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教案.docx

    • 资源ID:10527826       资源大小:79.61K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教案.docx

    1、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教案课题:学唱歌曲依马呀吉松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并了解藏族民歌的一些风格特点和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和小组探究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 3.知识与技能:重点强调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学跳藏族踢踏舞的简单舞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教学重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教学难点唱好歌曲里面的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走进西藏教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景

    2、色? 2.教师:同学们,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二、聆听、感受、体验 (一)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教师:注意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2.带着问题再听歌曲。教师:这是一首藏族歌曲,由于西藏地域辽阔,方言各异,民族风格独具特色。依马呀吉松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依马呀吉松的音乐特点是高亢婉转、优美动听、 4.教师小结:清新流畅。 (二)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教师解释歌词中衬词的意思。教师: “索呀惹啦”“来斯马拉

    3、金彩来”等这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是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同学们要从中体会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2.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坐姿,用“啦”小声随老师唱,注意你们声音的弹性和气息的支持。 【设计意图:歌曲里面有很多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教师范唱可强调这些地方,同时引导学生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歌曲节奏 1 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歌曲的节奏及强弱规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学生用“哒”读节奏注意每一个乐句之间的联系。4.学习歌曲的曲调. 教师弹旋律,学生用“啦”哼唱,先慢唱然后速度还

    4、原。 学生随琴视唱曲谱。 学生画旋律线(找同学板演)用曲线的形式。 5.加入歌词演唱 学生自己识谱唱歌词。 2 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3 教师领唱学生随老师齐唱。4 分小组演唱比赛 (三)表演歌曲 1.学习藏族的踢踏舞 “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舞步 。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舞步,看谁的模仿力最强。 2.教师示范,强调动作要领。 3.找个别同学上台前表演,其他同学伴唱。三、课堂小结 1.边唱边舞。 2.随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随音乐出教室可以达到一种课未终、思未了、趣

    5、不尽、情更深的教学效果】课题: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2、知道青海“花儿”的知识。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感受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一、听着音乐进教室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1、初次完整的欣赏歌曲2、介绍“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相邻地区流传的民歌,也是回族代表性民歌,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属山歌类。三、再次欣赏歌曲,展开想像。1、乐曲简析: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

    6、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2、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请同学们说一说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3、

    7、复听歌曲,感受民歌的美4、介绍花儿王-朱仲禄四、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五、课堂小结课题: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欣赏教学目标1、 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2、 会敲击十六分音符 节奏为乐曲伴奏。教学重点欣赏乐曲教学难点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 学 过 程1、

    8、你了解新疆的文化、风景和特产吗?(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戈壁;新疆的手抓饭、烤全羊等)观看新疆的风土人情图片2、 导入新课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一首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3、 初听乐曲4、 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唱、模拟手鼓的敲击声)5、 再次完整的欣赏,重点聆听乐曲的主导节奏型6、 分段欣赏(1) 欣赏引子部分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乐器?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2)欣赏第一部分欣赏第一乐段这是一段新疆民歌的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跟着录音唱一唱这段旋律(

    9、3)欣赏第二部分分析这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有什么变化?为这段旋律伴奏7、 完整欣赏整首乐曲8、 音乐家相册了解音乐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及其主要作品。9、 拓展欣赏管弦乐作品-新疆舞曲第二号 课题: 四季调教学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学习用口风琴演奏青海歌曲四季调。2、 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3、 了解乐曲三个不同段落的节拍变化。教学重点演奏四季调教学难点1、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1、 导入学生欣赏不同的表演形式的四季调,口风琴、手风琴独奏等等。2、 聆听音乐分析乐曲结构

    10、、节拍。A 乐曲分为几段?哪两部分是相似的?B节拍有什么特点?C边听乐曲边打节拍3、 演唱曲谱(1) 学唱第一乐段A按乐句打拍子学唱曲谱B注意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的节奏C通过对照学唱乐谱,比较乐句间的异同(2) 学唱第二乐段A分乐句按三拍子指挥图式打拍子学唱B注意时值准确(3) 学唱第三乐段A观察乐谱,找出此段和第一乐段的不同B打拍子演唱(4) 完整的演唱歌曲4、为乐曲加入吐音符号和换气记号,并演唱。5、加入打击乐器合奏(1)根据教材中出示的打击乐器种类,讨论它们的音色和演奏方法。(2)分小组合奏练习。6、教师指挥,集体展示。7、课堂小结,下课。教后反思: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

    11、生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教学重、难点1练习听唱、模唱记忆歌曲的旋律,唱好歌曲。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具有船工号子风格的歌曲,羽调式,由两个乐段构成,每个乐段由一个乐句的衬词和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段开始的衬词,好像是船工的号子声把我们带到了宽广的长江三峡。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由上下两个问答的分句构成,上下旋律基本上围绕着6 1 3三个音进行,下句同上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最后结束在不稳定的徵音上,为进入第二乐句作了准备。

    12、第二乐句也是由上下两个分句构成,上句的旋律同第一乐句的基本相同,下句经过变化又回到了主音上。由于第一乐段基本上是围绕着6 1 3三个音发展的,因此,羽调式的调式特征非常明显。第二乐段也是由两个乐句构成。在结束句倒数第二小节中,二分音符之后用了一个四分休止符,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使歌曲显得更加亲切,突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教案)一、 导入新课观看介绍长江三峡的视频。(1)欣赏歌曲川江号子。(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三峡不仅险峻,而且还有它特有的美丽景色。现在,三峡工程又让世界的目光聚集到这里,生长在三峡边的孩子们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1初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情

    13、绪及音乐风格,学生从整体感知音乐。教学要求:(1)学生听辨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情绪。(2)在欣赏歌曲川江号子的基础上,感受本歌曲具有号子特点的音乐风格。2聆听三峡的孩子爱三峡音频。 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3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中唱了船儿赶路、鸟儿敲屋门、大坝、娃娃、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等等。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三峡是万里长江中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三峡美丽的景色让三峡的孩子更爱自己的家乡三峡。 4学习歌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歌曲学习) (1)学生分组,分段学习歌谱

    14、。 (2)小组汇报演唱,针对出现的错误和难点问题,老师及时解决。第一乐段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轻快地唱,节奏把握准确,进一步强调歌曲中的休止符。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要体现出劳动号子的风格。第二乐段学生在学唱过程中,要唱好歌曲结束句倒数第二小节的旋律。在这个小节中,二分音符之后用了一个四分休止符, 演唱时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能使歌曲显得亲切。5学唱歌词。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衬词。(老师和同学们交替配合演唱衬词 “吔依吔依”。) 6.歌曲处理。第二乐段音区明显提高,显得热情而高昂,在力度上应稍强一些。7

    15、设计演唱形式。教学要求:劳动号子在演唱的时候一般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起到统一劳动节奏,鼓舞情绪的作用。学生分组讨论,这首歌曲如何分成领唱与齐唱的形式进行表现。8聆听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伴奏,演唱歌曲。三、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播放古诗歌曲李白的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及现代创作歌曲长江之歌。四、课堂小结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聆听,记忆旋律,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2感受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中不同乐段的情绪,并能记住其中的

    16、一段旋律。教材分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郑路、马洪业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粉碎“四人帮”这一特大喜讯从北京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时的情景。乐曲由引子、六个具有舞曲风格的乐段(其中,最后一个乐段再现第一个乐段)和尾声构成。开始的引子是由两只圆号奏出的号召性的音乐,力度强弱的对比好像号角的回声在山谷林间飘逸回荡,仿佛把人们带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茂密丛林之中。第一乐段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性的节奏之后,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在一个下行的过渡句之后,乐曲进入第二乐段

    17、。双簧管奏出了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好像彝族姑娘们在跳着轻盈、欢快的舞蹈,脚脖子上系的铃铛还哗哗作响。第三乐段在一个过渡性的乐句之后,弦乐奏出了一段优美、舒展的旋律。第四乐段乐曲力度变弱,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像一位美丽的苗族姑娘在独舞。第五乐段小号先吹奏出奔放、粗犷的音调,圆号模仿牛角号音调为之伴奏,好像小伙子们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舞蹈加油喝彩,也跳起了欢快健美的舞蹈。乐曲最后以鼓乐齐鸣的宏伟的音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音调,在更加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象征着人们满怀信心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乐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情绪使音乐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具有很强

    18、的艺术感染力。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北京喜讯到边寨乐曲的创作背景,(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的画面) 导入新课的学习。二、乐曲欣赏1初听:北京喜讯到边寨乐曲的情绪?学生回答:欢快、高兴、热烈等等。师:这首乐曲热烈欢快,深受人们喜爱。2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下面逐段进行欣赏。听引子与前三个乐段。(1)聆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表现了什么情景?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号角声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2)听前三个乐段。(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

    19、表示。(3)学生轻声视唱主旋律。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和第二乐段富于彝族特色音调的旋律。3. 听乐曲第四乐段(1)听第一部分音频。(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不同的动作表示。)学生聆听分辨乐段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在一个较长的过渡性乐段转为C调之后,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2)想一想第四乐段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第四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尤其是旋律的变化音,富有苗族音乐的特色,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形成了对比,好像是一位苗族姑娘在跳独舞。(3)学生随教师一起演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1 全班一起视唱旋律。2 分组演唱第四乐段主旋律。 学生试

    20、着背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4. 听第五、第六乐段和尾声(1)在第五乐段中,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这两个乐段的情绪更加热烈,将全曲推向了高潮,在第六乐段中又出现了第一乐段的主旋律。(2)在尾声,什么乐器又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什么情感?在尾声,圆号再一次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5. 完整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课题手拉手,地球村课 型唱歌课第8、9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手拉手,地球村的歌曲,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整齐谐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能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以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理

    21、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重点学习歌曲并用欢乐、抒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难点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整齐谐和。关键二声部整齐谐和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竖笛、钢琴、录音机等教学内容(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组织教学1、播放我和你2、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手拉手,地球村(一)导入、音乐聆听、表现第一遍聆听:感受情绪播放音乐,提出问题,引导聆听第二遍聆听:随音乐画旋律线播放音乐,提出问题,引导聆听第三遍聆听:随音乐表现播放音乐,提出问题,引导聆听1、导入:2008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

    22、不平凡吗?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在中国举办成功,“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由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歌我和你唱出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朋友来中国的真挚情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曲,师播放歌曲我和你录音。师: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地球村“?(板书:地球村)师:说的很好,“村”是最小的地方,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人民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地球仿佛越来越小了,所以人们就亲切地称为“地球村”,全世界人民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要团结一心,手拉手,把地球打扮得更加漂亮,。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1、 初听歌曲师:下面我们听这首歌曲

    23、,听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有怎样的感受?2、复听歌曲师:(出示歌篇,播放音乐)师提问:歌曲的两个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师:请你边听边在空拍处拍手。生:北京举办了奥运会,生:我和你,心边心,同住地球村相聚在北京生: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生:欣赏歌曲并回答问题。师:我们大家一起再来听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生:第一部分:轻快、活泼;第二部分:热情、悠长(二)学唱歌曲:出示歌片第四遍聆听:随音乐默唱歌词播放音乐,引导聆听第五遍聆听:随音乐轻唱歌词并播放音乐,引导聆听1、难点解决:听唱法与模唱法相结合2、教唱歌曲:4、竖笛试奏曲谱或视唱曲谱与视唱曲谱或竖笛试奏曲谱(根据需要自

    24、己安排)5、视唱曲谱(三)播放课件美丽的大自然师:我们一起随录音只张嘴不出声来默唱歌词师:我们一起随录音轻声唱一遍歌词并找出唱不准的地方指导纠正重难点的演唱师:我们一起随琴唱第一段歌词师:我们一起随琴唱第二段歌词师:随音乐伴奏用lu来哼唱并找出节奏,并视唱歌谱。2、合唱教学:出示板书合唱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二声部;分组合唱,(引导学生注意听另一声部的声音,从而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师:同学们把竖笛拿出来,老师用竖笛随音乐吹这首歌曲,请同学们看曲谱做指法练习师:我们一起用竖笛慢速吹这首歌曲,师:我们一起轻声视唱歌谱师: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绿色永

    25、远伴着我们这样优美的景色我们用歌声怎样表现?学生随录音默唱歌词随音乐轻唱歌词并复习反复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演唱随琴听唱随琴模唱,边唱边指导随琴模唱,边唱边指导生跟琴唱二声部;教师指导,学生吹奏乐曲旋律随师用竖笛慢速吹奏随琴唱歌谱,教师指导不准的地方生:轻快、热情、优美,发自内心(1)当听出乐曲的不同乐段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辨乐曲的各部分。三、表现音乐1.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2.根据学生讨论后的结果,老师进行统一安排。前三乐段用动作表现,第四乐段用舞蹈和歌唱主旋律表现,第五、六乐段用打击乐和动作表现,和着音乐师生一起表演。四

    26、、课堂小结留给我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教学重、难点:1. 学唱歌曲留给我。2. 用自然、真挚的声音演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音乐。(播放“鸟的天堂”音乐课件)二、激发情感,引入音乐。1师:同学们,刚才你看见谁在向我们问好呢?生:是小鸟在向我们问好。2师:再听一听,这是谁在歌唱?(播放海浪的音响)听出来了吗?生:是大海在歌唱。3(播放背景音乐)师:同学们,小鸟与大海,还有一切的生灵,他们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蓝色的星球上,你知道这个星球的名字叫什么吗?生:叫

    27、做地球。师:这个蓝色的星球名字就叫做地球!(播放地球课件)地球是千千万万的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共同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共同的妈妈。地球妈妈不仅让小鸟与大海和我们做伴,想一想,她还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些什么呢?生:水、鲜花、资源宝藏等等。4师:地球可真是一位又漂亮又富有的妈妈呀!地球妈妈的身上不仅有青山、海洋、有草坪和森林,还有许多的宝藏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妈妈有多大年纪了吗?猜一猜(学生回答)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地球妈妈已经有46亿岁了,她早在50万年前便生下了人类,一直无私地抚养着我们,直到现在。5师: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地球妈妈的“身体”不如从前了,她总是一个人在悄悄地哭泣,你知道是谁让地球妈

    28、妈这么地伤心吗?生:是人类。6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人类都对地球妈妈都做了些什么吧!(播放地球环境污染的课件)瞧瞧小河吧,由于人们向小河内乱扔垃圾、乱排废水,小河水已经变成了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红色)这应该是清澈的小河水应该有的颜色吗?看看天空吧,人们把黑烟、废气释放到了空中,让蓝天整天地哭丧着脸;再看看大地吧,沙漠埋葬了绿洲,水灾、旱灾频繁地袭击着人类。同学们,大森林和大海里的小动物渐渐地减少了,你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吗?(学生回答)他们为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四处地奔走,甚至有的小动物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同学们,世界上每过20分钟就会增加3500个婴儿,而在同一时间内,就会有1个或更多的

    29、动植物物种彻底灭绝,每年至少有2.7万个物种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7师:这一组可怕的数字是老师在课下查找到的有关地球环境污染的相关资料。上节课,老师也让同学们在课后查找有关人类给地球造成的伤害、给环境造成污染的相关资料,谁愿意把你查找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呢。(学生介绍资料)8师: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地球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同学们,衣服破了可以补,桌子坏了可以修,鞋子脏了可以洗,可是地球妈妈要是病了,就无药可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如果人类再执迷不悟的话,人类将自食苦果。大家一定还清楚地记得去年12月26日,那一个让人终生难忘的日子,在印度洋发生了什么灾难?生:印度洋海啸。9师:这是一场令人难忘的悲剧!(播放地球灾难课件)看,有多少人在海啸中丧生,有多少人死于瘟疫,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在恐惧中生活,这就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报复!难道说,我们就这样继续下去吗?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全人类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回答)10师:老师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救救地球吧!因为挽救地球就是挽救我们人类自己,让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听到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留下地球妈妈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