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docx

    • 资源ID:10530761       资源大小:106.4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docx

    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历史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军阀的统治日趋黑暗;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经济笫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是根本原因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逆流2.概括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阵地新青年活动中心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

    2、信(1)民主:政治民主: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民主理念: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2)科学:含义:包括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影响: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目标: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和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2)表现: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3)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3提

    3、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4文化平民化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出现平民教育思潮;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制度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1新文化运动的“新”(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

    4、资产阶级激进派。(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3)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1)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像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它打破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如果说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离经叛道”之事,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未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

    5、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士。(2)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对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3)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史料探究材料一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二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

    6、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1)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等人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主要内容是什么?(2)结合所学探究,你同意材料中“狂人”的看法吗?提示:(1)发起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同意。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了宣传民主与科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有利于新文化的传播。或不同意。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新文化运

    7、动对传统文化存在完全否定的倾向,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归纳总结正确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基础之上的,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对点训练1晚清至民国,中国在外抗强权和内求变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先进中国人针对“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和“在这种制度和文化统治下的民

    8、众的种种弱点”提出了()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民族、民权、民生” D“民主”“科学”解析:选D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决定从思想上改变国民的愚昧落后,故D项正确。主题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史料探究材料一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

    9、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进行的重要实践活动。分析这一实践活动没有使中国“醒来”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具有“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这一特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对其有何认识?(3)材料中所述中国人的“西方梦”具有什么特点?提示:(1)洋务运动。原因:洋务派只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有政治制度的保证。(2)新文化运动。认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但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全面肯定西方文化的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3)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归纳总结新文

    10、化运动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4)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对点训练2在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上充满了日记、书信和主要是自传体的作品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这表明了当时()A文学的发展 B礼教的荡涤C个

    11、性的发现 D国民普遍觉醒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文学市场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出文学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封建礼教的冲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使他们更加注重个性,故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考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命题角度: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典题例析例1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题思

    12、路答案D题组冲关1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材料中的“现实”是指()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C国人民主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解析:选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掀起“尊孔复古”运动意图复辟帝制,这种情况下,新文化运动批判作为封建统治基础的儒家思想,故D项正确。2“凡举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该文最有可能刊登在()A时务报 B中外纪闻C民报 D青年杂志解析:选D青年杂志从第二期起改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

    13、地,宣传民主与科学,故D项正确。考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命题角度:1.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2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典题例析例2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题思路答案D题组冲关3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古代文学艺术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应有的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文学等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对此的正

    14、确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A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B致力于古代文艺的传播C为近代文学确立了规范 D具有借古为今服务特点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古代文学艺术得到推崇,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4“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共有100多种科技期刊问世、创刊,其中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推动B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的影响C辛亥革命后西方科技的引入D五四运动促进了国民思想解放解析:选A根据材料“1919年”“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结合所学,1915年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科学”,故A项正确;“1919年”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与

    15、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主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故D项错误。课堂小结建通史20世纪初的中国之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谱写思想解放的新篇章文化上(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民主、科学,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提倡新文学。(3)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

    16、运动的发生。政治上(1)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企图复辟帝制,政治上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经济上(1)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的迅速发展。(2)民国初年,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的发展。(3)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一)一、选择题(每

    17、小题4分,共32分)11912年6月,康有为尊孔子为通天教主,宣扬“欲治人心,定风俗,必定道立孔教会”。10月,孔教会获北洋政府批准成立,并被称赞说:“卫道之谋,苦心孤诣。”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领域存在复古倾向 B维新思想获得官方认可C儒学复兴成为主流思潮 D知识分子尊孔热情高涨解析:选A根据材料得出康有为维护孔教,故A项正确;维新思想并没有获得认可,故B项错误;“成为主流”是错误的,故C项错误;“知识分子尊孔热情高涨”表述错误,故D项错误。2陈独秀认为:“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这里的“科学”是指()A自然科学 B理性精神C事实规律

    18、D普遍真理解析:选B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可知文中的科学是指用理性来表述一切,故B项正确;事实规律与材料中“综合客观之现象”相符,但体现不出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普遍真理是反映各种事物或一类事物的普遍规律的真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3陈独秀在1917年说:“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成心巩固共和政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19、”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提倡民主和科学B巩固共和政体C反对封建文化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除障碍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但题目中陈独秀的话中并未体现其目的是民主与科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要成心巩固共和政体”“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反对封建文化不是目的,巩固共和政体才是,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4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在其著作家中描写了孔教会会长冯老爷遭到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猛烈批判。这一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

    20、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时期具有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新知识分子与传统思想强烈对抗,故D项正确。5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据此判断,胡适()A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B提倡民主与科学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解析:选A根据材料,胡适的中心思想谈论的是文学,故A项正确;“民主与科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新道德和旧道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胡适不提倡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61977年,余光中在蔡元培墓前一诗中写道:“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

    21、的乳名叫做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材料中主要揭示蔡元培()A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在北京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C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重大贡献D把北大变成为思想启蒙的基地解析:选D蔡元培主要是担任北大校长,并未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是1919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作用,不是对教育的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了“兼容并包”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故D项正确。7近代中国有一群体的主张常走极端,十分话常说到十二分,并有“偏谬精神”,其核心是反封建的

    22、,而只有这种精神才能开辟新天地,摧敌垒。该群体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激进的资产阶级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核心是反封建,思想上走向极端,故D项正确。8据记载,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青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这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B新三民主义已被普遍接受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显现D传统封建思想得到了清算解析:选C根据材料“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尚未成为主流,故A

    23、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出现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之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前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日益显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封建思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8分)9胡适和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内容1916年4月5日惜乎五百余年来,半死之古文,半死之诗词,复夺此“活文学”之席,而“半死文学”遂苟延残喘,以至于今日。文学革命何可更缓耶?何可更缓耶?1916年7月6日改良之法,余力主张以白话文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摘自胡适日记全编材料二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

    24、,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突出贡献。199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学生罗尔纲晚年写的回忆录胡适琐记,该书关于1930年胡适从上海迁居北平的叙述,与胡适日记有较大出入。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你认为谁的记录更可靠?请说明理由。(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8分)解析

    25、: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文学革命何可更缓耶”“主张以白话文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和所学概括。第二小问从史学理论角度看,胡适的记录更可靠;从史学理论角度看,胡适的记述是亲身实践并记录,能较准确反映他当时的思想和行动;而罗尔纲不仅是一个旁观者,而且是事后回忆,较前者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大力革新;根据材料二“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破坏,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答案:(1)贡献: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可靠:胡适。理由:胡适的日记一般记载的是当天的事情,而且有文字保留下来;而罗尔纲是在事情过了大约60年后再追忆,难免会记忆出错,因此胡适日记更可靠。(言之成理即可)(2)观点:认为新旧思想文化完全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评价: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全面批判,有利于思想解放,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对待传统文化存在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