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0258172       资源大小:33.3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1、人教版八上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奇妙的克隆教案设计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教授者向老师授 课 班 级制作者向老师课 题奇妙的克隆课时安排2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积累字词合作交流与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教学重点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教学难点1、体会“克隆”

    2、的含义及其奇妙。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教学内容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与设计一、谈话引入: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二、初读课文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四、分段指名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五、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

    4、小组交流,汇报。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学习第五自然段: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

    5、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2、教师引读学习第九自然段: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作 业练习册板书设计奇妙的克隆克隆是什么神话动物植

    6、物低等生物“多利”诞生了不起爱科学造福人类食物畜牧生态医学学科学诱人前景教 学反思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教授者向老师授 课 班 级制作者向老师课 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时安排3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1比较阅读法。2涵泳品味法。3延伸拓展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

    7、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教学内容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与设计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

    8、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明确:(1)hi zh nns (2)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学生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

    9、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教师巡视各组,掌握讨论情况,随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然后选交流成功的两个小组介绍阅读成果。 明确:1恐龙无处不在,说明对象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为: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文章的思路简述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在是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

    10、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2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为“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为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文章的写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

    11、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第二课时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

    12、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这些句子都被作者安排在括号里。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学生明确: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

    13、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

    14、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五、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生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15、生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生3:有人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概括为“两个苹果”理论。一个苹果是砸向牛顿的那一个,它促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带来了科学的飞速发展。另一个苹果是亚当夏娃偷吃的那一个,它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文明。 生4:大自然是人类的

    16、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第三课时 活动与探究 一、“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对文中的这句话,你肯定有认同感,请查阅有关资料,找一些科学研究的例子,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 二、思维推理训练 请学生写出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两文的思维推理过程。 提示: 恐龙无处不在 “在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中,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说明南极大陆上有恐龙。但恐龙

    17、是不能在南极洲那种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那这些恐龙是怎么来的呢?恐龙不可能自己游过去,只能做反向思维,是南极洲大陆自己漂过去的。” 被压扁的沙子 “有超高压的存在,就会出现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压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击会造成超高压,所以可能出现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可变回常态,因此火山爆发造成的高温会使斯石英消失;大撞击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变成普通沙子;但许多斯石英也会因撞击被溅到平流层中避开高温而保留下来;发现斯石英的岩层年龄有6500万年,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因此推断恐龙灭绝可能是由外界撞击引起的。作 业练习册板书设计撞击说 恐龙灭绝 被压扁的沙子 火山说教 学反思

    18、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教授者向老师授 课 班 级制作者向老师课 题生物入侵者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字词。掌握“劫掠、栖息、失衡、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2.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速读、默读科普文,从文中按要求检索筛选信息的能力。4.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

    19、导。2合作探究法。学生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3语文活动法。组织课堂辩论,探讨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生物入侵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美丽家园而努力。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从文中检索、筛选关键信息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内容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与设计一、 激趣设疑导入老师展示“小龙虾”和“水葫芦”图片,介绍他们的相关信息。1、 小龙虾:最早由日本引进,出于它适应性强,在强烈污染水质中能生存,日本人将它用于吸收污水中的 重

    20、金属元素。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作为生物实验品,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到中国并很快繁殖起来。钳子般的鳌足,给了小龙虾超强的破坏力。它能将鱼虾撕成碎片 ,能把坚固的堤坝打穿。如今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诸省市都能见到,可是长江及其支流的大堤一般都是土堤,在取土筑堤时往往在背水面形成水坑、池塘和低洼地,成为螯虾生长和繁殖的适宜场所,而小龙虾对于堤坝的危害可能比白蚁的危害更大,实在让人忧心!而小龙虾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它“荣登”我国最有危害的入侵物种之榜首。2、 凤眼莲:俗称“水葫芦”. 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水葫芦繁殖快,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水体的丰富营养化又促成了水葫芦的疯狂

    21、繁殖,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绿岛”样的水葫芦致使昆明大观河滇池西山这条理想水上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高达5至10亿元。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由水葫芦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同学们,这些入侵者日益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损害着我们家园的美丽容颜,那么,面对入侵者,我们该如何应对?让我们走进课文生物入侵者,一探究竟。二、 以发现的眼光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以发现的眼光速读课文,勾画你认为难

    22、认读或难理解的字词,结合具体语境猜测它的含义。幻灯片投影:(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劫掠(l) 栖息(q) 失衡(hng) 藩篱(fn) 归咎(ji)(2)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的祸害,逃也逃不脱。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也避不了。文中指夏威夷岛上的鸟类因棕树蛇的入侵躲避不了灭亡的命运。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五彩斑斓:灿烂多彩,文中用来形容观赏鱼的美丽外观。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

    23、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啸聚山林:旧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互相呼叫,拉帮结伙。这里指蛇、蜥蜴、山猫等迅速繁衍、数量增多后汇聚一起。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这里指人们没有办法应对对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物竞天择:指自然界生物竞相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

    24、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文中指人们无法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置之不理。 2、请学生以发现的眼光默读课文,答疑解惑: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请迅速从文中检索信息,用“是生物入侵者”或“叫生物入侵者”的句式给它下定义。幻灯投影: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或“叫”。例如: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就是“生物入侵者”。三、 以探究的精神读

    25、课文,梳理文章结构,探究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1、请学生浏览课文,用 “从文中我了解了”的句式搜集筛选信息。(教师提示:在找出各段中心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学生可以搜集到的信息有(学生发言,教师幻灯投影呈现):(1)什么叫“生物入侵者”(2)“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3)“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和增多的原因(4)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两种不同态度(5)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2、请在梳理完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学生探讨,教师予以积极评价)教师边总结边板书: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

    26、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3、请学生以探究的精神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阐明事理?试分析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请学生用“句用了说明方法,地说明了,”的句式说话。老师幻灯投影不同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评价方方式,学生可就此评说,也可自由发挥,教师予以积极评价。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使更具有说服力。列数字:具体、清楚、准确地说明了,也能引发读者的想像。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也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

    27、性)。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四、 以思辨的勇气看课文,畅所欲言,拓展延伸给学生展示自己语言表达和思维智慧的平台,教师予以适当点拨指导。1、你说我说,各抒己见(班级辩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升到治国理念的高度。如何应对生物入侵这场人类自己挑起的没有硝烟的生态“战争”,文中提供了两种观点,作为美丽家园建设后备军的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随着来咱们新疆旅游和投资人数的剧增,大量从国内外运来的动植物产品,和进出新疆的游客都使新疆受生物入侵的风险增加,专家称去年就有五种外来物种入侵咱们美丽的新疆。假如你是“新疆

    28、生物入侵监控局长”,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防范,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呢?五、 课堂小结: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又一严峻环境课题。建设美丽中国,对于每一位国人而言,与有荣焉,与有利焉,与有责焉,可是,很多人还对此一无所知,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要学好科学知识,做好环保卫士向周围人群传播有关生物入侵的知识,影响更多人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军中来,一起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催化剂!作 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生物入侵者梅涛生 引出话题(1)

    29、段 提出问题 逻辑物 摆出现象:(24段) 入 探究原因:(5段) 分析问题揭示态度:(67段)侵 解决问题 顺序采取措施:(8段) 者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教授者向老师授 课 班 级制作者向老师课 题大自然的语言课时安排2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了解一些物候知识。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4、情景导入-预习检查-朗读感知-阅读探究-课后反思5、朗读比赛、知识抢答、知识讲授、自读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6、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写作顺序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上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