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docx

    • 资源ID:10397316       资源大小:204.1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docx

    1、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冀人版九年级上册上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8世纪下半叶,由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文明时代到来了。19世纪中叶,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很多国家进行了革命与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继续扫清障碍,典型的为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巩固与扩大。本单元前面承接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后启走向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这一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

    2、重要历史文献;理解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的关系。培养构建单元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掌握基本规律方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认识革命与改革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具备了归纳知识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时不能做简单的知识重复,学生应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和掌握规律方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重、难点】:见下面的课标要求【教学流程】(一)聚焦考点,梳理基础知识【设计意图:自主学习为主。本环节主要让学生依据课标和考点要求梳理和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自学能力。课前完成为主,因时间限制,课上不再逐一讲解,只

    3、对重点、易混问题进行强调和分析;课上师生共同解读课标。】第13课 工业革命1.讲述发明珍妮纺纱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珍妮纺纱机原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领域_发明者_时间_过程1765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手摇纺纱机,取名叫“珍妮机”意义标志着_的开始。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使棉纺织生产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发明,并由此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明。2.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改良蒸汽机原因随着机器的普遍使用,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有效的动力改良者_时间_过程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蒸汽机做了改进,使蒸汽

    4、机和工作机连接在一起,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的动力问题。特点效率高(动力大)、不受地区、季节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作用_。3.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旅行者号机车原因简单的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大机器生产的需要;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发明者_过程1814年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此后,他不断完善和改进。1825年,他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车成功。优点影响人类的交通迈入了_时代,给人们的生产、运输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但也有负面影响,如带来环境污染、便利了列强的扩张等。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整理时间理论基础开始标志

    5、完成时间完成标志特点影响第14课 南北战争1. 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活动评价林肯1861年,就任美国总统。南北战争爆发后,在北方节节失利,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 ,_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美国的_最终得到维护。林肯为_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2.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项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背景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北方失利,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时间_内容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_黑人奴隶即视为自由人,可应召参加联邦军队。作用使上百万努力获得了自由,调动了黑人奴隶参加北方军队的积极性,为联邦政府的胜

    6、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扭转了战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满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_,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美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项目南北战争原因根本原因:_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焦点:_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时间_年至_年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作用废除了_,维护了_,使北方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从而为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_,在19世纪最后30年里美国迅速崛起,成为西方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北方胜利原因奴隶制度残暴野蛮,北方处于正义一方;北方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军队英勇作战;北方经济、军事实力大大优于南方;林肯的正确领导,颁布了解

    7、放黑人奴隶宣言,措施得当等。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基础;野蛮残暴的统治最重要被推翻,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4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项目农奴制改革原因_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俄国各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沙皇的统治陷入危机之中。前提最大限度维护_的利益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巩固自身的统治时间_年代表人物_法令内容_;_性质自上而下的_.评价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俄国从此走上了_,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8、。启示国家和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就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之路,成功的改革可以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5.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资本主义演变中所起的作用。项目明治维新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仍处于_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个落后的_国家;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_和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目的巩固统治,富国强兵。前提1868年,倒幕派武装倒幕取得成功。时间_开始代表人物明治天皇内容1 政治上_;2 经济上,改变原有的_,允许_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_.3 社会生活:提倡_4 文化教育: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努力发展_,培养现代化人才。性质自上而下的

    9、_.意义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_;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保持_的工业强国。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_道路,严重威胁了亚洲的和平。成功原因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了成功的步伐;幕府统治的腐败;改革措施全面有效,符合国情,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后来居上,应善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二)构建本单元的知识体系【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基础知识、事件之间的联系自己独立或合作完成;培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10、,分析事件的内在联系、归纳和整合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与合作意识。形式不限】。 例:(三)把握单元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对单元特征的把握,能对本单元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有宏观的认识,培养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1)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工厂(2)改革和革命浪潮兴起(3)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4)对外扩张强占市场、原料产地(与中国历史相联系)【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俄国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

    11、以确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加进了对外侵略和扩张。】(四)掌握基本规律和方法【设计意图:找出规律性的问题及方法,与同一时期中国历史知识相联系,培养迁移知识的能力,使复习事半功倍】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目的、任务、影响上去分析)3.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革命、改革、民族解放运动 )4.叙述单元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并与中国历史相连接(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激起

    12、了一部分中国先进认识的觉醒,1895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公车上书,掀起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五).单元启示:【设计意图:知识与现实紧密联系、有效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六)重难点剖析【设计意图:深化理解重点知识、突破难点,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横向、纵向分析问题的能力】1.比较: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项目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背景都是封建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目的都是要摆脱危机,实行富国强

    13、兵方式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点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资产阶级的改革内容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仅单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改造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方式在洋务派的推动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军事、经济、文教活动是在经过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的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改革结果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功。摆脱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强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制度,但改革很不彻底。2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比较项目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相同点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

    14、义不同点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为的危机。幕府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加剧了日本民族危机;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领导力量资产阶级维新派中下级武士结果失败成功影响3.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比较(1)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封建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实行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西方集中力量侵略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中国封建势力比较强大,并且与列强勾结;

    15、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寄希望于并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光绪帝的变法诏令无法真正实施;19世纪90年代末,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国际环境不利。(七)主题训练【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发现问题,提高答题和应试能力培养答题技巧】1.仔细观察右图并分析,推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掠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2.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的教训它!”他之所以如此狂妄的背景是A英国刚刚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B

    16、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英国已建立起东方市场 D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丙: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4. 18世纪,有利于打破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格局的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5.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A.人

    17、们可以乘汽车外出 B.各家各户安装了电灯 C.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 D.各家各户安装了电脑 6.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7.19481984年,美国曾开展过四次“美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总统”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林肯。这是因为林肯( ) 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废除了黑奴制度,使黑人获得了自由 勇于创新,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 维护了美国的

    18、统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A. B. C. D.8.右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支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俄国十月革命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9.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D)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10.俄国

    19、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B)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11.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都D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有利于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B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废除了农奴制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2.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

    20、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C)A.实行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13.1890年,以天皇名义发表教育敕语,强调培养武士道精神。与这一教育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A.日本明治维新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1861年改革14.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A.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

    21、国主义道路 D.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15.“男士穿西服,女士打阳伞”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认识崇尚的行头,它是当时日本社会改革中哪一内容的体现( )A废藩置县B.取消武士特权C.文明开化D.发展教育1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17.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

    22、革命、法国大革命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18.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发布了(D)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9. 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经济 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 中国: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始近代化探索 政治 世界: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中国: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进行社会改革 来源:Zxxk.ComA.十

    23、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20.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失望是指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实行的( )A农奴成为自由人B.农奴出高价赎买土地C.可以从事工商业D.可以担任公职21读图,回答问题俄国的农奴美国的奴隶买卖市场. (1) 两幅图片说明19世纪60年代,俄、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什么共同问题? (2) 两国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问题的?对当时的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1.答案(1) 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或经济发展面临着缺乏劳动力的问题。俄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

    24、奴制,美国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2)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或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和扩大;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怎样“懂得改变”的?这一改变有何作用?(3分) 材料二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

    25、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2)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简述其历史背景。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人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哪些积极作用?(5分) (4)有人认为,以上三次变革都与距今200多年的一次完全不同的革命有关,这场革命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是指什么?(2分)22.(1)南北战争(或废除奴隶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

    26、济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工业革命。23.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持续的对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标准。在各种合力下,18世界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在引领着世界的发展。(1)根据材料二,说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与工业革命后的主要生产方式?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哪些因素促使英国引领着世界的发展?(2)瓦特改良蒸汽机;大

    27、机器生产。因素: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对外扩展和殖民贸易(三角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文艺复兴,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等。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依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2)日本皇臣团结一心,锐意改革。日本全面改革(或摆脱了西方殖民侵略侧重体制改革等)材料三: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8、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3)依据材料三回答: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2)自由劳动力、资金。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的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材料二: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成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 _


    注意事项

    本文(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