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02DOC.docx

    • 资源ID:10290601       资源大小:31.7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02DOC.docx

    1、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02DOC语言学概论(师资培训)第一部分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第二部分 语言的本质第三部分 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第四部分 语音和音位学第五部分 词汇和词汇学第六部分 语法和语法学第七部分 文字和文字学 第一部分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一 语言的起源1 语言起源的几种学说(1)拟声说:认为人类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客观现实声音的摹拟,象德国哲学家赫德尔(J.G.Herder)认为,人类的语言产生于打动人类心灵的各种感觉,如羊“咩咩”的叫声最能使人产生感觉,于是羊的叫声就成了羊的名称。(2)情感宣泄说:认为人类语言产生于人类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孔迪雅克(

    2、Condillac)就认为语言源自人类感情冲动引发的各种叫喊。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Otto.Jespersen)还进一步认为,人类最初是通过“唱”而不是通过“说”来宣泄情感的。(3)劳动说:人类语言产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劳动,但语言的产生应该同时伴随着其他条件,比如人类语言器官的不断完善、人类思维系统的不断发展等等,持这一观点的是恩格斯。恩格斯的理论最具说服力,首先,恩格斯将语言的产生放在了人类交际的层面上,突出了语言的产生和其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其次,恩格斯没有将语言的产生简单地归为单一原因,而是认为语言产生的前提和条件是复杂的;最后,恩格斯没有将劳动和语言的产生直接划等号,而只认为

    3、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可以说恩格斯的观点为我们探讨语言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2 恩格斯的语言起源论语言是人类劳动过程中的产物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性条件或推动力。人类语言器官和大脑的不断完善是语言产生的客观基础,人类渴望交往、交流的愿望是语言产生的主观因素。二 语言的发展(一) 语言要素的发展1 语音的演变(1)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十九世纪西方语言学家曾提出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理论,也即任何语音的变化都是规律性的变化,即便那些表面看来是孤立的、个体的变化也都能找到相应的规律,这一理论显示了语音变化的根本特点,可以说,语音的演变是一种规律性的演变。比如,德语在十四世纪到十六世

    4、纪之间发生的长元音音位 、 复合化过程即是规律性的变化, 先变成了 ,又由 变成了 , 变成了 ,所以现代德语里的Wein(酒)、Zeit(时间)中的“ei”都读作 ,Haus(房子)、Rauch(烟)中的“au”都读作au。又如德语音节开头的塞音t演变成了塞擦音t 也是很重要的规律,主要通过与亲属语言英语的对比: tide Zeit twenty zwanzig ten zehn to zu tile Ziegel语音演变的规律性会表现在音位的变化、音值的变化、甚至整个系统的简化等各个方面,象中古切韵音系显示汉语有36个声母,但发展到后来,普通话及大部分汉语方言声母系统都发生了简化,简化是从

    5、浊声母逐渐清化(音位的变化)开始的。清/浊对立是中古汉语声母发音方法上的一对重要区别性特征,由于后来发生了浊音清化的过程而不再是汉语声母系统中的重要区别性特征,在北方方言中 、 、 、 、 等等浊音按照“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的办法全部归到了同部位的清音中去了,例: 平 婆,排,皮, 仄 罢,败,鼻, 平 逃,甜,屯, 仄 道,淡,邓,这样一来,由于“浊音清化”使得汉语声母系统的辅音音位数量大大减少了,声母系统最终简化了。(2) 演变原因 社会的发展变化 发音上的省力 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3) 语音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 古代文献资料、文字、方言、亲属语言等等。2 词汇语义的

    6、演变(1)词汇演变 新词的产生 旧词消失 词语替换(2) 词义的演变 词义演变的原因第一,社会的变化,客观现实的变化,人们对客观现实认识的不断变化,都会引起词义的变化。第二,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也会带来词义的演变。 词义演变的途径第一,由词义引申产生的新义,一般都是在原有词义所概括的内容的某一点上进行延伸的结果。第二,通过比喻产生的新义,一般是将原有词义的特点进一步联想、形象化后实现的。 词义演变的结果第一,通过演变使一些词的词义概念外延扩大了。第二,通过演变一些词的词义概念外延缩小了。第三,通过演变词义由一种意义转移为另一种意义。3 语法的演变(1) 语法手段的增加(2) 语法规则的变化(3

    7、) 语法范畴的变化(二) 语言发展的原因与规律1 语言发展的原因(1)社会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推动力。(2)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导致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2 语言发展的规律(1)渐变性(2)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相对来说,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的稳定性最强。第二,语言系统在各地区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三) 语言接触与融合1 语言接触 借词定义:音义外来的词。维他命vitamin 逻辑logic 比基尼Bikini 黑客hacker 脱口秀 talk-show 沙发sofa2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1)洋泾浜是一种变了形的语

    8、言,源于中国。洋泾浜是旧上海外滩的一段,鸦片战争以后,是外国人和中国人做生意的地方,为了交际需要,中国人与任何外国人交际时都说一种半通不通的英语。使用范围窄,词汇数量有限,结构简单。(2)克里奥耳语(Creole,混合语)由不同语言长期混用产生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取得了与语言平等的地位。如毛里求斯语十几年以前才取得合法地位。(3)人造国际辅助语世界语Esperanto,波兰医生L.L.Zamenhof在1887年创造的,词汇以拉丁语族的语言为基础,也有一小部分取自日耳曼语族的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16条,没有不规则变化。文字用拉丁字母。多音节词重音一律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词根可以自由

    9、复合。3 语言融合(1)性质及原因性质: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或几种语言。原因:人民杂居、经济往来、战争征服、文化交流、文化落差、通婚等(2)类型自愿融合被迫融合(3)融合的过程及遗迹双语、竞争、排挤、替代 第二部分 语言的本质一 语言的本质属性(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 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交际工具(1) 动物与人类之间的鸿沟 语言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系统的完备性、丰富性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层级性和开放性交际的时空性语言能力的先天性和语言学习的迫切必要性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2) 人脱离社会的语言的丧失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 语言与手势、身势语:最重要的交际工

    10、具辅助性交际工具(2) 语言与文字: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二)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三)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1 语言符号 由音义结合起来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2 语言符号的特点(1) 约定俗成性:符号与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2) 线条性:组合的可论证性(规则)二 语言和言语1 定义(1)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2)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及使用产生的结果(说话及说出的话)。2 二者的关系(1)密切相关:语言存在于言语交际中,人类的交际离不开语言。(2)区别:工具/使用工具,全民性/个人性,抽象的/具体的。三 语言的

    11、结构1 语言的层级机制及其子系统(1)语言的层级机制 词组、短语 句子 无数 上层 词 过万 语素 成千 底层 音位 几十 由低到高均按规则进行组合。(2)语言的子系统 语音 词汇语义 语法2 语言的组合关系 符号与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看小说/我学习/学得很累3 语言的聚合关系 可以替换组合排列上的符号单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功能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看小说 吃面条 玩电脑4 二者的地位是语言系统的纲。四 语言的功能1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 语言比人类其他交际工具更重要(2) 语言是人类与动物最根本性的区别之一社会方言:是由交际者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等社会因

    12、素影响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形式,也称语言的社会变体。比如不同行业之间均有自己的行业用语,医生之间常用到“处方,X光,脑CT,造影”等行业术语,而语言学家则经常使用“音素、音位、语素、语言变体”等行业术语,这里,医生和语言学家的语言特点是由所从事的职业带来的。2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语言记录了文化,文化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即语言与人类文化交互作用。中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在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面影。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比如一种语言某一时期产生的借词从内容到数量都与

    13、该社会的发展状况直接相关,中国汉唐时代,佛教盛行,因此就出现了大量有关佛教的借词,当代中国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因此此时期产生的借词涉及到政治领域、经济生活、科学技术、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借词涉及的领域与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精神。3 语言与心理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A 独立:分属两个学科,有自己的外延与内涵;思维能力全人类均有,语言则具有民族性。B 联系:“纠缠”或纠结。形影相随,不分不离。第三部分 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一 语言的类型分类及语言的普遍特征1 语言的类型分类(1) 形态类型分类:构词特点。孤立语(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

    14、语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实现。 他。黏着语:没有内部屈折,变词语素和语法意义一一对应。日语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词形变化来完成。 He is speaking Chinese.复综语:北美印地安部分语言。(2) 语法意义分类综合型:形态表达语法关系 印欧语系部分语言:现代德语分析型:虚词、词序表达语法关系 汉藏语系2 语言的普遍特征 语言及其结构具有共同特点即普遍特征。它反映了语言结构的一般原理。一切语言都有名词动词结构,有疑问句等。二 语言的谱系分类(发生学分类,亲属关系分类)1 有关概念(1) 语言的谱系分类: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的远近对语言进

    15、行的分类。包括语系、语族、语支、语种。(2) 谱系树: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画出来的树形图,它标示出亲属语言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同一棵树上的各种语言有一个共同的原始祖语,所有的枝叶都肇始于一个共同的根。(3) 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它是指几种或更多的独立的语言最初的来源是相同的,这些从同一种语言(母语,祖语)分化出来的语言彼此间具有亲属关系。比如,汉语与泰语、傣语、老挝语、侗语、苗语、藏语、彝语、景颇语、缅甸语等具有亲属关系,因为这些语言属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原始汉藏语。(4) 语系(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综合起来形成的类别体系,是亲属语言最大的类别)、语族(语系内部有更近的共源关系的语言之间形成的

    16、类别)、语支、语种。2 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所属系属(1)语言系属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伊比里亚-高加索语系;马来-波里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其他(2)主要语言系属英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部语支法语: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德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部语支俄语: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部语支日语:系属不明维吾尔语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第四部分 语音和音位学一 语音的特点及属性1 语音的特点(1)自然性生理属性(发音);物理属性(传递);心理属性(感知)(2)社会性社会功能:区别性特征,辨义机制 (3)系统性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38个左右韵母,22

    17、个声母,4个声调(4)民族性 留学生学汉语问题 日本学生前后鼻音问题2 语音的属性(1)自然属性:生理属性(发音);物理属性(传递);心理属性(感知)(2)社会属性:辨义机制二 语音的物理属性1、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音高 语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的频率(次数)决定,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用来区分声调。汉语四声。“越说越快,声音越来越高”3、音强 声音的强弱或轻重,又叫音重。取决于振幅,气流量大、发音用力、振幅大,声音就强。语音的轻重音问题。日语 (筷子), (桥)。汉语东西。“你的 。”“你的?”4、音长 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声音振动持续的时间的长短。长短音 。5、音质(1)定义:

    18、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也叫音色。(2)语音音质形成的原因:发 音 体(声带) 声带是否振动;清/浊 发音方法 如何克服阻碍; 共 鸣 腔 气流是否受阻,是:受阻部位,否:口腔形状怎样。 只要其中一个不同,就形成不同的音质。汉语 发音体和共鸣腔形状一样,但发音方法不同。(3)记录音质的单位: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三 语音的生理属性1 发音器官(1)、动力器官:肺; (2)、发音体:声带; (3)、共鸣腔:口、鼻、咽2 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1)主要为发音时的部位(2)方法:用什么方法发音3 音素、音节与国际音标(1)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语音的基本单位

    19、。(2)国际音标 研制 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研制,制定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经多次修订,现流行的是1997年修订版本。国际音标标音分严式标音(将语音的细微特征标示出来)和宽式标音(标记音的基本音质),形式 ,这些音一般是音素。 国际音标的特点第一,一个音素用一个标音符号标示,一个标音符号标示的是一个音素,音素与音标一一对应。第二,音标符号简明,大部分为拉丁字母小写的印刷体,小部分为希腊字母或新制造的符号。 (潘) 。第三,可较准确地记录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便于语音学习和研究。(3)音节 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与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

    20、位。汉语音节构成:声韵调四 元音与辅音1 元音与元音舌位图(1) 定义:气流从喉腔进入到口腔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而发成的音。(2) 元音舌位图及其发音原理8个基本元音舌位图及其发音原理 前 不圆唇 圆唇 后 高 半高 半低 低 例: 后高圆唇元音2 辅音、辅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1) 定义:气流在发音部位受到阻碍后,通过某种方式克服阻碍而发成的音。(2) 辅音的形成按气流通过声带进入口腔顺序列出: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名称描述顺序:部位+方法。(方法包括:送气+,-;清/浊;塞、擦;口/鼻。)辅音声带 摩擦喉音喉清擦音 舌面后(舌根)舌根上抬向软腭靠拢舌面后音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舌

    21、面后送气清塞音 舌面后浊鼻音 舌面后清擦音 舌面中舌面中和后腭配合舌面中音舌面中浊擦音 舌面前舌面前和中腭配合舌面前音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舌面前送气清擦音 舌叶舌叶和前腭配合舌叶音舌叶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叶不送气浊塞擦音 舌叶清擦音 舌尖舌尖卷起抵住前腭舌尖后音(卷舌音)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后清擦音 舌尖后浊擦音 舌尖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尖前音舌尖前不送气浊塞音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舌尖前浊鼻音 舌尖前浊边音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舌尖前清擦音 舌尖舌尖抵住上下齿齿间音齿间清擦音 齿间浊擦音 唇上齿和下唇配合唇齿音

    22、唇齿清擦音 唇齿浊擦音 双唇配合双唇音双唇不送气浊塞音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双唇送气清塞音 双唇浊鼻音 3 元、辅音关系:联系:都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之一。区别:是否有阻碍 元无辅有 紧张是否均衡 气流的强弱五 语音的社会心理机制(一) 音位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表示:/ /(二) 音位变体1 定义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读音相似的音素往往被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音素是该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被称为音位变体。互补关系:两个读音近似的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分布条件又互补,两个音素归纳为一个音位。2 类型: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在同一环境中无条件变读。 条件

    23、变体:由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受一定的语音条件限制。(三) 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1)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2)非音质音位:音质外由音高、音长、音强等形成的具有区别语音形式作用的。调位、重位、时位。六 语流音变1 定义:音位之间组合,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说话高低快慢不同形成的变化。常见四种:同化、异化、弱化、脱落2、四种语流音变(1)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与它相同或相近。面包、辛苦(2)异化:两个相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与它不同。土改(3)弱化:语流中发音变弱。妈妈(4)脱落:比语音弱化程度深。豆腐第五部分 词汇和词汇学一 词和

    24、词汇1 词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2 词汇 一种语言所有的词和固定用语(简称“词语”)的总汇。 每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二 词汇的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1、 基本词汇(1)定义:词汇的核心部分,是具有较长历史、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且社会普遍使用的比较稳固的词汇。如自然现象(风、)、动植物名称、表示基本性质的(好、坏)等。(2)特点 普遍性:不分阶级、阶层。 稳固性: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能产性:大多数(个别虚词例外)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民族性:2、一般词汇(1)定义: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2)特点: 形成历史短:新词。 稳定性弱。 构词能力差。 部分词

    25、汇有使用范围、地域限制:科技词汇,地域方言土语。3、二者的关系区别: 使用范围不同:基本词汇普遍性,一般词汇部分非。 稳定性不同 构词能力不同。 使用频率不同联系: 均是词汇重要内容之一,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的构词基础。 交际中交替使用,不可或缺。 二者可以互相转化,一般词汇可以发展成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也可转化为一般词汇。二者的界限有时很清楚,如新词肯定是一般词汇。但有时并不容易确定。(二)、标准语词汇和方言词汇1、标准语词汇(1)定义:某一民族或国家内部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标准、规范的词汇。太阳,月亮(2)特点: 标准化、规范化。 便于达到交际目的。2、方言词汇(1)地域方言词汇词汇的地域变异,

    26、与标准语词汇相对应,是指在一定地域(地区)内通用的词语。(2)社会方言词汇由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差异形成的词汇变异。如行业词汇。(三)、古语词汇和新词汇1、古语词汇 产生、流行于古代(如圭(上尖下方的玉器)、科举、宰相、刺史、节度使等等),部分被现代语言取代(目眼睛),部分在现代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中(“不吝赐教”)等等。2、新词汇 在某一时期内新产生的词语。特点: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已有的构词方法创造。(四)、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1、书面语词汇:适用于书面语交际形式的词语。在口语之上,通过正规教育才能得到。 特点:正式,庄重,规范,一般常用于特定的文体中,如公文用语(介绍信,公函,文件)

    27、,学术用语,文学作品(进行描写、叙事)等。2、口语词汇:适用于口语交际形式的词语。特点:新鲜活泼,形象生动,具有地域性。(五)、本族语词汇和外来词汇1、本族语词汇 本民族固有的词汇。汉语、藏语、日语2、外来词汇本民族语言直接(啤酒,可口可乐)或间接(来自粤语借词蛋挞、威士忌、加仑,来自上海话的巧克力、三明治、密司)借自外族语言的词。三 造词、构词、构词规律与词的内部结构(一)造词 构造新词:(二)构词1 构词法研究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2 构词规律与词的内部结构(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形式:单音节:人,马 双 声:尴尬,玲珑,乒乓,忐忑,忸怩,仿佛,剔透连绵: 叠

    28、 韵:轰隆,骆驼,罗嗦,馄饨,蟑螂非双声叠韵:扑通,蝴蝶,蚯蚓,憔悴,鹦鹉音译:巧克力叠音:猩猩、狒狒,霍霍,喃喃,飕飕(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形式:复合式:主谓:眼红,/述宾:烧心,革命,/述补:修正,/偏正:蚕食,联合:手足附加式:缀+根 /根+缀 /缀+根+缀重叠式:刚-刚刚,年-年年,个-个个四 词义及其构成1 词义的性质 是词的词汇意义,是与语音形式结合起来的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反映及其主观评价。 2 词义的基本特点(1)概括性;(2)模糊性;(3)民族性;(4)地域性。3 词义的构成(1)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反映。 父亲

    29、(2)附加色彩意义 形象色彩义: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貌状态,词典中不能注释。“绿油油,白花花,红彤彤 感情色彩义: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主要在褒贬。勇敢 懦弱 聪明 愚笨 语体色彩义:由交际场合带来的适用于相应交际场合。有时在词典中标示。五 义素分析(一)语义单位:义素,义位(义项),义丛,义句(二)、义素与义素分析1、定义:从上下文中分析出来的义位的区别性特征,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传统词汇学注重词的整体意义,实际话语中体现的往往不是其整体意义,而是整体意义中的部分。例:鱼: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腮呼吸。种类极多,大部分可供食用。 这条鱼游得真快。:生活在水中 这条鱼真好吃。:可食 这个是鱼,那个是青蛙。:形状:身体侧扁,有鳞等例:菜:能做副食品的植物。 园子里种了很多菜。


    注意事项

    本文(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语言学概论复习提纲02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