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下册发现和探索教学案.docx

    • 资源ID:10295143       资源大小:48.01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下册发现和探索教学案.docx

    1、三年级下册发现和探索教学案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学设计1.影子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以“影子的特点与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即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研究技能。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关于影子与测量的实践活动,有条件地应安排在学校操场进行,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且要亲自实践一下

    2、,关于被测物高度可以酌情选定。 同时准备有关的投影图片与实物,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提高活动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及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研究技能。 教学的难点是 (1)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的掌握。(2)“实验三”影子与测量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一则谜语和影子图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影子的特点与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3、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教师要先熟悉实验,要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并能很好的操作。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1个手电筒、1块68厘米透明塑料板、一块大橡皮、1根 2米长的竹竿等活动器材。3张A4白纸、学生用剪刀、胶带、直尺等活动用具。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进行有关影子的实验、观察、研究影子的产生条件、特点及实践中的应用。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分别为: 实验一 是通过“影子产生的条件”的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即必须有光源,那个产生影子的物体必须是一个不透明的物体。 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让每个学生都

    4、亲自试一试,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实验二 是通过“影子哪去了” 的实验让学生知道生活实践中有时不需要影子时采用的办法。 实验二可以从医院手术室讲起,启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实验三 是通过“影子与测量”的实验最后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是具体的实践活动。 对于三年级学生实践难度较大,要先在室内做好指导和组织工作,然后再到操场进行实践活动。活动中要及时指导和交流学生中的好作法。 关于数据的分析与计算也是较为困难的,属于数学比例问题,活动中可不涉及这些问题,在具体数字中去比照求得答案。 要做好“思考问题”栏目的指导。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

    5、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影子”计时的研究,要做好准备工作。画影子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因时因地制宜。半日内完成这项研究也可行。 适时结合图5与图6进行教学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践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本课建议用2课时。 五、背景资料 1.影子: 光波是沿直线传播的,它不能绕物体前进,如果某些物体挡 在光波的道路上,那么光就受到阻挡,形成影子。 2. 无影灯: 它的构造是在它很大的圆形灯罩里,交错排列着几个到十几个灯球,每个灯球里有一个镜面灯泡,把光线均匀柔和地反射到整个灯球上。

    6、这样,各个灯球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同时又不留下任何影子,因此取名“无影灯”。 3.在阳光下,谁能甩掉自己的影子呢?就连最快的火箭也办不到,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极快的。如果光比火箭跑得慢,影子就会被甩到后边去了。17世纪以前,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现代科学测定,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 792 458米秒。通常近似地认为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光在其他媒质中的 速度都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4.公元前6世纪,埃及人给来埃及访问的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出了个难题,要他量出金字塔的高度。泰勒在自己的影长恰恰等于身高的时刻时开始测量,他量出塔影长,再加上已知的塔底长,

    7、就测出了金字塔的高。2.“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 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以“光的直进原理与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即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研究技能。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一般情况下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直进原理,了解原理的应用相关内容。 二、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教师演示实验用的手电筒光不要太强,使用 5W台式电灯一盏要注意安全,用手电筒去掉反光罩

    8、作为光源代替5W台式电灯效果好。关于人们利用光的直进原理的实践活动,有条件地应安排在学校操场进行,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且要亲自实践一下,并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 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及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实验技能。 教学的难点是: (1)关于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实验与分析。 (2)应用光的直进原理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一则成语故事和插图,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光的直进

    9、原理与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向学生解释一下“直进原理”意思。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按小组准备厚纸一张(A4纸大小)。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进行有关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直进原理,的实验,研究应用的相关内容。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本课分三个环节分别为: 第一个环节是实验一“黑暗中能看见东西吗?”是通过观看盒里放上块橡皮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能看见东西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光源,二是必须物体能将光线反射到我的眼中,我们才能看见物体。第二点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运用视频课件演示来突破难点。这是全课的基础,教师要下力气解决好

    10、。第二个环节是实验二“光沿直线传播”是通过“用纸卷一个细直筒,在距离灯光6米以外观察台灯光”和“观察墙上标志物”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实验中观察的光源要暗一些,注意用眼卫生,光不要刺眼。 本环节中共包括四个实验,其中和两个实验是证明光源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而中的两个实验是证明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此点有一定难度,教学中要加大力度突破此点。 第三个环节是通过两个事例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的实践应用。第一个事例可以借助课件或枪的模型进行教学。第二个事例,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实践操作,要先在室内做好指导和组织工作,然后再到操场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4)探索发

    11、现 这一部分既对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同时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实际应用做了一些说明。教学中要把握好,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照应课的导语,做到首尾呼应,解释成语的科学道理。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践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各项实验要注意安全和用眼的卫生。 (2)实验要任每个同学都参与,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注意严格的光直线传播的基本定义的内容(见背景资料)(4)本课建议用1-2课时。 五、背景资料 1.光的直进原理的基本定义: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源: 凡是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 3.光线: 通常所说的一条光线,实际上是指一束很细的光。我们并不能把光源发出的光切割成一条一条的光线。光线是为了便于描述光的直线传播而引入的一种抽象的几何线,是一种理想模型,有了它就可以借助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光的传播。4.“凿壁偷光”的故事 西汉时代有一个穷孩子,名叫匡衡。他家境贫寒,没法上学。匡衡人穷志不穷,他向别人借了书,想晚上回家看书,可是他又没钱买灯油。他的邻居生活条件好,夜里点蜡烛。匡衡便在墙上打一个小洞,让一小束光穿洞而过,他就借这束光来读书。好心的邻居发现了这个秘密,便每晚请他到自己屋里读书。后来,匡衡终于成了杰出的人才,当上了汉元帝的丞相。 5.关于光的直进原理的应用: (

    13、1)木工在检验木条是否平直时,往往闭住一只眼。把张开的眼睛放到木条的一端,沿着木条的边缘望去,如果边缘成了一点,就说明边缘上的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在利用光的直进原理。 (2)栽树,要想栽成一条直线,也可以应用光的直进原理。 (3)用枪射击时,也要用上光的直进原理。射手瞄准时,要用眼睛从照门往准星和目标望过去:“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准星,三点;联成一条线,目标能击中。”这个原理很简单,当目标、准星和照门中央叠合为一点时,必定是三点成一线,子弹便能击中目标了。3.纸的再认识 一、教学目的1.通过“纸的再认识”的实验学习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纸张特性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生活周边的科学

    14、问题答案的意识及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2.通过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其中原因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验的结论,对几种纸张的特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按教材要求准备好实验器具及相关材料。并对教材中的实验逐个亲自做23次,以便指导学生分组实验。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分辨纸张的纵向与横向是本课的难点。 2.掌握三个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并会分析其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1.“探索活动”实验一:纸张撕扯的实验 图2:把截下的纸,一定要帮助学生用笔标明纵向和横向。否则实验结果适得其反。 教材中图4是纵向撕扯。 图3是横

    15、向撕扯。 同样,笔记本用纸和面巾纸也必弄清它们的纵向和横向,这样才能发现这三种纸张的规律。 实验二:纸张的抻拉实验 图5:把裁下的纸条,从纵向剪下的纸条,一定要立即标明纵向,从横向剪下的纸条也要立即标明横向,否则实验结果适得其反。同样,笔记本用纸和面巾纸也要弄清它们的纵向和横向,以便能正确地发现这三种纸张的规律。 实验三:纸张的吸水性 对三种不同的纸张滴上一滴红色水后,认真仔细观察红色水滴扩散得快慢,自己总结出哪种纸吸水性最强或最弱,总结出三种纸纤维长度和纤维之间紧密程的关系。 2.“探索发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的探索课题:几种纸张的三个特性。 3.“探索延伸”练习自己拟定实验方案的设计,“

    16、三种纸张的弹性实验”、“三种纸张透光性的实验”,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及设计能力。为扩展到了解其它物质特性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4.小资料: 在造纸过程中,液体纸浆流过“过滤网”是以每小时约90千米的速度流动,由于纸浆中90%都是水,过滤网的运动带动纸浆中的纤维朝同一方向运动,因而形成了纸张纤维的纵向。4.用眼卫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我们眼睛的作用和造成我们视力下降的原因,并了解眼睛保健的重要性。 2.通过以“用眼卫生”为内容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用眼卫生方面的学习研究兴趣。达到使自己珍爱眼睛,保护视力,营造科学用眼的环境,使学生提高科学用眼的自觉性,养

    17、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 3.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达到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尝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视力保健的资料 2.采访周围戴眼镜的人,体会视力较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3.蒙眼睛用的布(可用不透明的围巾代替)。 4.扫帚、笤帚、皮球等实验用品 5进行安全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活动使学生提高科学用眼的自觉性,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拟定调查问卷和分析调查问卷是本课学习中的难点,教师要在课上统一完成,先讲明要求和操作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操作。

    18、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人体感觉器官中的两只眼睛,是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器官,因人们有80%以上的信息是由眼睛获得的,本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给自己眼睛有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习性。从小爱护自己的眼睛,科学用眼,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 “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这个谜语是这样的:“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猜它是我们感觉器官中的哪一个?”或直接运用谈话导入的方法直接导入也可:“同学们,眼睛是我们感觉器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我们又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19、”(2)探索课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眼睛是我们身体中重要的感觉器官,了解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有哪些,同时也要了解眼睛保健的重要作用。 在上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收拾书包比赛。方法是:一共要收拾两次书包,第一次睁着眼睛收拾,第二次闭上眼睛收拾,让同学体会速度和收拾书包过程中感觉上的不同。也可以让同学交流课前同学们自己查找的关于“眼睛”的资料,在交流中明白本课的学习目标。还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的模型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目标。 (3)探索活动 在进行实验一的活动中 一定要让同学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课桌椅一定要移开,远离实验的同学。 在上课时如果我们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这四项实验时,教师可随机进

    20、行实验内容的替换,如可让同学蒙上眼睛进行穿脱外衣、收拾文具盒、捡掉在地上的橡皮等等。或者还可以玩孩子们喜欢的“贴鼻子”的游戏。 在实验观察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会自己的真实感觉,不要只是让学生感觉到蒙着眼睛好玩,使实验流于形式。 在引导学生说一说视力若视力出现障碍,会给人的生活与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中,教师最好要在上课结束时给学士留一项调查的作业:采访你身边戴眼镜的亲朋好友或邻居,戴眼镜对日常生活学习是否有影响,也可请班中戴眼镜的同学谈一谈自己戴上眼镜后的亲身感受。 在进行实验二的活动中 图5不要让学生看的时间过长,也可在看完图5后让学生稍事休息,在讨论“哪些特点易引起眼睛疲劳时”学生说

    21、出即可,不要求答案上的统一。 在观察图画时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图中通行的做法是否妥当,对眼有什么影响还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此题的回答中还可以联系自己日常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还有哪些不足,今后怎样做。 在调查研究中 此调查问卷只是参考,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本学校和学生的自身情况,自行拟定调查问卷。 调查时可调查自己班同学也可调查外班同学,但不可影响其它班同学上课。 教师要恰当的教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时注意文明用语。 (1)探索发现 在分析调查问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达到调查的目的,教师不要自己直接给出答案。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选择

    22、A多的同学都非常重视用眼卫生,一般视力都比较好。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必须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探索延伸 在充分学习和实验后,引导学生自己谈学习后的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汇总 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做眼睛保健操 我们应该如何做眼睛保健操 在读儿歌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通过读儿歌你读懂些什么?最后要熟读成诵。 1.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此项内容要注意和其它学科进行整合,例如:和语文老师接洽,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增加调查问卷的起草等 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教师要注意保护。 结论是在学生充分活动探索后自己发现并得出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 建议一课时完

    23、成。 五、背景材料 每年的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 爱眼日宣传口号 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 视力1.5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儿童斜、弱视,切莫错过6岁以前最佳矫治年龄 孩子总眯眼,尽早去查眼 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 任何眼镜对眼睛都有害 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 历年“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 1996年6月6日首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视力”1997年6月6日第二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老年人眼保健”1998年6月6日第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预防眼外伤”1999年6月6日第四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保护老年人视力,提高生活质量”200

    24、0年6月6日第五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动员起来,让白内障盲见光明”2001年6月6日第六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早期干预,减少可避免的儿童盲症”2002年6月6日是第七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关爱老年人的眼睛,享有看见的权利”2003年6月6日是第八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爱护眼镜、为消除可避免盲而努力”2004年6月6日是第九届“全国爱眼日”主题为“防治屈光不正及低视力,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眼保健水平”眼睛的构造 眼睛的构造由眼球和保护眼球的附属器官两大部分组成。 (1)眼球:眼球的构造十分精巧,其前后径成人平均约为24毫米,可分为球壁和球内两部分。眼球壁最外面一层为外膜,外膜的前16透明无色

    25、,稍前凸,称为角膜,后为白色纤维膜,称为巩膜。眼球壁最里面一层为内膜,内膜和外膜之间的一层为中膜。中膜为色素膜,由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个部分。眼球的内膜又叫视网膜,是眼睛的感光系统。眼球内容主要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其中玻璃体充满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占眼球内腔的45,约4.6毫米,内含水分约99,起着支撑眼球壁的作用。晶状体好像一块又面凸起透镜,中央厚,边缘薄,它的功能是将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上。 (2)眼睛的附属器官,包括:眼眶、眼睑、结膜、眼肌和泪器。 眼眶,是容纳眼球的骨腔,呈漏斗形,尖端向后,底边向前,尖端有视神经和眼球的血管通向颅中凹。 眼睑。俗称眼皮

    26、,上下眼睑内外侧连接处叫内眼角和外眼角。 结膜。是一层透明的薄膜,分为睑结膜和球结膜,分别覆盖在睑板和巩膜的表面,结膜有润滑眼球和保护眼球的作用。 眼肌:眼球共有六条眼外肌,分别为内、外、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眼球靠这些肌肉维持九个方面的正常转动。 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内,形似扁桃。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1.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眼保健操的发展史: 据了解,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现北京

    27、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自创的。当时有8节,不但有文字说明介绍怎么做,还配有穴位图。同年,北京市景山学校、北门仓小学、28中等学校开始试做这套眼保健操。刘老师对中医按摩有很深的造诣,他自身有眼疾,在平时的摸索中,创建了一套眼保健操治疗自己的眼疾,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时,正值北京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进行视力普查,调查结果很令人着急。市卫生防疫站医生和教育局领导多方查询得知刘世明自创的保健操,于是他们积极研究、探讨,终于创出了8节的眼保健操。眼保健操与课间操一样,是一群众性的运动项目,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眼保健意识,调整眼及头部的血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的疲劳。”1972年,为了让眼保健操更容

    28、易掌握,眼科专家们对其进行了简化。最终将8节简化成5节,并做了部分改动。在北京,1976年,专家们又开始为眼保健操拍挂图、灌唱片。最后选中了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的一名女生录口令。这5节操从1972年起,延续至今。改编后的操由上海眼病防治所编,1982年由教育部等十部委向全国推广。眼睛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复杂的人体视觉器官。祖国中医理论研究证实,人体十二条经络均与眼睛有密切联系。当身体任何一条经络发生障碍时,都对眼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套新编眼保健操,通过对不同穴位的不同按摩手法,以达到通经络,养气血,消除劳,增进视力和预防近视的功效。全操共分六节,均为四八拍,用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完。眼保健操是根

    29、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实践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起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实践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起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眼保健操总要领歌指甲短,手洁净。遵要求,神入静。穴位准,手法正。力适度,酸胀疼。合拍节,不乱行。前四节,闭

    30、眼睛。后两节,双目睁。眼红肿,操暂停。脸生疖,禁忌症。做眼操,贵在恒。走形式,难见功。另外,在网上流传着“眼保健操对眼睛有害”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世界第二,小学生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国,近视率却只有25%。“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眼保健操对视力有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崔义祥说。5.热空气会向上升吗?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学习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热空气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求知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道理,达到培

    31、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热空气上升在生活应用方面的知识。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 2.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做好分工。 3.做好安全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实验能力。 教学的难点是做好分组试验的准备和指导。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生活中的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引出“什么是热空气的上升?”的问题,进而提出探索主题。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研究热空气的上升现象”,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教师准备:2个纸杯、线绳、塑料袋、平衡尺、酒精灯、蜡烛、细木条、铁架台。 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活动中注意安全。 活动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下册发现和探索教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