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

    • 资源ID:10342520       资源大小:32.3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

    1、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精品文档 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综合体 中国地理的学科特点: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 中国2016年GDP 744127亿元 五岭: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 两湖平原:湖北、湖南 高原季风:青藏高原冬夏季的冷热源作用,形成高原面与同高度周围大气之间的气压梯度差。夏季,气流从四周向高原面辐合,风向高原面上吹;冬季相反,风从高原向外吹,形成高原季风。 南槽北脊:在对流层下层,西风带遇青藏高原后受阻,产生分支绕流,形成南槽北脊,北支急流形成地形脊,南支急流为地形槽。 昆明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有变形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

    2、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阴雨天气。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 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用以表示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 中国文化源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齐鲁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鲁文化尊重传统。东临滨海的齐国吸引了当地土著文化(车夷文化)并加以发展,齐文化讲求革新,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巴蜀文化:指四川省,重庆市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组成文化。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贯穿七省二直辖市,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

    3、发战略,依托长江推动经济带发展。 黑潮起源于菲律宾东南,主干流沿台湾以东,经台湾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进入东海,顺东海大陆坡向东北流去。 在台湾东北,黑潮向北分出一股支流,流向浙闽沿海,称台湾暖流。 黑潮主干流到日本九州岛以南的分流西支称对马暖流。 对马暖流至济州岛东南海面分流的支流向西北进入黄海,称黄海暖流。 蜀身毒道古老的国际通道,西汉形成,起自四川,经过云南,进入缅甸,直抵印度。始于丝织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并沿途的丝绸商贸著称,历史学家又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 吐蕃-泥波罗古道在唐代,是自长安起。经吐蕃和泥波罗通往印度的一条重要国际通道。历史上是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通道 一带一路: 区域经

    4、济发展意义: 有利于形成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的平台,为我国内陆和血缘地开国际市场通道 加快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 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开启中国型经济新常态的引擎,带动沿线产业发展 全面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参与全球治理意义: 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种推进的途径 发挥了我国的地缘政治优势 可以摆脱一些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为世界和平发展添上正能量 :中国的自然区位及意义 自然地理区位 半球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东部,评价:陆地最集中的半球

    5、。 受大陆性影响深刻。 :昼夜长短差异,热量南北差异33N 经纬度位置:纬度;352N-53,评。 E,评:东西时差大,气候变化性较强5经度:7340E -135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评价:使我国海陆兼备,形成季风气候 地形位置:北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原,西有帕米尔高原,西南有青藏高原, 东为太平洋。评价:使我国相对封闭,加剧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大地构造位置,中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汇位置。 评价:地壳活动强。 经济地理区位 环太平洋经济圈,处于三大经济区之一 个国家相邻。 区域性区位:和东亚、南亚、中北压邻接。与14 交通区位:海上交通要冲,有两大亚欧大陆桥

    6、,铁路与其他国家想通。 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年来,中国气候总体上处于大暖期后的降温过程,但仍有较大的气2000气温:近候波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趋势基本与北半球一 致,略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值。极端最低气温与平均气温都出现增高的趋势 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植被,气温升高将改变许多局部地区植被分布格局,在我国表现为:东部森林 植被带将北移,尤其是北方落叶针叶林有可能移出我国境内,华北地区和东北辽河流域未来可能荒漠化;西部沙漠和草原略有退缩,将被草原和灌丛取代;高寒草甸分布可能略有缩小,将被萨瓦纳和常绿针叶林取代。另外,广泛分布于高寒草原和高寒沼泽草甸 植被将因干旱而退

    7、化,湿生草甸植被向中旱生植被演替。 冰川、冻土、湿地减少赤潮灾害频繁,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海岸侵蚀比较普遍, 红树林和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退化。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五种常态地貌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中国特殊地貌类型:)丹霞地貌: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1(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 下形成的有陡峭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张家界地貌:是石英砂岩地貌的一

    8、种独特类型,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2(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力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 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雅丹地貌:陡峭的小山峰。 (3(4)嶂石地貌: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张家界地貌是以塔柱状峰林为特色,看上去是千峰耸立、万石峥嵘的景观。丹霞地貌红色的奇峰异石与嶂石岩有点相似,但它是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形成的,以块状结构为主。而嶂石岩地貌则 是以延续

    9、不断的丹崖长墙、弯曲相连的型嶂谷以及一头开口的峡谷为主要特色。 中国大地构造位置、单元及演化:构造位置:中国夹峙在西伯利亚地台与印度地台两大稳定单元之间的相对活动地带;位 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带和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附近。 构造単元:塔里木中朝板块、扬子板块、青藏板块和印度板块。构造演化:大致以塔里木中朝板块和扬子板块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扩张方式为 俯冲后退式和碰撞相接式。:东北、华北多煤炭、稀土,中南区和西南区以有色金属、化学矿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为主,南方多以有色金属和磷,华东有色金属较多,西北区产钾盐、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矿产资源

    10、的组合特点 独立矿少;大矿少、中小型矿多,坑采矿多露天矿少; 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矿藏相对集中。的分布,均受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控制。一般内生矿产多分布在较内生矿产和外生矿产活动的构造带,或一个构造体系中想对不稳定的部分;沉积矿产大部分分布于地壳活 动性不太强烈的地带,或一个构造体系中相对稳定的部位:川滇经向构造带;滇西西藏弧形构造带;湘黔边境山地、太内生矿产成矿带 行山、大兴安岭、东北东部山地以及浙、闽、粤等地:天山阴山构造带;天山阴山与昆仑山秦岭构造带之间的塔里木外生矿的分布 中朝地块;昆仑山秦岭构造带南面的扬子板块。海陆交替相和湖相沉积铁矿;浅海沉积铁矿 外生铁矿 铁矿成因: 内生铁矿; 石

    11、碌式铁矿 沉积变质铁矿 多成因铁矿 气候的大陆性强;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是决定太阳辐射和热量条件的重要因素,也是影 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 响气候特征的基本因素。的大洋太平洋西岸,疆土西北半壁伸入亚洲大陆腹地,东南半壁频临海洋。由于海洋与中国东部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热力发生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压场。大陆的热容量不同, 在西北内陆,应距海遥远,形成大陆性气候地势与山脉对气候的影响: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加强、夏季风 下垫面 阻滞,导致中国气候夏季风强,冬季风更

    12、强。此外,纵横交错的山脉,对气流起明显的:面积广、海拔高,形成独特的气候与天气。青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作用。 藏高原冬夏季的冷热源作用,形成高原面与同高度周围大气之间的气压梯度差。夏季,形成青藏高原季风。风从高原向外吹,气流从四周向高原辐合,风向高原面上吹;冬季,视力增强,使近地面的冬夏季风环流厚度增大,高原季风加强了中国海陆间的季风环流, 冬季风南下、夏季风北上更远。影响水汽输送量。最强盛时4月, 冬季风控制中国大陆的时间是10月到翌年季风环流 冬季环流月,最强盛10到夏季环流 夏季风控制中国大陆的时间是5月。月到翌年期为123 月。86时期为到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水热结构 气温与温度

    13、带 冬寒冷夏暖热: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同纬度地区最冷。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于冬季;同纬度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大,但年平均气温偏低: 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所以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由南往北加大。中国全年平均气温分布一是北冷南热,二是平原暖、高原冷。温度带与四季划分: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与农作物生长关系较大的10积温数和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同时参照自然景观及作物分布情况进行划分。候平均气温(五天为一候)。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四季分布:大体上是北方冬长夏短,南方冬短夏长。北温带长冬

    14、无夏,春秋相连;中温带、南温带、亚热带寒来暑往,四季分明,热带长夏无冬。 降水与干湿地带 降水量由东南往西北减少;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降水变率大; 干燥度和干湿地带 湿润地区的干燥度:4 特殊天气: 寒潮:冬季天气过程,冷空气强烈爆发过程中引起的天气现象,规模大,势力强,降温剧烈。 梅雨:从中国江淮流域到日本东南部,每年初夏的67月,都有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的连续阴雨期。 台风:热带洋面上的强大深厚的气旋性涡旋。 雨带推移: (1)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 (2)6月: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 (3)7月中旬:雨带移到黄河流域,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进入伏旱

    15、期。 (4)7月下旬8月初: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 (5)9月上旬起副高南撤,雨带开始南移。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而止于西端的国境线。 大致与400mm年降水量线相近。 外流区中的内流区: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及雅鲁藏布江南侧的羊卓雍湖等 内流区中的外流区: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的喀拉海 五大湖区及成因: 青藏高原湖区:多构造湖和冰川作用形成,也有因泥石流阻塞河床形成的堰塞湖,湖水较深,湖面海拔高。 东部平原湖区: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湖区,多河流作用形成,有的是河流受阻潴水形成,有的是牛轭湖。湖泊多

    16、与河流相通,在水文性质与河流有密切联系,洪水期,水位上升,水面扩大。 蒙新高原湖区:区内以黑河为界分东西两部分,西部多构造湖,东部多小型风蚀湖,亦有部分构造湖。多为内陆咸水湖。 东北湖区:多为外流的淡水湖。平原地区的形成大都因地壳下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并有不透水层,使地表水积水而成。山地湖泊一般与地质构造和火山活动有关,火山堰塞湖尤多。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云贵高原湖区:多为构造湖,也有喀斯特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溶蚀湖 冰川分类:山岳冰川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冰川,大陆型冰川分布最广,以唐古拉山东段的碑加雪山,经嘉黎、工布江达至措美一线为界,以西各大山区的冰川均属大陆型冰川 地下水类型松散沉积物孔隙

    17、水;岩溶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冻土空袭裂隙水 四大海区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分界线:辽东半岛老铁三角与、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蓬莱角的连线;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的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的济州岛西南角之间 的连线;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侧鹅銮鼻的连线。 对外水道: 黄海:济州海峡 东海:朝鲜(对马)海峡、大禹小禹海峡、吐噶喇海峡、冲绳海峡、宫古海峡 渤海:渤海海峡 南海:巴士海峡、巴连塘、民都洛、巴拉巴克、卡里驼、马六甲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流系统: (1)外来的黑潮暖流 (2)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 沿岸流:黄海沿岸流、辽东沿岸流、东海沿岸流、季风

    18、漂流 四大海区冬夏季环流格局: 渤海:冬季:南部气旋型,北部反气旋型 夏季:气旋型 黄海:逆时针气旋环流 东海:冬季:准气旋型 夏季:同向型 南海:冬季:气旋型 夏季:反气旋型 海岸:中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按成因和形态分为三类,平原海岸,泥沙堆积物而成、岸线平直;生物海岸,珊瑚礁和红树林组成;基岩海岸,具有突出岬角和凹入海湾。以杭州湾为界,以北主要是上升的基岩海岸和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分布;以南基本是隆起的基岩海岸。 岛屿分为大陆岛(95)和海洋岛,大陆岛按成因分为基岩岛和冲积岛。 海洋岛分为珊瑚岛和火山岛。 土壤植被分布规律:东部沿海地带是季风湿润气候下的森林土壤,主要发育有铁铝土和淋溶土,

    19、属湿润海洋性土壤地带谱。西部内陆地带是亚欧大陆的干旱中心。主要发育干旱土和漠土,属于大陆类型地带谱,两者之间为多种类型的过渡性地带谱(半淋溶土和钙层土)。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温度和降水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土壤类型也随着纬度变化,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 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与暖温带地区,自东向西,干燥度逐渐增加,土壤按东西近乎经度方向更替,表现出干湿带性分布规律。在温带,土壤的演替

    20、顺序是从暗棕壤经东北平原的黑土,大兴安岭一带的灰色森林土,向西出现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上述阴暗的暖温带地区,土壤分布则由沿海的山东、辽东半岛的棕壤向西北依次为半湿润地区森林草类混生条件下的褐土,半干旱地区的黑垆土及栗钙土,干旱稀疏植被下的灰钙土,至荒漠地区的灰漠土,并逐渐过渡到棕漠土和戈壁沙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漠共存。 西北干旱内陆山地,常见的土壤垂直带谱结构是从山地灰漠土依次递变为山地棕钙土、山地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灰褐土和山地草甸土。 东部湿润地区山地,在亚热带地区,土壤垂直带为从山地红壤、黄壤依次递变为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 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 东

    21、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约全国陆地面积约全国陆地1、面积、人口 46%,人口约全国总27.3%,人口约全26.7%,人口约全国人口95% 国总人口4% 总人口1% 2、新构造运动 上升幅度不大,沉降 差异上升为主 大幅上升为主 3、地势地貌 堆积平原、低山丘陵 高大山脉 大高原 4、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干旱气候 高寒气候 物理风化作用、冰5、地貌与外引力 流水作用、化学风化 风力作用、干旱 川作用 内流流域,矿化度降水、淡水、河川、6、水文 高、径流少,季节湖泊众多 径流大、地下水丰富 性断流 淋溶作用强、多为淋土壤发育年轻,年7、土壤 草甸土、漠土 溶土、铁铝

    22、土,红壤 轻的高山土 8、植被 森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荒漠、高山草甸 遗承性强、古红色风9、遗承性因素 冰川遗迹 遗承性少 化壳、土壤发育古老 人类活动弱,生态10、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深刻 人类活动弱 环境脆弱 11、地域分异的热量 水分 水热综合 主导因素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结构特征性别结构不均衡;年龄结构成年型;文化构成偏低性; 职业结构过渡型 分布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人口分布及不均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位置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少; 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高原人口少;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 解

    23、放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阶段:19521978年 三次结构:G(增加值):。由到,L(劳动力):,由到。产业内部结构:以农耕为主,以粮为主 第二阶段:19791992年 三次结构:G(增加值)由到;L(劳动力)由到。 第三阶段:19922004年 三次结构:G总体结构没变,但有所下降;L总体结构不变,但有所上升,下降。 第四阶段:2005年以来 三次结构:G:由到;L: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到。 解放后我国区域发展模式及经济空间总体格局的演变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战略:均衡发展。布局原则:政治、国防、民族。总体格局:沿海、内陆差距缩小,内地发展速度大于沿海发展速度

    24、,投资比例相似。 区域优先发展阶段(19792000年)战略:效益优先。布局原则:经济原则为主。总体格局:出现东中西经济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战略:(四模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支撑)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原则:经济、社会、生态。 七区二十三带 东北平原农业主产区:优质水稻带;专用玉米带;优质大豆带;优质畜产品带。 黄淮海平原农业主产区:优质专用小麦带;优质棉花带;专用玉米带; 优质大豆带;优质畜产品带 长江流域农业主产区:优质水稻带;优质专用小麦带;优质棉花带; 优质油菜带;优质畜产品带;水产品产业带 汾渭平原

    25、农业主产区:优质专用小麦带;专用玉米带 河套灌溉农业主产区:优质专用小麦带 甘新农业主产区:优质专用小麦带;优质棉花带 华南农业主产区:优质专用小麦带;甘蔗产业带;水产品产业带 粮食安全问题: 人口不断增长压力;自然灾害;结构性问题; 农民收入问题;国际市场问题;耕地问题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改革方向 基本举措 主要目标 供给调结构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调整种植面积 改善供给关系 侧结去库存 扶持粮食加工企业,纵深延伸产业链 提高供给效率 构性降成本 创新体制机制,农业科技进步 提升供给效益 改革 补短板 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基础条件建设 强化供给能力 能源工业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能源工业

    26、特点:能源供应能力不断增强;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科技进步不断加快;节能发展初显成效;国际合作成果丰硕;能源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问题:资源环境约束与能源需求的矛盾将日益扩大;清洁能源比重小,发展阻力很大;转变能源发展方式道路漫长;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对策:(低碳可持续) 1.加强地质勘察、对能源资源进行评价,探明储量 2.构建能源资源储备体系 3.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 4.加强能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5.加强能源利用效率、能耗管理、节能产品生产 6.合理能源工业布局 十大钢铁工业基地:上海、鞍本、京津唐、武汉、攀枝花、太原、包头、重庆、 马鞍山、台湾 精品文档精品文

    27、档 十个旅游地理区:中原历史文化区、华东山水园林区、东北林海雪原区、 华中名山峡谷区、华南热带景观区、西北丝路文化区、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 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青藏高原区、台港澳区。 我国中长期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八纵通道: 沿海通道:大连(丹东)秦皇岛天津东营潍坊青岛(烟台)连云港 盐城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 京沪通道: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包括南京杭州 蚌埠合肥杭州; 京港(台)通道:北京衡水菏泽商丘阜阳合肥(黄冈)九江 南昌赣州深圳香港(九龙); 京哈-京港澳通道 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 长沙广州深圳香港 呼南通道:呼和浩特(张家口)大同太

    28、原郑州襄阳宜昌常德 益阳永州南宁。 京昆通道: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重庆)昆明高速铁路 包(银)海通道(包海铁路):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重庆) 昆明高速铁路 兰(西)广通道:兰州(西宁)成都(重庆)贵阳广州 八横通道: 绥满通道: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 青银通道: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 陆桥通道: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 沿江通道: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 沪昆通道: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 厦渝通道:厦门龙岩赣州长沙常德张家界黔江重庆 广昆通道:广州南宁昆明 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 四纵客运专线: 北京-上海客运专线,包括蚌埠-合肥

    29、、南京-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北京-沈阳-哈尔滨客运专线,包括锦州-营口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客运专线: 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北地区。 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我国高速公路7918网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简称7918网,由七条首都放射线,九条纵线、十八

    30、条横线,共三十四条主线以及五条地区环线、两条并行线、三十七条联络线组成。 首都放射线七条,北京到上海,北京到台北,北京到港澳,北京到昆明,北京到拉萨,北京到乌鲁木齐,北京到哈尔滨。 南北纵向九条,鹤岗到大连,沈阳到海口,长春到深圳,济南到广州,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大庆到广州,二连浩特到广州,包头到茂名,兰州到海口,重庆到昆明。 东西横向十八条,绥芬河到满洲里,珲春到乌兰浩特,丹东到锡林浩特,荣成到乌海,青岛到银川,青岛到兰州,连云港到霍尔果斯,南京到洛阳,上海到西安,上海到成都,上海到重庆,杭州到瑞丽,上海到昆明,福州到银川,泉州到南京,厦门到成都,汕头到昆明,广州到昆明 PRED系统:(P人口R资源E环境D发展)一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等关系构成的紧密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