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先秦两汉古代文学.docx

    • 资源ID:10536739       资源大小:51.45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先秦两汉古代文学.docx

    1、先秦两汉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试题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包括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2、。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1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成语“狡兔三窟”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

    3、、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成语“舍生取义”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42.尚书一名的意思是_。 4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_。 4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 45.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

    4、_、删诗之说。 46.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 4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_。 48.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49.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 载录于_一书。 50.国殇是九歌中祭祀_的作品。 51.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的形式。 52.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类型。 53.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_。” 5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和列传中。 55.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时期。 56.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57.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 58.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

    5、“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 59.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为划分标准的。 60.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 61.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2.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 63.“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 64.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一书中。 65.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体和格言体。 6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_。 67.“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 68._和湘夫人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69.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70._开创了中

    6、国文学的“悲秋”主题。 71.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 72.“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的基本精神。 73.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的形式。 7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世家和列传中。 7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在先秦称作“诗”或“诗三百”至才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76. 诗经中的“二南”指、召南。 77.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 78.诗经中的“三颂”是指周颂、鲁颂。 79.韩非子、五蠹中的“五蠹”是指学者,言谈者,工商,患御者、五种人。 80.论语侍坐章中的“四子”是子路、冉有、公西华四个人。 81.烛之武是左传中的篇中的人物。 82.邵公是国语中篇的人物。 83.冯谖是战国策中

    7、的篇中的人物。 84. “形容枯槁”出自战国策中的篇。 85.秦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 86.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87.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_,成一家之言。 88.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 8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篇诗歌。 90.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91、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92、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 93、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标志着中国诗

    8、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9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中的篇。 95.“缘木求鱼”出自孟子中的篇。 96.“锲而不舍”出自荀子中的篇。 97.“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中的篇。 98.逍遥游篇是的代表作。 9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名句。100.楚辞最早的注本是。 二、名词解释题 1、神话 2、山海经 3、诗三百 4、诗六义 5、四家诗 6、风雅颂 7、赋比兴 8、思无邪 9、今文三家诗 10、毛传郑笺 11、今古文尚书 12、春秋三传 13、孔孟 14、老庄 15、知人论世 16、韩非子 17、楚辞 18、风骚 19、屈宋 20、九歌

    9、 21.天问 22、诸子百家 23、七体 24、枚马 25、散体赋 26、汉赋四大家 27、劝百讽一 28、太史公书 29、互见法 30、史记三家注 31、班马 32、汉书 33、乐府诗 34、乐府 35、乐府诗集 36、陌上桑 37、孔雀东南飞 38、古诗十九首 39、言事增实 40、金相玉质 三、简答题试题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2、简述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 3、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 4、简述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5、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6、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7、简述氓中弃妇形象分析 8、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9、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10、简述战国策的

    10、艺术特点 11、简述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12、简述先秦诸子的特点 13、简述论语的文学价值 14、简论孟子的文学价值 15、简述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 16、简述“香草美人”意象具有哪些内涵 17、简述过秦论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18、简述汉赋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 19、简述汉大赋的成因 20、简述汉大赋的特点 21、简述天子游猎赋的主题及其在汉赋史上的地位 22、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23、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 24、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5、简析氓中女主人公三次涉淇水的作用 26、简析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27、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 28、联系项羽本纪,简要分

    11、析项羽的性格特点。 29、简述陌上丧“罗敷夸夫”一段的作用 30、简述“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全诗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试题 1、举例谈谈诗经的思想内容。 2、联系学过的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风格。 3、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4、以苏秦始将连衡为例,论述战国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就 5、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6、试比较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异同。 7、论述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联系作品,分析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之喻” 9、试论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共同特点。 10、试论述韩非政论文的成就 11、谈谈汉代论说散文的发展概况。 12、试论述汉赋兴盛的原因。 13、张衡二京

    12、赋和班固两都赋在写作上有何不同? 14、司马迁的家世、生平遭遇与史记创作的关系。 15、试论史记的艺术成就。 16、史记与汉书在写作上有何不同? 17、试论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8、试论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附: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山海经 2、书经 3、孔颖达 4、轮辐式 5、字 6、班固 7、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贾谊 9、韦昭 10、文选 11、仓颉 12、鲁人申培 13、公羊传 14、语录体 15、孟子 16、重言 17、九辩 18、吾将上下而求索 19、七发 20、子长 21、淮南子 22、汉 23、抒情诗 24、公羊高 25、在水一方 26、战国

    13、策 27、纪传体 28、张衡 29、郭茂倩 30、张守节 31、鲧禹治水 32、音乐 33、前551年 34、孟子 35、国别史 36、寓言 37、刘向 38、悲秋 39、楚辞章句 40、裴骃 41、事物起源神话, 42、上古之书 43、春秋 44、论语 45、采诗 46、大雅生民 47、六诗 48、国语 49、战国策 50、阵亡将士 51、主客问答 52、抒情小赋 53、成一家之言 54、世家 55、东汉 56、乐府 57.创世神话 58.尚书 59.音乐类型 60.赋诗言志 61.卫风氓/邶风谷风 62.小雅采薇 63.左传 64.战国策 65.语录体 66.论语 67.孟子 68.湘君

    14、69.橘颂 70.九辩 71.过秦论 72.论衡 73.主客问答 74. 本纪 75.汉代 76.周南 77.小雅 78.商颂 79.带剑者 80.曾晳 81.烛之武退秦师 82.邵公谏弭谤 83.冯谖客孟尝君 84.苏秦始将连横 85.李斯, 86.司马相如 87.通古今之变 88.断代史。 89.305 90.左传 91.国语 92、战国策 93、文人 94、邵公谏弭谤 95.齐桓晋文之事章 96.劝学 97.氓 98.庄子 99.离骚 100.楚辞章句 二、名词解释答案 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

    15、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

    16、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4、诗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

    17、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6、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 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7、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

    18、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8、思无邪:原句出于诗经鲁颂駉最后一章。春秋孔子用来评价诗经的总的思想倾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所谓“无邪”,就是“归于正”,亦就是诗经思想内容纯正的意思。 9、今文三家诗:春秋过于简短而语义隐晦,因此出现了一些对之解释的著作。有传为春秋时鲁人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以及战国齐人公羊高撰的公羊传和战国鲁人穀梁赤撰的穀梁传。公、穀阐述春秋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以史实叙说历史。 10、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1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

    19、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1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公羊传由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后汉景帝时公羊寿及其弟子胡母生写定;谷梁传由战国时鲁人谷梁赤撰,汉时由传人写定。这两传都注重阐述春秋一书的微言大义;左传重在补充史实,文学价值更高。 13、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

    20、体著作。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14、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 学的著作的合辑。 15、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读诗的方法,后来成为我国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的意思要正确理解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才能避免主观臆断。 16、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

    21、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17、楚辞: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二是指战国以及汉人用这种新诗体写出的作品;三是指汉人把上述作品编辑在一起而成的一部作品集。代表作家有屈原和宋玉等。离骚、九歌、九章、九辩等是代表作。 18、风骚:诗经与楚辞的并称,是取诗经中的重要作品“国风”和楚辞中的重要作品离骚,简括而称为“风骚”。“国风”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和发端之作,离骚是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和发端之作。这两部作品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两个优秀的传统,长期以来一直是后人学习的

    22、范本。 19、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辞著称,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称。 20、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21.天问:屈原所作的仅

    23、次于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 出17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22、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23、七体:七体形成

    24、于枚乘的骚体赋七发。七发就是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并以七段文字构成文章的本体。这种结构引起了后代的诸多模仿,文选遂将这些著作单列,命名为“七体”。 24、枚马:西汉时期大赋代表作家枚乘与司马相如的合称。枚乘的赋富于铺陈,描写生动,多用夸张比兴手法,代表作为七发。司马相如的赋体制宏伟,辞采华艳,奠定了汉大赋的写作模式,是汉代辞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25、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26.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

    25、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27、“劝百讽一”: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劝”是鼓励的意思,“讽”即讽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28、太史公书:史记的原名。因作者司马迁曾任太史令,其文章中又屡屡自称“太史公”,故汉人多以此相称,也有称太史公记、太史公百三十篇的。东汉末灵帝时方有史记之称。 29、互见法:史记选取、安排材料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其法是把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并不写入本人传记中,而写入他人的传记里,以避免行文重复和影响传主的主要性格。

    26、 30、史记三家注:史记唐代及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分别是晋(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31、班马:班固与司马迁的合称。司马迁是纪传体通史的开创者,其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继承史记的传统,著作汉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性格特征,文学性强。史记和汉书也是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品。 32、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主要由东汉班固创作。由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四部分组成,全书一百篇,八十余万字。主要记载高帝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的历史,目的是宣扬

    27、“汉德”。汉初史实,多承史记之义,并进行了一些剪裁、订补。 33、乐府诗: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后来把乐府机构收集整理起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魏晋以后,文人利用汉乐府旧题创作的徒诗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34、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35、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所编,是现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辑录了陶唐至五代的乐府诗一百卷,主要从音乐角度分12类。汉代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中。 36、陌上桑: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五言。题名出自郭茂倩乐府诗集,又叫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诗通过罗敷拒绝使君调戏故事的叙述,歌颂了她坚贞的品质和不慕权贵、敢于反抗的精神,鞭挞了上层人物的荒淫,表达了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凛然正气。 37、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中国叙事诗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因受到礼教迫害而被迫分离,最终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诗中对人物的刻画曲尽其妙:刘兰芝的贞刚、焦仲卿的温厚、焦母的霸道、刘兄的势利,无不入木三分。此外,个性化的对话和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作


    注意事项

    本文(先秦两汉古代文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