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 矿床学名词解释.docx

    • 资源ID:10444987       资源大小:30.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 矿床学名词解释.docx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 矿床学 名词解释矿床学-名词解释第一章 概论1、矿产矿产资源:在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资源(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2、矿床:矿产在地壳或地表的集中产地。确切的说,矿床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113、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确切的说,矿体是指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集合体。* 4、*围岩主岩:矿体周围的岩石。(成矿母岩与含矿围岩06)98

    2、、(围岩与母岩99、)00、01、06*母岩源岩矿源层(岩):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它与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联系。00、01、 围岩=或母岩* 5、*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以及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分结矿床等,都属于同生矿床。 (98、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99、02、03、05、06、10)*后生矿床:矿床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即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如沿地层层理面或穿切层理的各种热液矿脉。(97、05、判别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的标志)*6、*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

    3、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构成。(矿石与脉石99、)(矿石、岩石00、01)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97、02、10*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97、02、10*脉石: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01、夹石: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7、矿石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出的形态特征。 矿石构造: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

    4、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矿石结构 矿石构造矿石组构(99、01、矿石的结构与构造02、06、05、07、)*8、*矿石的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含量。 (各种矿石品位的表示方法98、00、01、金属矿产的品位04、矿石品位及决定矿石品位的因素07、矿石品位与品级 08、)*边界品位: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划分矿与非矿的最低品位(如铜矿:0.20.3%,钼矿为0.020.04%) *工业品位: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如铜矿:0.40.5%;钼矿0.040.06%)(、矿石的边界品位与工业品位01、02、10)9、有益组份:可以回收的伴生组份或者能改善产品

    5、性能的组份。 有害组份:对矿石加工利用有害的元素。10、矿石的品级(技术品级)*金属矿石:按工业加工利用过程中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综合确定。 非金属矿石:根据矿石或矿物的工艺技术特性以及不同的用途和加工方法划分品级,如压电石英、云母、石棉等。第二章 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分类1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也称克拉克值。意义:矿床是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和上地幔。因此,了解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分布量,对研究矿床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12、元素的迁移: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中;运动的结果,或是导致元素的分散,或是

    6、导致元素的集中。元素的这种运动转移现象或过程,称为元素的迁移。由于这种作用,致使地壳各部分的元素丰度很不一致,有的高于克拉克值,有的低于克拉克值。13、浓度克拉克值:指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中某种元素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也称为富集系数。(1 相对集中,1 相对分散)14、浓度系数:某元素的工业品位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15、交代作用:当含矿溶液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把围岩中原有的组分溶解、置换、排除,代之以新的成分。*16、成矿作用: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和有用物质,在一定地质作用条件下和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成矿作用是一种地质

    7、作用,是自然界发生的元素聚集作用。98、17、内生成矿作用:主要由于地球内部能量(包括热能、动能、化学能等)的影响,导致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主要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岩石与水、大气和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使成矿物质在地壳表层聚集的各种地质作用。 变质成矿作用:在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中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地质环境和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使有用物质发生富集形成新的矿床,或使原有的矿床改造为具另一种工艺性质的矿床。*18、叠生成矿作用:是一种复合成矿作用,即在先期形成的矿床或含

    8、矿建造的基础上,又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02、08第三章 基性、超基性岩浆环境中的岩浆矿床*19、岩浆矿床:从地壳深部上升的各类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和爆发作用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由于这类矿床是在正岩浆期(从岩浆结晶作用开始到结晶作用的最后阶段)形成的,因此也称正岩浆矿床。99、*20、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一种偏碱性的超基性岩,因最初发现于非洲金伯利(kimberley)而得名,自然界分布很少,主要产于地壳构造运动的稳定地区,代表岩石圈起源最深的岩浆(200km)产物,SiO2不饱和,K2O、Na2O及不相容元素Rb、Ba、Nb、LREE

    9、含量高,富含挥发分;是深部石榴石橄榄岩在富含H2O和CO2条件下经低程度熔融形成,经济上与金刚石资源极为密切,世界上宝石级金刚石绝大多数产于金伯利岩中,常呈浅成-超浅成相(次火山岩)产于爆发角砾岩中,岩体常成群出现,形态多为岩筒状。少数为岩墙或岩床状,岩石多呈黑、暗绿、灰等色,主要由橄榄石、透辉石、金云母和镁铝榴石组成,其中的镁铝榴石是重要的特征矿物,也是寻找金刚石的指示矿物。岩石具斑状结构和角粒状构造,故又称角砾云母橄榄岩。金伯利岩(角砾云母橄榄岩)03、21、同化和混染作用:岩浆向上部地壳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周围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同化作用;不完全的

    10、同化作用称混染作用。*2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与岩浆分结矿床: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各种组份按一定的顺序(矿物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先后结晶出来,并在重力和动力的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由此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分结矿床。(结晶分异作用与沉积分异作用98、)(00、03. 结晶分异作用与熔离作用06)*23、岩浆熔离作用与岩浆熔离矿床: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降低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称为岩浆熔离作用(也称为液态分离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01、熔离作用06)24、岩浆爆发作用与岩浆爆发矿床

    11、: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作用后,岩浆中的挥发组份越来越富集,当压力增大到某一阀值时爆发到近地表,称为岩浆爆发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爆发矿床。25、早期岩浆矿床: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有用矿物较早或与造岩的硅酸盐矿物几乎同时结晶出来,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淀,在岩浆房的下部或底部发生富集,形成早期岩浆矿床。26、晚期岩浆矿床:当岩浆中挥发组份含量较高,成矿元素与挥发组份结合形成易溶的化合物,大大降低了自身的结晶温度,它们在岩浆熔融体中一直残留到主要硅酸盐矿物结晶之后沉淀富集,形成晚期岩浆矿床。27、压滤作用:有时含矿熔浆在外力作用下以及由残余挥发分的内应力的影响下,被贯入到已经

    12、冷却的侵入体的裂隙中,甚至离开母岩体而贯入到附近的围岩中,这样形成的矿体往往为品位较高的富矿石,这种作用也称为压滤作用。第四章酸性、碱性岩浆环境中的岩浆-热液矿床*28、伟晶岩伟晶岩矿床: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称为伟晶岩。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99、02、概念及特点07)29、巨晶结构(伟晶结构):是伟晶岩特有的结构,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晶体巨大,颗粒大小一般10cm几米,大者晶体可达数公斤至上百吨。30、巨晶结构(伟晶结构):是伟晶岩特有的结构,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晶体巨大,颗粒大小一般1

    13、0cm几米,大者晶体可达数公斤至上百吨。*31、玢岩型矿床:系指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与主旋回喷发晚期的辉石闪长玢岩等次火山岩有空间、时间以及成因上联系的一组(铁、磷、硫、石膏)矿床。 (02、玢岩铁矿)第五章 岩浆-构造环境中的热液矿床*32、矽卡岩型矿床接触交代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他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并与矽卡岩(钙铝钙铁榴石系列,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99、99、*33、接触渗滤交代作用:由中酸性侵入体分泌出来的含矿气水溶液沿着接触带的裂隙系统渗滤,并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交代。 受温度梯度和

    14、压力梯度控制,渗透范围大,可形成厚大的交代带,也可在距接触带较远的围岩中交代成矿。02、*34、接触扩散交代作用(双交代作用):发生在两种两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岩石接触带,在上升溶液的影响下,使原来两种岩石中的组分通过粒间溶液在横切接触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向的扩散交代,形成矽卡岩。 浓度梯度是扩散运移的动力,扩散范围小,难于形成厚大的交代带。02、*35、斑岩型矿床:凡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浅成或超浅成中酸性斑岩体有关的细脉浸染型矿床,通称为斑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过去又称为“细脉浸染型矿床”。( 斑岩铜鉬矿床)05、36、铁帽:近地表氧化带(潜水面以上),Fe(OH)3脱水形成褐铁矿(针铁矿

    15、、水针铁矿、水赤铁矿),构成“铁帽”。08 、37、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潜水面以下的还原带,程使原生矿石的品位大大提高,即所谓的“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38、次生氧化富集作用:若次生硫化物进一步氧化(潜水面下降),使矿石的品位进一步提高,即所谓的“次生氧化富集作用”。第六章 盆地构造-沉积环境中的热水成因矿床39、VMS 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也称为与火山有关的,火山控制的,火山-沉积控制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典型的多金属透镜状、块状硫化物产出,形成于海底火山环境。􀂙形成于富含金属的流体,与海底热液对流有关。􀂙与它们最接近的围岩是火山岩或沉积岩。(05

    16、、07、09、10)40、沉积喷流型(SEDEX)矿床:系指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主要呈整合的层状赋存于正常沉积岩系(主要为细碎屑岩和炭质页岩,次为碳酸盐岩)中的,以发育条带状和层纹状富硫化物矿石为特征的一类矿床。05、41、(SST)(铜)矿床:砂页岩型铜矿,世界上,沉积岩为主岩的热液铜矿约占世界铜产量和储量15-20%,主要分布赞比亚、扎伊尔、波兰、俄罗斯等国,成矿时代以元古代和古生代为主。42、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矿床:黑色岩系是含有机碳(C有机含量1%)及硫化物(铁硫化物为主)的暗灰黑色的硅岩、碳酸盐、泥质岩(含层凝灰岩)及相应变质岩石的组合的总称。“黑色”的原因:有机质微细硫化铁4

    17、3、MVT:MVT 矿床是层控的,以碳酸盐为围岩的硫化物矿体,主要由Zn和Pb组成, 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和闪锌矿。这类矿床主要产于白云岩中,以裂隙充填物、爆破角砾岩和碳酸盐围岩交代物等形式产出。0944、卡林型金矿床:沉积岩容矿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第七章 表生环境中的风化-沉积矿床45、风化作用: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遭受破坏,引起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改组的非常复杂的作用。46、风化壳:由风化作用产物所组成的岩石圈的这一部分,即地壳表层风化产物的残留地带。*47、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组,在原

    18、地或附近形成的质和量都能达到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体。也称为风化壳矿床。99、风化矿床的重要类型48、物理风化作用:系指地表的岩石或矿石以崩解方式机械破碎成碎屑,而无明显的物质成分的变化。49、化学风化作用:系指由于化学作用,使地表组成岩石的矿物发生分解,直至形成在表生条件下稳定的新矿物组合的过程。50、生物风化作用:实质是化学风化作用的一种。是由生物生活和死亡过程中引起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风化作用。51、残积-坡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风化作用,其中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起来形成的矿床,称为残积-坡积矿床,也称碎屑矿床。08、1052、残余矿床:出露地表

    19、的岩石或矿床,由于遭受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其中易溶组分被地表水或地下水带走,而难溶组分在原地彼此相互作用,或单独从溶液中沉淀出稳定的新矿物,在原地或附近堆积起来所形成的矿床,称为残余矿床。52、淋积矿床:出露地表的岩石或矿床遭受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后,一些易溶组分被淋滤带到地下水面附近,由于介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或通过与周围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使有用物质沉淀出来而形成的矿床,称为淋积矿床。53、风化分异:在风化作用过程中,由于元素自身的属性、矿物抵抗风化能力的不同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各元素具不同的迁移能力,由此而引起的彼此分离称为风化分异。54、粘土化作用:温湿的气候条件,化学和生物风化

    20、作用强烈,地形微受切割铝硅酸盐岩石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以碳酸盐或重碳酸盐形式被地表水带出风化壳,而SiO2、Al2O3、Fe2O3等难溶组分在水中易于形成胶体溶液;Fe2O3pH2O 胶体在腐植酸的保护下也带出风化壳;剩下的SiO2nH2O胶体(带负电荷)与Al2O3mH2O胶体(带正电荷)相互作用,彼此凝聚形成稳定的粘土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微晶高岭石和水云母等。05、55、红土化作用:炎热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化学和生物风化作用剧烈,地形平坦富铁贫硅的铝硅酸盐岩石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不易带出风化壳,溶液呈碱性反应,SiO2溶解于碱性介质并被地下水带走剩下的Al2O3mH2O胶体

    21、(带正电荷)与Fe2O3pH2O胶体(带正电荷)不能相互结合,而分别凝聚形成Al的氢氧化物和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构成“红土”。05、56、铁帽:在潮湿气候条件下,Fe2(SO4)3发生水解:Fe2(SO4)3+ 6H2O 2Fe(OH)3(胶体)+ 3H2SO4脱水形成褐铁矿(针铁矿、水针铁矿、水赤铁矿),构成“铁帽”。 08、完全氧化亚带(铁帽),氧化作用最为彻底,几乎所有的金属硫化物被氧化分解,残留下难溶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构成“矿帽”。57、次生氧化物富集作用:次生氧化物富集亚带,其形成与地下水面的下降密切相关,原地下水面以下的次生硫化物氧化形成次生氧化物,金属含量增高。(、次生硫

    22、化物富集作用与此生氧化10)58、交代原则(休曼规则休曼序列):金属硫酸盐溶液交代原生硫化物矿物,是按一定顺序(元素亲硫性由强至弱的顺序)进行的(HgAgCuBiCdPbZnNiCoFeMn)序列前面的元素亲硫性强亲氧性弱,序列后面的元素亲硫性弱亲氧性强,序列前面的金属硫酸盐溶液可交代后面的金属硫化物,反之则不能。*59、沉积矿床:地表的风化产物、火山喷发物以及生物有机残骸,被水、风、冰川和生物等营力搬运到河流、湖泊、海洋等适宜的地质环境中沉积下来,造成有用物质的富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沉积矿床。99、*60、沉淀富集机制沉积分异作用:流水等营力在搬运物质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搬运物质按

    23、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沉积分异作用。包括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结晶分异作用与沉积分异作用98、)*6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等营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能力的减弱,便发生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和矿物成分的差异而依次沉积,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是有用物质聚集形成砂矿的主要机理。00、62、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当物质以真溶液或胶体溶液形式搬运时,由于受溶解度、介质pH值和Eh值等化学规律控制而依次沉积,这种作用称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是盐类矿床、Fe-Mn-Al胶体化学沉积矿床和许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形成的主要机理。63、生物(化学

    24、)沉积分异作用: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造成的物质分异,称为生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64、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大陆风化的碎屑物质(包括岩屑和矿物碎屑),在被地表流水、风、冰川等介质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能力的减弱便按粒度、形态、大小、比重的不同而发生沉积分异,由此形成的矿床称为沉积矿床。岩屑矿床有用物质为岩屑或矿块 砂矿床有用物质为稳定的矿物。(99、01、砂矿04、机械沉积砂矿种类及其形成条件)冲积砂矿床:岩石或矿床的风化破碎物,在被河水的搬运过程中通过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而形成。滨海砂矿床:由于海水的波浪和岸流作用,使重砂矿物在滨海的浪击带或潮间带分选聚积,形成海滨砂矿。古砂矿:*65、蒸发

    25、沉积矿床(盐类矿床):水盆地中某些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类,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各种有用盐类矿物的沉淀、富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蒸发沉积矿床。99、01、真溶液矿床有用物质以真溶液形式搬运。盐类矿床有用物质为盐类矿物04蒸发沉积矿床形成的条件及主要矿床分带性、66、胶体化学沉积矿床:成矿物质主要呈胶体状态被流水搬运到海洋或湖泊中,通过胶凝作用而聚沉所形成的一类矿床。最重要的为沉积铁、锰、铝矿床67、北方为震旦纪,称“宣龙式”铁矿;南方为泥盆纪,称“宁乡式”铁矿。 、“宣龙式”铁矿:10 “宁乡式”铁矿:08、1068、生物化学沉积矿床:生物有机体本身直接堆积形成的矿床,以及由生物有机体分解产生的气体和有

    26、机酸参与化学作用使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通称为生物化学沉积矿床。第八章 沉积盆地中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矿床69、煤:在沼泽盆地中堆积的大量植物(包括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遗体残骸,在地质作用下,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固体可燃有机岩。70、腐植煤:10 腐泥煤:10 泥炭化作用:05、 腐泥化作用:05、 71、煤化作用(煤的变质作用):泥炭和腐泥由于地壳下降而被新的沉积物覆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脱水、压实等一系列变化,最后固结成煤。煤的成岩阶段:在较低的温度(70)和压力(深度400m)条件下,褐煤进一步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甚至石墨(深变质)。72、煤层:泥炭层经过煤化作用所转变成的层状、似

    27、层状或多种复杂形态的地质体。简单煤层:顶板和底板间只有一层煤层;复杂煤层:顶板和底板间夹有多层煤层。73、含煤岩系(煤系,含煤建造):聚煤盆地中的一套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岩性上,黑色、灰色及灰绿色为主的沉积岩,从砾岩到泥岩,还常伴生有油页岩、铝土岩、黄铁矿、菱铁矿及耐火粘土等沉积矿产;岩相上,陆相、过渡相和海相均有,沼泽相和泥炭沼泽相是含煤岩系的一个重要组成特征。具有明显的沉积旋回;含丰富的植物化石。74、聚煤盆地:地史上为含煤岩系提供沉积场所的构造成因和非构造成因的盆地。侵蚀盆地:地表受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盆地,属于非构造成因。沉积厚度小,变化大,分布零星,盆地基底起伏明显。如云南第三纪煤田。坳

    28、陷盆地: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基底沉降,沉积物不断地补偿过程中形成的。华北多数大型煤田属此类。75、煤田:聚煤盆地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的含煤岩系,并经后期改造保留下来的广大地区。76、聚煤期:我国主要成煤期有四个: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其中华北主要为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华南主要为晚二叠世。*77、石油:(石油与油页岩99、)天然气:78、干酪根:79、煤层气煤型气/煤成气/瓦斯气:系指煤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生成的天然气;在煤的成岩阶段(泥炭褐煤)以形成生物成因气为主;在煤的变质作用阶段(褐煤烟煤无烟煤次石墨)生成大量的煤成气(挥发分由50%降到5);新兴、高效、洁净。80、生油岩/烃源岩:系

    29、指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烃类物质的岩石多为在还原环境中形成的富含有机质的结构细腻的暗色沉积岩:泥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 油气藏: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位,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对象。 盖层:系指覆盖在储集岩之上的、渗透性很差的、能起遮挡作用以防止油气外溢的岩石;常见的盖层有泥岩、泥灰岩、盐岩和石膏层等 圈闭/油捕:系指能够阻止油气在储层中继续运移并将其聚集起来的空间场所;圈闭包括: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地层圈闭。 油气藏:当圈闭中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就形成了油气藏(油藏、气藏)。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第九章 变质环境中的受变质矿

    30、床和变成矿床81、变质作用:82、变质相:一个变质相指一定的温度、压力区间内的一整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它们在时、空上反复出现并密切伴生在一起,一个变质相内部其矿物组合和岩石总体化学成分之间有着固定的因而也是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83、变质矿床:由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或矿床,在变质作用主要营力(热力、压力、时间和各种不同溶液)作用下,改造原矿床或产生新生矿床,将其称之为变质矿床。99、 先前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和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以及形态、产状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地质作用成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所形

    31、成的矿床和遭受变质作用改造过的矿床,称为变质矿床 。 84、接触变质成矿作用:又称岩浆热变质作用,岩浆侵位而引起围岩温度增高而产生的变质作用,压力影响较小。接触变质矿床:主要由岩浆侵位引起围岩温度增高导致原岩变质形成的矿床;接触变质成矿中压力的作用较小;成矿作用主要方式:重结晶、重组合;几乎缺少外来组分的带入和原岩组分带出。 主要由于岩浆侵位引起围岩温度增高而产生矿物重结晶和重组合,并造成有用物质聚集形成矿床的作用,称为接触变质成矿作用。由接触变质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接触变质矿床。85、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区域构造运动影响,高温、高压以及岩浆活动的联合作用,使原来的岩石经受强烈的改组和改造。也称热动力变质。07、 区域变质矿床: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在区域构造运动影响下,原岩在变质温度、压力及构造活动联合作用下,原岩/矿石遭受强烈改组/改造的区域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矿床。 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以及气水热液的联合作用下,原有的岩石或矿石遭受强烈的改组和改造,并产生有用物质的富集,这一作用称区域变质成矿作用,由此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区域变质矿床。 86、混合岩化成矿作用:区域变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 矿床学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