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刷分宝典.docx

    • 资源ID:10261442       资源大小:585.09KB        全文页数:18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刷分宝典.docx

    1、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刷分宝典2014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刷分宝典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知识 3第二章环境知识 17第三章建筑工程知识 22第四章工程造价知识 44第五章房地产测绘知识 54第六章经济学知识 58第七章金融知识 78第八章证券知识 90第九章保险知识 98第十章统计知识 105第十一章会计知识 111第十二章法律知识 118第十三章拍卖的知识 128前言一、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考试的试卷结构及题型种类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与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一起考,总的试题量在110题到115题之间,试卷总分值为100份,答题时间为2个小时。房地产估计相关知识占大约40分,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大约占60分

    2、。主要题型包括:单选题,4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多选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选对,每个选项得0.5分;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不用解释原因。4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不答不得分,判断错的扣0.5分,最多扣至本题为零分。综合分析题,通常是两或三个大题设15个选择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可能是单选题,也可能是多选题。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选对,每个选项得0.5分。总共110道小题,没有简答题、论述题、大计算题。从历年考试来看,一般每年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大约占有16个单选题,8分;6个多选题,12分;16个判断题,8分;8个综

    3、合题,16分。二、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应试指导: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涉及规划、环境、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房地产测绘、经济学、金融、证券、保险、统计、会计、法律、拍卖等多学科知识,内容庞杂,知识点分散,要求考生必须知识面广,而总分值却只占40分,各章所占分值较小,这是该科目考试难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该科目只占40分,每章仅占2-4分,平均为3分左右,不少考生认为复习起来费时费力,就忽视甚至放弃了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和复习,认为只需要稍微复习一下,考试时稍微拿到一些分数,最后就可以通过。正是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一些考生在考试中失利。从近几年该科目的考试情况看,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考试呈现出难度不断加

    4、大的趋势,如果不加强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全面复习,整张考卷的通过率会大大降低。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的复习方法必须做到全面、重视每一个章节和细节知识点,做到学习复习要全面,避免不必要的丢分。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科目的特点是内容庞杂,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其知识深度并不是特别大,尤其该科目内的不少章节内容在我们平时的专业学习中都曾经接触到或者学习过。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与我们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同时对我们不熟悉没有学过的章节进行重点复习和联系。具体复习与应试策略:第一:紧密围绕大纲与官方指定教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第二:重视考试大纲,仔细预读指定教材。第三:认真听我们的基础知识辅导课程,根

    5、据教师的讲解、教材和讲义内容,归纳重点;要广度不要深度;力求全面;注重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小计算的公式。讲义里的黑体字部分是复习的重点内容,需要适当记忆和学会计算。第四:反复听教师的知识归纳,尤其对标注为重要的知识点,要仔细阅读教材,找到关键词和知识点,记忆关键词。第五:在学习基础知识课程的基础上,多做练习。第六:在教师的重点知识解析和真题解析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年考试真题的出题风格。第七:在考试冲刺阶段,结合教师的冲刺重点知识解析,对重点进行最后的强化复习。第八:进行最后的模考,调整心态,准备步入考试。第一章规划知识本章应试指导:本章内容所占分值除2003年占比很小,其他各年度占比都超过了

    6、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的平均分,这说明规划知识这一章在我们的复习中应该重点照顾。本章一共五节,第一节是规划,第二节是城市规划,第三节是城市总体规划,第四节城市详细规划,第五节是居住区规划。从每一节的考题分布来看,第三、四、五节是复习的重点。本章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原建设部令第146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复习本章内容的诀窍是,可以结合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教材中的第五章内容,“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与政策”。这两章内容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方面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与政策”主要反映城市

    7、规划的“动态”内容,如在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中,实行报建审批管理和批后管理等;而本章内容主要反映城市规划的“静态”内容,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土地分类,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类指标等。本章复习的重点内容:1.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包括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两个方面,尤其是编制城市规划的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分级审批是考试的重点;2.城市用地分类和依据是考试重点;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结论,一般可将建设用地分为三类,是考试重点;4.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中,要掌握各种具体指标。5.注意可能出计算题:比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计算公式。第一节规划概述一、规划简介1.规划的含义:两层:一是描绘未来;二是行为

    8、决策。2.规划的类型: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全国性、省级和城市级规划,分别用于确定全国、省、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该规划除了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方针、大的空间部署,一般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指标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人均GDP,每万元GDP综合能耗、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等指标。2)国土规划,对国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布局、治理、环境保护的全面规划。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依法对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根据我国行政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全国、

    9、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和乡五级。总的记忆原则,是要保证耕地保有量不能减少或者低于法定范围。4)区域规划,分为区际规划与区内规划。5)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属于城市专项规划范畴。6)城乡规划。3.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上:1)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前者是对后者的具体落实。2)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主要是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3)城市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区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第二节城市规划概述一、城

    10、市规划的含义、作用和任务(一)城市规划的含义 掌握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的做出下列内容的统筹安排。4个小点1.城市性质、规模、发展布局;2.合理利用土地;3.协调空间布局;4.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安排。(二)城市规划的作用三个层次:1)城市规划是国家对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2)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3)形成了城市未来的空间架构。(三)城市规划的任务 了解 不需要记忆二、城市规划体系三个基本方面:规划法律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一)城市规划法律体系规划法律体系: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统称。主干法+相关法规、规章:主干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城

    11、乡规划法(二)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熟悉规划行政体系包括:编制、审批的分级管理体制1.编制:城市、县、镇人民政府编制相应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大、中城市编制分区规划。县人民政府县政府所在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镇人民政府编制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审批:(1)由国务院审批:直辖市;省、自治区首府城市、国务院指定城市;(2)其他城市、镇: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3)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一般由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三)城市规划运作体系,包括具体编制、规划实施控制两个方面1.城市规划具体编制:(1)城市规划具体编制分为两个方面:战略性发展规划的编制主要包括城

    12、市总体规划,其任务是制定城市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实施控制性规划的编制主要包括城市详细规划,其任务属于操作层面的具体安排。(2)根据编制的深度和内容,城市详细规划可以分为: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和强度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的控制性位置、空间环境的控制;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依据,指导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2.城市规划实施控制:是为了落实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而采取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运作方式。需要注意的几个知识点:总的原则是规划在先,规划许可和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先决条件。(1)城乡规划法规定,

    13、任何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专门申请规划许可,并按规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规划条件要写入出让合同中;没有规划条件的不得出让;在签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可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擅自改变规划条件;没有规划条件的出让合同无效。三、城市规划管理系统1.城市规划决策系统,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系统;2.城市规划执行系统,即规划实施管理系统(分为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市政交通三项内容);3.城市规划反馈系统,即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管理系统: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

    14、;4.城市规划保障系统,即组织、人员、机制、体制、法制等保障条件。第三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一)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的战略部署和纲领性文件。(二)内容总体规划的内容:城市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示例题:为了解城市未来发展,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在查阅城市总规划时,应该研究的内容有()A.城市的发展布局B.功能分区C.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D.建筑形态控制指标E.城市性质

    15、答疑编号950270010301【答案】ABC【解析】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所以答案是ABC。参见教材P9。城市、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为5年。(重点)二、城市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只需记忆城市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二)内容:三个目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建设水平目标。三、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一)城市性质1.城市性质定义:城市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编制总体规划时,首先确定城市性质。2.确

    16、定城市性质的方法需要了解:一般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主要指城市在区域经济、文化生活的作用和地位;定量主要指具体的城市发展指标。3.按照城市性质划分城市规模:工业城市苏州、广州交通港口城市大连、青岛、宁波中心城市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特殊职能城市三亚观光旅游城市(二)城市规模1.指反映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程度;狭义的城市规模就是指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市区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2.确定城市规模的常用方法:综合平衡法(理解什么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什么是人口的机械增长?);区域分配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3.按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类型

    17、按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类型发生变化,请同学们留意可能会出题。按照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按市区常住人口将城市做如下划分:小城市:50万以下;中等城市:50万-100万;大城市:100万-300万;特大城市:300万-1000万;巨大型城市:1000万以上。四、城市分区规划介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大中城市)。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教材中的任务与内容的部分只需了解,不用记忆。五、城市用地(一)城市用地分类 熟悉1.目前:10大类、46中类、73个小类;2012年1月1日实施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届时城市用地分为8大类、35中类、44个

    18、小类;上述标准要废止。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达到中类为主,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达到小类深度。2.教材中13页的表11中应注意的几个知识点:C类的公共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M类的工业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S类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包括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用地,道路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内部的道路用地;G绿地用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E水域和其他用地范围。3.建设用地是前9类,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城市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4.用地计量单位:万平方米,公顷(hm2)。5.比例尺。总体规划1:10000或1:5000;分区规划1:5000或1:2000同一

    19、比例尺(二)城市用地评价城市用地评价包括三个方面:自然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经济评价。1.自然条件评价:(1)工程地质条件:1)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会影响项目的选择和地基处理成本;2)地形高差,会对城市布局、道路走向、项目土石方工程量均有很大影响;3)是否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地震灾害;(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1)水文条件,指的是地表水,是城市用水的水源、水路运输、改善气候、美化环境;2)水文地质条件,指的是地下水,避免开采过渡、污染。(3)气候条件:1)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日照率,用于确定建筑物的日照标准、建筑的朝向和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冬至正午十二点后一排房子首层的窗台能照到太阳所

    20、需要的间距)2)风象包括:风向与风速风向,对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风玫瑰图(指根据汇总数据绘制的风向频率图和平均风速图);风速:对城市规划、建筑抗横向荷载设计有关。3)气温,温差大对建筑工程本身及其施工有影响;对污染物的扩散有影响;热岛现象引导增加市中心水域面积。4)降水与湿度。(4)地形条件(5)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要求: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结论,可将建设用地分为三类:第一类用地:适于修建的用地;具体要求:6个,教材20页,记住一个坡度要求,10度。第二类: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需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条件;具体情况:6个,教材20页,洪水轻度淹没区深度不超过1-1.5m。第三类:不

    21、适于修建的用地,5个,教材20页。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包括:(1)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评价,用地布局是否合理、是否适应、是否体现出城市性质的要求;发展对生态条件的影响,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结构的协调性。(2)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价,建设现状的质量、数量、容量和改造潜力。城市市政设施:道路、桥梁、给排水、电、气、热、通讯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文教卫生、金融邮政等设施。(3)社会经济构成评价,人口结构及分布的密度以及物质设施与居民需求间的适应性。如高水平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分布是否均衡等。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定义:根据城市土地的自然、经济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

    22、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1)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1)土地承载性,城市土地的最基本自然属性。2)区位,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区位对城市之间土地级差地租和地价水平有决定作用;中观区位是影响城市范围内土地等级和基准地价的主要因素;微观区位是城市土地经济评价中确定各种地价修正系数和评估地块价格的基础。(2)区位评价: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基本思路:级差收益测算的方法进行城市土地评价;区位条件:土地评价的因素因子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因子层。第四节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按照功能分区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商贸区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地域范围应在100公顷以上;修建性详细规划,规

    23、划地域范围应在3公顷以上。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政策的载体。(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任务: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强化城市规划的控制功能,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面积与用地界线;规定各地块土地使用、建筑容量、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性要求;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记住5点内容,如果考

    24、到必定是全选)。(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包括6项内容,前5项属于控制指标,又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1.下表把控制体系的6项内容做了一个归纳:(黑体部分需要记忆并且会计算)指标体系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1.用地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相容性(该土地用于建住宅是否合适)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2.环境容量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容量3.建筑密度、6.容积率7.绿地率1.人口容量续表3.建筑形态控制指标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4.交通控制指标交通处入口方位、停车位8.交通

    25、处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续表5.城市设计引导控制指标建筑形式、色彩、体量、风格2.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6.配套设施控制指标生活服务、市政公用、交通设施和管理3.其他环境要求2.下表对规定性指标进行了归纳:以下内容需要记忆并能计算:1个上限(建筑密度)、3个下限(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绿地率、停车泊位数)、1个上下限同时控制(容积率)。规定性指标指标定义指标上下限1.用地性质土地用途2.用地面积划定的面积3.建筑密度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上限4.建筑控制高度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建筑相对于规划内道路红线后退的距

    26、离下限6.容积率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上限、下限7.绿地率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地块面积的比率下限8.交通出入口方位每地块应设12出入口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下限3.指导性指标:了解即可。【计算示例题】:某项目建设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代征地3700平方米,规划容积率为3.3,建筑覆盖率50%,则总建筑面积是()平方米。A.132000 B.144210 C.66000 D.165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容积率公式,总建筑面积等于容积率乘以建筑用地面积,所以是D。参见教材P26。(四)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关计算规则: 1.建筑占地面积:指建筑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外

    27、伸”部分不算(注意仅一面有围护结构、面积不大于基地空地面积10%的基地附属建筑面积(基地空地面积基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不包括在总建筑面积中的包括:不高于明沟1.5m的半地下室;不作为公共使用的敞空层按一半计算面积;面积小于标准层的10%的屋顶附属建筑物。3.建筑高度:只需记忆核算的对象核算建筑间距时,建筑高度按以下规定计算:平屋面算至女儿墙顶,无女儿墙算至檐口;坡屋顶坡度小于35时,高度到檐口;大于35时,高度到分两种:屋脊线平行关系-算至屋脊;两建筑垂直关系-算至山墙斜坡高度的中点。核算建筑高度时,建筑高度按以下规定计算:平屋面算至女儿墙顶,无女儿墙算至檐口;

    28、坡面屋当山墙平行于道路红线时,高度算至山墙斜坡的中点,当屋脊线平行于道路红线时,坡度不大于35时,算至封檐墙顶,大于35时,算至屋脊。二、修建性详细规划了解内容:针对各类工程建设的指导,7条了解即可。第五节城市居住区规划一、居住区及规划布置1.居住区的规模居住区的规模: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居住人口规模(主要标志)。居住区按居住户数和人数规模,分为三级: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人口数量35万人11.5万人13千人户数11.6万户35千户3001000户设施一整套较完整的一套能满足的所需的基层的2.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了解即可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结构居住区住宅组团:二级结构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二级结构独立式组团二、居住区规划的用地任务和内容,了解即可三、居住区的用地构成和规模(一)用地构成按功能分为4类1.住宅用地:住宅基底占地及前后左右一些空地及宅间小路、宅旁绿地、杂物院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建筑及设施基底面积和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3.道路用地:不属于上面两种道路的道路,包括小广场、停车场、回车场;4.绿化用地:包括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块状、带状绿地等。(二)居住区的规模用地和人口数(标志)1.


    注意事项

    本文(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刷分宝典.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