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 资源ID:10386684       资源大小:27.6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

    1、大学语文复习题大学语文复习题一、文学知识1、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 (A竺可桢 B朱光潜、 C钱钟书、 D华罗庚)2、具有“含泪的微笑”风格的小说家是 (A欧亨利 B莫泊桑、C契柯夫、D屠格涅夫)3、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 B柳宗元、C王安石、D韩愈、)4、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5、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C王维山居秋 暝、 C杜牧泊秦淮)6、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7、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是(A李白、 B

    2、王维、 C王昌龄 D杜甫)8、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A庄子秋水、 B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司马迁李将军列传)9、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叠字、 B夸张、 C拟人、 D比喻)10、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A答司马迁谏议书、 B谏逐客书、C报刘一丈书、 D答李翊书)11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A韩愈、 B柳宗元、 C 欧阳修、 D王安石)12、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 C羁旅行与之苦 D怀古叹今之悲)1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清新俊逸 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14、

    3、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氓 B国殇 C曹操短歌行 D杜甫蜀相)15、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是一首(七言绝句 B七言歌行 C七言律诗 D七言古诗)16、刘义庆世说新语是一部 (A传奇小说 B.讽刺小说集 C笔记小说集 D .志怪小说集)17、下列作品中,属于游记散文的是 (A往事 B香市C故都的秋 D北方)18、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的是 (A野草 B.阿Q正传 C朝花夕时 D.彷徨)19、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A苏轼 B李清照 C柳永D辛弃疾)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于(A关山月B从军记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短歌行)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4、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 B比喻、借代 C比拟、夸张 D比拟、借代)22、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一部小说是 ( A断鬼抢 B .苦恼 C往事 D.米龙老爹)23、寡人之于国也中“五十步笑百步”用的修辞手法是 (A象征 B .夸张 C拟人 D .比喻)24、下列作家中,属于创造社的是:( A茅盾 B .巴金 C郭沫若 D .冰心)25、“贻笑大方”的成语来源于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贵粟疏 D战国策)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A庄子B孟子 C孔子 D韩非子)27、11.从体裁看,灯下漫笔是 (A读书笔记 小说 记叙文杂文)28、下列诗

    5、歌中属于山水诗的是 (A关山月B蜀相 C山居秋暝D泊秦准)29、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30、小说苦恼的作者是: (A欧 亨利 B. 契诃夫 C屠格涅夫 D.莫伯桑)31、下例作品属于说明文的是(A选择与安排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C香市D故乡里的野菜)32、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著名论断的作家是(A培根 B高尔基 C契柯夫 D欧亨利)33、小说羊脂球的作者是(A契诃夫B欧 亨利 C莫伯桑D屠格涅夫)34、下列句子中“诸”可译为“之于”的是()。A京叛共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B嵩又取架上诸市,试以问巡。C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候。D诸校尉无

    6、罪,乃我自矢道。35、鲁迅小说风波的背景事件是A 辛亥革命 B1917年张勋复辟C“五四”运动D“长毛造反”)36、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演绎法 C归纳法D对比法)3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A饮酒B行路难 C从行军 D短歌行)38、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于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季氏将伐颛臾 D战国策)39、香市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沈雁冰 C茅盾 D巴金)40、散文诗门槛的作者(A培根 B屠格涅夫 C欧亨利 D契柯夫)二、简答题:(诗词部分要求背诵)1、曹 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问题:曹 操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答案:表达了曹操在实现一统天下的霸业时,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思想。问题:曹 操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了哪一个历史典故?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答案: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纳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情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问题:曹 操短歌行是作者什么时期的作品?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案:短歌行作于曹操晚年。在诗中,他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就,渴

    8、望像周公一样招纳贤才,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陶渊明归田园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问题: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关在笼里的鸟怀念往日的树林,养在池塘里的鱼思念从前的深渊。 这句诗把官场比作“樊笼”,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希望早日离开官场回到大自然中去,弃官归隐,躬耕田间,自由自在生活的心情。问题:陶渊明归田园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的“羁鸟、池鱼”和“旧林、故渊

    9、”分别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答案:羁鸟、池鱼:指官场中的人。也指自己。 旧林、故渊:作者向往的大自然和田园生活。 在官场中生活如同束缚在笼中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是不自由的。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离开官场,回到田园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的心情。3、苏轼水调歌头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问题:苏轼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理?答案:表现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既想超然物外,登临仙境,又难以割舍现实生活。问题: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为例

    10、,作者最后的选择说明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答案:执著现实,热爱人间生活。词人由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向积极的入世思想的转变过程中,最终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和作者豁达的个性,还是得出了人间胜过天上的结论。4、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题:王维的诗素以诗中有画著称。请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境界?答案: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幅春意图:姑娘们罢了衣服,说说笑笑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的莲叶便摇动起来。问题:王维山居秋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表达了作者隐居山中的意愿。5、李白行路难:欲

    11、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问题:前两句使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这两句诗的寓意是什么?答案:前两句使用的是象征(或“比喻”、“比兴”)。用路途艰难比喻仕途(或“世路”、“人生”)的艰难。问题:后两句诗所用典故涉及到哪两个历史人物?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后两句诗所用典故涉及到的两个历史人物是吕尚(或姜太公)、伊尹。借古人事例,表明自己对前途(或仕途、人生)的希望(或信心)。6、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问题:“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答案: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相互

    12、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问题:“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答案: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7、李煜浪陶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题:这首词上片描写的是什么情景?答案:这首词上片写的是天未明之时作者被雨声惊醒,回忆起梦中的片刻欢乐,跟眼前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问题:这首词下片描写的是什么情景?答案:这首词下片写的是作者凭栏遥望,看不见故国,抚今思昔,真有天壤之别。充分描绘出作者亡国后的凄凉心境。8、秋水写了那两个神话人物?他们对话的主旨是什么?答案:神话人

    13、物是河伯(河神)和北海若(海若、海神) 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就是河伯和海若对话的主旨。9、爱尔兰的灯光的中心线索是什么?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是由什么所引发的?答案:中心线索是灯光。 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10、闻一多一句话中说:“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请说明“一句话”是指那句话?“火”喻指什么?答案:一句话”是指的是“咱们的中国”。“火”隐喻民主革命。11、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两次写到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用南国之秋的色淡味浅来反衬北国之秋的色浓味深。12、艾青在北方以诗

    14、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案:抒发了诗人对日本铁蹄下祖国北方人民的忧虑和挚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三、填空题1、鲁迅的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是 (狂人日记)。2、散文故乡的野菜的作者是 (周作人)。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杜甫)。4建国后,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 和茶馆。(龙须沟)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6、律诗的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 和尾联。(颈联)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8、饮酒:“ ,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 9、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 和环境。(情节) 10、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 中的第一篇。(永州八记) 11、小说苦恼的主人公名叫

    15、。(姚纳) 12、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 决定的。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1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5、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有 和 。(呐喊彷徨) 16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主旨是“借种树比喻 。”(育人) 17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18“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9、关山月:“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20、李清照是宋代 派的代表人物。(婉约) 2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 2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23、“竹喧归浣女, ”。 24、李白

    16、在行路难一诗中运用了伊尹典故的诗句是“ ”。(忽复乘舟梦日边) 25、炉中煤一诗选自郭沫若的诗集 。(女神) 26、诗集北方的作者是 。(艾青) 27、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 。(张生)28、一句话这首诗选自闻一多的诗集 。(死水)29、论学问一文的作者是 。(培根)30、建国后,老舍戏剧的代表作是 和龙须沟。(茶馆)第二大题中需要背诵的诗词。四、词语解释题: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兴:起床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灾荒3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几:接近4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养育5直挂云帆济苍海。济:渡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面对;对7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数:天数;规律 8

    17、、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 9、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真诚10.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阙:挖11.姜氏河厌之有? 厌:满足12.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 亡:逃跑1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吐穗;开花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15.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题:写16.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固:坚决17.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孚:融洽;信任18.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恐怕;大概19.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讲:议论;考虑20.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扣:敲击21.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悔改22.不违农时,固不可胜食也。 胜:尽;

    18、完23.援玉枹兮见击鸣鼓 援:拿起24.玉盘珍馐直万钱。 直:值2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大概26.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27.山居秋暝。 暝:黄昏28.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鼓:弹;演奏29.下官此来,并非擅造谭府 造:到30. 异到行,可数百里。 可:大约五、翻译题:1、虏多且近,当有急,奈何?当有急,奈何:情况紧急,怎么办?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既来之,则安之:在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3、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季氏将伐颛臾) 客何负于秦哉: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4、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答吴

    19、充秀才书) 职于文而已:只管做文章罢了。5、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若弗与:若果不是这样。6 、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诗经) 江水为竭:江河里的水枯竭了。7、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无生民心:不要使老百姓产生二心。8、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无以终余年:没有办法度过她的余生。9、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郑伯克段于鄢) 君将若之何:您将对他怎么办?10、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大王见臣列观:大王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11况吾与子渔

    20、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与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拿着)斧头按着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13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李将军列传) 为虏所生得:被敌人活捉。14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使不辱于诸侯:出使不能受诸侯欺辱。15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引绳而绝之:拉绳子而是它断开。16 尉曰:“今将军尚不能夜行,何乃故也!”(李将军列传) 何乃故也:何况是过去的(将军)呢!17 岁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种树

    21、郭橐驼转) 故不我若也:所以不如我(比不上我)。18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祸莫大于杀已降:灾祸没有比杀死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19 既无叔伯,鲜有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晚有儿息:很晚才由儿子。20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汪洋相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以为莫己若者: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六、分析题 (一)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重,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各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 仍然不平而且康

    22、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1、 “仍然不平而且康健”的九斤老太的“口头禅是什么?答案:一代不如一代。2、六斤“新近裹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有何深刻的寓意?答案:小说以六斤落笔可以说意味深长,六斤那新近裹过的脚,会继续走她的曾祖母、祖母、母亲走过的路上一瘸一拐地走下去,说明封建主义还在禁锢着年轻一代。3、这个结尾与小说的主题有何关系?答案:这个结尾说明,风波过去之后,一切依然如故,辛亥革命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农民仍处在封建势力、封建思想的控制和统治之下。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封建

    23、势力还会卷土重来。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二)阅读长亭送别【朝天子】一曲,回答问题。 暖溶溶玉酷,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什么?2、这样比喻表现了崔莺莺什么思想?答案: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功名利禄。 2、这段唱词,正面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表现了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自由,真挚专一,对功名利禄则表示鄙弃,并将其比喻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充分表现了崔莺莺蔑视功名利禄,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三)阅读梁启超论毅力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

    2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有为者,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了。成败之数,视此而已。”1.作者引用孔、孟名言是要说明什么?答案:梁启超的论毅力从成败二字起笔,以设问提顿蓄势,提出了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其意本在激励当时志士仁人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活动,以坚韧的毅力战胜逆境,争取成功。所以文章结尾处引用孔子、孟子的名言是为了说明主题,即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2.孔、孟的话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答案:类比法和对比法(四)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但我们也就像古人一样,永远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

    25、就神往欲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自然,也不满于现在,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1、篇文章中“古已有之”的时代是指哪两种时代? 答案: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2、“第三时代”指的是哪种时代?答案: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或“不做奴隶的时代”)。(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宝钗见他睁开眼睛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理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1.这段话是通过哪两种手法描写薛宝钗的?答案:语

    26、言描写和肖像描写。2.薛宝钗的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答案:两个含义:向宝玉表示了爱慕之心,另一方面又借机对宝玉进行规劝。3.从中可见薛宝钗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是一个真心爱慕宝玉,但又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少女。(六)阅读契诃夫苦恼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援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 你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要伤心吗?”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1、马车夫什么要向小母马诉说内心的苦恼?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 实

    27、?答案:因为姚纳无处诉说丧子之痛。它反映了下层社会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2、对于小母马的描写有什么用?答案:将马车夫的处境与小母马相类比;以小母马的通人情与人的冷漠相对比。(七)阅读香市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是“香市”中主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绳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

    28、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1、本段文字分为、四层,请概括出各层大意。答案:总写香市活动的内容;写社庙前广场上的热闹景象; 写庙里的热闹景象;写庙里庙外的声响。2、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场面描写,以昔日香市的热闹景象对比今日香市的萧条、冷落,突出全文主题。(八)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词。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用竖线在文中标出)答案: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词。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并说明这句话的喻意是什么。答案:桃树和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由于它们花实并茂,能够吸引人们的爱慕,以致在树下自然地踏出一条条小路。作者借用桃树和李树比喻里将军虽然不善于辞令,却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与怀念。3、通过这段文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透露出作者对李将军由衷的同情与赞美。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语文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