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黄冈中学秋季初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0217404       资源大小:26.1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黄冈中学秋季初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1、黄冈中学秋季初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黄冈中学2008年秋季初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一、 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秋思) 2、_,_,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锦江春色来天地,_。(杜甫登楼) 4、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_,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6、_,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7、李商隐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温庭筠在望江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_,_。 8、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_,_。 二、综合性

    2、学习(共8分)9、文学世界精彩纷呈,带给我们感动和浪漫。某班级举行了一次“走进文学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随着下面的环节也来参加这个活动吧,并请你帮忙解决一些问题。 【我的感言】(1)某同学的开场白是致文学,其中有两个字读不准,请你帮忙。(1分)你(指文学)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广袤( )湖泊()(2)某同学摘抄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名言作为感言,他写错了两个字,请你改正。(1分)人最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

    3、碌无为而羞傀 _字改成_字_字改成_字 【人物竞猜】(3)文学作品最吸引人的往往是形形色色的人物。请根据以下描述,填写内容。(3分) A.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岗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有勇有谋,刚烈正直,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他是梁山泊一名勇猛的虎将,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人民战胜邪恶势力的理想。 人物姓名:_ 小说名:_ 人物特点:_ B.她很早死了父母,寄人篱下。她多愁善感,孤高自许,秉着“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尚情操,执着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个性自由。她才华横溢

    4、,文思奇妙,诗社里多次独占鳌头。她爱上了宝玉,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干涉。她葬落花,焚诗稿,用死向黑暗的社会做最后的抗争。她是作者用心上的血、眼中的泪塑造的永生不朽的形象。 人物姓名:_ 小说名:_ 人物特点:_ 【创设情节】(4)活动中同学们尝试编课本剧、改写续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请你帮忙完成以下内容。(任选一项作答,不超过50字)(3分) A.重新设计人物命运:“假如孔乙己中了举人” _ B.为小说续写故事:“李京京(心声)朗读成功之后”_ C.发挥想象来改写:“富翁于勒返乡记”_三、浅层阅读理解(29分) (一)读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后面题目。(4分) 醉里挑

    5、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情结从词中_、_两个细节可以读出。(2分) 1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词中“天下事”和“生前身后名”各指的是什么?(2分) “天下事”: _“生前身后名”: _ (二)读培根谈读书(节选),完成后面题目。(4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

    6、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xi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

    7、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jio蜡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12、根据文中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线的字注音。(2分)(1)狡xi( )(2)味同jio( )蜡(3)吹毛求疵( )(4)诘( )难13、选文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试举出其中一例,并说说它的好处。(2分)_(三)读鲁迅孔乙己(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

    8、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9、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14、本段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_(2分)15、孔乙己多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出没,作者写这阵阵笑声有何用意?(2分)_(四)读短文猫头鹰搬家,完成后面题目。(3分)一只猫头鹰急促而忙碌地在树林里飞着。它飞得很疲乏了,便停在树林里面歇息。一旁的斑鸠好奇地问:“老兄,你究竟在忙什么?”猫头鹰气喘吁吁地回答:“我在忙着搬家。我想搬到东方去住。” 斑鸠疑惑不解地再问:“

    10、这树林不是你的老家吗?你干吗还要再迁移搬家呢!”此时,猫头鹰叹着气说:“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带着同情的口气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聒噪,令人不敢恭维,尤其在晚上更是扰人清梦,所以大家都把你当做讨厌的人物。如果_,即使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还是照样会讨厌你的。”16、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话。(1分)_1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_(五)读短文中国,完成后面题目。(3分)中 国“中国”这个词至迟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国”,大的不到今天一个省,小的不过今天一个县,最小的只相当于今天一个乡或一个大一点的村,所以总数多得不胜枚举。于是

    11、地理处于中心区的“国”就被称为“中国”。这一中心区开始只限于今天的黄河中下游,主要是晋、郑、宋、鲁、卫等国和周天子的直属区。今天的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海河流域、渭河流域还不能算“中国”,秦、楚、吴、燕等国更不能称为“中国”。到了秦汉时代,秦、楚等国的旧地都成了统一国家的一部分,渭河流域关中盆地还成了首都所在,这些地区当然都算作了“中国”了。“中国”的概念始终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内部,人们也可以视其中较边远偏僻的地区为非“中国”。例如在西汉时,今天的湖南、江西虽已设置郡县,却还未被承认为“中国”,到了明朝,湖南、江西可以被称为“中国”,今天的云南、贵州一带还被当作非“中国”。直到晚

    12、清,“中国”作为国家的概念已经明确了,但是清朝的正式名称还是“大清国”、“大清”或“清”。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才成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中国也有了明确的范围中华民国的全部领土。 18、依据上文填空。(2分)晚清以前,“中国”的含义是_;春秋时期“中国”所包括的具体范围是_。19、“中国”一词的词义在历史的演变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1分)_(六)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11分)【甲】公输(节选)(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

    13、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乙】墨子为义(节选)(墨子)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

    14、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20、解释加线词语的含义。(4分)(1)吾义固不杀人( )(2)胡不已乎( )(3)过故人( )(4)一人耕而九人处( )2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_(2)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_2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甲文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乙文墨子自鲁即齐,面对朋友的不理解,他设喻说理,言辞委婉,态度恳切地表明自己坚守“为义”而不动摇的决心。C甲文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

    15、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D甲乙两文均以对话为主,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表现出墨子机灵、雄辩的口才,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23、甲文中哪些具体情节可以体现乙文中墨子“独自苦而为义”这一说法,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_四、深层阅读赏析(共25分)(一)阅读匠心,完成后面题目。(15分)爷孙俩正在店里埋头做木工活,县“打假办”的老张踏进门来,见老木匠对着家具精雕细刻,神情异常专注,就不忍心打搅他,只跟老木匠的孙子说明了来意,说是想定做十五只举报信箱,钉挂在街头路口,方便群众举报打假。小木匠一听是桩小生意,就不想接活,只委婉地劝老张迟些时候再来

    16、。老张推着自行车正欲离去,老木匠却唤他停下。小木匠立刻转过脸对老木匠使使眼色,说:“阿公,这些家具人家正催得紧呢,我们哪有闲工夫忙这琐碎活?”老木匠似没听见,又朝老张招了一下手。小木匠晓得老木匠的脾气,无奈,只得叫老张谈谈规格式样。老张原本外行,敷衍说像只箱子就行。老木匠这时已停下手中的活儿,边听边在一张纸上描描画画。接着,老张就跟小木匠讲价。小木匠索价每只二十元,老木匠立即向他投去责备的眼光。老张仅出四元。两人僵持了一会儿,老张遂有所妥协,每只又增加了两元。但小木匠却把价格咬得死死的,丝毫不肯让出半步,脸上还隐约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小木匠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故意抬价想吓跑老张。老张见没有一点

    17、回旋的余地,就想去找另一间木器店。这时,老木匠在一旁发话了:“成,六块就六块!”小木匠不满地嘟哝几句。老木匠却没有理会,叫老张走到他身旁,指着三四张草图给他看。老张这才晓得老木匠刚才是在画草图,张张都很美观,就很随意地挑了一张。老木匠爽朗地说:“两天后,你来取货。” 老张怕他变卦,便掏出十元钱来做定金。小木匠却迟迟不肯接,老张顿时焦急起来,狠狠瞪了孙子一眼,小木匠这才收了下来,并给老张写了一张收据。两天后的早上,老张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来取货。老远,老张就看见了十五只信箱整齐地立在门口。箱子的外面都涂上乳白的油漆,正面和两侧都写上了“举报信箱”四个红字。字儿端正活泼,以白相衬,更加醒目。在箱子的

    18、顶部,还特制了一张拱形的铁皮遮檐,刷上银色的防锈漆。看来它们坚固耐用,雨淋不进,日晒不到。 看来,老木匠委实动了一番心思,想得如此周到。老张心里异常满意,但还是例行公事般逐只检查。小木匠见到他这般挑剔,不满地说:“你放心好了,我阿公用了店里最好的木材,加班加线赶制出来,哪能赚你钱,亏了大本了!”老木匠笑着对老张说:“别听他闲扯。”老张检查完,就跟小木匠结账,掏出九十元连同那张收据交给他,吩咐他按每只二十元写一张发票。小木匠愣了,不愿开,因为多开意味着要多缴税。老张见他迟疑,晓得他少见世面,不懂得开假发票,就把复写纸抽出来打了个对折,撕下报销的那页发票往里面塞,只留下空白的存根小木匠恍然大悟,便

    19、去找笔。老木匠脸色骤沉,大手一挥,对孙子厉声喝道:“你给我站住!” 小木匠站住了,不解地望着他。 “这桩生意我不做了!”老木匠对老张说。 “你不能反悔!”老张便气恼了,转头命令三轮车车夫,“把箱子装上,都拉走!” 却没料到,老木匠抓起身旁的一把利斧,走到阳光灿烂的门口,抡起斧头,使尽臂力对准一只只信箱狠狠地砍砸下去,霎时间,地上变成了红红白白刺眼的一片24、小说中哪些情节能表现出“老木匠”对做“十五只举报信箱”有极大的热情?(3分)_25、(1)“老木匠”为什么要砍砸信箱? (2)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1)_(2)_26、本文的成功得益于对比手法的运用,本文包含哪几种对比?(4分

    20、)_27、谈谈你对小说题目“匠心”的理解。(4分)_(二)阅读享受生命完成后面题目。(10分)“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暂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

    21、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

    22、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凰涅槃,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享受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

    23、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28、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_,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具备_和_两个条件。(3分)29、在第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4分)_30、第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3分)_五、作文

    24、(共50分)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题一:请以“我期盼着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线索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题二:读下面材料,请根据你的理解,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作文材料: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今后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但决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


    注意事项

    本文(黄冈中学秋季初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