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环境评估报告2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

    • 资源ID:10429540       资源大小:32.2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评估报告2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

    1、环境评估报告2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2 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2.1 地理位置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县境似海棠叶状。地理坐标为北纬361132”-363813”;东经1105109”-1112336”。东与洪洞县接壤,西与大宁毗连,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境内东起太林孔家坡,西至山中乡丰台村,东西48.5km;南起黑龙关镇屯里南山环,北至克城镇泰山梁。南北49.4km,总面积1510.6km2。山煤集团万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蒲县县城东南直线距离19km处的黑龙关镇。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411111312,北纬361214351310。主井工业场地位于万家庄村北

    2、1.25km,副井场地距离王峪村东450m。交通位置见图2.1-1。2.2 自然环境概况2.2.1 地形地貌蒲县属于中低山地貌,境内有山、塬、梁、峁、岭、沟、川地形组成,地形支离破碎,地层发育简单。地形总的轮廓:东高西低,自东向西逐渐倾斜,东、北、南三面群山环绕,平均海拔1300m之上;西部与中部属于黄土沟壑区,石骨土皮,黄土覆盖,留存许多带状残塬,沟谷深切达100m,平均海拔1200m左右;东部与北部中山、丘陵之间,有土石山区,山梁陡险,平均海拔1500m左右。井田位于吕梁山南部东侧,地表为黄土半掩盖区。纵观井田,为西高东低的剥蚀地貌,以梁、峁为主,沟谷较发育,一般呈“V”字型,井田内最高点

    3、位于井田西南部山顶上,高程为1688.6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角的碾沟沟底,高程为1250m,相对高差达438.6m,属中山区侵蚀地貌。2.2.2 井田地层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乡宁矿区东部边缘,基岩出露较好,在井田内出露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部和石千峰组下部地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在井田中南部广泛分布。现依据钻孔及煤矿井巷揭露情况,将矿区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含煤岩系的基底。厚度70.00110.00m,平均90.00m。井田内ZK02号钻孔揭露该组地层86.70m,岩性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石灰岩、泥质灰岩组成,局部含白云质灰岩。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4、)与下伏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15.6742.00m,平均厚25.61m。岩性以铝土质泥岩、泥岩、粉砂岩为主,底部铝土质泥岩中含结核状、团块状褐铁矿,即“山西式铁矿”。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自K1石英砂岩底至K7砂岩底,厚度65.0077.07m,平均厚72.08m。以(K1)灰白色石英砂岩为底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下部主要为粉砂岩、泥岩夹煤层两层(9、10号),中部由3层石灰岩夹粉砂岩、泥岩及不稳定不可采的薄煤层(7、8号),上部以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细粒砂岩、薄层钙质泥岩及1层不稳定不可采的薄煤层(5号)。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自K

    5、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度39.6554.68m,平均43.95m。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主要由灰白色细粒砂岩、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及1、1下、2、2下、3、3下号煤层组成,其中2号煤层稳定可采。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自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度92.40131.55m,平均106.72m,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按其岩性、岩相组合特征分上、下二段。(1)下段(P1x1)自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厚度29.6276.50m,平均51.72m。以灰白色、黄绿色的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灰色、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底部为灰白色中粒砂岩,巨厚层状,以石

    6、英为主,分选较好,孔隙式胶结。(2)上段(P1x2)自K9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度34.8681.46m,平均55.0m。主要为灰绿色、紫红色杂色泥岩、粉砂岩组成,顶部有13层紫红色、褐黄色杂色和少量含锰铁质鲕粒的铝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底部为中粒长石石英砂岩。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本组与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自K10砂岩底至K13砂岩底。岩性以黄绿、灰绿、紫色、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为主,间夹黄绿色中、细粒砂岩。下部泥岩、粉砂岩中局部含锰铁质结核,底部K10砂岩为灰白色、巨厚层状的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厚度386.00462.00m,平均420.00m。7)、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

    7、(P2sh)以K13砂岩为底与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岩性以紫色、暗紫色、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为主,间夹紫红色中、细粒砂岩。顶部泥岩、粉砂岩中局部含硅质结核,底部为K10砂岩为灰白色巨厚层状的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本井田仅出露下部地层,最大残留厚度约98.00m左右。8)、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广泛分布于井田内的山坡、河谷中。为浅黄色、土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夹多层红褐色古土壤层,含钙质结核。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030.00m。9)、第四系全新统(Q4)为现代河流冲积层,分布在井田冲沟中,由亚砂土及砂砾石组成,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010.00m。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2.2

    8、-1。2.2.3 地质构造2.2.3.1 区域地质构造井田位于鄂尔多斯断块与吕梁断块的分界线离石大断裂的东南端紫荆山断裂带的东侧。紫荆山断裂带北起隰县的紫荆山,经五鹿山西侧,过蒲县的化乐西、黑龙关西,直到尧都区的峪里,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展布,南北长约70km。紫荆山断裂带由相距200400m的向东西两侧倾斜的近似平行的正断层组成,断层面倾角在5085间,断距在200500m间。在两正断层之间,地层被抬升,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奥陶系,间或出露有寒武系的地层(在蒲县峡沟可见到)。在断裂带的东侧,地层相对被抬升,煤层埋藏较浅,在断裂带的西侧,地层相对下降,煤层埋藏深度较大。2.2.3.2 井田构造井田

    9、构造简单,总体为走向北东北北东,倾向北西北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为210。在单斜构造的基础上发育有次级宽缓的褶曲。井田内共发现四条正断层(F1、F2、F3、F4)。1)、F1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落差718m,倾角75,井田内延伸长度1350m左右。井下采掘发现。2)、F2 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F1正断层西,走向北东,倾向南东,落差5m,倾角75,井田内延伸长度35m左右。井下采掘发现。3)、F3正断层:位于井田南部,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落差5m,倾角75,井田内延伸长度1150m左右。井下采掘发现。4)、F4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F3正断层东,走向北东,倾向北西,落

    10、差7m,倾角65,井田内延伸长度800m左右。井下采掘发现。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未见岩浆岩侵入现象。综上所述,本井田构造为简单类型。2.2.4 地表水蒲县县境内有河流涧溪35条,均系黄河水系支流。以昕水河为主导河系,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黑龙关镇的火石凹村和太林乡的杏儿岭。其它主要有河流南川河、北川河、黑龙关河、中垛河、乔家湾河、克城河、西后河、堡子河、有枣河等。来水量9085万m3/a。其中,清水量1157.8万m3/a,洪水量7927.2万m3/a。昕水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黑龙关镇上火石凹村豹梁东南侧,东西流向,流经黑龙关、化乐、城关、薛关4个乡镇,于隰县午城镇西和隰川水汇合。境内

    11、干流长70km,河床平均宽70m,流域面积1510km2。此河上游10km处于紫金山断层地带,河水从黑龙关村西渗入地下,至肖家沟村西逐渐出露地面。昕水河流经黄土残塬区,水量不大,含沙量高。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及河流,冲沟发育,井田内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遇雨一泻而去,雨停后沟干或为细流,属季节性小型沟河。井田西南部较高,沿着高处向西北、东北、东南分别发育有三条较大沟谷,名为磨石洼沟、王峪沟、万家庄沟,雨季井田内小支沟雨水分别汇集流入磨石洼沟、王峪沟、万家庄沟,均流出井田外。各沟谷的水均展转向东北流向碾沟河,在黑龙关镇附近汇入昕水河。昕水河向西在午城一带与三川河汇合在大宁县西古镇一带汇入黄河,属黄

    12、河流域昕水河水系。蒲县地表水系见图2.2-2。2.2.5 水文地质 2.2.5.1 地下水概述蒲县境内水资源较缺。贫水区1485km2,占总面积98.3%;较富水区25km2,占1.7%。地下水总储量1.4亿m3/a,占总储量3.1%;已开采利用110.6万m3/a,占可开采量25.7%。地下水主要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深部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较差,有泥岩夹层(相对隔水层),地下水属于基岩裂隙含水。深层水以基岩裂隙水。深层水以基岩裂隙水补给为主。水源冬、春水盈,夏秋水亏。2.2.5.2 井田水文地质概况1)地表径流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及常年性河流,仅在沟谷中发育小溪流,在雨季时,才有短暂洪水

    13、泄流,均汇入昕水河,属黄河流域昕水河水系。2)井田含水层(1)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在本区埋藏较深,岩溶裂隙较为发育。根据2009年由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施工的ZK02号水文孔资料,孔深622.07m,揭露奥陶系灰岩140.67m,揭露上马家沟组53.97m时,孔内大量漏水不返水,通过几天观察测量,水位稳定在358.30m左右。由于该孔水位埋深较深,未做抽水试验,只观测了水位,奥灰水位埋深358.30m,水位标高1117.94m,高于井田内西北2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890.00m,也高于井田内10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810.00m。据区域资料,单位涌水量0.362L/s.m,渗

    14、透系数0.32m/d,富水性中等。(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由K2、K3、K4三层石灰岩组成,K2灰岩平均厚度9.17m,岩石坚硬,裂隙较发育, K3灰岩平均厚度5.66m,K4灰岩平均厚度2.92m,K3、K4灰岩裂隙多由方解石脉充填,裂隙较发育,钻孔冲洗液消耗量较大,一般在0.300.60m3/h,富水性弱。据ZK02号水文孔抽水试验资料,太原组静止水位埋深266.32m,水位标高1209.92m,单位涌水量0.00424L/s.m,渗透系数0.028m/d。经采水样测试,总硬度195.20mg/L,暂时硬度155.10mg

    15、/L,永久硬度40.00mg/L,总碱度155.1mg/L,重碳酸盐碱度155.10mg/L,矿化度0.2814g/L,PH值7.66,水质类型为HCO3SO4Ca。(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岩性以细、中、粗粒砂岩为主,裂隙发育较差。据ZK02号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1247.03m,单位涌水量0.00088L/sm,渗透系数为0.0201m/d,富水性弱。经采水样测试,总硬度182.60mg/L,暂时硬度182.60mg/L,永久硬度0mg/L,总碱度185.10mg/L,重碳酸盐碱度185.10mg/L,矿化度0.3034g/L,PH值7.64,水质类型为HCO3SO4C

    16、aNa。(4)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主要由厚层、巨厚层中、粗粒砂岩组成,砂岩裂隙发育,尤其在位于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裂隙更为发育。含水层以层间裂隙承压水存在,据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资料,多数钻孔均有涌水现象。据民井资料,水位标高1440.96m,单井出水量30m3/d,单泉流量0.10L/s。根据ZK02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0.0365 L/sm,渗透系数为0.1136m/d,富水性弱。经采水样测试,总硬度227.70mg/L,暂时硬度187.70mg/l,永久硬度40.00mg/L,总碱度187.70mg/L,重碳酸盐碱度172.60mg/l,矿化度0.3

    17、174g/L,PH值8.10,水质类型为HCO3SO4Ca。(5)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多分布在梁峁,垂直裂隙发育,由于地形较高,多为透水层。第四系全新统多分布在较大沟谷中,以砂砾石层为主,由于沉积厚度较薄,储水空间有限,富水性中等。泉流量为0.051.00L/s,水质HCO3 -Ca型,矿化度0.25g/L。3)井田主要隔水层(1)10号煤以下及本溪组隔水层主要由铝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及K1石英砂岩组成,全层厚约30.42m,构造裂隙不发育,隔水性能良好,构成奥灰含水层的直接隔水顶板,在无构造沟通情况下,10号煤层以上各含水层一般与奥灰含水层无水力联系。(2)煤系地层砂岩间

    18、粉砂岩、泥岩组成的层间隔水层组各标志层(砂岩及石灰岩)沉积厚度稳定,其间夹的泥岩、粉砂岩致密,沉积稳定,构造裂隙不发育,构成各含水层间良好隔水层。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根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该矿目前涌水情况综合分析,矿井充水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1) 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作为矿井充水水源,由于大气降水补给有限,同时矿井煤层埋藏较深,对矿井直接影响较小。(2) 地表水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在较大磨石洼沟谷、王峪沟谷、万家庄沟谷平时有小的溪流,且雨季沟谷洪水即可排泄,渗入基岩水量较少。地表水对矿井直接影响较小。(3) 2号煤层顶板裂隙水本矿现开采2号煤层,由于煤层上覆含水层富水性不强,补给条件也不好,

    19、顶板和井筒渗水量均不大,据该矿开采情况,整个矿井涌水量不大,一般不会影响矿井正常生产。(4) 采空区积水井田内2号煤层有大面积采空区,采空区内下山部位有一定积水,据调查,采空区积水面积约24.1k(m2),积水量约7370m3,采空积水是煤层开采一大安全隐患,故在采掘过程中应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钻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做好对采空区积水的探防工作,防止发生透水事故。作为相邻煤矿,目前未发现有相互越界开采,其邻矿采空积水对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5) K2灰岩岩溶裂隙水K2灰岩岩溶裂隙水是10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具层间承压性,由于含水层补给有限,含水层富水性弱。通过ZK02号钻孔

    20、对太原组抽水试验,太原组灰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由于本区太原组岩溶裂隙发育不均一,有可能裂隙发育处局部含较丰富的层间裂隙水,尤其是向斜部位,其富水性会较强,这样会对开采10号煤层造成影响。(6) 奥陶岩溶裂隙水根据ZK02号水文孔资料,奥陶岩溶裂隙水水位1117.94m,高于2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890m,井田内2号煤层底板标高为890-1200m,大部分属于带压区。根据地质报告,井田内2号煤层奥陶裂隙水最大突水系数为0.0302 MPa/m,小于正常块段内临界突水系数0.1 MPa/m,也小于构造破坏临界突水系数0.06MPa/m,由于有较厚的相对隔水层存在,在无构造破坏的情况下,奥灰水对2号

    21、煤层开采影响不大,在奥陶灰岩水位标高1117.94m以上为安全区,水位标高以下为带压过渡区。建议在今后的生产建设中加强对奥灰岩溶水及导水构造的勘查研究,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在进入带压区域时应当编制专门的设计,在有充分防范措施的条件下进行试采,并制定专门的防止淹井措施,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批准。综上分析,井田内2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5) 矿井涌水量万家庄煤矿生产能力较大,且位于易富水的向斜部位,富水系数按照原万家庄煤矿最小为0.2200 m3/t,正常为0.2640m3/t,最大为 0.3168m3/t预算,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20万t/a,则矿井涌水量预计最小800m3/d,一般为96

    22、0m3/d,最大为1152m3/d。2.2.5.3 龙子祠泉域1)龙子祠泉简介龙子祠泉位于临汾市西南13km西山山前,龙祠、晋掌村一带,距西山约200m,泉群出露带被松散层所覆盖,属于山前断裂非全排型溢流泉。分南池、北池、东池三个泉组,泉组出露标高454474m,泉水大多数散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其中二坝之上流量约占总流量的50%,二坝至二渡槽约占总流量的30%,二渡槽至统一渠首约占总流量的20%。泉水属于SO4HCO3-CaMg型水。2)龙子祠泉边界龙子祠泉域行政区包括尧都区、襄汾、洪洞、乡宁、蒲县、隰县六个区、县,泉域总面积2250km2,其中裸露可溶岩面积750km2。其边界情况:北部及东北

    23、部边界:以青山峁背斜、山头东地垒以及其南的短轴背斜与郭庄泉域为界。边界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自泰山梁青山峁(1625.2m)上村山(1432.7m)青龙山(1332.6m)西庄。东部边界:以土门龙子祠山前断裂带构成泉域与盆地的边界,其中晋王坟鸭儿沟、峪口南龙子祠王庄以及浪泉等地段,为岩溶水向盆地侧向排泄的透水边界,其余地段为阻水边界。自北向南为西庄土门西龙子祠浪泉南范庄。西部边界:北段五龙山、上庄东至化乐东一段由紫荆山断层构成阻水边界;化乐以南为地表水分水岭边界。自北向南为化乐东抬头西尉庄西。南部边界:奥陶系下统弱透水层构成阻水边界。自西向东由西交口南范庄。之上边界条件下确定的泉域面积2250km2

    24、,其中裸露可溶岩面积750km2,主要分布于泉域的东部和北部,占泉域总面积的33.3%。3)龙子祠泉重点保护范围龙子祠泉域泉群集中出露带西起鸽子沟,东到横渠与“七一”渠一带,南起小涧河,北至大浪沟,面积11km2。区内包括临汾市政府确定的泉源风景及地震台站保护范围和临汾市城市引水工程。4)本项目与龙子祠泉域的相对位置根据龙子祠泉域分布图可知,本项目位于龙子祠泉域的中西部,东距龙子祠泉域重点保护区西边界19km。龙子祠泉域与本项目相对位置见图2.2-3。2.2.5.4 蒲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根据蒲县城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蒲县城区生活饮用水源地主要有一个,即蒲县自来水公司,水源地现有深井

    25、两眼。1#水源井位于昕水河左岸一级阶地上,距昕水河40m;2#水源井位于北川河与昕水河交汇处的一级阶地上。根据水源地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和保护区划分原则,一级保护区陆域部分分别以每眼水源井作圆心,以计算的一级保护区半径作半径围成的圆。1#水源井一级保护区半径109m,面积37306m2;2#水源井一级保护区半径97m,面积29544m2。1#水源井二级保护区半径1090m;2#水源井二级保护区半径970m。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以昕水河河谷区为主,以边山为界,即1#水源井上游1090m,2#水源井下游970m所涉昕水河河谷区,支流南川河从入昕水河口至上游1000m的河谷区。二级保护区周长 9933m,

    26、面积1911620m2。此项目位于蒲县城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之外,南16km,不在保护区范围之内。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结果见图2.2-4。2.2.5.5 黑龙关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地位于黑龙关村,为基岩深井,井深120m,根据调查,该井位于昕水河边,距主河道约20m,上履4.8m厚砂砾石层,下履为二迭系下石盒子组砂岩泥岩及石炭系砂页岩及煤层。井孔管径377mm,井管材质为钢管,松散层以上进行了止水。主要开采二迭系石炭系砂岩裂隙地下水。含水层厚51.2m。供水井座落昕水河谷区,水文地质单元为山间河谷区基岩裂隙地下水。沟谷区基岩裸露,可见二叠系及石炭系地层,地层平缓。基岩在裂隙较发育部位接

    27、受大气降雨垂直入渗,转化为水平迳流,由东向西排泄,另外水源井位于昕水河河谷区,昕水河水可通过基岩裂隙间接补给。根据调查,现状静水位埋深61.6m,动水位110m,单井出水量18m3/h。一级保护区边界范围,以供水井为中心,半径R为60m的圆形区域为边界。2.2.6 气候特征据蒲县气象站近20年的观测资料,本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属大陆性气候,极端最低气温为-23.9,极端最高气温38.5,年平均气温为9.3。每年7月份为高温月,结冰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年降水量302.8-759.6mm,平均477.5mm。年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历年蒸发量平均为180

    28、0.2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3倍多,该区年平均风速为3.3m/s,历年最大风速为20.8m/s,风向为西北风,最大冻土深度0.86m。2.2.7 地震烈度据山西省颁发的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表,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2.3 生态环境2.3.1 土壤及自然植被根据蒲县土壤普查统计,全县土壤有棕壤、褐土和草甸土等3种土类,6个亚类,25个土属,45个土种。主要的土壤类型情况:棕壤:集中分布在五鹿山主峰(海拔1800-1850m之上),垂直分布于山地褐土之上,面积83.53ha,占全县总面积0.06%。有山地棕壤一个亚类,红黄土质山地棕壤1个土属,薄层红黄土质山地棕壤1个

    29、土种。褐土:属地带性土壤,蒲县分布最广的一种土壤。山、塬、丘陵、沟壑、河川等地带有分布,面积15.08万ha,占总面积99.8%。其中,耕地面积3.69万ha,占农用地面积99.4%,属于主要耕作土壤。褐土分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上4个亚类,23个土属,41个土种。草甸土:俗称下湿地,主要分布于昕水河河谷地带,面积206.67ha,占总面积0.14%。有浅色草甸土1个亚类,耕种浅色草甸土1个土属,轻壤腰砂耕种浅色草甸土、轻壤底砂耕种浅色草甸土、中壤底砾石耕种浅色草甸土3个土种。从工程区域土壤分布情况来看,土壤类型主要有褐土性土,土壤总体有机质含量中等。蒲县东北部环五鹿山地带

    30、为吕梁山重要林区之一,树木以辽东栎、油松、白皮松、白桦、侧柏为主。境内野生植物有山丁子、山楂、沙棘、山桃、山杏、酸枣、黑木耳、蘑菇等,年山果采集量度500万公斤,木耳、蘑菇采集量1.5万公斤;药用植物有枸杞、地黄、沙参、甘草、白赤芍、猪芩、连翘、荆芥、麻黄、柴胡、大黄、知母、五味子、地皮、薄荷等270余种,年收购量5.2万公斤。2.3.2 动物蒲县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鸟类、蛇虫类和鱼虾类等。评价区内野生动物分布极少,主要有人工养殖动物,未见有国家保护的动物分布。2.3.3 农业蒲县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油麦、黍子、豆类、及甘薯、马铃薯等,另外还种有30多种蔬菜和瓜果。2.3.4

    31、 克城林场2.3.4.1 基本情况克城林场位于蒲县东北部,隶属于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009-11023,北纬3617-3637;林场西连五鹿山自然保护区;东临洪洞县,西依本县西坪垣乡,南以(临)大(宁)公路为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交错复杂,山脉主脊线为南北走向,最高峰太山,海拔1704米,最低处岔上,海拔1050米,相对高差654米。河流均为昕水河支流,中南部由北向南,折而向西横穿蒲县全境,北部由南向北流入隰县下庄水库。克城林场始建于1950年,开始为林业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几经变故。1963年正式划归省直属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场部设在克城镇延续至今。林场境内有克(城)临(汾

    32、)、克(城)蒲(县)、克(城)赵(城)、克(城)隰(县)线国家三级公路,它也是林场的干线公路。林场往各个作业点均修有林道,总之林场道路有骨干支架已形成。2.3.4.2 森林资源状况克城林场主要乔木树种有辽东栎、油松、落叶松、白桦、山场等,还有辽东栎油松、辽东栎山杨、白桦山杨等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林下木有胡枝子、枸子、黄刺玫、醋柳和绣线菊等。植被类型主要有虎榛子羊胡子草、醋柳羊胡子草、黄刺玫苔草等。草木以禾草类、蒿类为主。(1)克城林场国有土地总面积22269.3ha,其中:陆地面积22003.6ha;水域面积265.7 ha。陆地中,林地面积1092.9ha,荒地面积8965ha,难利用地面积1973.8ha,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评估报告2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