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若干问题ppt课件.ppt

    • 资源ID:10463958       资源大小:286.01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若干问题ppt课件.ppt

    1、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若干问题,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2013/5/1,内容提要,第一部分 心理危机的概念和类别第二部分 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开展第三部分 教师和学校在危机事件中的涉入,第一部分 心理危机,尤其自杀自伤是什么?,心理危机的概念,危机是一种个人化的危险认知危机是一种个人感的无从应对危机是一种个人性的功能解体,心理危机的类别,1)发展性危机 developmental crisis 如升学考试受挫、发育后生理变化2)境遇性危机 situational crisis 如遭遇车祸、性侵害3)生态系统危机 ecosystem crisis 如网络成瘾、禽流感等事件引发的惊恐反应4)存

    2、在性危机 existential crisis 如孤独、无意义、死亡威胁、不自由,个人心理危机往往蕴涵着过往的心理创伤与心理挫败,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心理危机,创伤后应激障碍自伤与自杀性经历创伤危机物质与行为依赖:网络成瘾、进食障碍丧失倦怠与过劳公共危机事件,1.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些因人而异的特别事件对个人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创伤。评判:重大创伤经历;回避反应;警觉反应;适应减弱或异常;一个月以上儿童创伤类型:1型,突发的、明确的创伤如遭遇野狗惊吓 2型,长期、反复的创伤如遭遇冷暴力,2.性经历创伤危机,就大背景而言,当下的性文化观念是开放的就个人而言,性表达与满足的渠道是多样的自主的或被动的性经

    3、历都可以构成创伤,创伤可能是局限在性的和生理的、还可能扩散至个人行为与人际互动方式的、人格的甚至精神的学校性教育仍然没有找到坚实可靠的立足之地,家庭性教育仍然没有可供参照的有效范式。,3.物质与行为依赖:网络成瘾、进食障碍,成瘾动力学:适合所有不良防御机制的意义,包括否认、转移、幻想、投射、合理化、理智化、反向形成、退化、压抑网络成瘾,同时满足趋避需要进食障碍,青少年自我确认障碍,4.丧失,丧失是现实与意愿的悖离,是不再拥有、不再能够、无法重新来过的总称丧失的门类广泛:丧失亲人,丧失宠物,移居,转学,更换老师,父母离婚,丢失物品,错失机会,迷失动力(意义),丧失能力感和成就感,丧失掌控感与自主

    4、感,5.学业倦怠与过劳,学业自身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巨大校内生活单调贫乏长期地被动地承受自上而下的家庭与学校教育,6.公共危机事件,惊恐发作从众或众从 忽略自主意识被催眠人质或人质化,7.自杀、自伤的概念,自杀之于自杀者,是一种解决自杀之于普通人,是一种逃避自伤对于自伤者,是一种饱含痛苦无奈的“我活该”的肉体惩罚自伤对于普通人,是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你干嘛”的愚蠢责难,自伤与自杀,一方面,未成年人自杀率日益上升;一方面,潜在的自杀者难以识别。即便是未成年人,各种类型的自杀都呈现出来:利己性自杀、失范性自杀、利他性自杀(义务性自杀、负疚性自杀)、宿命性自杀。,自杀人群的特征,1)自杀与不能忍受的心

    5、理痛苦境遇性特征2)自杀与心理需求遇到挫折3)自杀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意动特征4)自杀的目的是为了中断意识5)自杀常见的情感特征是绝望无助情感特征6)对自杀的内在态度通常是矛盾的认知特征7)对自杀的认知态度通常是压缩的8)自杀的人际关系特征是想要与别人交流人际关系特征9)自杀的通常行动是寻求出路行为特征10)自杀的连续性特征是终生的应付方式连续性特征,未成年人自杀诱因评估,评估不能实现之学业压力评估不能忍受之家庭事件评估不能承受之蒙受羞辱评估不能抵抗之伙伴迷惑,未成年人自杀现象四问,什么年龄的未成年人?什么家庭的未成年人?什么学校的未成年人?为什么常见的是跳楼?,自杀评估,自杀线索(

    6、自杀者自然流露的):当事人释放的涉及绝望、告别、威胁、躲避等的任何信息呼救信号(自杀者有意无意表达的):行为信号如徘徊;言语或文字信号如诀别信;情绪信号如异常平静安详,简明的自杀、自伤评估(徐凯文),无 有(低)有(高)自杀自伤计划 0 1 2既往相关经历 0 1 2目前现实压力 0 1 2目前支持资源 2 1 0临床诊断 0 1 2,评估分系,02 可以回家,报告督导,需要随访34 报告行政领导,报告院系辅导员,密切观察随访,24小时监护,24小时后再评估,可以通知父母。56 报告行政领导,报告院系辅导员,密切观察随访,通知父母,送精神科门诊,或会诊,24小时监护,强烈建议住院。710分 通

    7、知父母,立即住院,预警等级(张翔),绿色预警 负性事件 焦虑评估、及时排解蓝色预警 人际退缩 抑郁评估、提供支持黄色预警 自杀意愿 登记监控、澄清承诺橙色预警 自杀计划 确认手段、陪伴联盟红色预警 自杀行为 强制陪护、医护转介,关于自杀的统计数据,我国自杀人数触目惊心,自杀人群比例构成:女性占51%,男性49%;老年人自杀现象值得重视,虽然数字不多,但比例高;小于20岁的占26%,20至29岁的占38%;大学生占50%,未婚的占60%;有收入的占45%,学生其次;未就医占70%。200万 我国每年自杀未遂人数为200万。28.7万 我国每年自杀人数为28.7万,其中一次成功的为21万。2分钟

    8、我国每2分钟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第5位 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问题的严重性,自杀行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通常以连续谱的形式发生发展,从自杀意念开始演变,发展到自杀计划、自杀未遂乃 至最终自杀死亡,而自杀死亡代表了病态过程最终的 悲惨结局。WHO 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每 40 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每年因自杀而丧 命的人数比因谋杀和战争而死亡的人数之和还要多。自杀未遂和自杀意念则更加常见;自杀未遂的人数可 能至少是自杀死亡人数的 20 倍。据估计人群中有 5%的人

    9、终生至少有一次自杀未遂,而自杀意念的终生发 生率为 10-14%。在全世界自杀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一些国家最近几年的自杀率上升了 60%。,年龄差异,自杀行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儿童期到青春中晚期,再到成人期,自杀行为的发生率是急速上升的。自杀是全球 15-19 岁人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至少有10 万青少年死于自杀。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自杀率较高,而 75 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率最高。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自杀意图可能更强,使用的自杀方法更致命,采取自杀行为后存活的几率更小。,性别差异,总的来说,男女自杀比例为 3:1。该现象在全世界几 乎每个国家、每个年龄组,都或多或少是类似的。相 反的是,女性的

    10、自杀未遂率仍是男性的 2-3 倍,尽管 近几年这种性别差异有所减小。自杀率的性别差异可 以部分解释为,自杀时男性比女性使用的自杀方法更 致命,体验到更多的攻击性,以及死亡的意图更强烈。,每年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2012年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全球预防自杀:加强保护因素 唤醒生存希望”。,自杀的一级预防,自杀的一级预防要求全面调整社会、经济和生物学状况 以预防其成员出现自杀行为。一级预防是基于人群的干 预,而不是针对高危个体。一级预防性干预措施包括限 制获取高致死性的自杀方法,促进身体健康和积极的精 神健康,促进社会和其它媒体负责任地报道自杀,通过 公共宣传教育活动设法减少对精神疾病

    11、和自杀的歧视,鼓励求助行为。,自杀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标是降低高危人群的自杀风险。对自杀风险的评估、治 疗干预和转诊技术是预防自杀的关键部分。尽早识别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精神疾病(尤其是心境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尤为重要。超过一半的自杀死亡者在他们自杀之前一个月内曾经 去过初级医疗机构看病。因此,提高初级医疗机构医生 对精神症状和精神障碍的识别、。培训“守门人”(那些经常与处于困境中的个体或家庭接触 的人,如牧师、急救人员、药剂师、教师和警察),使 他们能够识别有自杀和自伤危险的人,并能够把这些易 感个体转诊至恰当的评估和治疗机构。,自杀的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自杀

    12、未遂之后重复发生自杀 行为。这也涉及到重要的事后干预工作给予那些受 自杀事件影响的人关心、支持和治疗。,第二部分 我们是怎么干预危机的,危机干预的原则,受命干预 没有指令或委托,就没有干预。安全干预 不顾自身安全的危机干预可以视为不成熟或训练不足的干预。评估干预 至少评估安全性与能动性两项。合作干预 避免单枪匹马,至少有旁观者与知情人。适时干预 注意区分危机与创伤干预。量力干预 不轻易接手,不轻易换手,不轻易放手。留证干预 依据什么做了什么,做什么后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危机干预,从筛选干预对象开始:画圈对干预对象进行评估实施不同步骤、不同程度的干预,画圈:通常是三个圈,现场的或密切接触的班级同

    13、学相关老师(关于“替代性创伤”),画圈的依据:潜在危机创伤者的分级,一级:直接卷入危机与创伤者。二级:与创伤者具有个人和家庭的密切联系。三级:搜救人员、救援志愿者。四级:受影响以外的社区成员、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联系者。五级:临近创伤区域的心理失控者。六级:三级创伤者的亲属。,评估:通常是两个功能和五个领域,功能损伤:自我功能与社会功能失常领域:表情与情绪失常、行为失常、生理失常、认知与言语失常、人际失常,危机负性情绪的延续和识别,干预:通常是两个工作面,情绪的陪伴(哀伤、愤怒、恐惧)碎片的整合化意义的合理化,危机干预模式,平衡失衡模式 最适合早期干预,以稳定情绪为主认知模式 比较适合中期干预,以

    14、矫正非理性和自我否定认知为主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比较适合后期干预,以发展与加固可资利用的资源或社会支持系统为主。,危机干预六步,定义问题,保证安全,提供支持,替代方法,做出计划,获得承诺,干预类型的选择,失能动性/指令性,部分能动性/合作性,有能动性/建议性,特定的危机干预情况与技术,电话:hold on;录音伤害与杀害信息:通知自伤与自杀信息:通报安全承诺:监护人签字,短信息,第三部分 危机中老师、学校能做什么?,“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会。,危机状态中,任何异常的反应都是正常的。,危机干预的门槛不高,但禁忌也是有的,预防为主,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教育,老师们的为难,安全干预

    15、 自身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技术干预 危机干预的技术含量有多大?免责干预 遭遇危机和干预危机承担什么责任?偏袒干预 危机干预中的选择什么立场?有限干预 力不从心了怎么办?,危机前:高危人群筛查与备案,高危信号的监测:相信自己的人际经验,觉察一些异常的而非特别的个人表现;当转学、留级、就医、服药等事件显得语焉不详时心理量表的评估:有条件的话,学校可以通过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量获得粗线条的筛查与评估,危机中:人际互动策略,避免激化(性情化的老师)杜绝激将(自以为是、不信邪的老师)避免回避(人为造成抛弃的老师)给予关切(没有办法,至少有真诚人性的老师),风险处理,确认风险固定风险转移风险减弱风险化解风险,

    16、危机后:局部与短程处理,48小时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1个月干预半年或一个学期,危机干预时适合这样说,1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2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3 这不是你的错。4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5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6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7 你现在的反应是珍藏的,你不会发疯的。8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9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危机干预时不适合这样说,10 我知道你的感觉

    17、是什么。11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12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13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14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15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16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17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18 你会走出来的。20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21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22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23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非语言干预,热饮软靠垫毛毯长毛绒动物玩具同龄伙伴师长,熟悉的面孔不要带人回家,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建设,苏老师专业团队老师工作及友情伙伴团队学校及上级领导管理团队,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0512652020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若干问题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