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阶段质量测评四中图版.docx

    • 资源ID:10490889       资源大小:148.4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阶段质量测评四中图版.docx

    1、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阶段质量测评四中图版阶段质量测评(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2、3、4、5、6、7、27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9、10、12、13、14、15、26海洋灾害17、18、19生物灾害20、21、28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8、11、16、22、23、24、25、2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百年以来的五大地震列表,回答12题。年份发生地点里氏震级1952俄罗斯堪察加半岛9.01957美国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9.11960智利9.51964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2011日

    2、本东海岸9.01百年以来里氏9.0级以上大地震主要分布在()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答案B解析总结表中信息可知,百年以来里氏9.0级以上的地震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2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大地震,是由于()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背运动张裂而形成的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背运动张裂而形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答案A解析日本东海岸位于太平洋西北边缘,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时会掩埋、摧毁道路,严重影响交通正常运行。据此回答34题。

    3、3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A京广线、京九线 B石太线、石德线C成昆线、宝成线 D包兰线、兰新线答案C解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有宝成线、成昆线等,C项符合题意。4在修筑铁路时,为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应注意()A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B大量开挖坡脚,以增加铁路周围的宽度C驱散积雨云,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D发射卫星及时监测灾害,进行卫星导航答案A解析根据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修筑铁路时,应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地震动峰值反映了地震过程中某一时刻地震振动的最大强度,其加速度往往用烈度值(烈度为

    4、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为换算,作为设计工程建设的抗震标准。下图为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单位:g)。据此回答56题。5下列有关图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数值大说明该地海拔高、人口密集B地数值较大说明该地地震的破坏较小C地数值大说明该地发生地震的频率高D地数值小说明该地地震时建筑受损小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地震动峰值越大,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越大。图中数值越大,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越大;数值小,说明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建筑受损小。6新疆每年约有3万次地震,但其损失小于其他同等频度的地区,主要原因是()A地广人稀,地震损失较小B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大C科技发达,抗震能力较强D

    5、地势平坦,避震设施较好答案A解析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同等灾害危害程度小;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小;新疆经济和科技水平低,抗震能力较弱。读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78题。7在a、b、c、d四处,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是()Aa BbCc Dd答案A解析由等高线图可知,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且密集,说明此处为山谷且坡度较陡,因此最易发生地质灾害。8若在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A向北 B向南C向东北 D向东南答案C解析当地质灾害发生时,逃生路径应与沟谷的方向垂直且向高处。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911题。9该地理现象是()A地

    6、震 B台(飓)风C赤潮 D梅雨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理现象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副热带洋面,向西北方向的陆地移动,应为台(飓)风。10下列省区中,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A湖南 B海南C河北 D云南答案B解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大。11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A东南亚地区 B墨西哥湾沿岸C孟加拉湾沿岸 D西欧地区答案D解析东南亚、墨西哥湾沿岸和孟加拉湾沿岸受台(飓)风影响大,西欧地区受台(飓)风影响小。中新社东京2017年10月23日电超强台风“兰恩”23日在日本静冈县御前崎市附近登陆,经过关东地区向东北海上挺进。多地大雨、强风持续,已造成5人死亡。据此完成121

    7、3题。12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不低于()A67级 B89级C1011级 D12级答案D解析台风中心附近持续风力达到12级。13有人说台风是一种“小面积受灾,大面积受益”的气象灾害。其“益”不表现在()A增加水量,利于捕捞B解除或缓解旱情C增加水库蓄水量D调节气温,降温消暑答案A解析台风会产生狂风暴雨,不利于捕鱼,A项符合题意。读下面某地区气象资料表。据此回答1416题。月份1357911风力8级天数1.53.73.60.60.41.4平均温度()3.26.421.227.320.66.3降水量(mm)3.39.133.3247.326.23.514结合表分析,该区域最可能是()A塔里木盆地 B

    8、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C解析读表可知,该地春季大风日数多,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冬季气温较低,华北平原与之特征最为接近。15该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干旱地震台风A BC D答案A解析华北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和干旱;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华北地区受台风影响小。16针对该地区的自然状况,下列趋利避害措施不正确的是()A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B改进耕作方式和改进作物品种C修建水库,疏浚河道D采用漫灌方式,扩大灌溉面积答案D解析大水漫灌会加剧水资源短缺,故D项符合题意。读下图,回答1719题。17图中的风暴潮类型为()A热带风暴潮 B温带风暴潮C寒带风暴潮 D季风风暴潮答案B解析

    9、我国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北方沿海主要为温带风暴潮。18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答案A解析热带风暴潮主要受夏秋台风影响,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主要受温带气旋影响,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弱。19热带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是()A欧洲北海沿岸 B美国东海岸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 D南亚印度洋沿岸答案C解析我国东部海区沿岸跨纬度范围广,两种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十三五期间,沈阳市完

    10、善了三大体系建设,即预测预报体系、检疫预灾体系、防治预警体系建设。2019年,沈阳市继续增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防治科技含量,逐步实现监测预报的网格化管理。2019年,增加了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监测点近30个,实现重点监测对象全覆盖。据此完成2021题。20沈阳市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措施中,使用安全,不污染环境的是()A食物诱杀 B灯光诱杀C生物防治 D化学防治答案C解析生物防治使用安全,效果好,不污染环境。21我国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森林覆盖率低 B单一人工林比重大C森林面积小 D森林抗虫害能力差答案B解析单一人工林易遭受病虫害。某地质工作者在沙漠考察时,迷

    11、失了方向,被困在了沙漠中,他通过微信发出了求救信息。某专业救援队收到信息后,迅速出发,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成功营救了该地质工作者。据此回答2223题。22该地质工作者发出求救信息时,首先应提供的信息是()A天气状况 B身体状况C地理位置 D携带物品答案C解析发出求救信息,首先应提供地理位置。23该专业救援队的救助形式属于()A政府救援 B民间救援C国际救援 D个人救援答案B解析专业救援队的救助形式属于民间救援。某地理兴趣小组于“五一”期间在某地考察,该地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区。读图,回答2425题。24当图示自然灾害发生时,小组成员的最佳逃生方式是()若身处平房,可迅速逃到室外若身处正在行驶的车辆中

    12、,应加速离开危险的区域若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若身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A BC D答案D解析图中显示,该地发生的自然灾害为地震,如果住在平房,院中空旷,比较安全,可迅速逃至室外;若处于街道上,应注意躲开高大建筑,避免砸伤。25该小组成员在灾害发生后,积极进行救援活动,在救援过程中,他们发现甲、乙两所学校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同,可能的原因是()A甲距离灾害发生地比乙近B甲处受到破坏比乙处大C甲处地壳稳定性比乙处好D甲处建筑物质量比乙处高答案D解析震中距相近,破坏程度不同,说明是建筑质量差异导致的。二、综合题(共50分)26每年雨季,孟加拉国均会发生洪涝灾害。下图为孟加拉国简图。读图

    13、,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指出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2分)(2)孟加拉国多洪涝的原因是什么?(4分)(3)为了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孟加拉国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答案(1)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2)自然原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3)加强洪涝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加强河流的治理;保护植被;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提高救灾能力;寻求国际合作与国际救援;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等。解析第(1

    14、)题,由图中河流分布、流向及经纬度分布可知,该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第(2)题,洪涝的成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第(3)题,从减少洪涝的发生、灾害监测、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等方面分析。27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描述泥石流的分布特点。(3分)(2)泥石流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_,分析该大洲泥石流多发的原因。(5分)(3)在泥石流多发地,要减少泥石流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分)(4)野外遇到泥石流,应如何自救和互救?(3分)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亚洲最多;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很少。(2)亚洲高原、山地众

    15、多,地形起伏大;季风气候分布广,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人口众多,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3)植树造林;工程建设注意保护植被等。(4)选择安全的避难场所;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并向较高处逃生;充分利用高大树木和坚硬岩石等物体。解析第(1)题,从整体特点和主要分布地等方面描述。第(2)题,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减少泥石流发生主要依靠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性措施。第(4)题,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选择安全的地带和方向逃生。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期间111次蝗灾发生的大致月份统计图

    16、。材料二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我国虫神庙的主要分布示意图。(1)说明蝗灾发生的主要季节及原因。(3分)(2)简述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6分)(3)指出我国治理蝗灾的措施。(4分)答案(1)夏季。气温高,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2)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较少,华南地区及青藏地区等地几乎没有。(3)人工诱捕,药剂灭虫,点火焚烧,投放天敌等。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蝗灾发生次数最多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气温高,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第(2)题,根据我国虫神庙的分布状况描述,虫神庙越密集的地区,蝗

    17、灾越严重。第(3)题,治理蝗灾的措施可从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思考。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当地时间2019年3月17日下午3时7分和3时9分,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下图)东北部分别发生里氏5.8级和5.2级地震,震源10千米左右,巴厘岛等地震感明显。地震引发该岛林贾尼火山山体滑坡,造成3名游客(2名马来西亚公民,1名印尼公民)遇难,182人受伤,525户房屋受损。截至3月18日11时,龙目岛共发生余震42次。(1)地震发生时正值学生上课、工作人员上班的时间,他们应如何自救?(3分)(2)如何减少山体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3分)(3)针对地震灾害,请提出防

    18、灾减灾的措施。(5分)答案(1)迅速在课桌、办公桌下躲避;影院及操场比赛应立即停止,躲在桌椅下、舞台脚下;工人关机器、断电源,躲在安全可靠的地方。(2)保护植被,加强植树造林;在灾害多发区实施护坡工程;减轻山区人口压力等。(3)加强地震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地震的预警预报工作,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广泛开展地震互救、自救等宣传培训活动,提高民众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加强对地震灾害的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救助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国际救援与救助;加强灾后的恢复与重建等。解析第(1)题,从避震角度考虑。第(2)题,主要考虑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第(3)题,从灾前、灾中、灾后等方面考虑。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第三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阶段质量测评四中图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