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云南省富宁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docx

    • 资源ID:10318673       资源大小:245.2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省富宁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docx

    1、云南省富宁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云南省富宁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 试卷命题教师:分卷I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A 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 B 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C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 D 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2.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 “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 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 “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3.礼

    2、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A 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 B 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C 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 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4.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 “政府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 “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界,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D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5.为应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其举措不包括()A 整顿财政金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劳资关系C 实行自由主义,推行自

    3、由贸易D 加强政府救济,实行“以工代赈”6.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A 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T业生产的产量B 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C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D 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7.罗斯福新政的某些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有()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重视农业,强本固基建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A B C D 8.20世纪

    4、二三十年代,中国市场上花贵纱贱,华商纱厂普遍面临生存危机,但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在华外资纱厂与华商纱厂境况和赢利状况却颇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 )A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 B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C 官僚资本的挤压 D 民族工业缺乏竞争力9.1874年,某官员在奏疏中说:“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新习西洋兵法,仅购铁甲船二只,竟敢籍端发难若再因循汇沓,而不亟求整顿,一旦变生,更形棘手。”为此他主张(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C 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D 创办近代海军,巩固海防10.文明史纲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

    5、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B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C 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D 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1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英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法国的重商主义理论C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2.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

    6、控制了一切。”l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13.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联系所学史实,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了这一时期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A 正确,不正确 B 正确,不正确C 正确,不正确 D 正确,不正确14.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A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5.1

    7、908年,芜湖商办明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吴兴周出任总经理,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注册了“黑白月亮”商标。该商标能够注册的最有利的条件是 ()A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思潮B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加快16.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 粉碎了日本的经济侵略 B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 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D 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17.建国后,陈云曾说:“现在有些资本家有这样的想法:政府搞重工业,他们搞轻工业,政府搞原料工业,他

    8、们搞制造工业,包袱都要你背,他们赚钱。我们当然不能这么办。”为此,人民政府( )A 实施国家资本主义政策B 强调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D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务之急18.在浙江省温州市,1985年全市登记发证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3万,家庭作坊遍布全区。温州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个体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城市。温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闽东南经济开发区的设置19.马克思说:“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的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下

    9、列各项中,能与马克思这一观点相印证的是()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第三产业的兴起C “福利国家”的建立 D “新经济”的出现20.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B 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整顿C 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D 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好的国际国内环境21.“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 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A 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

    10、展B 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C 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D 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22.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A 缓解社会矛盾B 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C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来临D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23.下列企业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C 天津机器制造局 D 汉阳铁厂24.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

    11、括()A 美国工人大量失业B 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C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 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25.1963年,刘少奇曾说:“党委和政府超税一点,不好吗?站在公司之上、矛盾之上,有问题我们来裁判,不要做当事人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这说明当时( )A 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加强B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显露C 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 国家经济体制开始了变革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生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

    12、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材料三、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的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1)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发生后带来了哪些变化。(2)材料二所说的“文

    13、明”是指什么?(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有哪些新发展?27.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2)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段描写1946年华北农民没收地主田契的精彩片断:那破鞋女人却从里间闯出来了向她丈夫怪声怪气的问道:“简直是一帮土匪,把地契全拿走了么?”“你这个死人呀!你就都给人拿走了,你的地不是买来的么?难道是抢的!”(1)据材料一,夫妇各自在下表中的“成份”一栏应填写什么?他们

    14、遭遇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 寡妇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只好互助求生。她们说:“如果实行包产到户,不带我们的话,要求给一条牛,一张犁,8个寡妇互助”。1961年3月田家英致毛泽东信转引自农村人民公社史第260页(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60年代初我国“包产到户”试验出现的背景。材料三 蔡玉其生产队责任制合同书(1981年)分三大部分,103个小项目,把当时生产队分给蔡玉其家的土地、林木、农具等按六大类填写,除土地外全部做了折价计算。(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分田”主要不同在哪?材料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哪些伟大的历史作用?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

    15、:“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中国在建设工业化中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订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互助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的行

    16、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材料二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条逐条逐句抄来的。”内森米勒罗斯福传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

    17、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选集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请回答:(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待新政持什么态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持这一态度的理由。(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出发点是什么?(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做法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同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的分歧是什么?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

    18、息可知,肯尼迪认为在“自由社会”里能够帮助众多的穷人,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即实行该政策的本质目的更在于保全少数的富人,这体现了福利政策的实质,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们是否“失业”,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推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D项。2.【答案】D【解析】从“复苏”到“繁荣”所处的时间段是19902000年,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田里不鬻(y,卖)”说的是土地不能买卖,这应是在土地私有制出现之前。而土地私有制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所以选A项,B、C、D项时

    19、间不符合。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A、B、D三项说法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相违背,C项主张兴办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故选C。5.【答案】C【解析】“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改变了以往的自由放任政策,故C错误,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供求关系会影响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但是此题重点在强调三个时期我国卖方市场地位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点卖方市场地位的变化,实际上是在说明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故B项正确;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观点错误,故C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已经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商

    20、品经济体系,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可分别从罗斯福新政在财政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措施来分析得出。也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也吸收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某些做法。8.【答案】D【解析】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同一市场条件下是竞争不过外资纱厂的,故答案为D项。“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是在华外资纱厂与华商纱厂面临的共同问题,排除A项;“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也是二者的共同境遇,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华商纱厂和外资纱厂的赢利情况,应当也包括官僚资本企业,排除C项。9.【答案】D【解析】题干中该官员认为日本学习西方建立近代海军,藉此侵略中

    21、国,主张立即整顿(改革),实际上是主张创办近代海军,维护海防安全,故选D。10.【答案】B【解析】考查的影响。根据时间“19世纪上半期”首先可知工业革命开展,可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所述现象是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社会公平导致的结果。C项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腐败问题。D项说法绝对化,城市化的发展可能带来很多问题,但是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故应选B。1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英国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不相关,排除A;法国的重商主义与社会主义不相关,排除B;美国“门户开放

    22、”政策与社会主义不相关,排除D;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到了“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的结合,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12.【答案】B【解析】考查近代海上殖民霸权的演变。注意时间为17世纪,此时荷兰获取海上殖民霸权,称为“海上的马车夫”。西班牙为16世纪中期;英国为18世纪。13.【答案】D【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都正确。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故是错误的。故答案选D。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根据题干信息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

    23、改革开放,在农村开展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取得了巨大经济成果。15.【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1908年”和“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可知,明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甲午战败后。当时的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是明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办及“黑白月亮”商标能够注册的最有利条件,B项正确。16.【答案】B【解析】抗战期间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使原本工业基础薄弱的西南地区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与军事相关的工业,引起了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也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相比较而言,改变中国工业布局的影响更为深远,是更重要的意义,故排除C而选B。17.

    24、【答案】A【解析】根据“资本家”身份表述,可以得出时间应当限定在三大改造完成前,即考察建国初期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故A项正确;“强调经济建设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是根据1955年出现冒进现象于1956年中共八大中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材料中未提到对官僚资本的处理问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据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故D项错误。18.【答案】A【解析】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所有制方面,改变过去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体制,故A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业改

    25、革措施,排除B;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C;浙江省温州市的发展与“闽东南经济开发区的设置”无关。19.【答案】C【解析】“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的财产多一些”即高福利,“不会消除” 从属关系和剥削即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根本改变。故而其他选项与题干不符,正确答案为C。20.【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国民收入总额以及其他项目均有增长来看,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联系所学可知与此同时也经历了曲折,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对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状况的评价,排除A、B、D项。21.【答案】A【解析】“溉田农父无虞旱”

    26、可以得出属于灌溉工具,因此对于农业有利,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众筒兜水上青冥”可以得出是这种灌溉工具是唐朝的筒车,故B、C项错误;筒车的出现应当属于灌溉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故D项错误。2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时间为“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所述历史现象为股票狂涨,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这是美国当时猖獗的股票投机活动,其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后来的股票价格猛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危机发生。2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分析四个选项,我们知道: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

    27、局、福州船政局,所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汉阳铁厂属于民用企业,所以答案是D。24.【答案】D【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大量失业的美国人受到苏联的吸引而出现题中现象,并非是要到苏联投资。2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1963年”“党委和政府超脱一点”“不要做当事人”等信息可知,经过“大跃进”运动、三年经济困难,部分领导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十一届三中全后,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6.【答案】(1)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

    28、阶级。(2)资本主义(3)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1)从材料“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工厂代替了作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分析工业革命后带来的变化。(2)从材料“资产阶级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可以分析的出资产阶级卷入的文明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3)此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7.【答案】(1)19631965年,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改变

    29、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19811985年,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1963-1965年是计划经济体制。1981-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解析】(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分别是达到11.1的19631965年和达到8.1的19811985年。由于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这种经济困难是由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导致的,所以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

    30、得重大成就。因此,第一个高峰期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八字方针的实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推动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业总产值有了很大提高。从时间上看,第二个高峰期正好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因此,19811985年的农业增长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我国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就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针对计划经济的缺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因此,19631965年的经济大背景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81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时期。28.【答案】(1)成份:地主。(写“富农”可给分,其他不得分)事件:19471952年的土地改革。(答“土地改革”可给分)(2)背景:1958年“三面红旗”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泛滥,造成三年严重困难。1960年冬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表述意思相近即可给分)(3)不同:土地所有权(不同):材料一土地属于农民所有,材料四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答出“土地所有权”即可给分)作用: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省富宁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