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化产业汇报材料.docx

    • 资源ID:10441165       资源大小:34.1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化产业汇报材料.docx

    1、文化产业汇报材料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山亭区位于枣庄市东北部,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50万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文化强区、促进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努力作为,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不断探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 一、山亭区文化产业现状 近年来,全区各项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依托资源,文化产业初步形成发展格局。山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灿烂的革命文化、多彩的民间文化和魅力的旅游文

    2、化资源。经考古证实,早在1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殷商时期的古郳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小邾国在此繁衍生息。区内现有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等古代文化遗址298处,其中228处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4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枣庄市十佳名胜古迹。按照中央和盛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更新观念,加大措施,切实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初步形成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会等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经过近年的培育和建设,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我区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

    3、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到目前为止,全区文化经营单位已达67家,其中印刷企业8家,出版物11家,音像经销单位8家,文化娱乐场所13家,茶艺社2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5家。涉及影视、民俗等方面的文化产业基地2家,从业人员1110人,注册资本共计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单位1家,50万元以上的8家,10万元以上的25家,10万元以下的34家。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从建区初期的一些零星文化经营活动到大批个体、私营经济介入,经营领域不断拓展,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

    4、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区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逐步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现有的文化资源,增加经济收入。山亭区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林木葱郁,特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奇峰与溶洞交汇,平湖与青山辉映的天然景色,被誉为齐鲁大地的天然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抱犊崮,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熊耳山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黄龙洞等自然景观为一体,是一处山东仅有、全国罕见的岩溶地质地貌奇观;另外,岩马湖、抱犊平湖、龙床水库常年碧波荡漾、景色怡人;莲青山、翼云山、龙牙山、雪山气势磅礴、风景如画;岩马

    5、溶洞鬼斧神工、天然妙成。山亭特有的自然生态风貌,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另外,做大做强节庆文化,如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烟花灯火晚会、梨花节、大枣节、樱桃采摘节、大豆文化节等等,为宣传山亭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三是本着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原则,积极培育文化市常山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美术装裱、古玩收藏、艺术品制作等市场,具有很广阔的潜力。对演出、文化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市场,我们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其走上健康化、规范化、规模化的轨道。目前,文化产品已经开始越来越丰富,报刊、书籍、音像制品、文艺演出、书画展、旅游观光等,纷纷走进山亭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四是鼓励社团组

    6、织,宣传文化,发展文化组织。现在我区文化社团有10多个,象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山花皮影艺术研究所、伏里土陶艺术研究所等群众性文化团体,引导群众文化消费,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支持和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来。五是立足资源优势,形成文化产业。立足汉诺庄园的产业优势和鲁南民俗文化的底蕴,做好二者结合文章,将葡萄产业文化做亮、做强,在葡萄园中建成鲁南民俗艺术馆、文化馆、汉画像石馆,将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与先进的欧洲酒文化相结合,形成文化产业园。进一步将翼云山石板房影视基地建设列入重点项目实验范围,加大投入,打造原生态石板房部落,推动影视业的发展。六是立足地方文化素材,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山亭区依托独

    7、特有的小邾国文化,传统的柳琴戏、皮影戏等文化遗产,以及115师、苏鲁豫皖抗日培训班等红色革命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一批影视、戏曲、小说等文化精品工程。目前,我区打造的电视剧剧本伏里传上卷已经出版,皮影戏二十四考第一集已经公演,八路军115师在抱犊一书也即将今年9月份结集出版。篇二:某县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深挖特色 创新思路 多措并举 全力以赴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 -*县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2014年4月1日) 尊敬的*组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阳春三月,*组长一行不辞辛劳莅临我县检查指导文化发展工作,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鞭策。在此,我谨代表中共

    8、*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县文化建设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县情 *县位于*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389个村(居)委会,居住着汉、彝、苗、白等24个民族,总人口110.4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3.2%。321、326国道纵横交错,贵毕公路、*至四川纳溪高等级公路是西南出海和北上长江的辅助性大通道;已经建成通航的*机场距县城20公里,杭瑞高速公路遵毕段建成通车。 *县城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周属夜郎国地,蜀封罗甸王国,宋赐罗施鬼主,元臵顺元宣抚司,明领*宣慰使,清

    9、康熙五年设*府,民国三年废府设*县,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转战*,建立了*革命委员会。1958年更名为*县,1987年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县。千百年来,孕育了流芳千古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奢香在摄*宣慰使期间,平息战衅、兴办汉学、开辟九驿、奖励耕织,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致力于发展水西经济、文化,深受人民爱戴,被朱元璋誉为得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并加封为顺德夫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典籍繁多,人文景观丰富,民族民间艺术多姿多彩,书法、灯谜、诗 词、楹联、木雕、农民画、漆器工艺独树一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漆

    10、器之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县委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二、主要做法 (一)党政重视,建强机构引人才。在省文化厅的亲切关怀下,我县自2009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县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县文化旅游工作成果及理论研究作品奖励办法(试行)、*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县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文件,立足于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坚持把建设文化强县作为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来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

    11、惠措施,对相关项目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涉及税费减免等工作落实到位。自获批全国文化先进县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先后成立了副县级文化事业单位慕俄格古城管理处和油杉河风景区管委会;将*县文物管理所升格为副科级文化遗产管理局;将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升格为副科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将*县广播电视台由副科级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新成立了副科级单位文改文产办、*县农民画研究院、*县漆器研究院、*县奢香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引进各类文化产业特殊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近200余名。 (二)强化投入,全力以赴建文化。将各级文化事业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人均文化事业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为2

    12、159万元,2012年为2560万元,2013年为2770万元。同时,我县还不断增加零机预算经费和项目配套经费的拨付,2011年,县财政拨款1200万元作为承办毕节市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奢香文化节资金;2012年,划拨了协办*省第七节旅 在县级财政大力倾资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我县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进行赞助,实现了企业买单、群众看戏的目的。近三年来,*火电厂、五凤煤矿、华屹房地产开发公司、久桓房地产开发公司、大西南煤业公司等20余家企业以冠名支持文化活动开展的方式,累计出资600余万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整合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学校

    13、教学资源,乡镇(行政村)文化广场、农 家书屋工程等实现了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形成了县、乡、村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体系。 (四)创新机制,贴近群众送文化。积极组织以文化部门、文化企业为主体的三下乡和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五进活动,把文艺节目、科技和法律知识等送到基层、学校、企业和群众中去。积极扶持农村、学校和企业业余文艺队伍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共同活跃和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组织乡村文艺队、花灯队、舞龙队、腰鼓队、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原生态歌舞表演队等65支民间文艺队伍深入村寨进行文艺演出,广泛送文化下乡。县财政按照每场补贴1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仅2012年,我县文化部

    14、门就组织了文艺下乡进村活动850场次,文化企业组织的下乡文艺演出120场次,*宣慰府管理办公室组织的篝火文艺晚会60场次,组织群众文化活动1214场次。2013年完成三下乡、四进社区、同步小康驻村文化巡演80余场;每年都精心组织春之声大型文艺晚会、奢香文化节、新春团拜会、两代会文艺专场、独生子女才艺展、灯谜竞猜、多彩*歌唱大赛和舞蹈大赛选拔系列活动、乡镇文艺调演、全民健身展示、秋之韵音乐会以及连续二十六届的国庆歌咏比赛。邀请*索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奢香梦*情和大型音舞史诗九驿长歌,在全市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奢香文化节期间公演,反响强烈。2012年,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彝

    15、族文化节暨第四届奢香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大地之美,方圆之秀油杉河景区首游仪式、慕俄格古城二期工程开工典礼暨开游仪式、*省彝学年会、中国*(国际)彝族文化论坛、羊场坝航空历史文化旅游区开游仪式、全省现代民间绘画理论研修班、*杜鹃花节第十八届围棋邀请赛、彝文书法展、支嘎啊鲁湖祭水仪式等10个系列活动。这些大型活动既有综合性文艺演出,又有一定规模的书画展示和相关的活动补充,每项活动都丰富多彩。 (五)高位谋划,立足实际种文化。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 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县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整合和利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以奢香古彝文化为主线,以旅游、民俗、休闲、饮食、工艺品五大文化产

    16、业为主的一线五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全县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聘请了深圳建筑设计总院、复旦大学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单位,对水西文化产业园、*彝族漆器产业园、*农民画产业园、羊场坝航空历史文化产业园、油杉河生态旅游区等一大批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进行高端规划,并精心组织实施,慕俄格古城从开放至今,旅游收入逐年攀升,仅2013年,就接待旅游人次70万左右,实现旅游收入1430万元。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荣膺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第24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长篇电视连续剧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十佳电视制片优秀电视剧、中宣部第十二届

    17、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殊荣。 二是强化对古彝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创办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基地,对*彝族漆器进行传承开发。大力发展*漆器、农民画、根雕以及影视附加产品的生产、销售。由专业团队开发设计漆器工艺品、根雕工艺品、刺绣品、农民画,丰富了旅游文化产品,基本实现了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市场化,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将顺德路规划为文化一条街,对文化产品集中展示销售。 三是设立县级文化产业专项发展资金,高起点启动文化产品开发。到目前为止,县财政已累计投入了1000多万元,编排了大型民族音乐史诗九驿长歌、大型民族歌舞史诗古彝魂现代风等相继投放市场,收到不菲的经济效益

    18、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我县拍摄的以反映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题材的电影莫道君行早已拍摄完毕,即将在全国上映,以反映我国航空事业艰苦历程为主题的电影志在冲天即将进入拍摄,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正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篇三:文化产业工作汇报 文化产业工作汇报 尊敬的主席,各位副主席、秘书长: 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对政协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 欢迎,对政协长期以来给予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体局基本情况介绍 文体局局机关共有人员编制10人,现在岗9人,其中 工勤人员1人。设四个科室:文化科、体育科、市场管理科和办公室。 文体局有六个所属

    19、基层单位,分别是:图书馆、文化宫、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少儿业余体育学校四个事业单位和新华书店、近海艺术团两个企业。 二、文化体育工作情况介绍 在县委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 及各部门积极推进文体事业改革,大力加强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呈现了文体事业与文体产业珠联璧合的文体工作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局面。 2009年我县的体育工作荣获了国家级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殊荣,2010年获辽宁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5年荣获沈阳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并成功迈入市级文化先进县的行列。今年上半年,在全市绩效考评中,文化、体育共四项指标中,有三项排序第一。几年来的励精 图治、开拓进取,几年来的多措并举

    20、、创先争优,取得了前所未有、令人振奋的非凡业绩,谱写了我县文体工作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新篇章。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投入800多万元改建成面积为4700平方米的文化馆, 使文化馆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馆内设有大小型演出、展览、培训、辅导、教学等多功能厅。 投入 260多万元建成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少儿业余体 校。 投入近百万元购进图书、电子阅览设备及桌椅,使图书 馆实现了电子化借阅、阅读、分类、注录等现代化管理。目前馆藏图书总量达9万册,6万多种。声像资料2000件。 建成海之帆、海之门、海之韵等7处县级标准文体 休闲广场,为市民娱乐健身搭建平台。 农村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全县1

    21、7个镇,其中 有3个镇建成800以上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有10个镇建成面积300以上的标准综合文化站,镇级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建设基本达到全设臵,凡是有广场的村都配备了健身器材,健身路径达1500多件。建成5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了百分之百全覆盖。 -群众性文体活动日益普及 我们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普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作 为工作重点,坚持每年都开展节庆文体活动、校园文体活动、企业文体活动、乡村文体活动、社区文体活动,除常规的秧歌展演、美术、书法展览、声乐大赛、健身表演外,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开展了幸福歌潮大合唱、家庭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迎春长跑等多种类、

    22、多项目、多种形式,老百姓参与性强、门槛低的文体活动,形成了广场活动天天有,县级大型赛事活动月月不断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连续成功举办五届近海文化节,规模大、影响广、效果佳。全县30多万人次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在自娱自乐中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文明素质。我们提出一年抓普及、二年抓提升、三年树品牌的工作目标。目前,普及已经达到,从县到镇到村,每晚都有活动。9月开始进行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保护文化遗产,打造文化精品工程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偏堡子汉代遗址进行确 认,正是辽东郡十八县中辽阳县遗址。我们及时提请了保护和抢救发掘。完成了馆藏文物的命名、定级、特征描述等数据库

    23、建设工作,正在编辑历史遗珠一书,年内可正式出版。我县的邢帅鼓乐、杨英会剪纸等五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几年来,我们不断在打造文化精品上下功夫,目前,我 县已被省命名为书法大县。蒲水斋农民书画研究会在省 内外小有名气,风华歌舞团在艺术惠民双百万活动中,获得市里奖励,成为靓丽的文化名片,冷子堡镇摄影、刘二堡镇书法、茨于坨镇书画等六个镇被市命名为市级艺术基地。老观坨镇的高跷、杨士岗镇的狮舞在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奖。 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县委、县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县经济转型升级、跨跃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24、书记、县长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这项工作写进县委全会报告、县政府工作报告、县经济工作会报告中,提出要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做强文化产业,建设全省文化强县。 正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县文化产业突飞猛进、成果显著。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五大版块。 版块一:以蒲河廊道为轴心的文化产业带已经形成。 蒲河是我县的内河、母亲河,也是辽宁省的重要河流, 借助沈阳市蒲河廊道的开发建设,通过将蒲河旅游景观带打造成一条腾飞在我县平原的出海巨龙,在廊道两侧十公里范围内设臵休闲旅游项目,供游人游赏。打造城市绿廊。2011年6月,我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的验收,成为目前东北唯

    25、一生态县,我县借势而为,借力而行,借机而上,依据 得天独厚的蒲河两岸的万顷湿地资源,提出以打造北国水乡关外江南为目标,以珍珠湖为龙头,以蒲河廊道为龙身,依托蒲河两岸的万顷湿地,全力开发万顷蒲河湿地、百里水韵长廊旅游带。 2011年9月4日,我们在湿地公园成功举办了中国沈阳 首届城市湿地旅游文化节,并实现蒲河首家航道。率先在沈阳市打响了赏万顷蒲河湿地、游百里水韵长廊主题的湿地旅游。今年的8月8日举办了第二届湿地旅游文化节。 板块二:以庄园经济为支撑的休闲观光度假产业方兴未 艾。 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 与自然和谐的大众文化旅游产品。是一种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形式。生态庄园

    26、经济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资源合理配臵、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的经营模式。贯通 一、二、三产业的系统工程。我县有发展生态庄园的地理、区域、经济优势,有现代农业基础,大力开发生态庄园,加快我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是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生态庄园开发力求高品位、高档次、布局合理科学。目前全县共有庄园项目31个,其中在建项目11个,有旅游元素的7个。政府在产业经营模式给予指导,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文化内涵上深入挖掘,在旅游项目上科学包装,县级财政拿出1000万资金用于鼓励资金,同时加大向外界推篇四:文化创意产业汇报材料1 安宁市温泉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情况汇报 (2010年3月31

    27、日) 尊敬的陆副主席、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温泉管委会、温泉镇党委、政府欢迎和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调研和指导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社会各界和全镇人民的共同支持,2005年8月温泉镇被列入全省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60个小镇之一。2005年11月1日召开的昆明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温泉镇又被列为昆明市重点建设的6大景区之一,安宁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建设现代新昆明后花园为目标,以温泉旅游小镇建设为关键和突破口,推动安宁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十一五期间安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通过产业调整和战略重组,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取得了

    28、长足的发展。下面我就温泉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现存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 温泉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打造温泉旅游小镇,我们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方针,紧紧依托温泉景区内丰富的地热水、森林、人文景观等资源,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标 1 准进行保护提升建设,以高水平规划为先导,以理顺管理体制和整合资源为重点,优化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组织程度,优化产业布局,注重规模特色,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推广,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改造提升现有施设,优化布局,扩大规模,重振天下第一汤文化品牌,把温泉打造成为集康体休闲、会务会展、生态观光于一

    29、体的山水园林旅游小镇。 (一)提高认识,充分挖掘温泉优势资源 温泉镇位于安宁城北7公里的螳螂川畔,距昆明市区35公里,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风貌而闻名于世。境内交通便利,成昆铁路、安富公路横贯南北;森林繁茂,覆盖率达80.11%,具有可饮用、沐浴、理疗等功能的地热水资源,日均产量达2000m3。温泉镇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其自然风貌可以概括为森林、地热水和人文景观三大资源。其中人文景观特色突出,在历史上,安宁温泉就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常成为他们憩游、观光之地,徜徉于徐霞客、郭沫若等一批古今闻名的仁人智士的笔下,为世人所称道。由于所具有的独特之处,也成为许多政要下榻、修养之地,可谓一方胜地

    30、。温泉历来是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地方,从而塑造了温泉人民温厚、善解人意的性格,体现了以和为贵、和谐共存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特别是近些年来,温泉镇党委、政府在极力保护与维护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同2 时,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推行开放式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了一个经济发展、政通人和的和谐温泉。 (二)充分整合各项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小镇 温泉镇拥有曹溪映月、摩崖石刻群、珍珠泉、三朝圣水、三绝碑、日晷、李根源故居、杨文囊公故里、光美走廊、龙云别墅等众多人文景观、文物古迹和新开发建成的凤山森林浴场、金方森林露天温泉、牧羊湖景区等,更有享誉盛名的安宁十景之一_天下第一汤,加上境内依山傍水,风景秀

    31、丽,气候宜人,交通发达,为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所以温泉历来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辅于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在确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整个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以旅游精品小镇的开发建设为中心;两张牌:生态牌与文化牌;三大优势:水、林、人文;四大战略:科教兴镇、生态立镇、旅游强镇、资源富镇;五个统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农村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医疗、统筹旅游小镇与农业发展、统筹和谐与文明进步;六个产业:生态旅游、康体休闲、教育文化、会展商务、高档房产和观光农业。总体发展思路是:以温泉旅游小镇开发建设为契机,重树天下第一汤品牌,辐射带动生态旅游和乡村景观、历史人文、民族风情旅游,打造集休闲度假、会务会展、生态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振兴温泉旅游业。 3 (三)立足人文资源,创新发展机制 温泉地区钟毓灵秀,泉奇水异。由于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熏陶,这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温泉镇的温泉为云南之最,吸引了不少名士如杨升庵、徐霞客等在此流连居住,留下了众多遗迹,宰相状元,滇主蜀宾


    注意事项

    本文(文化产业汇报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