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筑工程裂缝分析及事故案例.docx

    • 资源ID:10391474       资源大小:27.1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工程裂缝分析及事故案例.docx

    1、建筑工程裂缝分析及事故案例建筑工程裂缝分析及事故案例 作者: 日期: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分析与处理【摘要】房屋建筑通常都会出现裂缝等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 这是建筑中经常发生的一种通病,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技术上的不成熟,材料本身的缺陷、温度的变化、设计以及施工等方 面的影响。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还会严重的导致结构安全度降低, 抗震性能差, 因此提高工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实际剖析了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砌体裂缝为例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问题成因、处理措施、事故案例1.砌体结构1.1 裂缝的类型及成因1.1.1 受力裂缝:受力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砌体结构设计中墙

    2、体在外荷载作用 下的承载力没达到规范所要求的强度, 墙体由于外荷载产生的内应力超过了墙体 自身可承受的极限而开裂。受力裂缝破坏基本上分为受压、受拉、受弯和受剪破 坏: 受拉破坏时裂缝成竖向平行分布。受拉破坏时可分为沿齿缝开裂和沿墙 面垂直开裂。 当砖块的强度等级较高而砂浆的强度较低时,砖体的抗拉强度大于 该切向的粘结强度, 砌体沿着与砂浆的交接面处处形成齿状裂缝, 墙体开裂破坏。 反之, 砖体的抗拉强度小于交接面处的粘结强度,易形成自上而下贯穿墙体的垂 直裂缝,墙体开裂。受弯裂缝破坏与受拉相似。砌体局部受压是常见的一种 受力状态,如基础顶面的墙、柱的支撑处,梁或屋架端部的支撑处。 1.1.2

    3、非受力裂缝:非受力裂缝又分为温度裂缝及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等。 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对于砖砌体结构,混凝土由于温度改变而引起的变化是 砌体的两倍。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 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 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斜裂缝常见于建筑物顶层两端内外纵墙门窗洞的上下角上,对称产生,呈八 字形, 向下一层的斜裂缝比顶层裂缝小。 这主要是由于屋面变形受到墙体的约束, 屋面板对墙体顶端产生水平推力,使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受剪。而剪力与屋盖挑 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了墙体双向应力, 当主

    4、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 墙体便开裂。沿墙体分布的剪力大致为两端大,中间小,由于端部正应力小,其 主拉应力接近于剪应力,使横墙及内外纵墙端部出现八字形裂缝。 竖向裂缝常见于门窗间墙上,情况严重的还会延至以下几层,甚至出现贯通 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 这是因为从屋盖传给墙体的主拉应力,在门窗洞口处约为 平均应力的两倍,窗间墙一般比较薄弱,当窗过梁搁置在窗间墙的两端,搁置处 受过梁传来的局部压力较大,过梁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引起窗间墙受拉、受剪 的动力较大,易产生垂直竖向裂缝。 水平裂缝常发生在顶屋圈梁下的水平砖缝中, 有的在建筑四角形成包角裂缝,即会在两端间四周墙上有一圈水平裂缝。当纵墙门窗洞

    5、口多时,水平裂缝常发生 在门窗洞口上的砖缝中。 以上两种裂缝是由于屋盖的热胀冷缩作用,墙体内产生 水平轴压力和偏心弯矩, 当应力大于砌体的拉力时,在薄弱的水平砖缝中就会产 生水平裂缝。 1.1.3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裂缝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裂缝尚随时间长期变化,裂缝较宽。沉降大处地基会产生局部凹陷,此时其 上部荷载只能由砖砌体承担, 则砖砌体上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该应力大于 砖砌体的承载能力时会出现裂缝。这类裂缝大多会发生在底层,在顶层大量的竖 向裂缝或接近竖向裂缝,在底层多数为斜裂缝。 斜裂缝常见于房屋底部,通过门窗口,与地面成 45角,少数有可能向上延 伸到二层

    6、。这类破坏可近似的按弯曲破坏进行分析,如建筑中部沉降大,而端部 沉降小,使建筑物产生正弯矩,结构中下部受拉,端部受剪,墙体由于剪力形成 的主拉应力破裂。 竖向裂缝常见于底层窗下墙的中部,裂缝上端宽下端细。原因是窗下墙两端 在窗间墙上部的集中荷载作用下,使窗下墙的两端受的压力大,地基压缩下降量 大,而中部向上弯曲,产生弯曲裂缝。 水平裂缝窗间墙上下沿灰缝常出现水平裂缝,沉降大的一端,在窗间墙的下 面灰缝中产生水平裂缝,沉降小的一端水平裂缝在窗间墙的上面。究其原因,建 筑物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作用时,使窗间墙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当剪应力大于 砌体的抗剪强度时产生裂缝。1.2 裂缝的控制措施大量工程实

    7、践表明,控制裂缝应该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如 何预防裂缝的产生。 砖砌体由于本身的特点,对于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都很敏 感,一旦出现了裂缝就无法啮合,当危及到安全时还要采取加固措施,既影响美 观又影响使用, 有的即使进行了加固也不能恢复其本来面貌,因此对砖砌体的裂 缝问题,应着眼于预防,把症害消除在发生之前。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几点 预防措施:为增强外纵墙及内纵墙的抗剪及抗拉能力,控制裂缝出现,外纵墙 厚度宜采取 370mm,内纵墙厚度宜采取 240mm,增加墙的厚度后,圈梁和构造柱 仍占一砖墙厚, 使圈梁和构造柱不暴露在大气中,有利于控制温度应力引起的墙 体裂缝。 在现浇屋盖部

    8、分及现浇挑檐, 每隔 15 米左右设后浇缝一道, 缝宽 600 800mm,缝内混凝土断开,钢筋不断,待主体结构完成需做保温层前,再灌注混 凝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并加膨胀剂。砖混结构顶层墙体裂缝早已引起人们 关注,实践证明,采取和不采取预防措施截然不同,一般采取措施后不再出现裂 缝,而且预防裂缝方法简单,施工方便,增加工程造价不多,效果显著。2.混凝土结构2.1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2.1.1 材料方面:有些构件裂缝是由材料质量引发的,如水泥安定性差,两 种水泥混用,砂、石含泥量大,骨料粒径过小,外加剂质量差或加入量过大等。 2.1.2 地基变形:当地基发生不均匀下沉时,在结构内部必然产生极

    9、大的 应力。当应力超过构件抗力时,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缝,裂缝的形状、方向、宽 度决定于地基变形的情况。 2.1.3 设计方面:构造处理不当,主次梁交合处主梁未设加强箍筋或附加吊 筋;大截面梁未设腰筋;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等因素,均 可导致构件裂缝的出现。 2.1.4 结构荷载方面:结构因承受荷载而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施工中或使 用中都可能出现。例如构件早期受到震伤,拆除承重模板过早,施工荷载过大, 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垫木或吊点位置不当,预应力张拉值过大或放张不规 范等,均可能产生裂缝。较为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在使用荷 载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早期微

    10、裂一般不易发现,规范规定有些构件允 许出现宽度不大于 0.3 毫米的裂缝。但对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以及不允许 出现裂缝的构件出现裂缝,则应属于有害裂缝,须加以认真分析,慎重处理。 2.1.5 温度应力裂缝:混凝土与一般物质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 其线膨胀系数约为 110-5/,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 在构件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时,构件内就会产生附加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 凝土的抗拉强度时, 必将出现裂缝。 常见的如现浇屋面板垂直于肋梁方向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裂缝、烟囱外壁的竖向裂缝等。 2.1.6 湿度变形裂缝:普通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会发生收缩,由此

    11、 而在构件内产生拉应力,在早期混凝土强度较低时,混凝土收缩值最大。因此, 若构件早期养护不良,极易产生收缩裂缝。这类裂缝,在现浇剪力墙、水池底、 壁等工程结构中最为常见。 2.1.7 徐变裂缝:结构构件在内应力的作用下,除瞬时弹性变形外,其变形 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徐变变形。 据文献记载受弯构件由于徐变变形 的作用,其长期变形值可增加 23 倍,因变形量加大而使拉区混凝土承受拉应 力,造成裂缝的出现。预应力构件因徐变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损失,降低了结构的 抗裂性能。此类裂缝常见于受弯构件的拉区,其特征与承受荷载出现裂缝相同。 2.1.8 施工方面: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很多。如混

    12、凝土结构养 护不良或养护时间不够; 水灰比过大、 水泥或外加剂加入量过大; 搅拌时间不够、 振捣不实; 钢筋表面污染、 保护层过小或过大; 任意留置施工缝且不按规定处理;后期施工扰动前期混凝土;构件内外温差大,未采取有效措施;在不宜施工的气 候条件下,勉强施工;冬季施工未采取防冻措施等。2.2 处理措施1)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一般都采取了防冻措施,而对于作业面的防风措 施大多未予以高度重视。 在冬季施工中, 温度的骤降往往伴随着强烈寒流的出现, 空气异常干燥,混凝土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面处于 距地面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风速更巨,对混凝土的影响更大,施工单位对 此应予

    13、以警惕。 2)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混凝土墙、柱的设计强度较高,梁、板的设计强 度相对较低,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大多把梁、板的混凝土等级提高到与墙、 柱相同,无形中提高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而楼板面又较薄,与空气的接触面较 大,更容易产生收缩。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尽量不要随意提高 混凝土等级。 3)一般民用建筑的梁板不做抗裂设计,施工单位在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 过程中,也多对强度、和易性、是否泵送、早强等方面提出要求(除非大体积混 凝土),对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收缩考虑较少,当外界数种不利因素同时发生时, 配比方面的潜在影响就暴露出来了, 所以, 对重要建筑物, 无论是否做抗裂设计,

    14、混凝土试配时应考虑这种因素。2.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所需的资料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必须分析原因作出正确的处理决策,这就要以充分的、准确的有关资料作为决策基础和依据,一般的质量事故处理,必须具备以下资料:(1)与工程质量事故有关的施工图。(2)与工程施工有关的资料、记录,例如建筑材料的试验报告,各种中间产品的检验记录和试验报告以及施工记录等。(3)事故调查分析报告质量事故情况表。包括发生质量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情况、有关的观测记录、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是否已趋稳定等等。事故性质。应区分是结构性问题,还是一般性问题;是内在的实质性的问题,还是表面性的问题;是否需要及时处理;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性措施。事

    15、故原因。阐明造成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应附有说服力的资料、数据说明。事故评估。应阐明该质量事故对于建筑物功能、使用要求、结构承载力性能及施工安全有何影响,并应附有实测、演算数据和试验资料。事故涉及的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4)设计、施工以及使用单位对事故处理的意见和要求。3事故案例3.1 案例一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 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 10 幢为条形建筑, 4 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 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 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 10 幢条形

    16、建 筑中的 6 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 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 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 问题的 9 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 160mm 以上。事故 发生后, 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 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 设计、 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 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 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 下, 产生较大的沉降。凡古河道通过的 9 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

    17、基不均匀沉 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均未出现类似情况。该工 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 对所勘察的数据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 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 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 100kN,Es 为 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 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 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 270kN,其埋 深为1.4m2m 左右。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 的经济损失, 经法院审理判决, 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 329 万元。3.2 案例二某市一开发商修建一商

    18、品房,为了追求较多的利润,要求设计、施工等单位 按其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设计上采用底层框架(局部为二层框架)上面砌筑九层 砖混结构,总高度最高达 33.3m,严重违反国家现行规范建筑抗设计规范 GBJ11-89 和地方标准四川省建筑结构设计统一规定DB51/5001-92 的要求, 框架顶层未采用现浇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不均匀,在较大 洞口两侧未设置构造柱。 在施工过程中六至十一层采用灰砂砖墙体。住户在使用 过程中,发现房屋内墙体产生较多的裂缝,经检查有正八字、倒八字裂缝;竖向 裂缝;局部墙面出现水平裂缝,以及大量的界面裂缝,引起住户强烈不满,多次 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投诉,产生

    19、了极坏的影响。3.3 案例三某县一机关修建职工住宅楼,共六栋,设计均为七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10001 平方米,主体完工后进行墙面抹灰,采用某水泥厂生产的 325 水泥。抹灰 后在两个月内相继发现该工程墙面抹灰出现开裂,并迅速发展。开始由墙面一点 产生膨胀变形,形成不规则的放射状裂缝,多点裂缝相继贯通,成为典型的龟状 裂缝,并且空鼓,实际上此时抹灰与墙体已产生剥离。后经查证,该工程所用水 泥中氧化镁含量严重超高, 致使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施工单位未对水泥进行进场 检验就直接使用,因此产生大面积的空鼓开裂。最后该工程墙面抹灰全面返工,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某市一开发商修建一商品房,为了追求较多的

    20、利润,要求设计、施工等单位按其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设计上采用底层框架(局部为二层框架)上面砌筑九层砖混结构,总高度最高达33.3m,严重违反国家现行规范建筑抗 设计规范GBJ11-89和地方标准四川省建筑结构设计统一规定DB51/5001-92的要求,框架顶层未采用现浇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不均匀,在较大洞口两侧未设置构造柱。在施工过程中六至十一层采用灰砂砖墙体。住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房屋内墙体产生较多的裂缝,经检查有正八字、倒八字裂缝;竖向裂缝;局部墙面出现水平裂缝,以及大量的界面裂缝,引起住户强烈不满,多次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投诉,产生了极坏的 影响 。3 结束语在应对砌体结构

    21、事故时,我们应该始终秉持的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设计态度,合理设计,认真施工,了解就、砌体结构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合理利用材料,组织地基,设置沉降缝,伸缩缝。通过分析砌体结构事故原因,找到正确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减少发生。所以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我们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方面的管理,确保结构安全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9。参考文献1 黄立山.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措施J.安徽建筑,2003.2 许淑芳.砌体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刘立新.砌体结构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4 江见鲸,王元清,龚晓南,崔京浩.北京: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崔干祥.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科学出版社,2002.6 罗福干.建筑结构缺陷事故的分析及防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 江见鲸,陈希哲,崔京浩.建筑工程事故与预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8 周炳章.砌体房屋抗震设计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工程裂缝分析及事故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