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0537061       资源大小:236.6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四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读下图:2 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从图示可以看出( )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2.19世纪下半叶,西欧的工人享有普遍的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1850191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实际工

    2、资几乎增加了1倍。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和完善 B海外投资带来巨额利润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D 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矛盾得到解决3.明人李长鼎说:“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在这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丝绸之路 B邸店、车坊 C商帮、会馆 D政府鼓励支持4.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A、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5.历史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

    3、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6.“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古代“镇”的演化本质上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削弱 B工商业赋税沉重C物质生产的进步 D经济重心的南移7.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C调整重农抑商为

    4、官商分利 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8.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C资产阶级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 D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挤压9.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

    5、丧失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10.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11.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民族工业发

    6、展的阻力基本消失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12.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若用下列词句来概括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准确的是A.“小荷才露尖尖角” B.“忽如一夜春风来”C.“脱胎换骨获新生” D.“荷尽已无擎雨盖”13.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14.邓小平在会(注:指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天

    7、高兴地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下列属于材料所说“新话”的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价值规律 设立经济特区A B C D15.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前几年扩大了企业的权限,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方向正确、收效明显;今后,要继续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已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对外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16.文革后期,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调动大批城市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

    8、,接受农民教育;2000年以来政府开办各种技能培训,对进城农民工做职前培训。这反映了()A党和政府掌握了经济发展规律B农村和城市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C中国城市化进程保持递进态势D发挥政府功能干预人口流动17.英国波士顿环球报1997年2月23日发表文章:“邓小平自1978年以来,鼓励农民耕作自己的土地,对于一个曾是饥饿的国家来说,人们的实际收入差不多增加了两倍。”文章谈及的是邓小平支持的A. 承包责任制 B. 人民公社制 C. 土地所有制 D. 代表大会制18.1956年,中共八大在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A.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政治斗争上来 B.提出

    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任务C.彻底纠正“大跃进”中的“左”冒进错误D.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19.观察右图,导致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大革命导致家庭破裂B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C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

    10、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21.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B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D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22.邮票的使用可以反映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征。右侧大清国邮票如此使用,最能反映出A.列强控制中国邮政 B.近代中国邮政起步C.政权转换之间应急 D.社会生活方式转变23.右图所示社会风貌发生在A. 19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90年代C. 20世

    11、纪2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24.阅读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近代中国: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电报1835年1871年1886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 应用西方最新科技发明的速度明显加快A B C D25.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

    12、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清政府维护男尊女卑的传统26.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互联网 B.轮船航运业 C.电报业 D.大众报业27.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文艺复兴 D“工业

    13、革命”28.李建德在经济制度演进大纲中说:诞生于工业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对当时近百年工业革命实践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未来人类社会制度作出的高瞻远瞩的判断。这里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A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B资本主义工厂制度C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D资本主义垄断组织29.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A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西欧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西欧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30.阅读如下 “三角贸易”简图。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 A.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人口组

    14、成发生较大变动C.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 D.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31.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使英国经济情况逐渐好转。下列对这些改革措施的解读,最全面准确的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负担C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滞胀”D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投资32.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该法的实行有利于A.缓解失业压力 B.缓和劳资矛盾 C.恢复银行信用 D.健全社保体系33.罗斯福就职演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15、)A.发展工业生产,提高就业率 B.整顿金融业,召募银行职员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拓展服务业,扩充服务人员34.某院校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主题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下列各项中最适合这一主题内容表述的是A战后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 B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C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D出现以电力为基础的“新经济” 35.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的社会保险法属于调整A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 B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C国家与企业间的关系 D各阶层财富分配的关系36.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

    16、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新政期间“照顾老者和病人”和“为壮者提供工作”起到的作用有缓和了社会矛盾减少了政府开支增加了就业机会刺激了社会消费A. B. C. D.37.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的出现 ( )A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B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C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D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38.1924年1月列宁逝

    17、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国家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这一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A.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政府宏观调控的商品经济体制 D.政府间接控制的市场经济体制39.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体制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40.有学者指出,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年是中华

    18、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年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作者该论述的共同标准是A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B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主观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明朝万历年间,富豪王伯昌及其妻蒋氏有三个女儿,大女儿金花嫁给了官宦子弟,二女儿银花嫁给了富商子弟,只有三女儿翠花违背父命,嫁给勤奋好学但家徒四壁的秀才徐文俊。王伯昌夫妇因此对翠花一家十分不满。蒋氏六十寿辰时,翠花家里除了三升荞麦以外一无所有。翠花将它做成荞麦馍作为寿礼前往娘家拜寿。金花和银花分别送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作为寿礼,蒋氏十分高兴,

    19、她们俩得到很好的招待。翠花的寿礼只是一篮荞麦馍,当面受到父母的奚落和虐待,并不准王翠花参加寿宴,最终在风雪交加的寒夜,王翠花被父母赶出了家门。不久,王伯昌卧病不起,蒋氏熬药时不慎引起火灾,王伯昌葬身火海,家产全部烧光。蒋氏无家可归,求助于金花和银花。金花和银花以各种借口拒绝收留,蒋氏只好沿街乞讨 摘编自地方戏剧荞麦馍赶寿(亦称翠花女捡过)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故事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蒋氏遭金花银花拒绝收留后的故事情节,并加以解释说明。(要求:续写的故事情节要与材料能衔接上,解释说明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三个方面入手,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42.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金融创新 中国 荷兰

    20、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现代意义的银行,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结算中心,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国家都要低得多。银行不仅支持商品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17世纪的中国和荷兰都进行了金融创新,但其影响却完全不同,请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现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论证。)43.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

    21、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论及中国如何摆脱挨打局面时指出:“臣闻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材料二、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1938年春夏之交,从苏联回国的蒋廷黻(18951965)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撰成中国近代史一书,他说:“只要我们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教育家蒋梦麟(18861964)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潮一书,阐述其民族复兴思想。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它必定能慢慢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材料三、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

    22、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主张。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民族复兴起到什么作用?(8分)(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做的贡献。(9分)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与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因存在时间短暂,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的法规、决议、宣言和政纲

    23、。 这些法规、决议、宣言和政纲,总的来说体现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奉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扶助工农的方针。具体而言:一是开始确立土地国有和国家资本的主导地位。宣言指出:“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二是保护工人的利益。三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实行耕者有其田。四是改善财政制度,统一国家财政管理。关于财政决议案提出:要统一国家的财政管理权;设立中央银行,创立新的货币制度,利用国家公债。五是推进国营和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六是没收“逆产”归

    24、国有或分配给人民所有。虞和平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广州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的特点。(2)试分析这些政策对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试卷答案1.C2.B3.C4.A5.C6.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据材料提到,“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物质生产的进步,古代“镇”由军事功能变为经济功能,故C正确。宋代中央集权加强,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工商业赋税沉重,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且应该在南

    25、宋时期,故D排除。7.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宋代限制各规模”得出宋代未放弃朝贡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海外贸易征税,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调整经济政策和官商分利,故C项错误;宋朝一方面限制朝贡贸易规模,另一方面鼓励海外民间贸易,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推动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8.A9.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等信息,可以看到鸦片战争后,适应了列强对原料的需求,以

    26、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我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错误,传统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故选A。10.B试题解析:根据题干中“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知洋务企业的创办方法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即近代化需要突破体制束缚,正确选项是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洋务企业不是资本主义企业,排除C项;D项表述错误。11.C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题中并没有

    27、政府的管理,所以A错误,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三大阻力,在近代中国一直存在,股份制的普遍存在在题干中并没能相关信息予以证明。所以只能是C项。12.D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民族工业的起步产生阶段,出现在19世纪60、7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出现在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段,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时,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陷入绝境阶段,符合题意,正确。13.C14.B此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

    28、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符合题意,是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不符合题意,设立经济特区是1980年开始的,不符合题意,所有带的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即A、C、D三项均排除;只有B项符合题意,正确。15.A材料提及经济的发展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同时“不能忽视、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可见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有所改变,A项正确。B项出现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材料时间为“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排除。C项出现在1992年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出现在21世纪初,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16.D试题解析:根据材料文革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属于顺应经济发展

    29、规律,故A项错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为了让广大的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非劳动力需求,故B项错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能体现城市化进程,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进城农民工做职前培训”都体现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前者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后者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故D项正确。17.A18.D19.C20.D21.C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材料反映了骑自行车成为时髦男女对时尚的一种追求,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排除B,C符合题意。自行车是新式交通工具,排除A;国人传统观念是女子不出屋,现在男女竞相骑车没说明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排除D。2

    30、2.C(3分)B(1分)D(1分)A(0分)23.C24.C25.C26.C1884年,福建的茶叶外销价格做到了与上海同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互联网出现在中国是1994年后,A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轮船航运业不能及时反馈信息,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大众报纸的传递性较慢,D项排除。27.A28.B29.C此时的西方尚未有工业资产阶级,题干没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表现。阶级结构没有变化。30.B图中显示的是“三角贸易”,从中可以看出,美洲大陆奴隶人口增加,B项符合题意,正确。美洲大陆接收的是大量的奴隶,失去的是金银、棉花等,A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无法体现,排除。三角贸易反映的是欧非美之间的联系,没有亚洲,D项排除。31.C试题解析:题干中英国采取的“国有企业私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滕州市高考补习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周周周清同步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