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院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OK.docx

    • 资源ID:10245294       资源大小:490.93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院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OK.docx

    1、二院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OK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精神疾病病房楼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编 制 日 期审 核 日 期审 批 日 期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年十月一、工程概况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精神疾病病房楼工程建设基地位于扬州市上方寺路与马太路交叉处,该工程由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投资兴建,地上部分由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设计,地下人防工程由解放军理工大学人防工程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管理分公司监理。1.1土建部分设计概况本工程建筑基底面积为1513.52,地上建筑总面积为12044.26,地下总建筑面积为1779,建筑层数为

    2、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室内0.000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8.400米,建筑高度为35.90M(九层顶平屋面高),室内外高差为0.30米。地下室顶板最大梁截面为600*1500,最大柱截面为:900*900,最大顶板厚为300,混凝土强度为C40P6。 二、模板搭拆的基本要求1、本工程采用木模板进行施工,选材时应剔除腐朽、结节的原材;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3、模板应对照设

    3、计图纸施工,并能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4、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应本着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的原则进行施工,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养护等要求;5、模板应接逢严密,不得漏浆;6、模板安装前应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砼接搓处;7、安装模板前先复查标高及轴线,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柱模安装前尚应检查柱根砼的凿毛和柱根的清洗情况;8、柱模板应在根部予留清洁洞口,待柱模立好后,将散落在柱根部的零星物件清理干净后,再用盖板盖牢,高度大于3m的柱,应沿柱高每3m以内留设一个浇筑洞口,待柱砼浇至洞口部分后再封闭;9、独立柱柱模要求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一般不宜超过3mm。支模

    4、时,应先支设两端的柱模,校正固定好后,拉通长线支设其他柱模。柱模采用钢管柱箍加木楔子,一般每隔50-100cm设一道柱箍,在柱根部的柱箍间距宜偏向50cm,柱顶部的柱箍间距可偏向100cm,固定柱箍的木楔子要求楔牢,楔紧;10、框架柱支撑应搭成满堂式脚手(排架),必要时尚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本工程不需要)。11、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应按全跨长度的2起拱,起拱点为跨中。12、梁及现浇板顶撑下部应铺设通长垫板(当安装在基土上时需要,若在楼层上则不需要),垫板厚度不宜小于5cm。梁支柱(琵琶撑)应视梁大小及现浇板跨度每80-120cm左右设置一根,支柱间应设拉杆,互相拉成一个整体,如需要尚应加

    5、设斜撑和剪刀撑,支柱与垫板间应用木楔楔牢,支柱柱间应设的拉杆按下列原则施工:离地面50cm设一道,以上每隔2M设一道。13、当梁底距地面(楼面)高度6m时,宜搭排架或满堂脚手支模(本工程不需要);14、在过道处支模,可采用斜撑、龙门撑、架空支模等方法避开过道;15、梁高度较高时,可先安装梁的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好后再安装另一侧模板,须设对拉螺栓的板墙也可以采用此法施工;16、上下层模板的支柱,一般应安装在一条竖向中心线上;17、剪力墙的模板支设应注意预埋件的部位和数量,不得遗漏;18、楼梯的梯步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最下一步与最上一步的高度,防止由于楼地面厚度不同而形成高度不一致;还应注意休

    6、息平台和楼层平面部位的梯段“错位”,确保粉刷成型后两踏步成一直线;19、模板按先立先拆的原则进行拆除,一般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即可拆除,具体时间在10-24小时之间(冬季施工不含);梁底模的拆除时间应对照砼强度增长情况确定,本工程梁、板底模在砼强度达到75%后方可拆除,悬臂构件在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20上层楼面正在浇筑砼时,下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仅可拆除部分,跨度L4m的梁底模拆除后尚应保留支柱,支柱间距L3m;21、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掷,应分类堆放到指定地点,以利再用,十一合板及木方拆下后尚应注意使钉尖朝下,并清理干净。三、模板设计(一)梁模板

    7、以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梁最大截面尺寸6001500,按支架最大搭设高度3.9m为例进行设计。梁断面图梁底面图1、参数信息1.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60;梁截面高度 D(m):1.50;混凝土板厚度(mm):30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8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8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2.85;梁两侧立杆间距(m):1.2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2;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

    8、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1.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36.0;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1.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1.4梁

    9、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5;面板厚度(mm):18.0;1.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6;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为:4;支撑点竖向间距为:250mm,250mm,350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穿梁螺栓直径(mm):M14;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高度80mm;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2.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其中 - 混凝土

    10、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5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计算得 50.994 kN/m2、36.000 kN/m2,取较小值36.0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3、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

    11、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内龙骨)的根数为6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3.1强度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1.81.8/6=27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360.9=19.44

    12、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40.520.9=1.26kN/m;q = q1+q2 = 19.440+1.260 = 20.700 kN/m;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240mm;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20.72402 = 1.19105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1.19105 / 2.70104=4.416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4.416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3.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 36

    13、0.5 = 18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24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1.81.81.8/12=24.3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182404/(10095002.43105) = 0.175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240/250 = 0.96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75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0.96mm,满足要求!4、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4.1内楞计算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14、。本工程中,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5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821/6 = 53.33cm3;I = 5831/12 = 213.33cm4; 内楞计算简图4.1.1内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内楞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 其中,作用在内楞的荷载,q = (1.2360.9+1.420.9)0.24=9.94kN/m;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 l = 500mm; 内楞的最大弯距: M

    15、=0.19.94500.002= 2.48105Nmm; 最大支座力:R=1.19.9360.5=5.465 kN;经计算得到,内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2.48105/5.33104 = 4.658 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7N/mm2;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4.658 N/mm2 小于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7N/mm2,满足要求!4.1.2内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 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 = 5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36.000.24= 8.64 N/mm; E - 内楞的弹性模量: 10000N/mm2; I

    16、 - 内楞的截面惯性矩:I = 2.13106mm4;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8.645004/(100100002.13106) = 0.171 mm;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500/250=2mm;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71mm 小于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2mm,满足要求!4.2外楞计算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集中力,取内楞的最大支座力5.465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外钢楞截面抵抗矩 W = 8.98cm3;外钢楞截面惯性矩 I = 21.56cm4

    17、; 外楞计算简图 外楞弯矩图(kNm) 外楞变形图(mm)4.2.1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 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根据连续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弯矩为M= 0.546 kNm 外楞最大计算跨度: l = 350mm;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5.46105/8.98103 = 60.855 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60.855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4.2.

    18、2外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挠度为0.292 mm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350/400=0.875mm;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292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0.875mm,满足要求!5、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径: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236+1.42)0.50.375 =8.625 k

    19、N。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8.625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2.92kN,满足要求!6、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8001818/6 = 4.32104mm3; I = 800181

    20、818/12 = 3.89105mm4;6.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5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q1: 1.2(24.00+1.50)0.801.500.90=33.05kN/m;模板结构自重荷载:q2:1.20.350.800.90=0.30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q3: 1.42.000.800.90=2.02kN/m;q = q1 + q2 + q3

    21、=33.05+0.30+2.02=35.37kN/m;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35.3660.152=0.08kNm; =0.08106/4.32104=1.842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1.842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6.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4.0+1.50)1.500+0.35)0.80= 30.88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50.00mm; E-面

    22、板的弹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150.00/250 = 0.6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30.881504/(10095003.89105)=0.029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29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 150 / 250 = 0.6mm,满足要求!7、梁底支撑的计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7.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23、 = (24+1.5)1.50.15=5.738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350.15(21.5+0.6)/ 0.6=0.315 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2.5+2)0.15=0.675 kN/m;7.2方木的支撑力验算静荷载设计值 q = 1.25.738+1.20.315=7.263 kN/m;活荷载设计值 P = 1.40.675=0.945 kN/m; 方木计算简图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88/6 = 5

    24、3.33 cm3; I=5888/12 = 213.33 cm4;方木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线荷载设计值 q = 7.263+0.945=8.208 kN/m;最大弯距 M =0.1ql2= 0.18.2080.80.8= 0.525 kN.m;最大应力 = M / W = 0.525106/53333.3 = 9.85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9.85 N/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N/mm2,满足要求!方木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8

    25、.2080.8 = 3.94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 33939.84/(25080) = 1.477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 1.7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1.477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7 N/mm2,满足要求!方木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q = 5.738 + 0.315 = 6.053 kN/m;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6.0528004 /(10010000213.333104)=0.787mm;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0.8001000/250=3.200 mm;

    26、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787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2 mm,满足要求!7.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如下荷载计算公式如下:(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q1 = (24.000+1.500)1.500= 38.250 kN/m2;(2)模板的自重(kN/m2):q2 = 0.350 kN/m2;(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2):q3= (2.500+2.000)=4.500 kN/m2;q = 1.2(38.250 + 0.350 )+ 1.44.500 = 52.620 kN/m2;梁底支撑根数为 n,立杆

    27、梁跨度方向间距为a, 梁宽为b,梁高为h,梁底支撑传递给钢管的集中力为P,梁侧模板传给钢管的集中力为N 。当n=2时: 当n2时: 计算简图(kN) 变形图(mm) 弯矩图(kN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1.201 kN,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11.932;最大弯矩 Mmax=0.448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 Vmax=0.31 mm;最大应力 =0.448106/4490=99.684 N/mm2;支撑抗弯设计强度 f=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99.684 N/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弯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8、扣件

    28、抗滑移的计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11.932 kN;R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9、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1.梁两侧立杆稳定性

    29、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水平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1.201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292.85=0.442 kN; 楼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0.80/2+(1.20-0.60)/2)0.800.35=0.235 kN;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N4=1.2(0.80/2+(1.20-0.60)/2)0.800.300(1.50+24.00)=5.141 kN; N =1.201+0.442+0.235+5.141=7.018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o


    注意事项

    本文(二院地下室模板支撑方案OK.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