖思明在紫荆关机动作战,只有一个连,由于执行命令坚决,把易县日军100多人威吓跑了,并以一个排兵力占领易县。” 11月,在蔚县的下寨南村,杨成武召开独立团和游击队的干部大会,宣布各团组建方案,其中任命独立团第三营营长黄寿发为独立师第二团团长,独立团第一营副营长袁升平为独立师第二团政委,第三营副营长邱蔚为独立师第二团副团长。第三营是红十三团缩编而成,扩建第二团,恢复到团级单位。 11月15日,集总批准成立独立第一师兼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下辖三个团。第一团最强大,由六个红军连队(原独立团一营的二、三、四连和三营的一、二、三连)与地方抗日游击支队编成,团长陈正湘,政委罗元发,实际

    14、上是老一团和老三团的精锐所在。 恢复二团番号,团长黄寿发、政委袁升平。二团由二营副营长肖思明带领的两个红军连队(原独立团二营的三、四连)与地方抗日游击支队组建。由于红十三团团部缩编的二营营部这时候恢复为二团团部,一般认为二团就是红十三团的后续。 第二营营长季光顺和教导员张襄国负责组建三团,三团比二团好一些,团部重建,辖独立团三营的第四连(原属于红三团),调入独立团第一营的第一连(原属于红一团)、独立团第二营的第一连和第二连(原属于红十三团),一共四个红军连。这个团后来发展出了平西的老六团和老七团,再后来发展为陈仿仁十一旅和萧文玖第五旅这两个在晋察冀赫赫有名的主力旅。 一分区政治部工作团派黄连秋

    15、接任灵丘游击支队队长,高登基任指导员。他们一方面动员群众参加游击队,一方面整编一部分散兵游勇壮大支队力量。至12月发展为1000人,编为五个大队。在一分区地方工作团的帮助下,河浙村陈中贤、王巨村的王海等人在下关和繁峙边界组织了两个游击队,冉庄赵万组建了第三大队,涞源龙庄人龙畜田和下关人谢成信在上寨组建了第四大队。第四大队由独立师李天文担任队长,刘文华担任指导员。后又建立第五大队,共计有队员一千余人。灵丘游击队、灵丘南山的五个大队,活动于涞源、蔚县、广灵、浑源一带,袭扰敌人,后扩编到独立师。 分区司令部干部大会开完会之后,黄、袁、邱三人立即碰头开小会商量二团组建的具体办法。三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

    16、红军,黄寿发和邱蔚以前都在十三团,担任团长和副团长,十三团缩编编成第三营后两人分别担任营长和副营长。这个小会决定把两个红军连不分开组建第二营,形成团里的拳头部队,初步决定把调给二团的涞源县游击队组建第三营,每个营两个连,这样就搭起了第二团两个营的架子,还决定把侦察排和一支小游击队扩建为团部的特务连。 三人还商议了营、连的主要干部人选。会议内容由袁升平做记录,因为他读过七年私塾,算是个文化人,而黄寿发和邱蔚都没有读过书,会议决定的事项就由袁升平记录在小本子上。 除了肖思明带领的两个红军连之外,被补充给黄寿发的游击队是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地方工作团在上寨地区组建的一支抗日游击队,大约

    17、五六百人被选到主力二团。 几天后,二团在灵丘县的上寨正式成立,辖两个营四个连,加上团部特务连,一共五个连。黄寿发和袁升平把全团集合起来开会,宣布了两个营四个连的编成。团里兵员还不充实,总共也就七八百人,除了二营是清一色的八路军军装,武器也比较整齐之外,第三营是游击队组建的,穿着老百姓的服装,不少人拿着大刀和红缨枪,有的人挎个篮子装满手榴弹。这些还没有穿上军装的农民根本不能当兵使用。但红军历来的规矩:别管你以前是农民还是学生,穿上军装就是兵,就必须上阵打仗。 第二团成立后,首任团长黄寿发、政委袁升平、副团长邱蔚、副团长肖思明、参谋长张如三、政治处主任(缺)、党总支书记(缺)。不久,肖思明调任四纵

    18、十二支队三十四大队长。 第二营营长谢国仪、教导员郑旭煜、副营长李植林; 第三营营长钟天法、教导员林接标、副营长宋维藩; 三个团的实力,自然以一团最强,你看: 1938年4月确定的一团各级领导干部。团营两级主要干部:陈正湘任团长,团政委王道邦;一营营长曾保堂、教导员朱遵斌;二营营长宋玉琳、教导员黄文明;三营长马辉、副营长李青川、教导员郭延林。一团的几个1955年的将军郑三生、张英辉、尹明亮,当时还都是连长或连指导员。以后郑秀煜替代下郭延林,任三营教导员。蔡群留在了一团,任团特派员。1938年8月,第一团第三营营长马辉、教导员郑旭煜、副营长李青川;原三营教导员郭延林调第三团第一营营长。 杨成武回忆

    19、: 10月底,独立团已由出征时的1700多人发展到7000多人,奉八路军总部命令扩编为八路军独立一师,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团,还有特务营、骑兵连、通信连、炮兵连、工兵连,另外还组建了各地的游击支队和县大队,独立团宣传队也扩大为战线剧社。我任独立第一师师长。部队一下扩大几倍,干部显得很缺乏,我打电报给八路军总部和一一五师领导,说我一个人搞不开,请求派邓华同志来当政委,派陈正湘同志来当一团团长。尽管当时各部队都在扩大,都缺干部,上级还是同意了我的要求,把邓华和陈正湘两位同志派来了。我和邓华同志是老战友,我到红一师当师长时,他曾经从红二师调到红一师当政委,我们彼此都很了解。这次能又在一起工作,我们都

    20、很高兴。 1937年11月,邓华奉命来到独立师和一分区担任师政委和一分区政委的时候,他除了带陈正湘这员武将一起过来,还从一一五师带来了一位大秀才。这位大秀才就是上过大学当时任一一五师宣传科干事的蔡铁根。来到一分区的蔡铁根,被政委邓华任命为一分区宣传科科长。当时的一分区刚刚建立,各科室机构还未成立,所以蔡铁根这位宣传科长,几乎还是个光杆科长。 按照红军时期的惯例,一支部队,军事主官任命军事系统的干部;政治主官任命这支部队的各级政工干部,双方互不干预。 截止到1937年底,一分区的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到一万多人。部队除了缴获日寇武器外,还将国民党及阎锡山部队溃退时丢下的武器收集起来,仅在广灵、灵丘地区

    21、就收缴山炮2门,迫击炮10门,轻重机枪60多挺,冲锋枪30多支,步枪1000多支,各种子弹近100万发,各种炮弹1000多发,使部队有了较充足的武器弹药。 12月6日,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电晋察冀:为避免目标太大,晋察冀军区除独立第一师改为第一支队外,其余各分区准备所编组之三个师亦即改为支队,支队即师,每支队辖三至四个大队(大队即团),每大队辖三至四个中队(中队即营),每中队辖四个连。 12月12日,晋察冀军区组建第一、二、三、四支队,各下辖三个大队(团级)。 开辟涞源、易县 10月10日,八路军独立团攻克涞源县城,为失去联系的党员梁正中接上组织关系。10月11日,杨成武独立团在涞源扩编为八路

    22、军第一师,在涞源创建了涞源第一支抗日人民武装涞源游击支队,肖应棠任支队长,梁正中任政委,支队下设3个小队,共300余人。半年中,支队就发展到700多人。 10月下旬,地方工作队召开涞源各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涞源的绅士名流,旧政府官员等,如其中有国民党员、旧政府区长姜佩文、旧政府财政科长郭老逢,宝和药店掌拒张泽如、东关杂货铺掌柜孙祖书等二十余人。杨成武将军亲自出席座谈会,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座谈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绅士们纷纷表示要坚定立场拥护共产党的各项抗日政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站在抗日斗争前列。区长姜佩文率先交出了自己的手枪和所有的财物。许多绅士也纷纷捐款捐物

    23、支持抗日,总计达十万余元。部队首长向旧政府官员请教抗日救国大计,根据政府财政科长郭老逢献出的人口、土地底册,采纳了其“开征有关税种”的建议,向各界纳粮。此举解决了八路军在涞源初创根据地时的穿衣吃饭大问题。 陈模在追记杨成武上将和涞源县人民的深厚友谊中说起杨成武: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以及我团进驻地区的扩大,独立团兵力相对不足。我因此提出了扩军计划,得到军区聂司令员的批准,1938年初春开始实施。扩军得到了涞源县委和梁正中书记的强有力支持。在各县、区、村三级干部的努力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全县参加独立团的青年就有8000人。几乎每个农家,都有青年参军。加之原有的3000多人,独立团人数达到了1

    24、1000多人,扩大了近3倍,军区遂将独立团该为独立师。由于新鲜血液的融入,独立师的战斗力更为增强。 10月下旬,在谭甫仁和地方工作团领导下,组建了灵丘县抗日游击队,下设5个大队,约1000余人。 11月下旬,日军再次侵占蔚县、广灵后,蔚县党政组织转移到灵丘上寨地区。根据一分区特委决定,方国华帮助组建了上寨县抗日政府,委派地方工作团成员刘羽芦担任县长,配备了政府秘书、民政、财政、教育等科科长,设立了上寨、下关、再庄、南城(原属涞源县)四个区政府。与此同时,地方工作团在南山地区组建了一千余人的抗日游击队。12月,地方工作团根据一分区特委决定,成立了中共上寨地方工作委员会,设立了上寨、下关、冉庄、南

    25、城四个区委,并在各区秘密发展了一批党员。 拒马河静静流淌,滋润两岸土沃田美。杜村位于涞源县南屯乡驻地偏北二公里处,紧靠拒马河,地势较平坦,明初建村,以地形而取名为肚村,后改为杜村,村中保存完好的古物是清乾隆时期门匾“兄弟联芳”。 1938年的新年刚过,鬼子大举进攻,1月3日占领蔚县全境。新成立的独立师不仅武器装备不行,而且技不如人,抵挡不住,只能后撤。最初的好日子过去了,建成只有两个月的一分区,在杨成武的带领下退出蔚县,回到涞源县,师部在涞源县杜村。原在涞源县活动的三团西去灵丘,那是独立团最初进入晋察冀的地方,不能丢了。1月5日,一分区三团政委王道邦在灵丘县城主持召开军政会议,三团团长季光顺、

    26、灵丘县长侯国良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讨论研究了抗日救国、动员群众支前以及做军鞋、交公粮等问题。 第二团第一次改组 黑马队来投 抗战爆发,随战区司令部参加忻口抗战,部队被打散后,随一支晋军骑兵连流落到山西广灵、河北蔚县交界处。这支队伍发展到近三百人的规模,自称“察南抗日别动队”,当地人称“黑马队”。因为这支队伍是清一色的是职业军人组成,武器装备不差,在当地颇有影响。这支队伍的“老大”大队长,是原骑兵连长上尉王天存,这支部队有一半是他的老部下;“老二”参谋长,原晋军步兵少校段如山,也是部队被打散到此安身的;“老三”大队副官,原晋军宪兵中尉副官李青川。李青川,山西省和顺县人,学生出身,晋军军校宪兵

    27、科毕业,抗战前在阎锡山宪兵团任副官。 杨成武在蔚县期间,先后有两支队伍来投。李青川的“黑马队”在先,赵侗的国民抗日军在后。11月中,两个骑马的,自称“察南抗日别动队”,外人称“黑马队”,为首大队长王天存、参谋长段如山、副官李青川,共300来人,200枪,100匹马,驻广灵县火烧岭羊圈村。来联络的是李青川。这支部队编入二团,王天存任团长,黄寿发改副团长,另增副团长邱蔚,参谋长段如山,李青川任军需处长。 聂荣臻向中央和总部汇报的电文提到王天存:“王天存部四百人自愿加入我军,同意杨(成武)邓(华)编法。” “汤恩伯失联络之别动队及天镇逃出之保安队,人枪约三百,均在阳原及其 以南地区,已与杨(成武)团

    28、联络,可能收编。”“收容各处之溃兵及失联络部队共数起,数目四千以上。” 电报中提到的王天存,原是国民党军的骑兵连长,他拉起的队伍名曰“察南抗日别动队”,实际上也干了些草寇勾当,被老百姓称为“黑马队”。为了争取、改造这支队伍,同时也表示对王天存本人的信任与重视,聂荣臻批准了杨成武和邓华的改编方案,将王天存部编入独立第一师第二团,王天存担任团长,让参加过长征的原团长黄寿发改任副团长。 11月,王天存的察南抗日别动队加入独立一师后,这支部队编入二团,王天存任团长,原二团团长黄寿发改为副团长,原副团长邱蔚不变,新任参谋长段如山,原副官李青川被任命为独立师供给主任。 几十年之后,杨成武在回忆录里详细的记

    29、录了这件事儿: 我们分区成立以后,将边区抗日政府颁发政令、法令通过布告、标语等形式贴了出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号召当地群众参加八路军。这些布告、标语一贴出去,立刻就引来各色各样的人,引起统一战线工作的大开展。 一天中午,两个骑马穿便衣的人找到驻蔚县的独立第一师师部,为首的是李清川,另一位是为他带路的当地人。李清川见到我和邓华政委,笑着介绍道: “我们是察南抗日别动队的,见到你们的布告了。此行一是祝贺贵军连日来作战胜利,二来想和贵军商讨一下联合抗日事宜。请多多指教。”他抱拳拱了一拱,拿出一封信件来。 那信不长,内容和李清川说的差不多,信末却盖了个茶怀口那么大的印章,很气派。 我们热情地请他俩进屋

    30、坐定,他俩左看右看,处处感到新鲜。李清川问:“你们就是共产党的红军吧?” “我们是由红军改编过来的。” 他喜道:“好好,找的就是你们。” 我问:“你们领导人是谁,部队有多少,现驻扎在哪里?” “咱们这队伍是王天存、段如山、我和刘永祺几人拉起来的。王天存是大队长,段如山是参谋长,我是副官。共三百来人,二百来条枪,一百多匹马,现驻在广灵县火烧岭阳圈村。” 邓华同志点头笑问:“你们呀,就是老百姓说的那支黑马队吧?” “是是。王天存原是中央骑二师骑兵连连长,他奉师长张承德就是张夜猫的指令,到察南来拉队伍,打游击。”我们明白了。据说张夜猫又称夜猫张,察北人,年轻时干过“胡子”,也就是土匪,抡一根大棒,三

    31、五人近不了身,夜间眼力好,能使双枪击中远处烛萤般的兽眼。因此匪伙尊他为头,称之“张夜猫”。此名流传开来,成了江湖浑号,正名倒不大为人所知。他在察南拉起一支数百人的马队,群众叫它做“黑马队”,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坐骑一律是黑马,而是形容他们人野心黑,近似草寇。蒋介石和阎锡山曾几次派兵清剿“张夜猫”,也都没剿掉。剿不掉就封官,于是“张夜猫”就成了“中央军骑二师师长”。他曾奉蒋介石的命令围剿过已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七七事变”后,阎锡山、陈诚的部队拼命往南跑,“张夜猫”大骂国民党一通,便和他们分手了。随即,他带着一伙人跑到察北老家拉起了一支队伍。 李清川详细讲完他们队伍情况,正色道:“我们几个人和张夜猫

    32、还不一样。我们对共产党、八路军慕名已久,对朱(德)、毛(泽东)更是敬佩。八路军在国军南撤时,孤军北上抗战,是全国榜样。看到你们的布告后,我们几个人碰了个头,决定先来联系,如蒙不弃,愿投贵军,充当抗日前驱。”李清川有些激动。 我问:“张夜猫知道你们的意思吗?” “还没见到他,估计他不知道。” “那么,会不会同意你们加入八路军?” “我们这支队伍,他管不了。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我们坚决参加八路军。” 邓华同志说:“八路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也不发饷,生活艰苦,战斗频繁。这些,你们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考虑好。” “哈,这才证明八路军和其他队伍不一样嘛。”李清川很坚决。 接着,我们又向他介绍了党的抗日主张和目前敌我双方战争形势,并且解答了他们想了解的几个问题。 当晚,李清川在蔚县县政府宿下了,我们则向军区聂司令员报告了此事。聂司令员复电同意我们收编这支队伍。 第二天一早,我向李清川传达了军区的决定,李清川高兴得连声说好。于是,我们给李清川和那位为他带路的人各发了一套八路军军装,嘱咐他们:立且憾回阳圈传达军区指示,收拢人员、武器和马匹。尽早到蔚县来与独立第一师会合,我们在此等候。 数日后的一天傍晚,邓华政委忽然跑来告诉我说:“师长,他们来啦!” 我随他赶去一看:山脚拐弯处传来几声马嘶,接着一支黑压压的、极不整齐的队伍进了村庄。有骑牲口的,有徒步的


    注意事项

    本文(铁血晋察冀晋察冀第二团征战历程罗版0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