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0480872       资源大小:29.69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1、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土地经济学课程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土地的自然供给:自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利用的土地资源,即后备土地资源。3、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有效供给。4、土地需求: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是指租用较优土地所获得的起额利润。6、绝对地租: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8、地价:指土地所有者 向土地需求者让渡土地所有权所获得

    2、的收入,是买卖土地的价格。10、土地集约利用: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11、土地的规模利用:就是应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应处于报酬不变阶段,而不是处于报酬递减的阶段。1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7、土地人口承载力: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20、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21、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23

    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在一定技

    4、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在不同模式下,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并由其决定。4、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两者实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

    5、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要以级差地租为前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也是级差地租的出发点5、土地税收和地租1、产生的前提不同。土地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而地租是随着土地私有制度和土地租佃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实际上,只要存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地租就会存在。2、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同。土地税收存在的基础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地租存在的基础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地租是土地所有者依据经济原则向土地使用者索取的一种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3、分配层次不同。土地税收属于国

    6、民收入的再分配,而地租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地租和地税的分离实质上是土地私有制产生后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结果。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错误。 两者是有关系的。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正确。在某一土地市场,当土地价格持续上升,土地供给量增加,需求减少,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土地价格就

    7、会下降;当土地价格持续下降,土地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出现短缺,土地价格就会上升。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错误。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收益。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错误。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量的大小。而后者则主要是偏重对土地的使用,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以获得最佳的土地规模效

    8、益。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错误。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不同的区位,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错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

    9、权出让金的行为。其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与赠与。其转让主体无限制。四、单项选择题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C)而讲的。 A、矿产资源 B、生产资料 C、自然资源 D、可再生资源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C)为基础。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D)。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C)。 A、所有权形式 B、经济用途 C、质地 D、地貌特征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

    10、标准划分的(B)。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6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产生时间是(C)。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7第一个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的古典经济学家是(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威廉配第 D、亚当斯密8对级差地租理论作出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是(D)。 A、威廉配第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大卫李嘉图9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B)。 A、马克思 B、屠能 C、李嘉图 D、韦伯10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D)。 A、马克思 B、屠能 C、李嘉图 D、韦伯11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A)。A

    11、、克里斯塔勒 B、韦伯 C、屠能 D、廖什12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D)。A、克里斯塔勒 B、韦伯 C、屠能 D、廖什13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C)作出的。 A、单位 B、个人 C、政府 D、都不是14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A)。 A、政府制定的计划 B、一个农场的规划 C、一个农民的规划 D、村庄的规划15土地的(A)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 B、固定性 C、差异性 D、可再生性16土地经济供给的(D)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 B、差异性 C、可再生性 D、稀缺性17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C)。 A、土

    12、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18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C)。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19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C)。 A、土地经济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20土地关系的基础是(A)。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 D、土地分配制度21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C)。A、土地分配权 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22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叫做(C)。 A、土地分配权 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2

    13、3土地所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由(C)决定的。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24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C)。 A、3种 B、4种 C、5种 D、6种25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B)。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2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B)。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27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A)。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占有权 D、土地处置权28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使用制是由(

    14、C)决定的。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占有制度29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的(D)。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30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是(D)。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31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手段是(D)。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32在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土地的是(C)。 A、农民 B、手工业者 C、地主 D、商人33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C)。 A、地主 B、佃农

    15、 C、自耕农 D、农奴34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C)。 A、管理费 B、使用费 C、地租 D、以上都是35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C)。 A、自然历史综合体 B、自然地理综合体 C、自然经济综合体 D、自然政治综合体36可以作为土地自然属性反映的是(A)。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37人类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产生了(B)。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38在奴隶社会中占有大量土地的是(B)。 A、奴隶 B、奴隶主 C、农奴 D、商人39迫使人们必须节约

    16、、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B)。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40土地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是(C)。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41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客观要求与可能的是(D)。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42以下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D)。A、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B、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C、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D、面积有限性43以下属于土地经济特性的是(B)。 A、面积有限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44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是(C)。 A、位

    17、置固定性 B、质量差异性 C、供给稀缺性 D、功能永久性45对于土地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弹性的是(B)。 A、土地的经济供给 B、土地的自然供给 C、土地的需求 D、土地的使用46人口论的作者是(B)。 A、亚当斯密 B、马尔萨斯 C、李嘉图 D、穆勒47新人口论的作者是(A)。 A、马寅初 B、马尔萨斯 C、李嘉图 D、穆勒48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叫做(C)。 A、土地利用的生态目标 B、土地利用的环境目标C、土地利用的经济目标 D、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49支配土地从一种用途转向另一种用途的土地利用经济学原理是(B)。 A、稀缺原理 B、替代原理 C、比例原理 D、以

    18、上均不是50最早发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C)。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威廉配弟 D、屠能51解放后在(C)年私有土地可以买卖出租、入股、典当、赠与或交换: A、1952 B、1954 C、1956 D、195852(C)年宪法规定:“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A、1954 B、1962 C、1982 D、1993531987年下半年(D)率先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试点。 A、厦门 B、珠海 C、广洲 D、深圳54(D)市举行了中国首次以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活动: A、广洲 B、北京 C、上海 D、深圳55土地使用权以出让,工业用地年限

    19、为(C)年 A、70 B、60 C、50 D、4056土地使用权出让、居住用地年限为(D)年 A、40 B、50 C、60 D、7057土地使用权出让、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年限为(A) A、40 B、50 C、60 D、7058土地使用权抵押时(C)不随之抵押。 A、地上建筑物 B、其它附着物 C、其它人的财产 D、有形资产59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C)级土地经济网络。 A、3 B、4 C、5 D、6 E、76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A)A、功能的永久性 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61、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C)A、土地储备制

    20、度 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 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62、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D)A、气候条件 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 D、社会需求63、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B)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 D、人均耕地占有量64、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A、屠能 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 D、萨伊65、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B)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 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 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66、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

    21、有:(D)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 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 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67、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A)A、贴现系数法 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 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68、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B)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五、多项选择题1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A、土地利用

    22、经济 B、土地制度 C、土地权属转移 D、土地收益分配 E、土地规划2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E)。A、抽象思维法 B、系统分析法 C、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D、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E、微观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在古典经济学家中对土地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的有(ABDE)。A、马克思 B、恩格斯 C、凯恩斯 D、威廉配第 E、李嘉图4土地的供给通常分为( BC )。A、数量供给 B、自然供给 C、经济供给 D、资源供给 E、生产供给5人与土地的关系是(AB )。A、自然关系 B、社会关系 C、资源关系 D、经济关系 E、以上均是6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有(ABCD)。A、人口

    23、 B、土地生产率 C、国民经济状况 D、以上都是7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包括(ABC)。A、经济效益评价 B、生态效益评价 C、社会效益评价 D、环境效益评价8世界各国的土地管理机构的主要模式有(CD)。A、直接管理模式 B、间接管理模式 C、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D、垂直统一管理模式 9土地产权包括(ABCDE)。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赁权 D、抵押权 E、继承权10土地租赁一般可分为(CD)。A、有偿 B、无偿 C、有期限 D、无期限 E、均不是11地役权主要包括(ABCDE)。A、建筑支持权 B、采光权 C、眺望权 D、取水权 E、道路通行权12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特征(ABC)A、

    24、行政划拨 B、无偿无限期使用 C、禁止土地使用者转让 D、有偿转让 E、竞价竞标13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弊端(ABCDE) A、不利于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B、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C、不利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D、不利于廉政建设 E、不利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14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突出表现在(ABCDE) A、征收土地使用费 B、开展土地使用权转让和转动试点 C、制定地方性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转让法规 D、修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 E、全面开放的土地市场151988年(ABCDE)等城市进行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试点 A、福州

    25、B、海口 C、广州 D、厦门 E、上海16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争取(ABC)方式 A、协议 B、招标 C、拍卖 D、赠予 E、继承17土地使用权抵押时,(AB)也随之抵押。A、附着物 B、地上建筑物 C、地上有形资产 D、地上其它人的财产 E、无形资产18(ABCD)情况下,土地使用权可以终止。A、期满 B、续期期满 C、国家为公共利益收回 D、违反合同规定 E、未到期,国家无偿收回19现行农村土地使用状况(AB)。 A、农村国有土地使用制 B、农村集体地使用制 C、个人土地使用制 D、商业土地使用制 E、法人土地使用制20目前我国已经形成(ABCDE)级土地管理网络。 A、国家 B、省 C、地

    26、 D、县 E、乡21土地资源管理独具的特点是:(ABE) A、国家统一管理 B、不存在丢失与注销的问题 C、宏观管理 D、微观管理 E、宏观与微观结合22现行土地管理体制资本的基体原则(ABCDE) A、城乡土地统一管理 B、土地管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消弱 C、建立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体系 D、发挥各行业开展利用、保护土地的积极性 E、以上全对23级差地租I产生的条件是(AC) A、肥力 B、投入 C、土地位置 D、生产率 E、人为力24级差地租II产生的条件是(AB) A、连续追加投入 B、劳动生产率提高 C、自然力 D、肥力 E、土地位置25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因素有(ABC) A、农产品的

    27、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B、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对水平 C、农业投资的总量 D、农产品流通 E、农产品产量26土地(BDE) A、有价值 B、没有价值 C、有价格 D、没有价格 E、有使用价值27土地收益是(BCD) A、土地价格 B、正常情况下的土地收益 C、处于最佳利用方向的土地收益 D、土地纯收益 E、以上全对28土地价格的内涵包括(ABCDE)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 C、土地投资的折旧 D、土地投资的利息 E、以上全对29土地价格的特点是(ABCDE) A、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格的货币表现 C、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 D、土地价格呈上涨趋势 E、土

    28、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30土地自身因素主要包括(ABCD) A、位置 B、肥力 C、面积 D、地势、地质 E、水利设施31土地价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影响因素是(ABCE)A、土地投机 B、人口数量增加 C、家庭数量增长 D、通货膨胀 E、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32土地估价的目的是(ABCDE) A、有利于土地市场的管理 B、有利于体现税赋公平 C、有助于国家征地的顺利进行 D、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 E、有利于土地交易顺利进行33土地估价的原则是(ABCDE)A、公平原则 B、相关替代原则 C、独立估价原则 D、执法原则 E、勘估时日原则34土地估价方法有(ABCDE) A、剩余法 B、路价法

    29、C、长期趋势法 D、市场比较法 E、收益还原法35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ABCDE) A、垄断性 B、权利主导性 C、地域性 D、不完全性 E、土地供给弹性小36土地税收与地租的区别是(ABC) A、前提不同 B、存在的基础不同 C、分配层次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 E、数量不同37土地税的征收依据(ABC) A、按土地面积 B、按土地纯收入 C、按土地质量 D、按土地总收获量 E、按地价征收38、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BD)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 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39、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

    30、有:(ABCDE)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40、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BCDE)A、市场经济环境 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 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1、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42、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B)A、当APP(平


    注意事项

    本文(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