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 资源ID:10300917       资源大小:366.54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1、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20182019学年度高中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P 31 Na 23 Fe 561.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B.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C.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D. 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答案】C【解

    2、析】【分析】A、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B、灼烧蛋白质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使雨水样品的pH值变得更小;D、银属于重金属,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详解】A项、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项、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纯棉织物中不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B正确;C项、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导致雨水的pH值小于5.6,亚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使雨水样品的pH值变得更小,故C错误;D项、银属于重金属,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而

    3、细菌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所以Ag+能杀菌消毒,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侧重于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2.关于有机物a ()、b ()、c ()的说法正确的是A. a、b互为同分异构体 B. b、c均属于芳香化合物C.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 a、b、c均能与溴水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有结构简式可知,a、b的分子式都为C7H8,c的分子式为C10H14O。A、a、b的分子式都为C7H8,但是两者的结构不同;B、c分子中不含有苯环;C、c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D、b不含碳碳双键,不

    4、能与溴水反应。【详解】A项、a、b的分子式都为C7H8,但是两者的结构不同,则a、b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项、b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化合物,c分子中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故B错误;C项、c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D项、a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反应,b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c中含有醛基,能与溴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关于共平面判断应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是要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5、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B. 1L 0.1molL1的NaHS溶液中HS和S2离子数之和为0.1NAC. 白磷结构如图所示,12.4g白磷中所包含的PP共价键有0.6NA D. 在标准状况下,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可生成22.4L氯气【答案】C【解析】【分析】A、标准状况时,CHCl3为液态;B、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aHS溶液中存在S2-、H2O与HS-;C、mol白磷(P4)中含有6molP-P共价键;D、稀盐酸共热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详解】A项、标准状况时,CHCl3为液态,计算物质的量时不能用22.4L/mo

    6、l,故22.4L CHCl3所含有的分子数不是NA,故A错误;B项、1L0.1molL-1NaHS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S2-、H2O与HS-数目之和为0.1NA,故B错误;C项、12.4g白磷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白磷(P4)中含有6molP-P共价键,故0.1mol白磷中含有P-P共价键数目为0.6NA,故C正确;D项、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反应中氯气与氯化氢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但是随着HCl的消耗以及水的生成,能还原二氧化锰的浓盐酸逐渐变为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的稀盐酸,则反应的HCl一定小于4mol,生成的氯气一定小与1mol,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

    7、阿伏加德罗定律常数正误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试题,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利用图(1)用于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B. 利用图(2)用于测定中和热C. 利用图(3)所示装置收集 HClD. 利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少量 NH3【答案】D【解析】【详解】A项、容量瓶只能在常

    8、温下使用,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氢氧化钠,故A错误;B项、该装置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故B错误;C项、HCl密度比空气大,该装置收集时应从长管通入,故C错误;D项、该装置为固液反应不加热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溶液的配制,物质的制备以及物质的分离等,注意方案的合理性、操作性分析,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图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MRQ原子半径/(1010m)1.860.991.431.600.750.74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3+2+5

    9、-最低负价-1-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元素X和Q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B. 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彼此反应C. 氢化物的稳定性是QYRD. Z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中,Y有+7、-1价,则Y为Cl;Q有最高价+6、最低价-2,则Q为O元素;R有+5、-3价,处于VA族,原子半径小于Cl,则R为N元素;X、M、Z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1、+2、+3,则分别处于IA、A、A族,原子半径XMZCl,则X为Na、M为Mg、Z为Al。【详解】A项、由元素X和Q组成的化合物为Na2O、Na2O2,Na2O2中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B项、

    10、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硝酸,氢氧化钠与硝酸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及硝酸反应,故B正确;C项、非金属性OClN,氢化物的稳定性OClN,故C正确;D项、N和Cl均为非金属元素,N和Cl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明确元素化合价与元素所属主族的关系,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注意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6.电解Na2SO4溶液产生H2SO4和烧碱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说明:阳离子

    11、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A. 产物丁为H2SO4B. a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C. 离子交换膜d为阳离子交换膜D. 每转移0.2 mol电子,产生1.12 L气体甲【答案】C【解析】【分析】电解硫酸钠溶液时,阳极上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阴极反应式为 2H2O+2e-=H2+2OH-,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则甲是氧气、乙是氢气,则a是阳极、b是阴极,阳极区域生成产物丙为硫酸、阴极区域生成产物丁为NaOH。【详解】A项、产物丁是NaOH,故A错误;B项、a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

    12、e-=O2+4H+,故B错误;C项、产物丁是NaOH,则离子交换膜d是阳离子交换膜,故C正确;D项、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确定气体摩尔体积,则无法计算氧气体积,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电极产物和电极名称判断是解题关键。7.25时,向100 mL 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时溶液的pH1B. 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C. c点关系式:c(NH4+)c(Na+)=2c(SO42-)D. b点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SO42-

    13、)=c(Na+)c(NH4+) c(H+) c(OH-)【答案】B【解析】【分析】a、b、c、d、e五个点,根据反应量的关系,b点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与Na2SO4;c、d、e三点溶液均含有NH3H2O,(NH4)2SO4可以促进水的电离,而NH3H2O抑制水的电离c点溶液呈中性,则溶液含有(NH4)2SO4、Na2SO4、NH3H2O三种成分。【详解】A项、0.1molL-1NH4HSO4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a点时溶液的pH1,故A正确;B项、b点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与Na2SO4,溶液中溶质都是强电解质,溶液

    14、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变化减小,故B错误;C项、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H4+)+c(Na+)+c(H+)=2c(SO42-)+c(OH-),c点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OH-)=c(H+),则c(NH4+)c(Na+)=2c(SO42-),故C正确;D项、b点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与Na2SO4,则b点时c(Na+)=c(SO42-),由于NH4+在溶液中水解,溶液呈酸性,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O42-)c(NH4+)c(H+)c(OH-),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注意图象

    15、中各个点所代表溶液中的溶质为解答关键。8.I常温常压下,一氧化二氯(Cl2O)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3.8,当温度高于42时,分解生成Cl2和O2,Cl2O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照体积比1:3混合后,通入含水量为8%(质量分数)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不含Cl2)制备次氯酸溶液。(1)仪器a的名称是 _。(2)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_ _ _ C _ (填装置下方的大写字母)。(3)反应过程中装置B需要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_。(4)装置C的作用 _。(5)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_。(6)此方法相对于用氯气直接溶于水制备次氯酸溶液的优

    16、点主要为_。II(7)探究NO与Na2O2反应的产物。假设1:产物只有NaNO2;假设2:_;假设3:产物为NaNO3和NaNO2的混合物。为验证反应产物,该小组同学准确称取反应后的固体3.50 g,用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馏水配成100.00 mL溶液,取10.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200 0 molL-1KMnO4溶液(硫酸酸化)滴定,共消耗KMnO4溶液10 mL。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反应产物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答案】 (1). 三颈烧瓶 (2). A (3). D (4). B (5). E (6). 防止反应放热后温度过高导致Cl2O

    17、分解 (7). 除去Cl2O中的Cl2 (8). 2Cl2 + Na2CO3=Cl2O + 2NaCl + CO2或2Cl2 + Na2CO3 + H2O =Cl2O + 2NaCl +H2 CO3或2Cl2 + Na2CO3 + H2O =Cl2O + 2NaCl +NaHCO3 (9). 制得的次氯酸溶液纯度较高(浓度较大) (10). 产物只有NaNO3 (11). 2MnO4+5NO2+6H+=5NO3+2Mn2+3H2O (12). 98.57%【解析】【分析】I根据实验目的,要将Cl2和空气混合通入含Na2CO3溶液中制备Cl2O ,应先用装置A制备Cl2,再通过装置D除去混合气体

    18、中的HCl气体,同时混入空气,将混合气体通入装置B,在装置B中发生制备Cl2O 的反应;然后将制取的Cl2O气体先通入装置C,以除去Cl2杂质气体,最后通过装置E制取次氯酸溶液。II由化合价变化可知,NO与Na2O2反应可能生成NaNO2或NaNO3或NaNO3和NaNO2的混合物;NaNO2中N元素为+3价,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NaNO3,根据方程式和题给数据计算反应产物中NaNO2的质量分数。【详解】I(1)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故答案为:三颈烧瓶;(2)根据实验目的,要将Cl2和空气混合通入含Na2CO3溶液中制备Cl2O ,应先用装置A制备Cl2,再通过装置D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19、HCl气体,同时混入空气,将混合气体通入装置B,在装置B中发生制备Cl2O 的反应;然后将制取的Cl2O气体先通入装置C,以除去Cl2杂质气体,最后通过装置E制取次氯酸溶液,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B、C、E,故答案为:A;D;B;E;(3)已知Cl2O 在42以上会分解生成Cl2和O2,因此反应过程中,装置B需放在冷水中,防止反应放热后温度过高导致Cl2O分解,故答案为:防止反应放热后温度过高导致 Cl2O 分解;(4)氯气属于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四氯化碳,所以装置 C 的作用是除去 Cl2O 中的Cl2,故答案为:除去 Cl2O 中的 Cl2;(5)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发生歧化

    20、反应,其中氯元素从0价变为+1价和-1价,生成Cl2O和NaCl,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或 2Cl22Na2CO3H2O=Cl2O2NaCl2NaHCO3),故答案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或 2Cl22Na2CO3H2O=Cl2O2NaCl2NaHCO3);(6)氯气直接溶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制备的次氯酸浓度较低,并且有盐酸杂质,而用此方法制备次氯酸溶液纯度较高、浓度较大,故答案为:制得的次氯酸溶液纯度较高(浓度较大);II(7)由化合价变化可知,NO与Na2O2反应可能生成NaNO2或NaNO3或Na

    21、NO3和NaNO2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NO3;NaNO2中N元素为+3价,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NaNO3,离子反应为2MnO4-+5NO2-+6H+=5NO3-+2Mn2+3H2O,滴定过程中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是210-3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NaNO2的物质的量为510-3mol,质量为510-3mol69g/mol=0.345g,被滴定的10mL溶液中含有0.35g反应后的固体,则反应产物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0.345g0.35g100%=98.57%,故答案为:2MnO4-+5NO2-+6H+=5NO3-+2Mn2+3H2O;98.57%。【点睛】本题考查

    22、了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涉及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滴定原理应用与计算,根据题目给定的基本信息解题,理清整个制备的流程及操作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I明矾KAl(SO4)212H2O 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饮用水的净化;造纸工业上作施胶剂;食品工业的发酵剂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含Al、 Al2O3及少量SiO2和FeO xFe2O3)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Al(OH)3Fe(OH)2Fe(OH)3开始沉淀3.46.31.5完全沉淀4.78.32.8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操作是_、_、过滤、洗涤、干燥。(3)检验

    23、滤液A中是否存在Fe2的方法_ (只用一种试剂)。(4)在滤液A中加入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调节pH3的目的是_ ,滤渣2含有的物质是_。II(6)取一定量含有Pb2+、Cu2+的工业废水,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当PbS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Pb2+)/c(Cu2+) =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Ksp(PbS)=3.410-28,Ksp(CuS)=1.310-36【答案】 (1). Al33H2OAl(OH)3(胶体)3H (2). 蒸发浓缩 (3). 冷却结晶 (4). 取适量滤液A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滤液A中存在Fe2(也可用酸性高

    24、锰酸钾溶液检验) (5). 5Fe2MnO48H=5Fe3Mn24H2O (6). 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7). MnO2、Fe(OH)3 (8). 2.62108【解析】【分析】铝灰(含Al、Al2O3及少量SiO2和FeOxFe2O3),加入过量稀硫酸酸溶过滤,滤液为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铁,滤渣为二氧化硅和不溶性杂质,滤液A中加入稍过量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铝离子不沉淀,加入适量硫酸锰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和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主要是硫酸铝溶液,加入硫酸钾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硫酸铝钾晶体。【详解】(1)明矾

    25、净水石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故答案为:Al3+3H2OAl(OH)3+3H+;(2)固体和液体分离需要用过滤操作,操作是过滤,操作是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利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明矾晶体,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检验亚铁离子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或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会呈现蓝色沉淀,故答案为:取适量滤液A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滤液A中存在Fe2(也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4)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

    26、,本身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故答案为:5Fe2+MnO4-+8H+=5Fe3+Mn2+4H2O;(5)分析离子沉淀的PH范围调节溶液PH=3,可以使使Fe3+转化成Fe(OH)3沉淀,并防止Al3+沉淀;在pH=3、加热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加入MnSO4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2+2MnO4-+2H2O=5MnO2+4H+;过滤得到反应中生成难溶的二氧化锰和沉淀得到的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使Fe3+转化成Fe(OH)3沉淀;MnO2、Fe(OH)3;(6)已知KSP(PbS)=3.

    27、410-28,Ksp(CuS)=1.310-36,取一定量含有Pb2+、Cu2+的工业废水,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当PbS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Pb2+)/c(Cu2+) = KSP(PbS)/Ksp(CuS)=3.410-28/1.310-36=,故答案为:2.62108。【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工艺流程,涉及物质的制备、对工艺流程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溶度积的计算等,试题综合性较强、知识点较多,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工艺流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10.INO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具有舒张血管的功能。工业上可用“氨催化氧化法”生产

    28、NO,主要副产物为N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氨气、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NO和副产物N2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4NH3(g)+5O2(g)4NO(g)+6H2O(g) H1,4NH3(g)+3O2(g)2N2(g)+6H2O(g) H2,N2(g)+O2(g)2NO(g) H3,则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3 =_。(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NO的反应。在1110K时,向一恒容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 NH3和2.8mol O2,加入合适催化剂(催化剂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保持温度不变,只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或“

    29、=”)。II(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用CO和H合成甲醇,其反应为:CO(g)+2H(g) CH3OH(g)HO。在容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2mol CO和4 mol H2,加入合适的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保持250不变发生上述反应,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压强/MPa12.410.28.47.06.26.2则反应从开始到20min时,以CO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_。III(4)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气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下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用该燃料电池作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揭阳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