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铜山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马说教案新人教版125.docx

    • 资源ID:10488673       资源大小:21.7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铜山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马说教案新人教版125.docx

    1、江苏省铜山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马说教案新人教版12523 马说教案 一.目的要求: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二.重点.难点:(一)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三.教材分析:马说,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篇写马,实则写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

    2、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文章对自己不着一字,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却充溢其中.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第一课时一. 导入: 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

    3、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古代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二. 作者及文体简介:1.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

    4、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3.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由此可见,韩愈写马说这篇文章是

    5、不是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他是有其用意的.三.初读课文,正音上口:1.放录音.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要求:明确读音,停顿,语调.四.二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对照注释,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做出标记,准备在课堂提问.A.解决重点字词:祗(zh):只是;辱:受到屈辱;骈:两马并驾;槽(co)枥:喂牲口用的槽;以:因;称:著称.B.字词学习:1.通假字:1)食:通“饲”,喂养2)见:通“现”3)材:通“才” 4)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古今异义:故虽称等安策道通临是或 3.虚词:而之其以也而A转接可以译为“却,可是”B顺接可以不译其A代词,代人或物B代

    6、词他的它的C指示代词那种D反问语气词难道E推测语气词恐怕以A介词因为B介词按照也A肯定语气B反问语气C推测语气D句中停顿(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2)学生就第一自然段不理解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疑问.(3)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4)提问:A.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7、.C.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5)思考巩固: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会有怎样悲惨的遭遇呢?也就是说,这些千里马早些被伯乐发现了,它们的遭遇还会那样悲惨么?(不是会的)这说明了什么呢?(6)概括段意: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7)小结: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见解,这就说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即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的作用,因为除伯乐以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就具

    8、有必然性了,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且“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无知小人的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成对地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从字里行间可见作者的痛惜之情.我们不禁要问:造成千里马如此遭遇的原因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千里马被埋没了呢?下节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2)以竞赛的方式解决难字词.一食(sh):吃一顿;或:有时;石:古代的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食(S):通“饲”,喂;能:能够;是:这样;才美:才能和美好的素质;见:通“现”,表现;且:

    9、尚且;等:等同;安:疑问词,怎么.(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4)思考巩固:A.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B.本段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无能.无知.目光短浅.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5)概括段意: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6)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着力刻画了“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

    10、盾,作者先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突出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是那些“食马者”所能知道的,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它,所以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作者最后发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女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2)请同学提出疑问,其它同学帮助解决.(3)点明几个重要的字词的解释:策.道.材.通.临.其.邪.(4)请同学翻译这一自然段.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

    11、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5)思考巩固:A.那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C.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再齐读一遍,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怎样的语气在说?(6)概括段意: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7)小结:作者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把“真

    12、无马”与“真不知马”对照起来,生动地提示了执策者的愚蠢和荒唐,最后又以“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四.三读课文,推究文理:1.齐读课文.2.理解文章结构.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又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屏幕

    13、显示版书)3.理解文章的深层寓意.提问: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明确: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屏幕显示版书)五.拓展延伸: 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同学们自由讨论.发言)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托马说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物 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意教学反思:马说一文是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了解有关这篇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因此郁郁不乐.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领悟作者情怀.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铜山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马说教案新人教版12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