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下第三单元.docx

    • 资源ID:10398841       资源大小:36.5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下第三单元.docx

    1、五下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主备:童林君课 题10、杨氏之子1课时教学 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六个生子,以及新词;3、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重难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教 学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孩子,

    2、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白话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白话,叫白话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3、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诣(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

    4、名声。(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三、讨论交流,领悟幽默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杨氏之子杨梅孔君平孔雀(“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

    5、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四、朗读全文五、延伸拓展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你听说过类似的故事吗?(学生交流)六、课堂表演让学生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然后推荐一组面向全班表演。及时组织评价。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拜见其父、逗孔平君 杨氏之子 巧妙回答 堪聪惠教学反思课 题1

    6、1、晏子使楚2课时教 学 目 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4、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5、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教 学准 备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简介晏子。古时

    7、候有个人名叫晏婴,他身高不到五尺,就和你们差不多高,他是齐国的大夫,也就是宰相,这个人啊,很有才干,人们尊称他为晏子。2、学习生字,理解课题。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晏子)“晏”字上边写个“日”字头,下面写个“安”字,这是一个生字,请大家一起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晏子的故事,请大家打开书,翻到214页,一起读课题(板书:使楚),“使”什么意思?(真不错)晏子使楚呢?(说得很清楚!真棒!)能不能把这句话讲的详细一些呢?比如加上时间什么的(非常好!真厉害!)二、自由读课文过渡:那晏子出使到楚国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碰到生字词多读几次,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8、,把句子读通读顺,开始1、学习生字这里有几个生字词,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大家掌握了没有,同学们先自己练一练。(好)谁愿意来读?(真不错!)a:晏子大夫临淄b:楚王大王大臣们欺君之罪c:强盗犯罪囚犯d:春秋末期晏子楚国楚王侮辱尊重(你们能选用上面一组词语中尽量多的词语说一句话吗?)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一说3、刚才你们朗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呢?晏子怎么样?所以我们对晏子非常(佩服)(板书:晏子)那楚王呢?楚王这样子,真是让人气愤。(板书:楚王)三、师范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1、过渡。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最气愤?什么地方让你最佩服?老师朗读课文,你们仔细听,在书上做上不同的记号。2、范读课文。3

    9、、提问:我们来解决刚才的问题。(1)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最气愤?为什么?谁来说说,还有谁愿意说?(稍加点评)是啊,晏子作为一个使者派到楚国去,楚王竟然还这样(侮辱)他(板书:侮辱),真是令人气愤啊!(2)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最佩服?小结: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都一一反驳(板书:反驳)真令人佩服啊!听完了整个故事你高兴吗?(我非常高兴。)高兴什么?(板书:不敢不尊重)是啊,晏子出使到楚国,三次受到楚王的侮辱,他都一一反驳,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多么令人高兴啊!(板书连线)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

    10、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2、交流,引导:(1)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出示,齐读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板书:尊重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像这句也一样,你读了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之前是怎样的?出示句子: 在这之前,楚王_。(2)交流后板书:侮辱(3)指名男女同学分读这两句话,“学贵有疑”读了以后,我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变侮辱为尊重?(板书:打?)谁能简单来说一说:你能连起来说

    11、一说吗? 1、在这之前,楚王_2、后来晏子_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自由说-指名说1、同学们可真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用“”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三、学生交流: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里钻进去。引导: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板书:钻狗洞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12、指导朗读这句话,特别指出:瞅、冷笑读重音,真聪明,一下子就学会了,跟着他的样子,一齐读这句话,这句话楚王是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板书:没人才第三次机会让给平时班上不太回答的同学来说。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板书:没出息是啊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板书:反击四、学习晏子反击:1、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学生交流)。找是找到了,但我感觉读得太平淡了,谁能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当时的场面,给他

    13、加一个修饰词语,来读一读。出示: 晏子看了看,_地说:“这是个狗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然后完成练习: 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_。板书:是狗国2、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后,结果如何?读,贴 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3、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4、小结,学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懂后二次反击,变换一下学习方法,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讨论上面的习题;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2、我是

    14、最下等人,访问楚国。3、所以楚国是_结果_1、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3、所以楚国是_结果_5、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上台完成练习,由于台上舞台较小,下面的同学暂且做在作业本82页上面。五、总结这些都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是他们的专利,老师相信下面的同学也一样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读一读三处表示结果的话。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好),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王。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楚王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钻狗洞是狗国只好打

    15、开城门没人才下等国只好赔不是没出息强盗国只好陪着看教学反思课 题12*半截蜡烛1课时教 学 目 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重难 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教学难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 学准 备教学过程(

    16、内容、方法、手段)一、揭题,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2.了解故事内容。(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2)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

    17、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4.在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引导: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引导: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

    18、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指名演。)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同学们评价。再演一次。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评价。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引导: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引导: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

    19、生读)(3)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引导: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三、初步体会剧本这

    20、种文学形式的特点1.导语: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学生默读思考。同桌同学交流着法。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对话之前一般有个括号,提示这个人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情,或者说明他们当时正在干什么或当时的情景。)引导:是啊,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的。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且领略到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后找些剧本来读一读。(为学生推荐日出雷雨等经典之作。)四、总结回顾,延伸拓展1、看板书,总结课文。补充板书:挺身而出千钧一发2、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

    21、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3、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爱国)小组合作编课本剧来演一演。板书设计 12、半截蜡烛燃吹点燃端夺拿 点熄重新走回上楼教学反思课 题13*、打电话1课时教 学 目 标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重难 点教学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教 学准 备一个挂钟。

    22、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2.揭题:打电话。3.谈打电话。(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3)模拟计时表演。(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板书特写:_ 分钟小结板

    23、书:简练、得体、明白。(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乙:是

    24、够啰嗦的。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乙:废话。甲:讨论吗?不讨论。乙:人家没事。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乙:他在这报账呢!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板书特写:_ 小时小结板书:啰嗦、耗时、误事。5.畅所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

    25、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6.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5.小结: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五、自选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

    26、完成)1.创设情境,尝试创作(1)语言情境一: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2)语言情境二: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3)语言情境三: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4)语言情境四: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2.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己对此种现象的看法。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收集妙言妙语、自编广告用语展示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题口

    27、语交际习作二三课时教 学 目 标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重难 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2.画外音,引出讨论。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2.小组上台交流。(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共同点: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


    注意事项

    本文(五下第三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